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轻度脑挫伤26例误诊探析

轻度脑挫伤26例误诊探析

轻度脑挫伤26例误诊探析关键词脑损伤误诊脑震荡外伤反应资料与方法2003年2月~2008年7月诊治轻度脑挫伤108例,其中首诊误诊26例,误诊率24%。

男19例,女7例;年龄6~52岁,平均32岁。

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15分钟~3小时;误诊至确诊时间1~7天。

误诊为颅脑外伤性反应2例,脑震荡24例。

全部行颅脑ct检查,明确诊断,4例无异常发现,后行颅脑mri检查,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本组伤后无意识障碍2例;伤后即出现意识障碍24例,其中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在半小时以内3例,半小时以上16例,持续时间不明确5例。

所有病人意识恢复后,头痛、头晕均较重,且持续时间长达5天以上,其中恶心、呕吐18例,呕血4例;癫痫2例,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20例,髌阵挛和(或)踝阵挛11例,戈登征(+)5例,颈有轻度抵抗感10例,克氏征(±)10例,均无明显生命体征紊乱及偏瘫。

实验室检查:本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检查均正常;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18例,正常8例。

腰椎穿刺测压检查:选择在静滴甘露醇之前半小时进行,伤后5天测脑脊液压力,初压增高23例,其中轻度增高(204~265mmh2o)4例,中度增高(272~544mmh2o)19例,正常3例。

伤后1周行腰穿检查21例,测脑脊液压力:初压增高15例,其中轻度增高12例,中度增高3例,正常6例;脑脊液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颅脑ct检查:首诊ct检查均无颅骨骨折,颅内无异常发现;伤后24小时复查ct发现脑皮质片状低密度灶或硬膜下积液13例;48小时后复查ct发现异常者7例,其中脑皮质片状低密度灶5例,硬膜下积液2例,1周后复查发现硬膜下少量积液2例。

颅脑mri检查示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亦呈高信号1例,t1加权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3例。

治疗与转归:确诊后成人予20%甘露醇250ml,呋塞米(速尿)60mg,每8小时1次交替静滴,小儿按千克体重计算药物用量,后据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腰穿测压情况调整脱水、利尿剂用量。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0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0例临床分析

形 或新 月形低 密 度 影 , T值 与 脑脊 液相 似 , 射对 比 C 注
剂 后无 明显增强 现象 ; I MR 图像 上 的信 号 与脑 脊液 相
近 , 血肿 信 号较 强 , 别是 T 而 特 。加权 像 时血 肿 均呈 高
强信 号 。 外伤性硬 膜下积 液的治疗 , 一般行 钻孔 引流术或 开 颅清 除 积 液 L ] 如 何 防 止 再 积 液 是 治 疗 成 功 的 关 1 , 。 键[ 。我们认 为 :1 急性期硬膜下 积液量 : O l 占 1 () >3 r , a 位效 应 明显 , 临床症 状 呈 进 展 性 , 积 极 行 钻孔 引 流 。 应
楚3 8例 , 嗜睡 5例 , 昏迷 7 , 瘫 1 例 轻 2例 , 癫痫 发 作 5
例 , 盘水肿 6 , 视 例 锥体 束 阳性 1 例 , 5 听力减 退 8例 。 1 4 辅助 检查 . 均行 C 检 查 , 2例 同时 行 MR 检 T 1 I
查 , 液发 生在双 侧额颞 部 1 积 2例 , 侧额 颞部 8例 , 单 单
外伤 性硬 膜 下积 液 5 0例 临 床 分 析
冯树 贵 黄 明军 秦玉 瀚 李 晖
代 明安 习予祥 李 崇袢
4 7 1 60 1
河 南平 顶 山煤 业 医疗 集 团 一矿 医院 平 项 山
【 要】 目的 摘
分 析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液 的诊 断及 治 疗 。方 法
对5 O例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患 者 I 疗 效 进 行 回顾 分 析 。 结 果 临床

头偏 低位 1 。 O , ~3 , 5~2 。2 d 可使 脑组 织尽 快 膨起 复位 ,
更好 地 闭合积 液 腔 。( ) 要 时 可行 腰椎 穿 刺 缓 慢 注 5必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232鱼!i d!Q££h!!i丛14堡!!刍S!Q!!堂堕2Q Q8,№!§,堕Q:12主垦匡苎i i壹2Q Q§:生2旦星§鲞差12塑小理想,甚至死亡。

