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2章 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 建筑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c3e927ee06eff9aef80710.png)
卧室平面尺寸
2)满足视听要求
教室
A、第一排距黑板≧2.00m;垂直视角≧45º
B、最后排距黑板≯8.50m; C、水平视角≧30º D、教室平面尺寸: 6.30m✕9.00m; 6.60m✕9.00m; 6.90m✕9.00m。
教室布置及有关尺寸
梯段宽度:1100 ~ 1200mm。
住宅内部楼梯宽度:750 ~ 900mm。
表2.7
高层建筑 医院病房楼 居住建筑 其他建筑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1.30 1.10 1.20
在通常情况下,为满足双向疏散的要 求,每一幢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楼梯。
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 为主要楼梯和次要楼梯。 高层建筑设置消防楼梯。 楼梯坡度:30 – 40度
主要楼梯
不同性质的楼梯
不同性质的楼梯
开敞楼梯
封闭楼梯
封闭楼梯
(2)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及防火规范要 求来确定,必须满足关于走道内房间门至 楼梯间的最大距离限制(见表2.6)。
水平视角 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 形成的水平视角大于等于 垂直视角 第一排学生眼睛与黑板垂 面上边缘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
教室布置及有关尺寸 a≥200mm; b 小学>850mm; 中学 >900mm; d 小学<8000mm; 中学 <8500mm; e>120mm; c>600mm; f>550mm;
厕所设备及组合尺寸
有前室的厕所
(2)浴室、盥洗室
平面设计课件完整版
![平面设计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fda8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4.png)
平面设计课件完整版第一部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一、平面设计的定义与范畴平面设计,也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创意表达和视觉传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平面设计的范畴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
二、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1. 对比与调和:通过对比与调和,使画面产生视觉冲击力,增强视觉效果。
2. 重复与变化:通过重复与变化,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统一性。
3. 对称与平衡:通过对称与平衡,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和美感。
4. 对比与统一:通过对比与统一,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协调性。
5. 比例与尺度:通过比例与尺度,使画面具有和谐感和舒适感。
三、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1. 文字:文字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具有传达信息、美化画面的作用。
2. 图像:图像是平面设计中的另一重要元素,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
3. 色彩:色彩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具有表达情感、塑造氛围的作用。
4. 图形:图形是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元素,具有简化、概括、象征的特点。
四、平面设计的基本流程1. 需求分析:了解客户需求,明确设计目标。
2. 调研分析:对市场、竞争对手、目标受众等进行调研分析。
3. 概念设计: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概念。
4. 方案设计:根据设计概念,进行方案设计。
5. 修改完善:根据客户反馈,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6. 制作输出:将设计方案制作成最终成品。
平面设计课件完整版第一部分:平面设计基础理论一、平面设计的定义与范畴平面设计,也被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指通过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在二维平面上进行创意表达和视觉传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平面设计的范畴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
二、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1. 对比与调和:通过对比与调和,使画面产生视觉冲击力,增强视觉效果。
2. 重复与变化:通过重复与变化,使画面具有节奏感和统一性。
3. 对称与平衡:通过对称与平衡,使画面具有稳定感和美感。
平面设计基础实用教程目录介绍
![平面设计基础实用教程目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c2b9e3e009581b6bd9eb8a.png)
平面设计基础实用教程目录介绍《平面设计基础实用教程》介绍了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以及使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和InDesign)制作平面作品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10章,分别介绍了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色彩基础知识、平面设计的前期准备、印刷基础知识、文字设计、图形设计、标志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等相关内容,并在具体章节配有相应的综合实例.