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犯罪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 了解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及成因。

2.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困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及成因。

2. 预防大学生心理犯罪的措施。

教学难点:
1. 分析大学生心理犯罪的成因。

2. 针对大学生心理犯罪提出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犯罪不仅关乎个人,还关乎家庭、社会,因此了解大学
生心理犯罪现象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

二、讲解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及成因
1. 介绍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如盗窃、诈骗、打架斗殴等。

2. 分析大学生心理犯罪成因:
(1)追求享乐心理:部分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导致经济压力增大,进而产生犯罪
动机。

(2)打击报复心理:部分大学生对挫折、困难缺乏应对能力,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3)逆反心理:部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逆反心理,故意违反规定,挑战
权威。

(4)嫉妒心理:部分大学生面对他人的优势,产生嫉妒心理,导致犯罪行为。

三、案例分析
1. 选取典型案例,如大学生盗窃、诈骗、打架斗殴等。

2. 分析案例中大学生心理犯罪的成因及心理状态。

3.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汲取教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预防大学生心理犯罪的措施
1.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2. 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困难,调整心态。

3. 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心理压力。

5. 寻求心理辅导,解决心理问题。

五、总结
1. 总结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及成因。

2. 强调预防大学生心理犯罪的重要性。

3. 呼吁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共同营造和谐校园。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大学生心理犯罪现象及成因,引导学生了解心理犯罪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在案例分析环节,使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汲取教训,提高防范意识。

在预防措施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有助于学生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犯罪。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