这除与手术时机、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处理、并发症的处理等闪素有关系,还与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1]罗秀忠,董俊峰.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死亡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病杂志.2002;5(4):35[2]H enon H,G o dgr oy0,L e ys D.e t.a1.E a r ly Pr edi ct or s of deat ha nd di subi l it y aft er acut cer ebr a i sche m i c ev ent,S t r ok e,1995;26:392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金永信【摘要】为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移{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对外伤性硬膜F腔积液204例的发生时问,部位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在天幕上,一侧或双侧额颞部50例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9例行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

蛛网膜裂孔的单向活瓣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机制。

连续C T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钻孔引流术是比较常用的简便方式,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值得推荐。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232-02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04例,其中男163例,女41例;年龄3个月~89岁,平均43岁。

外伤发现积液时间:3天内73例,3天~3周110例,超过三周2l例。

均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

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128例,双侧76例;额颞部多见,额顶部及颞项部次之。

积液量20~260m l,其中少于60m l189例,60---100m l86例,超过100m l2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7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7例治疗体会

【 中图分类号】 R6 11 5. 1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26. 0 )1 03 0 64 39 (09 0 — 002 1 2
外伤性硬膜下积 液在基层 医院是一种 常见 的疾病 , 临床
积液 , 以保 守 治疗 后减 少 或无 明显 增 多 ;2例积 液完 全 消 辅 1
萎缩 , 脑顺应性不 良, 有时复位 不理想 。本组有 5例拔 管后存 在少量 积液 , 为预 防感染 拔除 引流管后 予 以治疗 , 2月后 复查
12 临床表现 ,
现小便失禁 。 I3 影像检查 .
原发 昏迷 3 0例 , 时间 2 mn~ 0 i 2月 ;5例表现 3
为头痛 , 恶心呕吐 , 四肢 乏力 , 行走不 稳 ; 出现癫 痫 ; 4例 2例 出 头部 C T或 头部 MR 检查 ,7例 均是颅 骨 内 I 4
的影响 , 作为术 中用药 , 可以预防和纠正胆系手术中因迷走神经
杨以均 , 陈为国 .阿曲库铵恢复期应用琥 珀胆 碱的肌松效应观 颤_ , 】 因此笔者选用 该药 来观 察显 效 时间 。阿 托品 属于抗 胆 2 王祥 , 察[ ] 基层医学论坛 , 0 , :3 13 J. 2 6 2 12— 3 . 0

3 0・
l 合理用药 20 年 1 缶 床 09 月第 2 卷第 1 期
C i J f l i l a oa Du s , n a 0 . o N . h o Ci c t n r U e J ur 2 9 V L o 1 n n aR i l g a y0 2
失。
上可保守观察治疗 , 制脑脊液分泌 , 抑 促进脑积液吸收治愈 , 当 积液进行性加重并有 占位效应时 , 应选择手术治疗治愈 。