适用人群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各类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平面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目录第1章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1.1 设计与生活1.1.1 设计与生活方式1.1.2 设计与传统文化1.2 平面设计概述1.2.1 平面设计的概念1.2.2 平面设计的演变1.3 平面设计的特征1.3.1 信息性1.3.2 折中性1.3.3 广泛性1.4 平面设计的元素1.5 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1.5.1 图形1.5.2 文字1.5.3 色彩1.6 平面设计的表现方法1.6.1 直接表现法1.6.2 突出特征法1.6.3 对比衬托法1.6.4 适当夸张法1.6.5 以小见大法1.6.6 运用联想法1.6.7 富于幽默法1.6.8 借用比喻法1.6.9 以情托物法1.6.10 悬念安排法1.6.11 选择偶像法1.6.12 谐趣模仿法1.6.13 神奇迷幻法1.6.14 连续系列法1.7 平面设计的版面编排1.7.1 版面编排的原理1.7.2 版面编排的视觉流程1.7.3 版面编排的形式1.8 平面设计的工作流程1.9 思考练习1.9.1 填空题1.9.2 选择题1.9.3 操作题第2章色彩的基础知识2.1 色彩概述2.1.1 色彩识别原理2.1.2 光源色和物体色2.2 三原色和印刷色2.2.1 RGB颜色2.2.2 CMYK颜色2.3 色彩与设计2.3.1 色彩的属性2.3.2 色彩构成2.3.3 色彩运用的理念2.4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2.4.1 印刷品中的应用2.4.2 网页中的应用2.5 思考练习2.5.1 填空题2.5.2 选择题2.5.3 操作题第3章平面设计的前期准备第4章印刷基础知识第5章文字设计第6章图形设计第7章标志设计第8章印刷品设计第9章包装设计第10章网页构架设计与UI设计平面设计素材矢量图库下载:/aicdr/。
第2章平面设计
![第2章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64c5cf5cf84b9d529ea7a16.png)
要考虑平曲线与纵坡的关系,不使小半径曲线与大纵坡重合。 6、对于每一个弯道半径值的选定,有时要根据地形、地物条件用
外距、切线长反算。 7、小转角的弯道应尽量避免,不得已要按曲线长反算半径。
关于横向力系数:
横向力系数与
行车稳定性、 乘客舒适 性、 运营经济性有关。
µ值与行驶稳定性: µ=0.15~0.16 在干燥与潮湿路面能以较高
的速度安全 µ=0.07 路面结冰也能安全行驶
µ值与乘客舒适性: µ<0.10 不感到曲线存在,很平稳 µ=0.15 略感到曲线存在,尚平稳 µ=0.20 已感到曲线存在,稍感不平稳 µ=0.35 感到有曲线存在,已感到不平稳 µ=0.40 非常不平稳,站立不住,有倾倒
i 0.06 0.06 0.07 0.08 0.07 0.06 0.06
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
120
100 80
60
40
30
20
一般值
1000 700 400 200 100 65
30
极限值
650
400 250 125 60
30
15
不设 路拱 超高 ≦2.0 5500 4000 2500 1500 600 350 150 最小 %
+
三-
-
四+
-
方位角
A=θ A=180- θ A=180+ θ A=360- θ
转角的确定:
i Ai Ai1
转角为”+”是右偏;转角为”-”是左偏
交点桩号的计算:
JD1
世界平面设计史__王受之__第一_二章
![世界平面设计史__王受之__第一_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4c24a722ff00bed5b8f31d32.png)
绪
论
世界平面设计史
目前所存最早的印刷品之一是唐代的佛教经文《金刚经》, 印刷的时间是公元868年。为奥雷尔·斯坦因在西域发现, 现存英国大英博物馆。
第 一
唐代以后,出现了印刷的佛教经文。
章
绪 宋代以后,利用印刷出版宗教以外的读物,其中医学著
作——类似药物学的《本草》之类,采用木刻作为说明药
论 材的插图,文字和插图同处一页,排列方法变化多。
古典的罗马风格和埃及风格的混合,是中世纪古典风格的
章
绪 典型代表影响因素。
论
中世纪以羊皮代替埃及的纸草,书籍的页面平放装订, 改变了平面整体的布局风格。
以前的平面设计是在长长的手卷上进行装饰和书写, 现在则以长方形的书页进行设计布局,无论是字体还是插 图、装饰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利用羊皮纸作手抄本,是中世纪的书籍最显著的特点。
第 一 章
绪 论
世界平面设计史
世界平面设计史
从上面简单的叙述来看,人类最早的文字包括了三 种基本类型,即:
第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中
一
章 国人的象形、会意和仿音结合的文字体系。
绪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具有一个单字本身构造
论 的特点,每个字自成体系,本身有完整的架构,类
似图画,或者象征图案。
一
章 者。
绪 罗马人攻克希腊以后,把希腊的图书馆、学者统统搬到罗 论 马城去,罗马取代了雅典,成为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
罗马人完全搬用了希腊人的文明:
文学、艺术、诗歌、音乐、神话、宗教等等,而罗马 的文字则是拉丁文字,因而,标准化的文字是拉丁的。
世界平面设计史
罗马字母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出现装饰线,称为“饰线”
第02章 建筑平面设计
![第02章 建筑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c7885c77232f60ddcca1be.png)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教学目的】本章以大量性民用建筑为主,论述了建筑平面设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学生应熟知单个房间的设计方法和房间的组合方式,掌握交通联系空间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理解影响平面设计的的多种因素,着重于了解建筑平面设计的规律性问题。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1. 分析单个房间的功能对平面设计的影响,掌握其平面设计要点。
2. 熟悉交通联系空间的不同形态,掌握其布置原则。
3. 掌握建筑平面组合中的功能分区、流线分析方法。
4. 了解不同的建筑平面组合方式,理解其适用范围以上内容对于搞好一般民用建筑方案设计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学习时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着重总结其规律性,学习那些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以便在建筑实践中灵活运用,并通过经常的观察与思考,不断地练习和实践,进一步加深理解。
【学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的功能对设计的要求、平面及空间组合设计。
本章难点是建筑平面组合中的功能分区、流线分析方法;不同建筑功能空间的平面及空间组合设计。
【重要知识点】功能分区、流线分析、平面及空间组合设计。
平面图是建筑物各层的水平剖视图,由于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和建筑空间组合关系通常集中反映在在平面使用上,因此建筑设计往往最先从平面设计着手。
建筑平面图也同时反映了围合建筑空间的垂直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应该紧密联系剖面和立面设计不断调整、修改平面,即建筑平面设计始终要从三维空间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按照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两种。
使用空间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等主要功能空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辅助功能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等主要功能空间和仓库、更衣室、办公室等辅助功能空间,都是建筑物中的使用空间。
