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积液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421a5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1.png)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硬膜下积液是指在硬膜与软脑膜之间的蛛网膜下腔内积聚过多的液体,通常由于炎症、出血或其他原因引起。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技术,对于检测和诊断硬膜下积液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MRI在硬膜下积液诊断中的标准和技术细节。
一、MRI检查的准备与注意事项在进行MRI检查之前,患者应当做好准备工作,包括:1.填写完整的病史,包括症状、既往疾病等;2.告知医生是否有金属假体、心脏起搏器等,以避免对MRI的影响;3.在检查前,应当脱掉金属首饰、隐形眼镜等可能对检查造成干扰的物品;4.遵医嘱服用或停止药物,如需检查前饮食禁忌等。
三、MRI表现特点硬膜下积液在MRI上的表现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特点: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2.形态特点:呈带状或斑片状分布,在硬膜下腔内呈条状分布;3.边界特点:边界清晰,与邻近脑组织之间明显分界;4.密度特点:密度均匀,无明显异常结构或液体积聚;5.压迹效应:可引起颅内结构的压迹,如侧脑室变形、脑实质受压等。
四、硬膜下积液的分类与临床意义硬膜下积液可根据其成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主要包括:1.原发性硬膜下积液:多见于颅骨发育不全、硬脑膜腔分隔不完全等遗传或先天性原因;2.继发性硬膜下积液:多由于外伤、手术、炎症、肿瘤等引起,预后较差;3.脑积水伴硬膜下积液:多见于小儿或老年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因诊断和治疗;4.肿瘤性硬膜下积液:多见于颅内肿瘤或脑膜转移病灶引起,需要明确诊断和治疗。
五、MRI诊断标准和注意事项在诊断硬膜下积液时,医师应当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MRI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临床表现:硬膜下积液的症状多样,包括头痛、视物模糊、肢体无力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2.确认病因和来源:根据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确定硬膜下积液的病因和来源,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3.定期随访和评估:硬膜下积液患者在治疗后需要定期进行MRI 检查,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保持沟通与配合:医师、患者及家属应当密切配合,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应对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3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3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00402a2f60ddccda38a05f.png)
分 泌 等 处 理 。手 术 治 疗 1 8例 ( 定 型 3 ,进 展 型 1 稳 例 5例 ) , 其 中 单 纯 钻 孔 外 引流 1 5例 ,平 均 3 5d拔 除 引 流 管 ,包 括 ~ 夹 管 观 察 2 ,硬 膜 下一 腔 分 流 术 3例 。 4h 腹
2 结 果
异 。笔 者 建 议 针 对 临床 分 型 ,分 别 予 以诊 治 。对 于 稳 定 型 未
引 起 明显 压 迫 症 状 和 颅 内压 增 高 的 患 者 ,可 行 非 手 术 治 疗 , 反 之 行 手 术 治 疗 ;对 于 消 退 型 的患 者 可 自行 消 退 ,无 需 手 术
非手术治疗 1 5例 ,其 中 l 3例 痊 愈 或 好 转 ,影 像 学 表 现 为 积 液 消 失 或 积 液 腔 明 显 缩 小 ;1例 死 于 进 展 型 积 液 , 因 处 理 不 及 时 ,导致 颅 内 压 急 剧 升 高 , 出现 颅 高 压 危 象 ;1例 死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预 后 较 差 。文 献 报 道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死 亡 率 达
9 ~ 1 .5 r] .7 2 2
。
本 组 资 料 中 2例 死 于 原 发 性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1例 死 于 术 后 感 染 ,1例 死 于 处 理 不 及 时 。 因 此 ,笔 者 认 为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的 预 后 还 与 诊 疗 时 机 、 术后 并 发 症 等
时 ,脑 水 肿 、脑 肿 胀 、颅 内 血 肿 等 压 迫 挤 压 硬 膜 下 腔 ,不 易 发生积液有关 。 临 床 上 ,外 伤性 硬 膜 下 积 液 通 常 为 亚 急 性 或 慢 性 过 程 ,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临 床 少 见 。我 科 2 0 0 7年 1月 至 2 1 01 年 6月 来 共 收 治 外 伤 性 硬 膜 下 积 液 3 3例 , 临 床 表 现 复 杂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755ce17c281e53a5802ff0a.png)
232鱼!i d!Q££h!!i丛14堡!!刍S!Q!!堂堕2Q Q8,№!§,堕Q:12主垦匡苎i i壹2Q Q§:生2旦星§鲞差12塑小理想,甚至死亡。
这除与手术时机、出血部位、出血量、术后处理、并发症的处理等闪素有关系,还与脑出血后的病理变化有关。
参考文献[1]罗秀忠,董俊峰.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死亡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病杂志.2002;5(4):35[2]H enon H,G o dgr oy0,L e ys D.e t.a1.E a r ly Pr edi ct or s of deat ha nd di subi l it y aft er acut cer ebr a i sche m i c ev ent,S t r ok e,1995;26:392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临床观察及治疗金永信【摘要】为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移{液的发病特点、形成机制、诊断和治疗,对外伤性硬膜F腔积液204例的发生时问,部位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病灶均在天幕上,一侧或双侧额颞部50例钻孔引流术治疗后患者恢复良好,9例行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