26例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术中血气胸诊治体会

26例急诊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术中血气胸诊治体会
陈华斌
自2 0 年 6 至 2 0 年 7月 以 来 , 02 月 06 本 3 讨 论
谢 哲 顺 毛 礼 蛟
杨 保 刚
发性 血气 胸 的 可 能 。胸 外 伤 后 即 使 无 胸
院在 收 治 多 发 伤合 并 胸 部 损 伤 患 者 急诊 3 1 本 文 临 床 资 料 特 点 为 . 大 多 数 病 廓 骨 折, . 绝 也可 能发 生 迟 发 性 血 气 胸 发 现 血气 胸 . 时 例 由交 通 事 故 引起 , 2例 及 以汽 车 、 托 车 伤 为 前 在 检 查 头颅 C 同 时。尽 可 能 加 摄 胸 部 摩 T
行胸 腔 闭 式 引 流术 , 得 良好疗 效 。 报 主 。 发 伤 病情 较 重 , 受 压 以及 腹 腔 内 C , 取 现 多 脑 T 以便 对 胸腔 损 伤 情 况能 作 充 分评 估 。 告 如下 。 出血 较 急 均 需 急 诊 手 术 。本 文多 发 伤 合 笔 者 处 理 胸腹 联 合 伤 中 ,腹 内伤 合 并 少 并 胸 部损 伤 患 者 ,合并 有胸 壁 软 组 织 损 量 血 胸 者 ,处 理 腹 内伤 后 ,胸 部 不 做 处
击 伤4 。同 期 多 发伤 合 并 血 气 胸 为 l2 体 辅 助检 查 , 可 基 本 确定 诊 断 , 例 l 即 简单 及
例 , 2 、% 。 占 32
注 意 胸部 再 次 医源 性 损 伤 。 由于 多
时 有 效 的 治 疗 可 纠正 病 情 恶 化 ,术 中发 发伤 病 情 较 复 杂 ,易 被 忽 视 的严 重 损 伤
l 、 急 诊 时 情况 ,2 行 X 提 示肋 骨 胸 片 若仅 显 示 肺野 密 度 增 高, 与创 伤 性 深 静 脉置 管 术 。在 临 床 上各 种 置 管 并 发 、2 2 l例 线 会 骨折 7 。 例 行 胸 部C 检 查 , 例 9 T 提示 胸 腔 少 湿肺 的X 表现 混 淆 , 之 极 易漏 诊 。特 症 即 医 源 性 损 伤 的 发 生 ,如 误 穿 动 脉 形 线 使 量积 液 、 挫 伤 、 伤性 湿 肺 6 。 检 时 别是 闭合 性胸 腹 联合 伤 的 患者 , 因腹 部 成 血 肿 。 破 胸 膜 导 致 气 胸 、 胸 甚 至 空 肺 创 例 体 常 穿 血 有胸壁软组织损 伤包括软组织 肿胀 、 皮 或胸 部 的临 床 表现 而相 互掩 盖 , 成延 误 气 栓 塞 以 及心 绞 痛 、心 律 失 常等 时 有 报 造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6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回顾性分析 我科 自2 1 5月至 2 1 年 00年 01
2 6例 患者均行钻 孔 引流术 , 术后 临床 症状
改善 2 4例 , 例 长期植物 生存 , 例死 亡; 1 1 术后 出现不 同程度的 气颅 2 2例 , 术后 钻孔侧脑挫 裂伤 2例 , 钻孔侧 硬膜外血肿 l , 例 钻孔
钻孔 引流术是治疗慢性硬膜 下血肿的首选方法 , 但预 防并发症是 治疗的关键 。 [ 文献标 识码 ] B
【 参考文献 】
[] 李 1 收, 黄翠翠 . 昔洛 韦临床研 究进展 [ ] 中 国社 区医师. 更 J. 医
胶剂 , p 在 H值适宜情况 下 , 不会使 眼睛感到不适 。其缓释作用
优于单纯 的水 剂和有一定粘度 的其他粘性溶液 , 与普 通滴 眼液 相比, 药物在 眼中滞 留时 间更 长 , 增加药 物与 眼接 触时 间和面 积 , 长药效 , 延 减少 用药次 数 , 增强 药物疗 效 , 且无 严重毒 副作
肿的 1%, 0 占硬膜下血肿的2 %, 5 其中双侧血肿的发生率高达
1% 。我科 自2 1 4 0 0年 5月 一 0 1年 7月 收治 的 2 21 6例慢 性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4 手术方法 根据影 像学 特征定 位血 肿最厚 部位 , 组患 . 本 者均采用局麻 , 常规 消毒铺 巾 , I长 约 3 4m, 次切 开头 切X l ~c 依
痛、 眼睛干 涩不适 、 虹膜 睫状体炎 和 角膜损 伤愈合 及预 防后遗
[ ] 钟德斌 , 7 赵丽娜 . 更昔洛韦凝胶 治疗带状疱 疹病毒性 角膜炎 的临 床疗效[]临床眼科杂志 , 0 ,64 : 6 37 J. 2 8 1()3 - 5. 0 5

外侧裂区大面积脑挫裂伤26例论文

外侧裂区大面积脑挫裂伤26例论文

外侧裂区大面积脑挫裂伤2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外侧裂区大面积脑挫裂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有相当比例,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目前是神经外科面对的难题,就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面,进行有益的总结和探讨。

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总结了该型脑外伤的系统治疗方案。

方法通过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1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23例,高处坠落伤3例。

受伤方式:加速伤4例,减速伤22例。

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按gos评分本组死亡9例,其中术中发生脑膨出病例中死亡5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2例,中残4例,良好10例。