交通联系空间是指连通建筑使用空间的部分,例如建筑内的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都属于建筑物中的交通联系空间。
2.1功能房间平面设计建筑物内部的使用空间,是建筑功能的基本单元,从不同使用功能房间入手进行设计是建筑平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平面设计原理
![平面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9bbdf3a6c30c2258019e7f.png)
第一章平面设计概论一、“平面设计”的内涵•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上的设计活动,其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设计、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二、“平面设计”的外延•我们应该如何对平面设计进行再思考?•1、平面设计不平面——对平面设计的思考应该是多维的•平面艺术设计的经营范围虽然局限在二维空间中,但从其画面构成来讲,图形、文字、色彩、版面等构成因素,在共同为主题概念服务的基础上,不但具有鲜明的符号化信息传播功能,而且还包括深层次的主题性文化,对平面设计的思考应该是多维的.•2、平面设计是无限延伸的——它所表达的综合效果是立体的•平面设计虽然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的图形语言的构思与表现活动,但因其概念重点突出的是造型性活动,因此它所表达的综合效果确是立体的,是无限延伸的。
其特定的意念与形式使平面设计不但具有鲜明的信息传达功能,而且还包括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正所谓“平面设计不平面”。
三、平面设计的本质•平面设计的根本是传达信息•平面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平面设计体现一定的经济性价值•平面设计具有特定的文化品位(一)视觉传达的特征:1。
视觉传达的引导性2. 视觉传达中的交互性3。
“人性化”的本质特征(二)对平面设计来讲,其美学观的研究对象应包括四个方面:•1、平面设计内容必须具有的特征:合目的性、规律性和审美的对象性•2、平面设计美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对文化资源整合利用、材料选用和媒体选择等问题•3、设计作品的灵魂因素:创意•4、优秀的产品设计在融入了设计师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个性后,设计师还应考虑到客观对象的功能、材料、技术、成本、目的以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三)平面设计的美感体现——图形、色彩、文字•艺术设计的美感特征:•1、符号性的象征功能•2、信息传播功能(四)平面设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有效地传递产品与服务信息•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说服消费者按照购买目标购买,•给人以美的精神享受,•最后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五)现代平面设计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特点可归纳为:1.信息发布的多功能性2.同一信息的交叉性3.信息的长期效用性•平面设计信息传播的条件:1、清晰2、准确3、可信4、感人四、电脑对设计的影响:•一方面:•提供全新工具——摄取、生成、存储和处理视觉形象的新媒体和新技术。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
![第2章建筑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504546e518964bcf847cb8.png)
§2-4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a内容: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 梯、坡道等;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b关系: 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 c要求:I)足够的通行宽度和面积 ii)流程简捷,明确便于疏散,互不干扰,采光通风好 iii)尽可能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利用率。
二、浴室、盥洗室设计
1、主要设备:洗手盆、污水池、淋浴器、浴盆等;公共浴室还有更衣室,
其中主要设备有挂衣钩、衣柜、更衣凳等。 [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
所需的空间尺寸进行房间布置]
2、尺寸要求:
4.3.1 厕所
厕所的设计方法步骤是:
首先了解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 其次根据使用人数和参考指标确定设备数量; 最后确定房间的尺寸 。
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2-2 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一、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1、分类:(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
①生活用房————厅、卧 ②工作学习用房————办公、教师、实验室 ③公共活动房间————商场、剧院、观众厅、中庭
2、设计要求
①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市内使用活动和家惧,设备合 理布置的要求; ②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有利疏散安全采 光通风良好; ③房间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 ④考虑人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3、窗的面积:主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及当地日照情况等因素考
虑,还应结合通风要求、朝向、立面、经济等因素综合考虑。
4、门窗位置
①应尽量保持墙面完整,便于家俱设置设置备布置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②应有利采光通风 图示 尽量减少涡流区,组织“穿堂风” ; ③应方便交通,有利疏散;即通行线路短捷。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 建筑平面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3453d4a58da0116c17492f.png)
1.功能要求 功能分区(使用性质及联系程度) 功能关系分析(功能分析图) 联系与分隔 主从关系 内外关系
圆形楼梯
楼梯围绕一根单柱布置, 平面呈圆形,踏步为扇 形平面,踏步内侧宽度 小,坡度陡,形成较大 的坡度,行走时不安全, 且构造复杂。
螺旋楼梯