蛛网膜裂孔的单向活瓣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主要机制。
连续C T检查动态观察病情,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钻孔引流术是比较常用的简便方式,硬膜下腔一腹腔分流术值得推荐。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232-02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04例,其中男163例,女41例;年龄3个月~89岁,平均43岁。
外伤发现积液时间:3天内73例,3天~3周110例,超过三周2l例。
均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
积液均位于幕上,其中单侧128例,双侧76例;额颞部多见,额顶部及颞项部次之。
积液量20~260m l,其中少于60m l189例,60---100m l86例,超过100m l29例。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e00de66294dd88d0d26b45.png)
钻孔引流术治疗的 5 O例患者 中,2 2例治愈总有效率 为 6 5 %。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大多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钻孔引流术
塞不通。2 3 例输卵管通的当中,因为有7 8 %的人输卵管通而不畅 ,在
术后再 患宫外孕 的人 占已受孕人次 的8 0 %,而只有5 %的人通 过患侧输
卵管正 常受孕。 3讨 论
色液流出,表明输卵管通畅。
1 . 2方法
此5 9 例患者 术后 转我 院生殖 中心建 卡追踪 ,从术 后 1 个月开始 行 输 卵管通 水及碘 油造 影 ,以观 察输 卵管的通 畅情 况 ;3 个 月开始 监测 卵泡 及排卵情 况 ,一般 嘱其半年左 右怀孕 ,通过 观察排卵来 确定 同侧 输卵管 受孕情况 。 2结 果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尉 军
( 四平市第一 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1 ) 【 摘要】 目的 分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 j 盘 床 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 院外伤性硬 膜下积液患者 1 0 0 例 ,其中 5 0例采用保守治疗 ,另外 5 0
例 采 用钻 孔 引流术 治疗 ,对这 1 0 0 例 患者 的症状 、 临床 分型 、检 查结 果 、治疗 手段 、 治疗 效果进 行 分析 。结果 经 保 守治疗 或 手术 治疗后 , 1 0 0例外 伤 性硬 膜 下 积液 患者 中好 转 型 3 1 例 ,稳 定型 3 3例 ,加 重 型 2 6例 ,演 变型 1 0例 。其 中非 手术 治疗 的 5 0 例 患者 中 ,4 3 例 治愈 ;
园睚|团隅
■2 0 1 3 年1 1 月第 1 1 卷 第3 3 期
・
临床研 究 ・ 8 9
慢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积液](https://img.taocdn.com/s3/m/83d2d4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6.png)
目录
• 慢性硬膜下积液概述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预防与康复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预后与影响因素
01 慢性硬膜下积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硬膜下积液是一种常见的神 经外科疾病,主要发生在硬脑膜 和蛛网膜之间,导致脑脊液的异 常积聚。
体征
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受损等。
并发症
脑疝、颅内感染等。
02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
诊断方法
头部CT扫描
CT扫描是诊断慢性硬膜下积液 的首选方法,可以清晰显示硬 膜下积液的位置、范围和量。
头部MRI检查
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积 液的性质,如是否为血性或蛋 白含量高低,有助于鉴别诊断 。
脑脊液检查
术后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和肢体
活动等。
预防并发症
术后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如感染、出血和脑脊液漏等。
04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预防与 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 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头部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头部受到 撞击或跌倒等外伤,以免诱发慢性硬 膜下积液。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的原发 病,如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应积 极进行治疗和控制。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如 CT或MRI,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慢 性硬膜下积液。
康复训练
认知功能训练
语言能力训练
针对慢性硬膜下积液可能导致的认知障碍 ,进行有针对性的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 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
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
![61例小儿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d268593b3968011ca3009167.png)
