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异常基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异常基因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
意义
张荟莹;戴进;苗祺
【摘要】目的探讨P53、P21、MDM2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抽取30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组),并选择30例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B组)以及30例子宫内膜正常者(C组),对所有人的组织标本中的P53、P21、MDM2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P53、P21、MDM2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结果 P53在C组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但是在A组和B组增生期与分泌期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C组中,P53蛋白表达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53表达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1在C组的表达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21表达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M2蛋白在C组的表达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P21、MDM2蛋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两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相似之处.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9(025)001
【总页数】4页(P29-32)
【关键词】P53、P21、MDM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阳性表达
【作者】张荟莹;戴进;苗祺
【作者单位】辽宁省辽阳石化总医院妇产科,辽宁辽阳 111003;辽宁省辽阳石化总医院妇产科,辽宁辽阳 111003;辽宁省辽阳石化总医院妇产科,辽宁辽阳 111003【正文语种】中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在临床上也被叫做内异症,其主要是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

而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是子宫内膜侵入到子宫肌层中进行生长所产生的一些病变,当病变在子宫肌层内表现出局限性的结节时,就被称为子宫腺肌瘤。

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发现EMs和AM的发生都和免疫因子以及局部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情况有关系[1]。

P53蛋白是一种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其主要是
对人体内的DNA进行损坏,而MDM2是P53的一种调节基因,其在人体内所发挥的作用与P53有着密切的关系。

P21属于P53的诱导基因,其主要在细胞周期和凋亡期发挥着主要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P53、P21、MDM2在EMs和AM发
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取30例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A组),并选择30例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B组)以
及30例子宫内膜正常者(C组),A组患者年龄26~46岁,平均年龄
(35.9±6.2)岁,经过检查确定增生期20例,分泌期10例;B组患者年龄34~51岁,平均年龄(41.3±8.1)岁;C组年龄33~54岁,平均年龄(43.1±6.9)岁。

1.2 方法取所有患者组织标本中的P53、P21、MDM2蛋白进行采集,将所采集
到的标本用10%的甲醛进行固定,然后用石蜡包埋,4 μm厚连续切片,分别用
于HE、免疫组化染色,在进行免疫组化步骤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其中每例标本在进行染色试验后,均由2名以上的专业病理医师
进行确诊。

1.3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P53和P21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核,而MDM2阳性着色
定位于细胞核或者细胞质中,以上3种蛋白均呈现出了黄色或者棕黄色颗粒。


机选取10个视野,计数为1 000个细胞,根据阳性所占的百分比以及染色体的强度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当两个结果的乘积>3时,则为阳性[2]。

1.4 统计学方法将所得到的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各组的表达率
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用Spearman等级对P53、P21、MDM2
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53的阳性表达 P53在C组分泌期的表达高于增生期(P<0.05);但是在A 组和B组增生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C组中,P53蛋白表达
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53表达率与B组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P21的阳性表达 P21在C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21表达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MDM2的阳性表达 MDM2蛋白在C组的表达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4 A组中P53、P21、MDM2的相关性分析在A组30例患者中,P53和P21
的表达均有所降低,而MDM2的表达出现升高,P53与P21呈现出正相关,P53与MDM2呈现出负相关,而P21与MDM2没有相关性。

3 讨论
EMs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痛经、不孕、盆腔粘连等现象,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

该疾病虽属于良性疾病,却还是有着类似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临床上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3]。

但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医疗人员关注起凋亡与EMs的关系。

表1 3组中P53、P21、MDM2的阳性表达Table1 Positiveexpressionof
P53,P21andMDM2ingroupA,BandCC组(30例)19.00 11.00 36.67 21.00 9.00 30.00 28.00 2.00 6.67蛋白类型P53-+阳性表达率(%)P21-+阳性表达率(%)MDM2-+阳性表达率(%)A组(30例)26.00 4.00 13.33 27.00 3.00 10.00 13.00 17.00 56.67 B组(30例)26.00 4.00 13.33 27.00 3.00 10.00 16.00 14.00 46.67
P53蛋白是一种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其主要是对人体内的DNA进行损坏,其与细胞周期的调控、生长以及凋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其也是细胞分裂的监管者。

其作为一种转录因子能够有效促进或者抑制很多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因此,其对死亡受体通路和线粒体通路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

P53的缺失或者突变都是恶性病变的重要过程。

有相关人员发现,正常的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率呈现着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分泌晚期和经期的内膜细胞凋亡率要明显的高于增殖期和分泌早期,并且其结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推测出在增殖期主要以细胞增生为主,当凋亡的细胞逐渐减少时,对于内膜、修复和部分功能的恢复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在分泌晚期,内膜组织就会将衰老的细胞清除掉,导致内膜组织出现周期性的剥落,其促使子宫内膜保持着正常的结构和功能[5]。

