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④ 前轮定位失准。 • ⑤ 转向器松动。 • ⑥ 齿条齿扇啮合间隙过大。 • ⑦ 转向器未调到中间位置。 • ⑧ 转向柱与转向柱管擦碰。 • (2)动力转向部分 • ① 转向器流量控制阀卡滞。 • ② 转向器转阀或滑阀卡滞。 • ③ 回油管扭曲堵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2-11所示。用垫片、偏心销或偏心套、长孔之类装置改变摆臂 与车架或摆臂与车轮间的横向位置来调整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 用上述装置使摆臂产生偏转或调整支撑杆的有效长度前后拉推下摆臂 来调整主销后倾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2)非独立式悬架汽车 • 对于非独立式悬架汽车的前轮外倾用前轮定位仪来测量,但不能调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⑦ 转向螺杆轴承过松。 • ⑧ 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 • (2)动力转向部分 • ① 分配阀反作用弹簧过软或折断造成滑阀或转阀不居中。 • ② 滑阀两端环肩磨损不一致。 • ③ 滑阀或滑阀体环肩处有毛刺或碰伤。 • ④ 滑阀推力轴承预紧度调整不当或调整螺母松动。 • 3.故障诊断 • 行驶跑偏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② 前轮定位调整不当。 • ③ 前轴或车架变形。 • 3.故障诊断 • (1)普通转向系统沉重故障 • 普通转向系统沉重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4所示。 • (2)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故障 • 动力转向系统转向沉重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5所示。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3.故障诊断 • 自动回正不良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9所示。
• 八、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
• 转向系统常见故障的排除见表12-1。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一、调整转向盘自由行程、前轮定位及最大转 向角
• 1.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与调整 • 将汽车停放在平坦场地上,当转向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时,向左、右
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使啮合间隙合适,最后用锁紧装置锁死。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③ 啮合间隙正常后,用力推动摇臂轴座无松旷感,在任何位置转向 盘应轻便灵活。
• ④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应无间隙啮合,通过弹簧将齿轮齿条压紧。弹 簧压紧力是通过螺纹件来调整的。图12-15所示为捷达轿车齿轮 齿条式转向器,其压紧弹簧6是通过调整螺杆4进行调整的。调整时 ,拧动调整螺杆,使转动转向盘无啮合间隙感觉即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② 汽车载货后,使重心后移。 • ③ 后轮气压不足。 • ④ 转向器总成螺栓松动。 • ⑤ 拉杆球头销磨损严重,松动。 • ⑥ 转向节衬套磨损。 • (2)高速行驶时摇摆 • ① 前钢板弹簧因疲劳变形下沉或折断,改变了主销后倾角。 • ② 前轮轮毂总成变形。 • ③ 钢板弹簧中心螺栓和U形螺栓松动。 • ④ 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间隙调整不当或制动鼓失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二、转向器调整
• 1.啮合副啮合间隙的调整 • 图12-14中循环球式转向器齿扇的轮齿直径是沿轴向变化的,所
以只要改变摇臂轴的轴向位置,就可以改变啮合副的啮合间隙。 • ① 先使啮合副处于中间啮合位置。 • ② 增减垫片或旋动调整螺钉(图12-14中的调整螺钉17)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3.故障诊断 • 转向不灵敏故障的诊断流程图如图12-3所示。