浙江创伤外科 2 1 0 2年 4月 第 1 第 2期 7卷
Z H
・
诊治分析 ・
外 伤性 膜下积液 5 2例治疗体会
过 宓 章 国海 吕庆伟 杨松 斌 沈 良军 吕志 坚
【 要 】 目的 对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 液 治 疗 方 法 进 行 分 析 。 方 法 选 择 外 伤 性 硬膜 下 积 液 患 者 5 摘 2例 .积 液 量 :3 ml 1例 ,0 5 ml <0 2 3~9 6 例 ,0 0 m 7例 , 1 0 l8例 。保 守 治 疗 4 6 -10 l1 > 0 m O例 , 术 治 疗 1 手 2例 , 中单 侧 硬 膜 下 腔 一 腔 分 流 3例 , 侧 钻 孔 引 流 7例 . 侧 钻 孔 引 流 2 其 腹 单 双 例 。 结果 保守治疗 4 0例 中 2 9例 积 液 消 失 , 积 液 减 少 , 积 液 无 明 显 变 化 , 伤 后 2 3月 形 成 慢 性 硬 膜 下 血 肿 ,钻 引 流 术 后 治 7例 2例 2例 ~ L
语。 1 资 料 与 方 法
积 液 囊壁 。 后痊 愈 4 术 6例 , 转 1 好 0例 , 效 0例 , 亡 2例 。 无 死 疗 措 施 . 原 发 脑病 损 伤不 重 , 疗 及 时 、 理 , 后 良好 。 如 治 合 预
【 键词 】 硬膜下积液; 关 脑损 伤 ; 童 儿 【 中图 分 类 号 】 R 5 . 5 6 11 + 【 献标识码 】 A 文
1 资料 与方 法
行 额/ 部 颅 骨 钻 孔 硬 膜 下 腔 置 管 外 引 进 入硬 膜 下 腔 而不 能 回流 ,逐 渐形 成 张 顶
11 .
・ 资 料 : 1例 患 儿 中 , 男 性 4 流 术 ( 据 积 液 位 置行 单 侧 或 双侧 ) 全 力性 液 体滞 留 :同 时 脑 脊 液 可 随 着 患 儿 般 6 3 根 ,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95fbc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6.png)
硬膜下积液的注意事项硬膜下积液是指在硬膜下腔(即脑脊液所包围的空间)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液体。
它可能由于外伤、感染、肿瘤、脑动脉瘤破裂等原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面对硬膜下积液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疾病的正确处理和康复。
首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硬膜下积液可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
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病情加重或症状反复出现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在接受治疗期间,定期复诊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其次,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手术、药物治疗或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患者和家属要耐心听取医生的解释和建议,按照医嘱正确服药、控制饮食,必要时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和家属应保持积极的心态。
硬膜下积液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只有积极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战胜它。
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家属也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心理支持。
此外,患者和家属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硬膜下积液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减少感染的概率。
手术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防止污染和外伤。
衣物、餐具等个人用品要定期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整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最后,患者和家属还要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心理调节,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康复也十分重要。
同时,家属可以寻求相关的社会和心理支持,加强信息交流,获取更全面和实用的帮助。
总之,硬膜下积液是一种需要重视和及时处理的疾病。
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关注生活质量的改善。
只有综合采取措施,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并促进患者的康复。
[医学]硬膜下积液(血肿)
![[医学]硬膜下积液(血肿)](https://img.taocdn.com/s3/m/9a2050826f1aff00bed51e8e.png)
1、病情介绍 2、需要讨论的问题 3、硬膜下血肿定义
分类 表现 治疗
病情介绍
患者,高克祥,男,73岁,农民。(3月15—19—20—21日)
2015年3月15日“间作头疼头昏半年余,加重2天”入院。2015年3月 13日宜都一医院查头颅CT:1、双侧基底节区多发陈旧性腔梗或软化 灶;2、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3、双侧小脑幕硬膜下积液。(图 片)
查(CT\磁共振)示脑室脑池受压、变形,中线移位 >10mm者。
治疗
非手术治疗:
脱水
止血
护脑
抗炎
保护胃黏膜
其他(维持水电平衡、冬眠低温、营 养)
手术指征
急性硬膜下血肿 血肿>30ml,颞部>20ml,血肿厚度>10mm,或中
线移位>5mm。(GCS评分)
硬膜下积液: 1、临床上有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或有癫痫发作者,无
论积液多少,均应采用手术清除积液,解除压迫。 2、幕上积液量>25ml,幕下>8ml, 3、占位效应较重,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影像学检
脑脊液: 脑室内脉络丛产生,分布于脑室与蛛网
膜下隙。 营养、缓冲、调节颅内压、保护。
定义
当颅脑损伤导致脑皮质动静脉或桥静 脉破裂出血,使血液聚集在硬脑膜与脑皮 质之间或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即形成硬膜 下血肿。
