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 表内除法 第3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1)
课时目标导航
教材第69页例1及第70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六第2、3题。

1.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
3.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有一天,猪八戒约孙悟空和沙僧到王母娘娘的桃园摘桃子吃,正巧碰上七仙女们摘回8个仙桃,猪八戒上前讨要,仙女们要八戒分别按下面的要求分完桃才能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猪八戒受大家的启发,正确地分完了桃(课件演示)。

正准备吃桃,仙女又想考考它:如果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这些桃就全归你。

八戒一听,急忙说:“2×4=8。

”仙女们直摇头,八戒没办法,急得直流口水,只好求
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一种新的运算,一定能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
1.教学例1
师:这里就有8个桃,要把它平均放在4
师:“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 生:把8个桃平均放在4个盘中,每盘2
师:刚才的操作中,要分的总数是几?分成几份?每份是几?(板书:8 4 2
生1:48
=2
生2:8÷4=2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给予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学生所表达的式子根据学生
师:为表示这种平均分的过程,很早以前的数学家就进行了探讨。

1631年,英国的数学家威廉·奥特雷提出了用“:”表示平均分,后来瑞士数学家把“-”和“:”结合起来表示平均分。

现在,我们就采用把“-
(板书:8÷4=2
师:8÷4=2
师:数学家们最早也给“÷”取过这些名字,后来为了统一,把“÷”叫除号,把这样的算式叫做除
师:怎么写除号呢?先写一短横,再写上面一小圆点,然后对下来写下面一小圆点。

下面请
大家跟着老师试读:8除以4等于2
师:谁能结合平均分的过程和算式8÷4=2说一说“8”“4”“2”分别表示什么?如果不是分桃,8÷4=2
教师小结: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时,先写要分的总数,然后写除号,接着写平均分的份数
师:除法有用吗?(有)还想学吗?(想)我们继续学习,请看屏幕。

2.
(课件展示:24支铅笔,每6
师:“每6支装一盒”是什么意思?它要求我们怎样对24支铅笔进行分组?要分的总数是多
(1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分的过程来说一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

1.完成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后全班讲评。

2.学生小组内交流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

四、课
除法的初步认识(1
8÷4=2 24÷6=4
除法含义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在知识点上,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

这样有利于学生由
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