2.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楼梯的宽度和数量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 数和防火规范来确定。 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 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 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但住宅内部楼 梯可减小到850到900mm。所有楼梯梯段宽度的总 和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和《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的最小 宽度进行校核。。
1.走道的宽度 走道的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安全疏散、防 火规范、走道性质、空间感受来综合考虑。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一般情况: 当走道两侧布置房间时.学校为2.10~ 3.00m,门诊部为2.40~3.00m,办公楼为2.10~ 2.40m,旅馆为1.50~2.10m,作为局部联系或住宅内 部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90m,当走道一侧布置房间时, 其走道的宽度应相应减小。
教室为例 观众厅 幼儿园
4.房间的平面尺寸(开间和进深) 符合模数3M 房间的使用要求
采光、能风等室内环境的要求 精神和审美要求 技术经济方面的要求
三、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宽度:居室、办公室、客房的门一般为900mm;厨房、厕所 和阳台门洞口宽为700mm;医院的门,常用洞口宽1100~ 1400mm等; 数量: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和具体使用要求来确定。如人 数超过50人以及面积超过60m2,门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门的位置:考虑家具设备的布置、交通流线组织及通风等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254410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68.png)
平面设计基础知识平面设计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设计的内涵英文:指进行某种创造时计划、方案的展开过程,即头脑中的构思。
中文:动脑筋、想办法、找窍门、安排、计划、制定方案等含义。
广义: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它既可以指这种活动本身,此时它的词性是动词;同时“设计”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此时它的词性是名词。
外延:“设计”一词的外延非常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
设计已深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尤其在应用学科中,设计是人为事物和活动的本质因素所在。
2、平面设计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平面设计是这种活动所要采取的形式之一。
平面设计就是以文字、符号、造型来捕捉美感,表达意象,表达意念与企图,进而达到沟通与说服效果的一种设计活动。
在平面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者的设想和计划。
3、设计的本源人们一直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思想感情的办法。
它深受意识形状的影响,其超大型风格因素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代表着一种浓缩的时代精神。
早期的画等于字,字等于画,即所谓的“书画同源”。
文字的产生使平面上的基本元素得以圆满地组合,印刷的发展及为此提供了舞台。
这意味着当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入手下手。
4、平面设计的特点(1)手腕性设计自己不是目的,而是手腕,它不大概为设计而设计。
设计作品是一种中介,它的核心目的是最终传达设计者的意图。
因此当衡量一个作品好坏的时候,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实现传达目的是首要的指标。
(2)客观性设计过程是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客观意愿对设计资本和素材的重新构造、整合过程。
客观性是平面设计的一个紧张特性。
对于统一个设计主题,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这就是客观性的体现。
(3)客观性指的是设计表达的客观规律。
合乎现实实际。
(4)立异性设计不是模仿,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创新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所谓创新性,是指对过去经验和知识的分解组合使之实现新的功能。
平面设计概论2011.6
![平面设计概论2011.6](https://img.taocdn.com/s3/m/796af591284ac850ad0242db.png)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平面设计概论1.1概述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商业设计、工业设计、造型设计、视听设计等平面设计的因素:文字、标记、象征符号、商标、组合字体(商标、署名、广告语);插图等。
平面设计分类: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印刷美术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CIS设计、影像设计等。
1.2平面设计基本概念现代平面设计是一种综合艺术,涉及到电脑技术、软件工程、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
1、和谐2、对比3、对称4、平衡5、比例6、重心7、节奏8、韵律1、设计前的准备2、设计构思3、设计表现与编排4、审查定稿5、制作完成第二章色彩知识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不同波长的色光组成1、物理颜料三原色红色+黄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橙色、绿色、紫色被称为三间色。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光的色彩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颜色的色彩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要素,而且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条件外,各种色彩彼此间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纯度、色调及色性等五项构成了色彩的要素。
1.色相:色相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指有彩色的相貌。