分类
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以内,CT示新月形高密度区。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症状出现在伤后3天-3周内,CT示新月形高密度
临床表现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2、局灶体征:伤后早起可因脑挫裂伤累及某
些脑功能区,出现相应体征,如偏瘫、失 语、癫痫等。也可在观察过程中出现新的 体征,或原有体征加重,表明有继发出血。
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法医学鉴定
![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法医学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055375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7.png)
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法医学鉴定发布时间:2021-07-22T15:50:08.35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6期作者:刘爱姣[导读]刘爱姣(广东荆圣司法鉴定所;广东清远511500 )摘要:分析研究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法医学鉴定。
通过2个具体案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分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演变规律,探讨其发生机制,提高此类鉴定的整体认知水平,从而得出科学客观的鉴定结论。
关键词: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法医学鉴定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法医临床鉴定颅脑外伤中较为常见的损伤。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指硬膜下腔在外伤后形成大量的液体潴留,是因颅脑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强烈移动,致使蛛网膜被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流至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硬膜下间隙聚集而成。
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多数发生在伤后3-8周,演变多出现在减速性损伤中,合并的颅脑损伤往往很轻微。
本文对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有关法医学伤情程度评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法医临床学鉴定提供思路和经验。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案例1 某男,63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面部受伤,伤后在某中医院就诊,就医时主诉左侧肢体乏力,CT 检查见右侧颞顶部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三周后复诊,患者仍诉头痛、胸痛,脑血管医院头部 MRI 检查提示:双侧额顶部硬膜下异常信号,考虑慢性硬膜下血肿。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硬膜下钻孔引流术,术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四肢肌张力正常。
案例2 某女,57岁,因与邻居争吵推搡致头部撞墙受伤,伤后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主诉:伤后头晕、头痛2小时。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醒,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头部CT 显示单侧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密度与脑脊液类似,提示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5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5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5a3902763231126edb119b.png)
关键词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 5 . R6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33 2 0 )50 0 -1 6 22 5 (0 8 0-1 30
外伤性 硬膜 下 积 液 又名外 伤性 硬膜 下 水 瘤 , 在临床 较为 常见 。作 者 20 05年 5月 ~20 08年 5 月共 收治本病患者 3 5例 , 现分 析如下 。
使用高渗脱水剂可使脑体积缩小 , 硬膜下腔压力 降低 , 促使蛛网膜下腔液体进入硬膜下腔。对于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前
普遍认 同观点 是硬膜 下 积液形成 包膜且 积液逐渐 增多 , 易致桥静 脉 断裂或包 膜壁 出血 , 且积液 中 并 纤维蛋 白溶解 亢进 , 出现凝 血功 能障碍 , 出血不 使
颅血肿 引流术 而治愈 。手术 治疗 2例均痊愈 。治 疗 标准 : 个 月 后 复查 C 3 T硬 膜 下 积 液 消失 为痊
愈, 吸收量大于一半为显效 , 积液无明显吸收为无
效。
1 资料与方法
3 例中, 2 5 男 9例 , 6例 , 龄 8 9岁 , 女 年 ~8 其 中2 6例 >5 0岁 。致 伤原 因 : 通 事 故 2 交 2例 , 高 处 坠落伤 1 , 打伤 1 , 为 C 例 跌 2例 均 T或 MRI 证 实诊 断。除 1 8岁 患儿 MRI 幕 下 两 侧小 脑 例 示
收稿 日期 :20 07—1 2—2 9
作者简介:邵国平(9 3 , ,江苏常熟人 ,主治医师 。 17 一) 男
第 5期
刘旭红等 : 妊娠合并重度血小板减 少症剖宫产的麻醉处理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头部外伤所致硬膜下积液的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e7a96e1b52d380eb62946dc9.png)
胆囊合并肝 内外胆管的结石 , 还有4 例属于胆汁腹膜炎 。
12 研 究 方 法 .
121 手 术类 型 ..
