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川本土歌曲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开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四川本土歌曲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
开发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独特的音乐资源,但是这些资源还面临着传承危机,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传承,有必要将四川本土歌曲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构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还能传承四川音乐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四川本土歌曲;小学;音乐课程;课程开发
引言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具有丰富的地方音乐资源,但是多数学校音乐教学还局限于运用统编教材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落实新课标要求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将四川本土歌曲引入到小学音乐课程中进行开发研究,既可以建立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还能传承四川本土音乐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一、丰富多彩的四川本土歌曲资源
说到四川本土歌曲,估计大家随口就能说出《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等耳熟能详的四川民歌代表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歌曲、四川曲艺、劳动号子和极具四川特色的汉族民歌等。

(一)藏羌彝三大少数民族歌曲
四川地区生活着藏羌彝等多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乐资源[1]。

他们的歌曲大致包括山歌、酒歌、情歌、劳动歌曲等。

歌曲采用当地民族语言演唱,载歌载舞,具有着民族性、即时性的特点。

(二)四川曲艺
笔者从四川曲艺研究院官网上了解到,四川曲艺包括四川清音、四川扬琴、
四川金钱板、四川竹琴、四川车灯、四川盘子、四川连厢、四川荷叶等与本土歌
曲相关联的曲艺形式。

这些曲艺都有着诸如《布谷鸟儿咕咕叫》(清音)、《清
风亭》(扬琴)、《秀才过沟》(金钱板)、《华容道》(竹琴)、《懒汉和鸡蛋》(车灯)、《十二月》(连厢)、《鲜花调》(盘子)等耳熟能详的代表曲目。

除了大量的藏羌彝民歌和曲艺作品,四川本土还有和劳动紧密相关的劳动号子,诸如川东的川江号子、安岳的石工号子等,还有极具四川传统文化特色的川
剧和像《螃蟹歌》《黄杨扁担》这类节奏明快,歌词朗朗上口容易传唱的汉族民歌。

二、四川本土歌曲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发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四川本土歌曲的兴趣
四川本土歌曲除了少数民族歌曲运用民族语言演唱,基本运用四川方言来进
行传唱,和学生从小接触的普通话歌曲相比更具地方特色。

将四川本土歌曲引入
到小学音乐课程中,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螃蟹歌》时,我一开始就运用四川方言加上说唱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用四川方言给学生出示
谜语。

接着带领学生逐字逐句用纯正的四川方言学唱歌曲,将歌曲诙谐,活泼的
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音乐的互动。

(二)传承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文化的
传播力度。

开发具有四川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不仅能够创新音乐教学理念,还
能够将四川民歌、川剧、四川清音、安岳曲剧等本土音乐资源在学生中推广,增
加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知晓度,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文化自信。

例如,我校
音乐教师卢李梅是一名四川清音爱好者,她就经常在音乐课程中融入了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放风筝》等,不但增进了学生对四川非物质文化的了解,
也为音乐课程与地方传统文化的融合积累了实践经验。

三、四川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发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四川音乐资源
如果不重视、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它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四川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利用的音乐资源有很多,建议当地政府配备
专业人员负责、挖掘、保护当地的音乐资源,并且在开发小学音乐课程中融入四
川音乐资源,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四川音乐资源,进而了解四川的传统文化。

(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经过国外相关研究、实践可知,想要保证课程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建立起一
支专门的课程开发队伍,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程顺利开发。

站在实际发展的角度,小学音乐课程开发中融入四川音乐资源,对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加强
教研力度,结合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证教
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此外,也需要重视教师自身的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
提升,这对四川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开发起着关键作用[2]。

(三)加强和当地音乐传承人的交流力度
以前人们想要了解到一些课程资源,基本都是从书本中查阅,而忽略了当地
音乐资源的开发。

因此在研究四川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发过程中,不仅
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力度,还需寻求音乐资源创承认的帮助,必要时还可以将
音乐传承人请进课堂,这样对学生音乐学习以及课程开发来说起着重要的意义。

(四)积极学练伴奏乐器
在开发课程中,教师也需要重视地方音乐伴奏乐器的演奏学习,采用线上线
下结合的方式学会并指导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伴奏乐器,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
生对四川本土歌曲风格的表现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亲和力。

(五)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开发资源的质量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开发中可以
利用多种方式展开,提高开发的质量。

第一,搜集相关资料。

不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都离不开资料的收集,因此
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四川音乐资料方面的档案资料、曲谱等,通过不断完善,从中
筛选出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

第二,进行实地考察。

在搜集相关资料过程中必定会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
一般来说显性的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深入挖掘,
而对于多种表达方式也需要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完成,通过亲身参与、访谈交流
等方式,最终开发出更具有价值的小学音乐课程资源。

第三,扩展征集方式。

可以通过歌曲发源地采风,向民间艺人和爱好者公开
征集歌谱,网络征集等方式进行征集,对优秀作品进行适当的奖励,调动社会大
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四,整合现有小学音乐课程网络资源。

在开发网络资源中,需要不断深入
挖掘,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整合现有网络资源,从中筛选出合适的四川音乐资源,并且将其作为是小学音乐课程中的资源[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深入挖掘四川本土歌曲资源,
不断完善四川本土歌曲融入音乐课程的素材,摸索教学中融入四川本土歌曲的方
法和路径,并且不断坚持四川本土歌曲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才能保证四川本土
歌曲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开发价值。

这不仅可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还能让学生
音乐素养得以提高,加深学生、音乐教师对四川音乐的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盛焕霞.本土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实施[D].内蒙古师
范大学,2021.
[2]柴雅妮.陕北地方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开发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0.
[3]徐玉珍著,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