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梅川高中高一12月份月考物理试题A全国通用-其他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黄冈市梅川高中高一12月份物理试A
命题人:张宏军 2012.12.12
一 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2分)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比为1∶2∶3,则这三段位移长度之比、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2∶3,1∶1∶1
B .13∶23∶33,12∶22∶32
C .12∶22∶32,1∶2∶3
D .1∶3∶5,12∶22∶32
3.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时间T 内通过位移s 1到达A 点,接着在相同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s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12T s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
1
2T s s - C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T s s )(212-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T
s s 231
2-
4. 如图物体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A 受力的个
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A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 、A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 、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 、A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
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则(A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 .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 =1N 的两个水平力作A 于A 、B 两个物体上,A 、B 、C 都静止,则地面对A 物体、A 物体对B 物体、B 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 .1N 、2N 、1N
B .1N 、0、1N
C .0、1N 、0
D .1N 、1N 、0N
7.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10N ,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斜面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6N ,则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为( B )
A .4N
B .
8N
F
F
C .10N
D .无法确定
8.如图2所示,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上的O 点,现要使物体受到由O 指向O ′方向的合力(F 与OO ′都在同一水平面内,F 与OO ′间夹角为θ)。
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B )
A .F cos θ
B .F sin θ
C .F tan θ
D.F
sin θ
9. 物体甲的x -t 图象和物体乙的v -t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BC )
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 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 点的位置和a 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 、b 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B ) A .a 示数增大,b 示数减小 B .a 示数减小,b 示数增大 C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水,器壁AB 呈倾斜状,有一个小物块P 处于图示状态,并保持静止,则该物体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D )
A .P 可能只受一个力
B .P 可能只受三个力
C .P 不可能只受二个力
D .P 不是受到二个力就是四个力 12、欲使在粗糙斜面上匀速下滑的物体静止,可采用的方法是 ( B )
A .在物体上叠放一重物
B .对物体施一垂直于斜面的力
C
.对物体施一竖直向下的力 D
.增大斜面倾角
1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一物体从传送带上端A 滑上传送带,滑上时速率为v 1,传送带的速率为v 2,且v 2>v 1,不计空气阻力,动摩擦因数一定,关于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率v 和位置,下面哪些是可能的ABC A .从下端B 离开,v >v 1 B .从下端B 离开,v <v 1
C .从上端A 离开,v =v 1
D .从上端A 离开,v <v 1 二、实验题(12分)
14、(6分)(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J 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2)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 、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 、穿好纸带
C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 、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a
b
O
P 图
2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15.(6分)如图为“用DIS (位移传感
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
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三、计算题(48分) 16.(8分)用轻绳AO 和BO 共同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已知AO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0N ,BO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N ,为了使绳子不被拉断,则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
17.(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斜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求:(1)挡板和弹簧对球的弹力(2)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18.(10分)如图所示,自动扶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质量为m的
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减速运动,求人受的支持
力和摩擦力。
19、(10分)一气球以10m/s2的加速度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10s末从它上面掉出一重物,问:(1)此重物最高可以上升到离地面多少米处?
(2)重物从气球上掉出之后经多长时间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20.(10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 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高一(上)物理综合复习题2012.12.12
出题范围:第一章到第四章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
参考答案
14.(记录运动位移和时间信息;低压交流电;4~6;0.02) 15.【答案】
(1)小车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外力,
(2)①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②C ,
【解析】(1)因为要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所以应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外力;(2)由于OA 段a-F 关系为一倾斜的直线,所以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由实验原理:mg Ma =得mg F
a M M
==,而实际上()mg a M m '=+,可见AB 段明显
偏离直线是由于没有满足M>>m 造成的。
16解析:以结点O 为对象,受力分析 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cos G F A =30°=
G 2
3
…① sin G F B =30°=G 2
1
…②
当150=A F N 时,由①得3100=G N
350=B F N <100N ,符合题意。
当100=B F N 时,由②得200=G N ,代入①得
3100=A F N >150N ,AO 绳已拉断,不符题意。
故所吊重物不得超过1003N 。
17解析:(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木板对球的弹力F N =23
3
mg ,弹簧的拉力F =
3
3mg .(2)撤离挡板瞬间,挡板弹力立即消失,而弹簧弹力保持不变,故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为23
3
mg ,方向垂直于木板斜向下.
18向下的重力mg 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 N ,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摩
擦力F f ,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人受力如图的示,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将加速度分解为水平加速度a x 和竖直加速度a y ,如图所示,则:
a x =acos θ a y =asin θ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f =ma x mg-F N =ma y
求得F f =θcos ma F N =)sin (θa g m -
20:(l)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110
42.5
t =
s=s s 货=(5.5+4)×10m = 95m
s 警22111
2.54m 20m 22
=at ==⨯⨯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s =s 货-s 警=75m
(2) v m =90km/h=25m/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225
s 10s 2.5
t == s 货’=(5.5+10)×10m=155m
s 警’=22211 2.510m 125m 22
at ==⨯⨯
因为s 货’>s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Δs’=s 货’-s 警’=30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迫赶上货车.则:
m 2s s'
t=
=-∆∆v v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212s t=t +t=∆才能追上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