老年胆结石患者, 受到疾病的影响 , 情绪 比较焦虑, 对手术治疗 方法认识 不足 , 不愿接受手术 , 延误 了治疗的时间 医护人 员要掌握患者的心理 , 消除患其顾 虑; 掌握好治疗时间 , 进行术前药物治疗 ; 如病情得不到缓 解, 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4。 手术医生可按照患者 的体质状况, 选择合适 的手术方式,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 本次研究中, 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情 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本组 5 例老年胆结石患者,2 5 1例采用胆囊切除手术 ,1 l例采用T管引流手术 , 9 例采用胆总管割开去石手术,3 2 例采用吻合手术 。 通过手术治疗 , 0 有5 例治疗效果 良好 ,例出现并发症 , 5 经术后治疗 , 均恢复健康。 此外, 手术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 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 责任心 , 做好术前 、 术后的护理工作。 在术前 , 要注意患者存在 的各种疾 病, 高血压患者要事先服用降压药 , 防止其他疾病对手术的影响。 术后医 护 人 员要 认 真 观察 患 者 的生 命 体 征 , 时发 现其 术 后 不 良反应 , 采 取 及 并
2 例属 于 胆囊 结 石 , 1例属 于 胆囊 合 并发 胆 总 管 的结 石 , l例 属 于 5 有 5 有 l
病例。
3 讨 论
老年胆结石疾病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而老年人的体质较
弱 , 疫功 能 下降 , 加速 了病 情 的扩 展 。 免 更 老年 胆结 石 疾病 的 I 临床特 征 并 不明 显 , 致 患者 不 能得 到 及 时治 疗 , 成严 重 的后 果 行 手 术治 疗 的 导 造 进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术后护理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术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1d8b20cfc789eb172dc822.png)
2 36 [ 3 ] 王忠 诚, 王忠诚神 经外科学 [ M] . 武汉: 湖北 科学技 术出版社,
2 005 : 4 48 [ 4] 齐翔, 张 金哲, 邹 哲伟. 婴幼儿化脓性 脑膜炎致硬膜 下积液的外科
齐 鲁护理杂志 , 2 00 6, 12 (5B): 98 0.
( 收稿日期: 2008- 04- 30)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术后护理
杨建设 汪刚 许昌市中心医 院 ( 46 10 00 )
关 键词 : 骨 伤科 学; 护理 学; 中西 医结 合脑 外科 学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分急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亚急性硬 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积液。前者往往需要急诊手术。后两 者可以先采取观察、药物支持对症治疗,当硬膜下积液进行 性增多、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脑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后才 进行手术。我院于1997年7月—2005年7月间共对36例外伤性 硬膜下积液病人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患者有36例,年龄5岁至73 岁,平均52 . 2 岁,男女比例为5: 4,发生硬膜下积液时间最短伤1小时,最 长伤后3 5 天。致伤原因:2 3 例为交通伤,10 例为高空坠落 伤,2 例为重物砸伤,1 例为殴击致伤。 1. 2 病变部位 病变部位位于额叶者8例,额颞叶均有者7 例,位于顶叶者3 例。左右两侧均有积液的共有2 0 例,单侧 共16 例。 1. 3 临床表现 手术前均有高颅压和脑受压损害的症状体 征。主要表现为伤后逐渐加重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 碍,肢体瘫痪。36 例中2 例为急性硬膜下积液,3 0例为亚急 性硬膜下积液,4 例为慢性硬膜下积液。 1. 4 结果 36 例病人钻孔引流术术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2 护理体会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又名外伤性硬膜下水瘤。在颅脑遭受 损伤时,脑组织在颅脑内骤然移动,使脑表面,视交叉池或 外侧裂等部位的蛛网膜撕裂,裂口处的蛛网膜形成活瓣,脑 脊液经此活瓣进入硬脑膜下腔,由于蛛网膜活瓣的作用,脑 脊液只能进入不能流出。当病人咳嗽或用力时,脑脊液不断 进入腔内,由于硬脑膜下腔无吸收功能,经过一定时间后, 硬脑膜下腔即有大量液体积聚,压迫额顶部及颞叶而导致疾 病。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多数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1] 。在术后护 理工作中需注意:①引流管护理。在应用低位引流手术的16 例病人 中,共有2 例发生引流管堵塞。病 人术后症状不改 善,并仍进行性加重,复查CT示硬膜下积液增多士的工作进一步得到 病人 的认 可, 提高 了护 理质 量, 提升 了护理 价值 。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65c9d4d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4.png)
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策略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性硬膜下积液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并发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等治疗。
结果:60例病人复查颅脑CT,硬膜下积液完全消失或者接近于基本完全消失。
16例病人复查颅脑CT存在硬膜下积液量较少,病情不再持续进展,对病人基本无影响。
其中2例病人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口服,腰椎穿刺或者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高压氧疗是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
关键词:创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硬膜下血肿;阿托伐他汀钙;腰椎穿刺;腰大池置管引流;高压氧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traumatic subdural effusion,TSDE)是颅脑创伤,尤其是中、重度颅脑创伤后常见合并症或并发症之一。
大多数继发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小部分病人外伤后立即出现。
临床表现为头胀痛、眩晕、恶心,严重时呕吐。
部分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临床发现如果不经过及时的系统性治疗,部分病人,由其是中老年人会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
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TSDE病人,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同时给予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或腰大池置管释放脑脊液,以及采取高压氧疗等治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颅脑外伤后采取保守治疗的病人78例。