死亡率34.6%。

与其它报道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外侧裂大面积脑挫裂伤中图分类号:r651.1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79-02【abstract】objective lateral fissure of cerebrum large acrocentric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in a heavy head injuries damage of a considerable proportion to his progress and high mortality rate,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neurosurgery, the question of how to improve recovery rate and complications, a good summary and explore. a few personal views and reviewed the types of brain trauma treatment systems. methods by 26 case of the 18, eight cases, the age of 18 ~65, on average 31 years old. the reason for the injured :23 high fall wounded in the three cases. the way up the wound :four to, decelerate injury, 22 cases. clinical analysis and summary results gosgrade 9 cases, distant metastases. death in a brain bulging 5 cases of death, and plant life, one or two examples of the four and a good 10 34.6%. the mortality rate. compared with the rest of the repor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ds】lateral fissure of cerebrum large acrocentric 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外侧裂区大面积脑挫裂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有相当比例,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特点。

严重外伤性肝破裂26例临床分析

严重外伤性肝破裂26例临床分析
径、 癌性 穿孔 单 纯缝 合 或 大 网 膜 修补 后 , 3 病 约 %
本 组 术后 3 d内无 1例 出 现 腹 膜 炎 、 门梗 0 幽 阻 、 梗 阻等并 发 症 , 无 1 死亡 。 肠 亦 例
3 讨 论
例有 胃液继续渗漏 , 腹膜炎继续存在, 使治疗更 困
难 , 别病 人 因此 而死 亡 。 因此 , 个 我们 对穿 孔 周 围 瘢痕 大 , 穿孔 口径 大 的病例 施行 肝 圆韧带 修 补 , 旨
膜修补者无 明显区别 , 因此 , 圆韧带在大 口径溃 肝 疡 穿孔 和 胃癌 穿孔 的修 补 中具 有较 高 的价 值 。
( 收稿 日期 :0 1 91 ) 2 1 - .7 0
严重外伤 性肝破裂 2 6例 临床 分 析
姜 浪
( 阳县 人 民医院 外科 , 崇 湖北 崇阳 470 ) 3 50
红 蛋 白均 <9 gL 其 中 1 5/ , 0例 <6 gL 0 / 。B超 、 T C
合8 , 例 明胶 海绵填塞加缝合 1 例 。行肝叶、 3 段 切除 5例。术 中阻断肝门 l 5例。输血量为 4~ 2 U, 4 术后 进行 防 止 感染 、 血 、 肝 、 持 水 电解 止 护 维 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 。
查 明伤情 。进腹 后 首先用 纱 布 垫压 迫肝 破 裂 出血 处 , 效 果 不佳 , 用 橡 胶 导 尿 管 阻 断第 一 肝 门。 若 则
对 肝 病 患 者 ( 肝 硬 化 ) 断 时 间 最 好 不 超 过 如 阻
1 例即是如此 , 不仅止血效果确切 , 而且术后 恢复 好 , 出现 肝 功 能 衰竭 等 并 发 症 。④ 对 伴 有 较 大 未 的胆 管 损 伤 者 , 行 胆 总管 切 开 放 置 “ ” 引 流 应 T 管 减压 , 目的是 避免 术后 胆 瘘 , 防止 感染 的发生 。术 后均 应行 充分 的肝周 引流 以减 少 腹腔 内积液 及 膈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并发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等治疗。

结果:60例病人复查颅脑CT,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或者接近于基本完全消失。

16例病人复查颅脑CT存在硬膜下积液量较少,病情不再持续进展,对病人基本无影响。

其中2例病人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是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

关键词: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阿托伐他汀钙;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高压氧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DE)是颅脑创伤,尤其是中、重度颅脑创伤后常见合并症或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继发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部分病人外伤后立即出现。

临床表现为头胀痛、眩晕、恶心,严重时呕吐。

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临床发现如果不经过及时的系统性治疗,部分病人,由其是中老年人会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TSDE病人,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同时给予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或腰大池置管释放脑脊液,以及采取高压氧疗等治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78例。

