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高三地理高考一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4题;共44分)
1. (12分)(2016·吉林模拟) 下图为我国两两城市间的距离与通航概率统计分析示意图。
关于国内某两城
市彼此末通航的原因,下列解析不可信的是()
A . 往返两地的客流量太小
B . 彼此相距太近
C . 邻近有其它城市替代
D . 彼此相距太远
2. (8分) (2017高三下·南溪月考) 旅客出行的行程时问(全程可达性)包括由出发地到站点的前端时间、站点间的中途时间、站点到目的地的后端时间三部分。
前后两端时间又称“途外可达性”,一般用公共交通的时长核计。
表1为浙江海宁市区.上海市区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全程可达性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乘客选择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出行主要考虑()
A . 前端用时
B . 中途用时
C . 途外可达性
D . 全程可达性
(2)
依据时长推测,海宁市区至海宁西高铁站间()
A . 居民点密度大
B . 距离远
C . 客流量大
D . 地形崎岖
3. (1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月考) 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
A . 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
B . 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
C . 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
D . 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2)该区域()
A . 地势总体南高北低
B . 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
C . 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D . 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
4. (12分) 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亚冬会召开期间()
A . 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 . 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C . 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 .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2)
哈萨克斯坦()
A . 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B . 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C . 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D . 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共4题;共56分)
5. (22.0分)如今咸海面积和水量分别比1960年减少40%和67%以上,回答问题。
(1)
造成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干旱
B . 从锡尔河和阿姆河大量引水灌溉农田
C . 全球变暖,湖水蒸发量大
D . 滥垦滥伐
(2)
咸海面积和水量减少引发的问题,错误的是()
A . 绝大部分动物物种绝灭
B . 城镇消失在沙漠中
C . 渔业衰落,失业问题严重
D . 对当地自然环境影响很小
6. (24分) (2017高二下·浙江会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泾渭分明”一般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
下左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红地球葡萄穗大、粒大、色泽艳红、果肉脆硬、含糖量高,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些年来渭北黄土高原区形成了红地球葡萄专业产区。
下右图示意渭北红地球葡萄产区气象资料。
(1)简述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甲、乙、丙三地黄土厚度的差异。
(3)分析渭北高原地区红地球葡萄种植有利的自然条件。
(4)渭北高原地形破碎,起伏大,分析过度扩大葡萄种植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7. (5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暗夜公园是国际暗夜协会为呼吁全球光污染,而在全球范围内评选的一些暗夜条件极佳的区域。
2014年7月,我国首家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为主题的暗夜公园——西藏阿里暗夜公园已试运行,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个暗夜公园之一,为广大游客及天文爱好者提供了观测夜空的好去处。
下图为阿里地区景点示意图。
分析西藏阿里发展暗夜公园旅游的条件。
8. (5分)读右图,问答下列问题。
(1)
A、B两处河床的共同特点是形成了“ ________ ”,分析它们的共同成因________
(2)
P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正常年份,其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
(3)
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是解决P地缺水问题的重大举措,试从工程建设和调水耗能两个方面分析东线的主要优缺点。
参考答案
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4题;共44分)
1-1、
2-1、
2-2、
3-1、
3-2、
4-1、
4-2、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共4题;共56分)
5-1、
5-2、
6-1、
6-2、
6-3、
6-4、
7-1、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