其中男 53 人,女 25 人。
年龄 38-89 岁,平均(56 ± 13)岁。
所有病人经过颅脑CT检查或者颅脑磁共振检查最终确诊有不同程度硬膜下积液,其中大部分病人初始影像学检查为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逐渐转变成为创伤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积液](https://img.taocdn.com/s3/m/ceb741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病因:多种 原因,包括 外伤、感染、 肿瘤、血管 病变等
发病机制: 脑脊液分泌 过多、吸收 障碍、脑脊 液循环障碍 等
病理生理: 脑脊液在硬 膜下腔积聚, 导致颅内压 增高,压迫 脑组织
临床表现: 头痛、恶心、 呕吐、视神 经乳头水肿 等
01
02
03
04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头痛、恶 心、呕吐、视物模糊、
2.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方 法缓解症状
3. 休息与康复:保持充足的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
4.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均衡,避免 刺激性食物
5.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监测病情变化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清除积液, 缓解症状
手术方式:硬膜下穿 刺术、硬膜下引流术、
硬膜下造瘘术等
手术风险:出血、感 染、神经损伤等
肿瘤:脑肿瘤、脊髓肿瘤等可能导致慢 性硬膜下积液
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神经结 节病等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慢性硬膜 下积液,如抗癫痫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其他原因
D
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
C 肿瘤:脑部肿瘤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
B 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
谢谢
A 外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慢性硬膜下积液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 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2023
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硬膜下积液的部位、范 围和程度
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硬膜下积液的部位、 范围和程度,特别是对于脑室周围积液的诊断
演讲人 2023-09-16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422a6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8.png)
硬膜下积液mri诊断标准
硬膜下积液是指在硬脑膜与软脑膜之间积聚的液体,通常由于外伤、感染、肿瘤或出血等引起。
MRI(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硬膜下积液。
以下是硬膜下积液的MRI诊断标准:
1. T1加权成像,硬膜下积液在T1加权成像上呈现低信号,通常与脑脊液相似。
2. T2加权成像,在T2加权成像上,硬膜下积液呈现高信号,与周围脑组织形成对比。
3. FLAIR序列,FLAIR序列能够有效地抑制脑脊液的信号,有助于显示硬膜下积液的位置和范围。
4. 弥散加权成像(DWI),DWI可用于评估硬膜下积液是否伴有炎症或感染,以及是否存在脑实质受累。
5. 对比增强MRI,对比增强MRI可用于评估硬膜下积液周围的结构,例如有无肿瘤或炎症。
除了以上的MRI诊断标准,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确定硬膜下积液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还可能会考虑进行脑脊液检查、血液检查等其他辅助检查,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总之,MRI在硬膜下积液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综合分析多种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是确诊的关键。
《慢性硬膜下积液》课件
![《慢性硬膜下积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0dd0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3.png)
诊断依据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慢性硬膜下积液的诊 断标准。
鉴别诊断
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要点,如颅内肿瘤、脑积水等。
治疗方案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案例总结
治疗结果
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情况,如症状改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变化等 。
经验教训
从该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如早期诊断、合理治疗等。
《慢性硬膜下积液》PPT课 件
目录
• 慢性硬膜下积液概述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诊断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预防与康复 • 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案例分析
01
慢性硬膜下积液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慢性硬膜下积液是指颅内硬膜下 腔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液体积聚 ,通常由脑脊液漏、蛛网膜撕裂 或颅内手术引起。
分类
根据积液量和持续时间,慢性硬 膜下积液可分为少量、中量和大 量三种类型。
发病机制
01
02
03
脑脊液漏
脑脊液通过硬脑膜的微裂 隙漏出,进入硬膜下腔, 形成积液。
蛛网膜撕裂
蛛网膜撕裂导致脑脊液与 蛛网膜下腔相通,形成积 液。
颅内手术
颅内手术后,脑脊液漏入 硬膜下腔,形成积液。
临 升高,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
避免头部外伤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中老年人,以便 及时发现慢性硬膜下积液的早期症状。
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可能引起慢性硬膜下积液的原发病,如 颅内肿瘤、脑血管病等,应积极治疗。
康复训练
01
认知训练
通过一系列认知训练,如记忆 、注意力等,帮助患者恢复认 知功能。
02
语言训练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2例治疗体会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2例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e6b2361011ca300a6c39067.png)
3 2 0.