色相通常以色彩的名称来体现,叫色相名,如大红、朱红等。
2.明度: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也称亮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
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无彩色和有彩色都有明度,无彩色明度最高的是白色,最低的是黑色;有彩色最明的是黄,紫色最暗。
总之亮颜色的明度高,暗颜色的明度低。
3.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也称彩度或饱和度)。
某一纯净色加上白或黑,可降低其纯度,或趋于柔和、或趋于沉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 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 线。 圆曲线作为公路平面线形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 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 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 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1.直线的最大长度
当直线长度大于1km时,可采用下列技术措施予以弥补:
纵坡不应过大,一般应小于3%。 同大半径凹型竖曲线结合为宜。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栽植不同树种或设臵
一定建筑物等措施。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应对路面超高、停 车视距等进行检验,必要时须采用设臵标志、增加 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四、横向力系数和超高率
1.关于横向力系数 (1)危及行车安全 为保证汽车用普通轮胎在最不利路面状况下能不产生横 向滑移, μ应小于横向摩阻力系数f ,即 μ≤ f (2)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要求μ<0.3。 (3)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μ的存在使车辆的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增加。横向力系数 为μ=0.2时,其燃料消耗 与轮胎磨损 分别比μ=0时多20% 和近3倍。 (4)行旅不舒适 当μ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乘 客感到不舒适。 μ <0.1~0.15间,舒适性可以接受。
(m);
三、圆曲线半径
1.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所受的离心力
Y
X
假定:汽车在圆曲线上作匀速圆运动。 离心力的影响:对汽车在 离心力:汽车在弯道上,由于惯性产 平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影 生离心力。 响很大,可能产生横向滑 作用点:汽车重心 移或横向倾覆。 方向:水平背离圆心 大小:
Gv 2 F gR
超高: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平曲 线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二)缓和曲线的性质
假定:
1.汽车为一刚体,转弯时汽车不变形,忽略弹性轮胎 的变形。 2.左、右轮差别不计,只研究重心的轨迹。 3.转弯时汽车等速行驶,驾驶员匀速转动方向盘。
(三)缓和曲线的采用形式
回旋线 三次抛物线 双纽线 n次抛物线 正弦形曲线 我国《标准》推荐的缓和曲线是回旋线
第四节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之一。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 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 变化的曲线。 《规范》规定:除四级公路外的其它各级公路都应 设置缓和曲线,另外,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 高的最小半径”时可省略缓和曲线。
一、缓和曲线的作用
2.一般最小半径
定义: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 阻系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小半径。 《标准》中计算一般最小半径时:
ih 6% ~ 8%
μ=0.05~0.06
适用: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 径。 一方面考虑了汽车在这种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接近设 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 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 工程量。
3.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定义:指平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 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阻力 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路 面不设超高。
,
ih 2%
ih 2%
μ=0.035~0.040
μ=0.040~0.050
2.关于最大超高 (1)要考虑车辆组成 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要同时顾及快、慢车,快车超高 宜大,慢车超高宜小。 (2)要考虑气候因素 慢车及停在弯道上的车辆在不利季节情况要能避免沿路 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一年中气候恶劣季节路面的横向摩 阻系数) (3)要考虑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 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
五、最小半径的计算
《标准》根据不同横向摩阻系数值,对于不同等级的公路规 定了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三个 最小半径。
1.极限最小半径
定义:指各级公路在采用允许最大超高和允许的横向摩阻系 数情况下,能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最小半径。
ih 8% μ=0.10~0.17
强调说明: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是在特 殊困难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2.直线的最小长度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 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 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最小直线长度不得 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3倍。 对于设计速度≤40km/h时,参考执行即可。