其中男 53 人,女 25 人。

年龄 38-89 岁,平均(56 ± 13)岁。

所有病人经过颅脑CT检查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有不同程度硬膜下积液,其中大部分病人初始影像学检查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逐渐转变成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8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8例治疗体会
13 手 术指 征 . ( ) 液 量 大 于 3 l保 守 治 疗 1积 0m , 无效 ;2 头 颅 C () T或 MR 检查 有 明显 脑 受 压 或 出 I
积液及积气 , 部分患 者出现头 痛加重或 呕吐等症 状, 给予 对 症 处 理 后 均缓 解 ; 术后 随访 1一l 2月 复 查头颅 C ,6例 患者积 液消失 , T2 2例积液 明显 减
状 或体征 。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ru ai sb ua eu t m t u drl f - a c f
s n T E 是颅脑损伤后较为特殊 的类型, i , S) o 它可发 生在颅脑外伤的当时, 也可发生在颅脑外伤之后的 迁 延 恢 复 期 , 生 率 占颅 脑 外 伤 的 11% 一 发 .6
第3 7卷 第 3期 21 0 2年 6月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GUI YANG EDI M CAL COLLEGE
Vo . 7 No 3 13 . 2 26 01 .
外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2 8例 治 疗 体 会
龚 明 , 旅黔 ,章德勇 ,刘金辉 , 黄 廖 昆
例, 意识障碍 6例 , 肢体偏瘫 6例 。其中伴脑挫伤 2 0例 , 硬膜下血 肿 5例 , 内血肿 5例 , 脑 硬膜外血
肿 4例 , 伤 性 蛛 网膜 下 腔 出血 5例 , 骨 骨 折 6 外 颅
例。有 1 例行手术治疗 , 8 1 0例保守治疗。清醒 l 6 例, 嗜睡 6例 , 昏迷 5例 , 浅 中度至深度 昏迷 1 例。
1 0% …

14 治疗方法 2 . 8例 T E患者均先保守治疗 无 S 效后 , 1 有 6例行单纯钻孔 引流术 , 4例行腰大池引 流术 , 例行蛛 网膜造瘘术 , 有病例术后 均积液 8 所 复 发 , 疗无 效 。最 后 2 治 8例 患 者 均 行 小 骨 窗 积 液 清除 、 蛛网膜造瘘加腰大池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 所有患者均选择全麻 , 头偏 向对侧 ( 双侧积液患者 以积液量多侧为手术侧 ) 于额颞顶部取小 问号切 , 口, 取大小 约 5c 4c m× m骨瓣 , 暴露外侧裂区 , 悬 吊硬脑膜一圈后 , 呈马蹄形剪开硬脑膜 , 清除积液 及包 膜后 , 显微 镜下 沿 外侧 裂 主干 和前 部 剪开 蛛 在 网膜 , 使侧裂池与积液腔相通 , 口壁烧灼确切 , 漏 漏 口大于 2c 防止再次愈合 , m, 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 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 部分患者侧裂 区蛛网膜有 破 口, 扩大破 口即可 。缝合硬脑膜 , 回纳骨瓣 , 彻底 止血后严密缝合肌肉及筋膜 , 术后返 回病房即行腰 大池 持续 引流 5— 。同时增加 补液量 , 7d 限制 脱水 , 改善 脑循环 。在治疗期 间 , 限制 病人 过度 活动 , 防止 因外力导致桥静脉断裂而转成硬膜下血肿 。 J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中国微循环 2004 年 12 月第 8 卷第 6 期
·393 ·
障的通透性 , 对促进硬膜下积液的重吸收起到了积 极作用 。
TSH 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 , 手 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 但复发率较高 。对 于多次复发的患者有时需进行开颅去骨瓣手术 , 风 险大 ,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 。高压氧治疗 TSH 具有风 险小 、创伤轻 、效果好和费用低等优点 , 但必须严格 选择病例 。对于量大的急性硬膜下积液 ,仍以手术治 疗为主 , 以免发生危险 , 而手术后残留/ 复发的硬膜 下积液 ,通过高压氧治疗仍有很好的疗效 。
中图分类号 : R840. 5
文献标识码 : B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 Traumatic Subdural Hygroma , TSH) 又称硬膜下水瘤 , 常继发于轻型和中型颅脑外 伤 , 单纯药物治疗积液吸收缓慢 , 完全吸收困难 。本 文总结我院 1996 年 6 月~2003 年 6 月高压氧治疗的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 42 例 ,疗效满意 。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四种 : (1) 治愈 : 积液消失 ; (2) 显效 : 积液大部分消失 ; (3) 有效 : 积液减少 ; (4)
作者单位 :214041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高压氧中心(季 惠君) ;神经外科 (蒋云召 陆华 唐志放)
第一作者简介 :季惠君 (1962 - ) ,男 ,汉族 ,江苏无锡人 ,主治医 师 。从事脑外伤促醒治疗工作 。
TSH 是一种张力性液体积留 ,常压下硬膜下腔吸 收功能差 ,积液可以较长时间存留 。通过对高压氧和 常规治疗发现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 , 我们 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1) 高压氧治疗可以使脑 血管收缩 , 脑血流量减少 , 从而减轻脑水肿 , 在不降 低脑供氧的情况下降低颅内压 , 有效地控制由于颅 内压增高引起的硬膜下积液扩大 。(2) 高压氧可促进 病变区域毛细血管再生及侧支循环建立 , 降低血液 黏度 , 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 促进脑损伤的恢复 和积液的吸收 。(3) 由于提高了血氧含量 、血氧张力 和脑脊液氧张力 , 加大血氧弥散半径 , 从而迅速改善 脑组织的供氧 , 使缺血 、缺氧后脑功能损害和代谢障 碍得到改善 ,有效挽救“缺血半影区”的神经细胞 ,加 速胶质细胞分化增殖 , 促进创伤后的修复 , 避免或减 轻外伤后脑萎缩 4 。(4) 改变了脑血管壁及血 —脑屏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论文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论文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55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cdsh)的临床特点、转化机理、手术方式和预后情况。