2 Le le si C, Hel s h Be in xr c r r l l bu c . n g e ta e b a
下 引 流 管 , 续 外 引 流 ; 对 积 液 量 少 以 持 ⑥
脑 挫 裂 伤 、 水 肿 为 主 者 , 给 降 颅 压 及 脑 先
l d c le t n i f n y ci ia r s n a f i o l c i n i n a c :ln c lp e e t - u o
硬膜下 积液患者 5 2例 ,总 体 疗 效 良好 。 治 疗 无 效 时 症 状 加 剧 , 出 现 呕 吐 、 神 致 积 液增 多 。 采 取 头 低 位 卧 床休 息 , 可 精 ② 适 现 将 治 疗 体 会 总结 如 下 。 异 常 、意 识 障 碍 、肢 体 乏 力 、癫 痫 或 失 当 增 加 液 体 量 , 用 神 经 营养 药 、 血 管 应 脑
f n s c a g n p te m a d n i ai n r a t :h n i g a tr n i d c to s f o
层 包 膜 即 可 . 强 去 剥 离 脏 层 包 膜 . 容 勉 极 易 引 起 脑 皮 层 表 面 出 血 ,术 后 放 置 硬 膜
北 京 :中 国 协 和 医 科 大 学 出 版 社 , 0 4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下积液
治疗一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 者以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欣快、淡 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一般 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
临床分型与表现
•
硬膜下积液
3、进展型:小儿多见。主要表现为进 行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轻偏瘫、失语、 精神异常,婴幼儿可有类似脑积水表现, 若合并脑实质损伤,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病 理征。
治疗一手术指征
硬膜下积液
B、手术指征: • ①临床上有神经系统压迫症状或有癫痫发作 者,无论积液量多少,均应采用手术清除积液, 解除压迫。 • ②幕上积液量>25ml者,幕下>8ml,即使未 出现神经系统压迫,也应采用手术治疗,以利于 病情恢复。 • ③占位效应较重,有明显的颅高压症状,影 像学检查(CT或MRI)示脑室、脑池受压、变形, 中线移位>10mm者。 • ④婴幼儿额前间隙大于6mm者。
治疗 一手术效果
硬膜下积液
D、手术效果在于: • ①排液引流后有效地降低了颅内压力, 阻断了因颅内高压所致的搏动性作用增强 的恶性循环。 • ②清除了蛋白质含量很高的不容易被 吸收的液体。 • ③硬膜下腔引流有利于脑组织的渗出 液流出脑的表面,而不致渗入组织间隙促 成或加重脑水肿。
治疗一手术注意事项
诊断
• • •
硬膜下积液
1、头部外伤史。 2、有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 3、影像学检查可确诊。CT表现为额颞 顶部新月状低密度区,常进入纵裂前部, 脑组织受压,CT值为0—10Hu。
鉴别诊断
硬膜下积液
• 慢性硬膜下血肿: • 血肿T1和T2一般为高信号,积液与脑
脊液信号一致,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 号,即可鉴别。
临床分型与表现
•
硬膜下积液
1、消退型:青壮年多见,一般无明显 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仅在早期有轻度颅内 压增高的症状,以后逐渐好转,无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可以用蛛网膜破裂学说解释, 即头部外伤时,外侧裂、视交叉区与蝶骨 嵴紧密粘连的蛛网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流 出积聚在硬膜下腔,以后被逐渐吸收减少。
临床分型与表现
临床分型与表现
•
硬膜下积液
