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经典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中)《外国教育经典解读》读后感
姓名与学号潘炳南 3140105682 年级与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1401 所在学院教育学院
《外国教育经典解读》
潘炳南
本书选取了27位外国教育名家的教育代表作,在时间上跨越西方古代、近代、现当代三个历史时期,在地域上涉及欧洲、美国、前苏联等国家,在内容上包括教育理念、儿童发展、课程教学、教育技巧、智力培养、道德发展、教育评价、教师使命、教育管理、校长职责、国际合作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教育经典的阅读,可以使我们对教育文化涵养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的著作《人的教育》。

《人的教育》一书是论述儿童时期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系统地构建了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尽管我并不赞成他的唯心主议思想,但他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发展的教育,重视儿童积极的活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以及强调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上教育的连续性等观点,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种机制的和机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首先,福禄培尔从自身信奉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他的教育观。

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在干要顺应人的本性去激发和推动它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上帝的精神并加以发展。

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产注重他们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人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并强调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

第二章“幼儿时期的人”。

福禄培尔从婴儿期的发展与抚育和幼儿期的发展与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婴儿期既是一个吸吮期也是一个抚育期,对婴儿来说,尤为关键的是其身体感官以及四肢的运用。

第三章“少年期的人”。

福禄培尔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少年期的发展与教育和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少年期是使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身拥有东西的渴望,这种渴望可能通过游戏得到满足,然而,能充分满足这种渴望的乃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对少年期的儿童来说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父母应当让儿童学会分担家庭中的事务,不应拒绝孩子帮助做事的自发要求,而应加以支持和肯定,让其自然良性的发展,另外,他认为儿童的情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第四章“学生期的人”。

福禄培尔从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内容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第五章“整体的概观与结论”。

福禄培尔指出,由于我们过多地错误压制儿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倾向,因此,极为有害地干预了儿童的本性,尤其要认识到,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中被耽误和被忽视的东西往是无法挽回的,为此他强调,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身上灵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发展上。

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是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

人的教育就是激发和教导作为一种自我觉醒中的、具有思想和理智的生物的人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展现在的法则,并指明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一切专断的、指示性的、绝对的和干预性的训练、教育和教学必然会对儿童的发展起着阻碍、破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我想也就是我们在
教育学生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保护学生做事的积极性并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学生正确的观点,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原材料。

这应作为现代教育的金科玉律。

现代教育应建立在对儿童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西方许多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都把儿童的认识作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

如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有以下几点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2. 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3. 儿童发展三段论自然儿童------人类儿童-------神的儿童
4. 儿童的四种本能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
5. 学校即生活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1.推崇遗传,重视引导儿童的自发冲动
2.教育必须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相吻合
3注重感官教育
4通过“工作”使自己与纪律相协调
5爱护信任儿童,细心观察和机智及时地指导儿童
尊重儿童的权利,按照儿童特殊的心理特征实施教育和教学活动不仅是现代社会文明
程度的一个标志,更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一项基本理念。

也就是说,尊重儿童权利是现代教育的立足点,是社会得以和谐发展的起码保证。

不止是儿童教育,全民的教育也很重要。

全民教育的主要意义
1.教育是全世界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力,不论他们是女性还是男性,也不论他
们的年龄大小。

2.教育有助于确保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繁荣和环境更为美好的世界,同时
也有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以及相互宽容与国际合作。

3.教育是个人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关键。

当前,全民教育不仅主导了国际社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代表了未来教育发展和进步的趋势。

虽然它还面临着各种障碍和问题,但却是世界走向平等。

和谐与繁荣的希望,所以事先全民教育仍将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直以来,总奇怪于国外的科技总领先于中国,中国变成了兼价劳力的代名词,国人总赞于进口的总比国产的好。

书中外国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育观念、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多启迪:我们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努力地培养“学业智商高”的人才,注重积累知识的能力以适应各种标准化考试的选择,培养的是学习型的人才,而忽视了培养社会所需的多层次创造性人才。

国内的教学使得学生虽然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许多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受到抑制,即使是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不够活跃,想象力也很有限。

其实,知识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概念。

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创造,重在应用的道理。

如果说国内的学习是一口井,讲究的是深度,那么国外的学习更象是一片湖,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帮助鼓励下,他们学习如何独立地思考。

正是由于老师并不是用单一的标准机械地衡量每个学生,正是因为他们对于问题的结论不要求统一的答案,允许学生怀疑和反驳,当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时,其潜能也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西方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我们应当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给予他们广阔的思想驰骋空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国家专门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小学不专门设立信息技术科程,只在科学中涉及到一部;初中专门设立信息技术课程,以操作技能为主;在高中,通过信息技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觉得这个安排很科学。

但是,仅对于目前绍兴地区信息技术教学,就存在着不合理:小学、初中、高中都有信息技术课程,上的是同一个内容office 软件,基本上以技能操作为主,体现了中国的教育特色。

我个人认为,根据目前的安排,小学已掌握部分的技能技巧,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应以操作学习的基础,重点放在学生创新能力和制作能力的培养和练习。

当然,我国在亲情、友爱、忍让……方面都做得比西方国家出色。

然而,教育的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现在我为一名学生更作为一名社会成员都清楚地知道社会的发展取决于教育。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大家一起来讨论、一起来行动、一起来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