(2)反向曲线间直线的最小长度
三、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1.直线的最大长度
我国《标准》和《规范》对直线的最大长度没有具体的规定,但 原则规定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尽量避免长直线。
最大长度主要应根据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及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来 确定。 一般认为: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 点大于20V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以内; 而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反向曲线: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 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对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的规定,主要考虑到 其超高缓和段和加宽缓和段的需要,以及驾驶人员操 作的方便。
《规范》规定: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 (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
l 2V
2.关于最大超高 (1)要考虑车辆组成 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要同时顾及快、慢车,快车超高 宜大,慢车超高宜小。 (2)要考虑气候因素 慢车及停在弯道上的车辆在不利季节情况要能避免沿路 面最大合成坡度下滑。 (3)要考虑驾驶者和乘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对重山区、城市附近、交叉口以及有相当数量非机动车 行驶的道路,最大超高还要比一般道路小些。
2.直线的最小长度
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这个直线 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到后一曲线的起点之间的长度。 (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 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 断背曲线:同向曲线间连以短的直线。
2.直线的最小长度
断背曲线的错觉 ①当直线较短时,在视觉上容易形成直线与两端曲 线构成反弯的错觉; ②当直线过短甚至把两个曲线看成是一个曲线。 危害: 破坏了线形的连续性,造成驾驶操作失误,应尽量 避免。 解决办法: 因为是视觉上的判断错觉,最好的办法是在两同向 曲线间插入长的直线段,让驾驶员在前一个曲线上看 不到下一个曲线。
二、圆曲线的几何元素
圆曲线几何要素
T R tan L
2
180
R 0.01745 R
2 1)
E R (sec
J 2T L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如下: 式中: T ——切线长 (m): L ——曲线长 (m); ZY(桩号)=JD(桩号)-T J ——校正数或称超距 E ——外距 (m);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R ——圆曲线半径 (m); ——转角 (度) YZ(桩号)=ZY(桩号)+L QZ(桩号)=YZ(桩号)-L/2 JD(桩号)=QZ(桩号)+J/2
三、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一)回旋线的基本方式
1.定义:回旋线是曲率随着曲线长度成比例变化的曲线。 2.基本公式:
r l A
2
A是回旋线参数,表示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A为 长度量纲 3.特点:满足行驶轨迹三条特征的程度
(二)回旋线的性质
1.曲率按线形函数增大
A越大,曲率k越小,回旋线变化慢; A越小,曲率k越大,回旋线变化快.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3.超高横坡度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二、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性质及采用形式
(一)缓和曲线的基本要求
行驶性好:它的线形应符合行驶轨迹,它的几何特征应满足汽 车轨迹的三条几何特征。 (1)轨迹连续。这个轨迹是连续的和圆滑的,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
将离心力F和车重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力和垂 直于路面的竖向力,即: 横向力: X=Fcosα-GSinα 竖向力: Y=FSinα+Gcosα α很小,可以认为sinα≈tgα=ih ,cosα≈1 , ih称为 横向超高坡度
v Gv X F Gi h Gi h G i h gR gR
六、圆曲线半径的运用
1.在适应地形的情况下应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2.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应注意: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最小平曲线半径的4~8倍,或超高为 2%~4%的圆曲线半径。 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圆曲线最小半径 的“一般值”。 地形条件特殊困难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圆曲线最小半径 的“最小值”。 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衡的曲线线 形。 应同纵面线形相配合,必须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重合。 选用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应超过10000m为宜。
第二章 平面设计
2008年4月
学习要求
学习目的
掌握平面线形设计要素的确定依据,能够较熟练进行 平面线形设计。
学习重点
线形三要素及组合设计
学习难点
缓和曲线及计算
第一节 道路平面线形
一、路线的相关概念
道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 隧道等组成的空间带状构造物。 路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线形: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路线平面: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路线纵断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 开平面、纵坡不变)。 路线横断面:中线上任一点的法向切面。 路线设计: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的几何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