方法对55例由tse转化为cdsh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结果 55例患者转化为cdsh时均有不同临床表现,转化时间约15-130天,2例病人保守治疗自行吸收,其余53例患者均行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治愈。

结论 tse存在向cdsh转化的趋势,动态ct追踪观察尤为重要,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首选。

[关键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颅脑外伤;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中图分类号] r722.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近来的研究发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dsh)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科自2005年8月-2011年5月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237例,其中55例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为23.2%,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9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33-78岁,55岁以上44例,平均年龄63.6岁。

全部病例均有颅脑外伤史,致伤原因:车祸伤26例,坠落伤7例,打伤2例。

额部受力20例,颞顶部受力32,枕部受力3例。

原发损伤为脑震荡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9例,脑挫裂伤15例,脑内血肿5例,脑疝2例。

病变在双侧17例,单侧38例,额颞部45例,颞顶部7例,额颞顶枕部3例。

在其转变成csdh前均行保守治疗,且未再次发生头部外伤,无发展成csdh的危险因素。

1.2 临床表现伤后均有一过性昏迷,入院gcs11-15分,头痛、头晕45例,躁动15例,恶心、呕吐20例,精神症状4例,尿失禁2例,视力下降2例,抽搐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

转化为csdh 后不等例次复现上述症状,产生新症状为智力障碍9例,记忆力减退5例,共济失调行走不稳2例,偏侧肢体无力7例,失语3例,意识障碍2例。

26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26例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效量 。
[ ] Ac t a no, 8 , 6 1 )7 2 7 . J . rh o r l 90 1 (2 : - 6 O ly B 1 0 77 [ ]H r nn C , e p n B D gge M. n a m a c n c o 2 a u ai A K m t , ea 1t t p n j tn g oJ nJ ry i ie i
行腹部 C T检查 1 , 7例 均提 示脾破裂 。行胸 腹部立 位 x线 摄片 l , O例 左膈肌升高 、 活动受限 9例 ; 左上腹密度增 加、 脾 脏轮廓模糊 3例 , 中脾影增大 2例。出现腹痛症状 2h内 其
确诊 8例、 8h确诊 1 、 2 ~ 0例 ~ 4h确诊 7例 。2 5例行手术
孙 大林
( 盐城 市 第一人 民 医, 江苏盐城 2 4 0 ) 2 0 1
延迟性脾破裂 ( R ) D S 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一种特殊类型 , 占脾破裂的 1%左右。20 3 0 0年 1 一 08年 1 , 月 20 2月 我院共
治疗 , 脾切除 1 5例( 中保 留副脾 4例、 其 自体脾移植 4例 ) , 部分脾切除或 节段 脾切 除 l O例 , 均痊 愈 出院。 l 9例 获 随
[ ]Wio 1 l nWR, y F Li T ee cc f t o si teta— s B l M, ar d h f ayo e i et i f srd nh r
me tt d o a i s d e e r g ls : o b eb i d c iia t d n o f ip t e u d n h a i o s a d u l l l c ls y i h n n n u
山东 医药 2 1 0 0年第 5 O卷第 1 0期

创伤性脑外积液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创伤性脑外积液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创伤性脑外积液的临床分析与研究作者:王耀仪刘玉和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情况。

方法对28例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情况。

结果治愈率为92.9%,脑组织复位满意率为75.0%,64.3%的患者治疗后4周-4个月内积液基本消失。

结论对创伤性脑外积液患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时停止脱水剂的使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非常重要,效果也是显著的。

【关键词】创伤;脑外积液;手术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28-01创伤性脑外积液(TECFA)又称颅脑损伤后延迟性硬膜下积液、外伤性硬膜下水瘤、脑表液体积聚和外部性脑积水,是指颅脑损伤后脑脊液异常积聚在蛛网膜下隙和(或)硬膜下腔,少数可有被膜形成[1-2]。