1、消退型:青壮年多见,一般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或仅在早期有轻 度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以后逐渐好转,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可以用蛛网膜 破裂学说解释,即头部外伤时,外侧裂、视交叉区与蝶骨嵴紧密粘连的蛛网 膜撕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积聚在硬膜下腔,以后被逐渐吸收减少。 • 2、稳定型:以老年人占多数,大多患者以头昏、头晕、恶心、呕吐、欣 快、淡漠、抑郁、记忆力下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硬膜下积液相关的神经系 统阳性体征。长期观察此型可转变为消退型或演变型。 • 3、进展型:小儿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颅内压增高,患者可有轻偏瘫、 失语、精神异常,婴幼儿可有类似脑积水表现,若合并脑实质损伤,可伴有 意识障碍和病理征。 • 4、演变型: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10岁以下小儿或60 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与小儿、老人的硬膜下腔较大有关。常发生在积液后 22—100天内,保守治疗过程中,积液可转变为水瘤,包膜形成后发生包膜 出血而导致慢性血肿,常发生在积液1个月以后。而早期手术打断了积液转变 为水瘤及包膜形成的过程,故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不易 发生在手术治疗的病例中。
治疗 一手术方式
硬膜下积液
C 手术方式: • ①穿刺引流术。 • ②对前囟未闭的患者采用普通静脉7号套管针, 经皮前囟侧角穿刺持续引流。 • ③合并颅内血肿,严重脑挫裂伤,有脑疝征 象者,应及早开颅清除血肿和积液,去骨瓣减压。 • ④体内分流术:体外引流后虽然临床症状改 善,但积液未减少或拔引流管后积液又增加或临 床症状又加重者。
硬膜下积液
山海关人民医院
• 2012年1月30日
内容提要
硬膜下积液
一.定义 二.形成原因 三.病情特点 四.临床分型与表现 五.诊断 六.鉴别诊断 七.治疗
定义
硬膜下积液
• 硬膜下积液(subdural fluid accumulation)
又称硬膜下水瘤,多是外伤后硬膜下腔出 现的脑脊液积聚。 • 硬膜下积液占颅脑外伤的0.5%~1%, 常发生于一侧或两侧额颞部,以双侧额部 为多见。 • 硬膜下积液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一 般急性少见,在数小时内形成,慢性者可 有包膜。
2、预防脑损伤: 引流管应严格偏向硬脑膜方向,不要 贴附脑组织,以免插管或拔管时损伤脑组 织。
硬膜下积液
治疗一手术注意事项
• 3、术后要注意补充等渗液,引流管抬高
硬膜下积液
15cm,维持正常颅压,必要时取平卧或头 低位,有利于脑组织复位。
感谢诸位同仁
•
再见
硬膜下积液
临床分型与表现
•
硬膜下积液
4、演变型:临床特点为发病年龄两极化,常 发生在10岁以下小儿或60岁以上的老人,这可能 与小儿、老人的硬膜下腔较大有关。常发生在积 液后22—100天内,保守治疗过程中,积液可转 变为水瘤,包膜形成后发生包膜出血而导致慢性 血肿,常发生在积液1个月以后。而早期手术打断 了积液转变为水瘤及包膜形成的过程,故外伤性 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不易发生在手 术治疗的病例中。
治疗一非手术治疗
• •
1、慎用或不用脱水剂,以免颅压过低 导致积液增多。 • 2、应用神经营养药、脑血管扩张剂、 抑制脑脊液分泌的药物、高压氧治疗等, 以期改善脑血循环和代谢,为脑组织的膨 起复位缩小硬膜下间隙提供可能。
硬膜下积液
治疗一手术治疗
硬膜下积液
A、原则: • ①消除积液的脑受压; • ②消除积液产生的原因; • ③消除积液囊腔。 • 只有符合上述三项手术原则,才能从 根本上防止积液的复发,达到彻底根治的 目的。
形成原因
硬膜下积液
• 脑的表面由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
膜、蛛网膜、软膜,对脑其支持作用。 • 脑脊液由脑室内的脉络丛产生,分布 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对脑具有营养、缓 冲震动、调节颅内压和保护作用。而硬模 下积液正是由于脑脊液进入硬膜而形成。
病情特点
•
• •
硬膜下积液
•
1、积液多发生于枕部着地,入院时GCS3-12 分的原发性颅脑损伤患者。 2、大部分患者合并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 血,尤其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多见。 3、积液部位多在幕上额颞区或波及邻近部位, 多发生受力的对冲部位,发生于幕下者极少见。 4、原发性颅脑损伤较轻者,伤后可无或仅有 短暂意识障碍,随着积液的增多而出现昏迷或意 识障碍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