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三上学期历史10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6分)
1. (4分) (2020高一上·洛阳月考) 《左传》中有“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的记载,《战国策》等书也有齐、秦等国试图从周天子手中夺鼎的记录。
上述记载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
A . 贵族政治难以为继
B . 西周王室权威动摇
C . 诸侯纷争局面形成
D . 分封体制走向瓦解
2. (4分) (2020高三下·天津月考) 某学生在研究“启承继王位”的问题时发现,《史记》记载:“益让帝禹之子启。
”而《战国策》中却记载为:“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据此,该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两则记述均不可靠
B . 两则记述均为信史
C . 必有一则记述可信
D . 尚需其他史料论证
3. (4分) (2020高二下·双峰开学考) 从汉高祖到汉宣帝,都在关中以帝陵为中心设置陵县,直属于九卿之首太常管辖,并迁徙关东豪强大姓、富商大贾充入陵县。
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 . 充实关中
B . 牵制豪富
C . 奉守帝陵
D . 强干弱枝
4. (4分)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
A . 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 . 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 . 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 . 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 (4分) (2020高一上·成都月考) 唐朝政府一切最高命令,叫做“敕”,名义上是皇帝的诏书,但实际上皇帝自己却不拟敕,而由中书省拟定,此所谓“定旨出命”由此可推断中书省的职能是()
A . 审核决策
B . 拟撰诏书
C . 执行决策
D . 监督审判
6. (4分) (2019高二下·上饶期中) 雍正七年(1729)以后,清朝上谕经皇帝同意后,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出:一种是明发上谕,通过内阁公布,称作“内阁奉上谕”,是属于有关国家重大政令需要中外臣民共知的;另一种是“寄信谕旨”,是以军机大臣奉旨的名义,也称“廷寄”,只限于少数臣工所应知而不适于公开的机密性谕旨。
上谕的撰拟者应是()
A . 中书省长官
B . 内阁大学士
C . 军机大臣
D . 礼部侍郎
7. (4分) (2020高二下·沧县月考) “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A .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 . 倡导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 . 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8. (2分)推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入政治实践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B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 . 光绪帝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
9. (4分)孙中山发表宣言称:“乃袁氏……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反兵。
今是非已大白于天下之人心,自宜猛厉进行,无遗一日纵敌之患,国贼既去,民国始可图安。
”孙中山发表该宣言意在维护()
A . 民族主义
B . 民权主义
C . 民生主义
D . 三大政策
10. (4分) (2018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以下哪一主张相一致()
A . 兴中会纲领
B . 同盟会纲领
C . 新三民主义
D . 三大政策
11. (4分) (2020高二下·鸡西期末) 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
以上举措()
A . 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 . 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C . 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2. (4分) (2019高二上·湖州期末)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以下对历史概念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共3题;共29分)
13. (2分)(2018·全国Ⅰ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有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名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
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宏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的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14.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北京大学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
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
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
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大放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
——摘自1920年1月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
材料二在二十年前的今天,由学生们参加的历史上叫做五四运动的大事件,在中国发生了,这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运动。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中国的知识青年和学生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他们动员组织起来,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单靠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这支军队,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摘自1939年5月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三观察分析下列两幅图片
材料四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
……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认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革命的道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毛泽东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目标是什么?提出这一目标的依据又是什么?
15. (15.0分)(2020·河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租佃制产生于战国时期,长期以来,佃农对地主大多表现为直接的人身隶属关系。
宋代“田制不立”,
土地交易空前频繁,土地所有者与租佃者间的关系逐步演变为土地所有者、二地主(即租地转包者)和租佃者间的关系。
尽管存在主仆名分,但政府承认主户和客户(有的是佃户)“皆齐民”。
当时法律规定主佃双方要履行官版契约,佃户不能在租佃期离开佃种土地,如期限满则可离开。
明代,租佃契约通常都写明不许将田地“转佃他人”“私相授受”。
清代永佃制盛行,地主将土地所有权分割成田底与田面,并将土地经营权以田面权形式转让与佃农。
从此,地主对于田底,佃农对于田面,分别享有占有、收益和处置转让的权利。
——据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等整理
材料二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
说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
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水利设施的兴修、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
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摘编自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租佃制的新变化并说明该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永佃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并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共3题;共29分)
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
答案:14-3、
答案:14-4、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