目前对于创伤性脑外积液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当前各种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本文对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28例脑外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以来收治的28例脑外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在2月-68岁之间,平均(32.5±11.3)岁。

男24例,女4例。

1.2 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

其中,恶心、呕吐、头痛的患者15例,发热的患者23例,前囟隆起患者9例,肢体瘫痪患者4例,抽搐患者17例,昏迷患者18例,有5例患者出现脑疝,3例患者失明。

1.3 积液量及部位积液量在60-180ml之间,平均为(130±45)ml。

100ml以下者9例,100 ml以上者19例。

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10例,双侧18例。

从发生部位看,发生在额颞顶部者18例,发生在额部者5例,发生在额颞部者3例,发生在额顶部者2例。

1.4 辅助检查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单侧硬膜下腔有弧形或半月形的低密度影像;双侧硬膜下腔表现为倒“山峰”状低密度影或不对称的弧形低密度影。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硬膜下积液是指在硬膜下腔(即脑脊液所包围的空间)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液体。

它可能由于外伤、感染、肿瘤、脑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面对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疾病的正确处理和康复。

首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硬膜下积液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病情加重或症状反复出现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在接受治疗期间,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其次,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手术、药物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患者和家属要耐心听取医生的解释和建议,按照医嘱正确服药、控制饮食,必要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硬膜下积液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有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战胜它。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家属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

此外,患者和家属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硬膜下积液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概率。

手术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防止污染和外伤。

衣物、餐具等个人用品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最后,患者和家属还要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心理调节,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康复也十分重要。

同时,家属可以寻求相关的社会和心理支持,加强信息交流,获取更全面和实用的帮助。

总之,硬膜下积液是一种需要重视和及时处理的疾病。

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

只有综合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对比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手术与保守治疗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类型分为2组,50例手术组和50例保守组。

对比(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

(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积液改变情况。

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积液量、积液最大厚度、颅内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组治疗后积液均完全消失,对照组治疗后20例患者积液消失、18例患者积液减少,有12例患者积液未改变;研究组和对照组积液清除有效率分别为100%(50/50)、76%(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发生后,采取手术治疗更能在短期内消除患者积液量,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外伤;硬膜下积液;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多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目前临床上治疗硬膜下积液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

目前学术界认为较少的硬膜下积液可采取保守治疗,但是对于积液量较大者,选择何种手术暂无统一意见。

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并且探讨两组治疗方法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诊断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病因为高处跌落、车祸伤、钝器击打。

按治疗类型分为2组,50例手术组和50例保守组。

手术组平均年龄(51.7±12.7)岁,男性25人,女性25人;保守组平均年龄(52.6±13.7)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病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本 组 研 究 显 示 神 经 系统 疾 病 在 区 域 性 危 重 患 儿 转 运 网
2 6例 外 伤 性硬 膜 下积 液治 疗 体 会
刘 红 章
河 南 西 平 县 人 民 医院 神 经 外 科 西 平 4 6 3 9 0 0
【 关键词】 颅脑损伤 ; 外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 中 图分 类号 】 R 6 5 1 . 1 5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3 — 5 1 1 0 ( 2 0 1 3 ) 1 1 — 0 0 7 2 — 0 2 2 O ~1 2 0 mI ( 平均 3 0 mI ) , 5例 出 现 占 位 效 应 。 积 液 部 位 :