• 三、转向沉重故障
• 1.故障现象 • 汽车行驶中转向时,转动转向盘感到沉重费力。 • 2.故障原因 • (1)转向器故障 • ① 转向器主动部分轴承过紧或从动部分与衬套配合过紧。 • ② 转向器主、从动部分的啮合间隙过小。
,如图12-1所示。 • 2.动力转向系统 • 动力转向系统组成如图12-2所示。 • 3.常见故障 • 转向系统最常见的故障主要是转向不灵敏、转向沉重、行驶跑偏、转
向轮摆振等。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二、转向不灵敏故障
• 1.故障现象 • 汽车在行驶时,转向盘需要转过较大的角度才能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3)动力转向装置故障 • ① 液压助力泵皮带松动。 • ② 油面过低。 • ③ 转阀、滑阀发卡。 • ④ 转向助力泵压力不够或泄漏大。 • ⑤ 管路中有空气、管路接头泄漏。 • ⑥ 动力缸或分配阀密封圈损坏。 • (4)其他故障 • ① 轮胎气压不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2)最大转向角调整 • 若内轮最大转角不符合规定(表12-3),应予调整。调整时,松
开转向节(或前轴) 上的车轮转向限位螺钉锁紧螺母,将转向盘转 到右(或左) 极限位置,拧动转向限位螺钉(图12-13),直 到最大转向角符合规定为止。最后拧紧限位螺钉锁止螺母,并检查前 轮转到极限位置时是否与轮罩或转向直拉杆干涉。
越大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2.故障原因 • (1)机械转向部分 • ① 一侧前轮制动器发咬或轮毂轴承过紧。 • ② 钢板弹簧疲劳折断或两边弹力不一致或U形螺栓松动造成两侧轴
距不等。 • ③ 前轮定位失准(主销内倾角过小或两边内倾角不等)。 • ④ 车架、前桥变形。 • ⑤ 一侧减振器损坏。 • ⑥ 转向节臂、转向臂、直拉杆弯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③ 转向器缺油或无油。 • ④ 转向器的转向轴弯曲或套管凹瘪造成互相碰擦。 • ⑤ 转向盘弯曲变形。 • ⑥ 齿轮齿条转向器齿轮与齿条啮合间隙过小。 • (2)传动机构故障 • ① 转向节主销后倾角过大、内倾角过大或前轮外倾。 • ② 转向横、直拉杆球头连接处连接过紧或缺油。 • ③ 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或损坏。 • ④ 转向节主销与转向节衬套配合过紧或缺油。
• 2.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 尽管各种转向器结构不同,但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方法基本相同,大多
是通过旋入或旋出调整螺母(图12-14)或者增减转向器壳与下 盖之间的垫片(图12-14 )21来调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 2.故障原因 • (1)转向器故障 • ① 啮合副主、从动件配合间隙过大。 • ② 转向器总成安装松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2)转向传动机构 • ① 转向盘与转向轴连接部位松旷。 • ② 转向垂臂与转向垂臂轴连接松旷(花键磨损)。 • ③ 横、直拉杆球头松旷。 • ④ 转向节主销与衬套磨损后松旷。 • (3)其他故障 • ① 车架弯曲变形。 • ② 前轮定位调整不当。 • ③ 车轮轮毂轴承间隙过大。
• 2.前轮前束的检查与调整 • ① 车辆空载。 • ② 按规定给轮胎充气。 • ③ 车辆调整正确,悬挂活动自如。 • ④ 转向器调整正常。 • ⑤ 将汽车停在平坦场地上,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用粉笔在两
前轮前端胎面中间相当于转向节轴颈中心高度处做一标记,用前束尺 或钢卷尺测量前端左、右轮胎标记之间的距离A,如图12-10( a)所示。
。若前轮外倾角不符合规定(表12-3),应检查前轮毂轴承是否 松旷,主销与衬套是否磨损严重。 • 主销后倾角一般是将前轴连同悬架安装到车架上时,前轴向后倾斜一 定角度而形成的。用前轮定位仪检查主销后倾角,若不符合规定(表 12-3),可拆下前钢板弹簧骑马螺栓,在前钢板弹簧与前轴钢板 弹簧座间插进后倾角调整板,调整主销后倾角。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⑤ 转向盘游动间隙过大。 • ⑥ 传动轴、车轮总成动不平衡。 • ⑦ 减振器损坏失效。 • (3)动力转向部分 • ① 液压系统进入空气。 • ② 分配阀反作用弹簧弹力不足或折断。 • ③ 转向油泵流量过大或溢流阀调整不当。 • ④ 液压系统严重缺油,使空气在油路中产生循环。 • 3.故障诊断 • 转向轮摆振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8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六、转向轮摆振故障