本次研究显示,P53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内膜正常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3.33%、13.33%和36.67%,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P53在子宫内膜正常者的组织表达中是最高的,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21基因是一种单拷贝基因,其能够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导致DNA的复制
受到了抑制,因此,在G1期发挥着对细胞周期的负调控作用。

由于DNA损伤发生的时期不同,因此,P21的作用机制也就不同[6]。

正常细胞功能的维持是依靠细胞的周期进程以及DNA的复制之间的同步协调性来完成的。

如果P21蛋白减少,就会导致DNA复制与细胞周期进程出现严重的不协调,也或者产生了异常的DNA复制控制,进而造成基因组的不稳定[7-8]。

本次研究显示,P2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内膜正常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0%、10.00%和30.00%,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P21在子宫内膜正常者的组织表达中是最高的,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一结果充分的说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子宫腺肌症异位内膜组织中,存在P21的表达缺失,这可能会影响到P21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的周期出现紊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9]。

MDM2是P53的一种调节基因,其在人体内所发挥的作用与P53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能够增强患者体内癌细胞的生存活力,从而促进癌细胞的增生以及肿瘤细胞的生长[10]。

通过本次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EMs和AM的组织中均存在着MDM2表达的增高,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子宫内膜功能和细胞变化的周期出现了紊乱,进而对EMs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8]。

但是对其确切的发病机制还需要临床上进一步的证实[11-12]本次研究显示,MDM2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以及子宫内膜正常者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6.67%、46.67%和6.67%,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MDM2在子宫内膜正常者的组织表达中是最低的,而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EMs中,P53和P21的表达均出现了降低,而MDM2的表达出现了升高。

EMs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细胞凋亡的异常也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视。

有相关研究人员发现,P53和P21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13-14]。

并且MDM2与P53在EMs的发展中相互制约,
但是又相互影响,而MDM2与P21都与EMs的发展有关,但是还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表达上的相关性[15-16]。

因此,推测出MDM2与P21可能是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在AM中,早些年人们认为其与EMs是同一种疾病,但是近几年又发现不是,尤其是两种疾病在病因学、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等均不同。

但是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这两种疾病在细胞凋亡方面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桑琳,赵卫东,杜世华.P53、P21、MDM2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安徽医学,2012,33(10):1346-1350.
[2] 黄润强,黄丽,杨洋,等.丹参酮ⅡA联合温阳化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P53、P21、MDM2水平的影响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5):6898-6901.
[3] 赵小卫,周建平.丙氨瑞林联合莉芙敏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P53、P21、MDM2蛋白表达及疗效的影响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11):2086-2087,2137.
[4] 聂小凤,杨丽华,张琴,等.P53基因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恶变相关性Meta分析[J].医学综述,2017,23(8):1643-1647.
[5] 张琛,关菁,骆健俊,等.长链非编码RNA CHL1-AS2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探[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6,17(1):47-50.
[6] 王丽宏,叶霞,吕家峰.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过程中P53蛋白的表达变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3):4614-4616.
[7] 张颖,王庆一,梁艳红,等.P53、P16、PTEN、hMLH1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关系[J].新医学,2010,41(6):379-382,421.
[8] 于观贞,朱明华,倪灿荣,等.胰腺癌p53上下游基因MDM2、P21~(WAF/CIP1)以及P14~(ARF)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2):38-42.
[9] 王鹰,姜伶俐,柳洲,等.温阳化瘀法对月经周期紊乱患者P53,P21,MDM2蛋白表达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32):6338-6341.
[10]桑琳.P53、P21、MDM2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安徽医科大学,2013,22(18):501-582.
[11]李素红,刘风琴,王全红,等.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和P53、P21~(WAF1)、MDM2在子宫颈鳞癌
中的表达[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7,19(8):533-535.
[12]张梅芳,云径平,苏曙光,等.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P53和P21~(WAF/CIP1)及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5):1121-1124.
[13]李锦添,刘伟,高秋,等.鼻咽癌P53和P21~(WAF1)和MDM2蛋白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2,39(12):13-17.
[14]米开热木,陈石岩,杜新全,等.P53、P21和MDM2蛋白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农垦医学,2006,31(6):409-412.
[15]乔海风,刘曼华,陶潜,等.MMP-9、P5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5):341-343.
[16]张爱群,孙富国,刘元昀,等.Cyclin A/P21与Cyclin E/P27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15):2265-2267,2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