7 2 ・
中 国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3年 6月第 l 6卷 第 l 1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 i s e a s e s J o n 2 0 1 3 , Vo 1 . 1 6 No . 1 1
国小儿急救医学 , 2 0 0 7 , 1 4 ( 4 ) : 3 3 5 — 3 3 6 .
( 收稿 2 o 1 危 重 症 的 主要 构 成疾 病 , 主要特 点是起病 急 , 进 展快 , 病 情 凶险 , 病 死 率 及 致 残 率 高 。这 也 是 该 类 疾 病 转 诊 数 量 多 的
现 状 良莠 不 一 , 因 此 国 内 难 以 统 一 急 救 模 式 。郑 州 模 式 为 依
托型模式 , 急 救体 系 由 郑 州 市 紧 急 医 疗 救 援 中心 和 协 作 医 院 组 成 。我 院 积 极 参 与 郑 州 市 院前 急 救 工 作 , 是 郑 州 市 唯 一 一 家儿童 1 2 0急 救 站 , 开 展儿 科全科 接诊 , 在接 到 1 2 0出 诊 指
9 1 . 2 5 。长 途 转 运 小 儿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中 病 毒 性 脑 炎 占 第 1位 , 提 示 目前 病 毒感 染对 4 , J L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的影 响 是 很
大的 。 4 参 考 文 献
[ 1 ] 严 建 江 .危重 患 儿 院 问转 运 疾 病 谱 分 析 [ J ] .广 州 医 药 , 2 0 1 0 ,
本 组研 究 显 示 , 3 2 0例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患 儿 中 , 病 毒 性
脑 炎( 1 2 2例 ) 、 脑干脑炎( 7 5 例) 、 癫痫持续状态 ( 4 2例 ) 、 化 脓 性 脑膜炎( 3 5例 ) 、 颅 内 出血 ( 1 8例 ) 占疾 病 构 成 前 5位 , 占
和 重 症 病 人 转 诊 的病 因 以 新 生 儿 疾 病 、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和神 经 系统疾病为 主, 与 国 内有 关 报 道 一 致 [ 3 ]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是 小
[ 2 ] 万立 东 , 李贝, 刘 小 龙 .北 京 市 院 前 急 救 患 者 流 行 病 学 分 析 [ J ] . 中华 急 诊 医 学 杂 志 , 2 0 0 7 , 1 6 ( 5 ) : 5 5 1 - 5 5 3 . [ 3 ] 姚庆云 , 肖敏 , 张 德生 , 等. 4 1 8例 危 重 新 生 儿 转 运 分 析 口 ] . 中
3 讨 论
我 国 的 院前 急 救 不 仅 处 于 初 级 阶 段 , 而 且 发 展 很 不 平 衡[ 2 ] 。 由于 受 各 地 经 济 水 平 和 医疗 技 术 不 一 致 的 影 响 , 从 交 通转运设备 、 专业 技 术 人 员 水 平 以及 通 讯 网 络 的建 立 等 方 面
医院。
2 . 2 疾病构成
3 2 0例 中枢 神 经 系统 疾 病 患 儿 中 , 病 毒 性 脑
炎1 2 2例 , 脑干脑炎 7 5例 , 癫痫持续 状态 4 2例 , 化 脓 性 脑 膜 炎3 5 例, 颅 内出 血 1 8 例, 占疾 病 构 成 前 5位 , 占9 1 . 2 5 。
承 担 主 动转 运 病 人 任 务 。 由此 我 院 的 院 前 急 救 转 运 既 归 郑 州市 1 2 0中心 指 挥 , 又能够 独立 运行 , 为 河 南 省 及 周 边 地 市 急 重 儿 童提 供 急 救 医 疗保 障 。 我 院 院前 急救 与 转 运 疾 病 构 成 数 据 显 示 , 引 起 院 前 急 救
4 1 ( 4 ): 3 5 - 3 7 .
令后 3 mi n内 出 车 抢 救 病 人 。 另 外 依 托 于 儿 童 专 科 医 院 的
优势 , 我 院 还 在 河 南 省 及 周 边 省 份 的地 市 构 建 形 成 以 我 院 为 中 心 的儿 科 急救 网 络 , 接受 网络 内 医院急 重病人 转 院要求 ,
2 0 0 k m占5 6 % ,2 0 0 k m 以上 占 3 1 , 提 示 我 院 多 以 中 远 距 离转诊为主 。
络 转 运 的 疾 病 中 占第 3位 。因 为 上 述 该 类 疾 病 特 点 , 所 以 长 途转运该类疾病 风险大 , 因此在转 运过 程 中, 首 先 要 与 患 儿 家 长 及 当地 患 儿 主治 医师 进 行 病 情 沟 通 , 同 时 与 本 院 重 症 监 护室联 系, 预 留 出床 位 , 然后 派出 1 2 0医 师 及 护 士 随 车 接 诊 转运 , 保证急救通 道畅通 , 确 保 患 儿 转 运 安 全 。本 组 数 据 显 示转诊半径在 2 5 ~2 0 0 k m占5 6 V 0 , 2 0 0 k m 以上 占 3 1 , 提 示 我 院 多 以 中远 距 离 转 诊 为 主 。这 就 要 求 配 备 专 业 技 术 熟 练 的 医师 、 护 士 以及 必 要 的 转 运 设 备 和 急 救 药 品 , 以便 应 对 转 运 途 中可 能 出 现 的 一 切 变 化 , 保证患 儿安全J I  ̄ * U 的 转 运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