• 1.故障现象 • 汽车摇摆分低速摇摆和高速摇摆。低速摇摆是汽车起步后,低车速(
20km/h以下) 行驶时,就感到前轮摇摆。高速摇摆是汽车高 速行驶时,前轮摆动,此时转向盘抖动,手有发麻的感觉(俗称“打 手”),影响操纵。 • 2.故障原因 • (1)低速行驶时摇摆 • ① 前轮定位失准。
• ⑧ 调整前轮前束时,顶起前桥,松开左、右转向横拉杆接头夹紧螺 栓的螺母,松动螺栓,转动横拉杆即可调整前轮前束。在横拉杆后面 ,用管钳向前转动横拉杆,前轮前束增大,反之则前束减小。最后按 规定力矩拧紧接头螺母,如图12-10(b)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3.前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检查与调整 • (1)独立悬架汽车 • 调整方法视结构不同而异,横向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一些调整方法如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⑥ 移动汽车,使前轮转动半圈(180°),此时轮胎上的标记转 到后端相当于转向节轴颈中心高度的位置。再测量出后端左、右轮胎 标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的距离B。
• ⑦ 计算两次测得的距离A与B差值,即为前轮前束。几种车型的前 轮前束见表12-3,若测得的前束值不符合规定,应予调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⑤ 前钢板弹簧U形螺栓松动或折断。 • ⑥ 齿轮在齿条上不居中。 • 3.故障诊断 • 单边转向不足故障诊断流程图如图12-6所示。
• 五、行驶跑偏
• 1.故障现象 • 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轮自动偏向一边,驾驶员必须紧握转向盘,不
断校正方向,才能 • 保持直线行驶;有时,行进中会突感方向往一侧偏转,其偏转力越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四、单边转向不足故障
• 1.故障现象 • 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转弯量明显不均,一边转弯半径大,一边转
弯半径小。 • 2.故障原因 • ① 转向传动机件变形。 • ② 转向角限位螺钉调整不当。 • ③ 转向垂臂在转向垂臂轴上的位置不当。 • ④ 直拉杆弯曲变形或长度调整不当。
转动转向盘感觉有阻力时为止(此时转向轮不能产生偏转),测量出 转向盘的空行程即为转向盘自由行程。转向盘的自由行程可用转向盘 空转角度大小,或转向盘空转时其边缘转动的行程长度来表示。几种 载货汽车的转向盘自由行程见表12-2。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转向器自由行程的调整一般调整转向器内主、从动件的配合间隙,如 循环球式齿条—齿扇式转向器,可调整齿条与齿扇之间的啮合间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七、自动回正不良故障
• 1.故障现象 • 转动转向盘,然后松开手后,转向盘不能自动回到中间位置。 • 2.故障原因 • (1)机械转向部分 • ① 轮胎气压过低。 • ② 各拉杆、球头节等润滑不良。 • ③ 转向螺杆轴承过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4.调整最大转向角 • (1)检查最大转向角 • 如图12-12所示,将前桥架起,使前轮处于直线行驶位置,在右
前轮下面垫一块木板和一张白纸;用铅笔和直尺紧靠轮胎外缘,在白 纸上画出与车轮平行的直线a;然后把转向盘转到右侧极限位置,画 出与车轮平行的第二条直线b;用量角器测量直线a与b的夹角,即 为向右转弯时的内轮最大转角:用同样方法可测量向左转弯时的内轮 最大转角。
第十二章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检 修
•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第二节 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 • 第三节 故障实例
返回
第一节 转向系统故障诊断与分析
• 一、转向系统组成
• 汽车转向系统按转向动力源的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两大类。
• 1.机械转向系统 • 机械转向系统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