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半截蜡烛》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概括能力。
4、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
读、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
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 了不起的伟
人。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教学相关资源:相关课件
6. 半 截 蜡 烛
6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 称伯诺德夫人 。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 —— 杰克 和杰奎琳 。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 母子三人 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 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 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 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 们一起来学 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捕鸟、拾 贝、刺猹、 观鱼 2、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 们根据阅读 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 外貌、动 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 最深的、最感兴 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 活有 意思呢?同学们!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 中“ 我”的生活?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 了解以 及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A、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 感情, 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 景呢?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 么? B、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C、课文是怎样写的呢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
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 伯父送我两本书……) 师: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子女。)指名 读有关语句 。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 回忆 )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 的句 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得多 。)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 最可怕的东西。
生命悬于一烛!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 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 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 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 过晚安,上楼去了。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 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 外貌、 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 书课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目标。出示小黑板(熟读课文,采取喜 欢的方 法自学生字新词,概括各段段意,练习给各段加上小标题,初 步理解课 语文内容。)(明确目标)
作业: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抓住人物 的动作、语言、及心理活动,感受到了当时紧张 的气氛、人物的机智、勇敢和镇静!
在二战期间,还有许多年幼的孩子立下了大功, 比如放牛郎王二小,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英雄吗?
请同学们把本课编成课本剧演一演。
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 地,都种着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 么呢?谁能把这幅 画的内容续下去?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 典弄清 楚。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 知道的 ?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 迅先生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 第三段 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 和帮助黄 包车工人。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 4、刚才大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段意,你能用更简洁的语 言给每 个段加个小标题吗?教师指导学生加小标题。教师讲解拟小标 题的方法 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 内容的语句 作小标题。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 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 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 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 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 口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 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 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 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奖章应该给谁呢?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颁奖词
一个小女孩,用可爱和智慧保住了半截 蜡烛,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她年纪虽小, 但懂事、机智、聪明,她用孩童的天真可 爱为国家立了大功。
他只是个孩子,当秘密马上就要暴露时,他 急中生智端走蜡烛,虽然失败,但搬柴照旧, 显得那么从容,为后面杰奎琳端走蜡烛上楼做 好掩护,那颗爱国之心令人饱含敬意!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 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 破坏,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 结束。
默读课文,划出描写伯 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 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 词句。(小组同学合作,试 着将故事编成课本剧演一 演。)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敌人 周旋的?
你认为谁的表现最出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 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 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 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 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 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 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 默地坐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 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 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很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 由自在
3、小结:综合闰土给“我”讲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 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 不知 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 看见 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 上的 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 的理解 。
D、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
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
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2、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 标题,培养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习二、四 、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 得多” ? 提出自学要求:找到相关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 收集 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 2、小组交流。 预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9月-1945年9月)是迄今为止,人类 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 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他们满怀浓浓的爱国情怀, 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 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 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 拯救了全人类! 挽救了世界文明! 热血筑英魂, 生命塑丰碑, 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