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课件(终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
维护流程
(七)更换接头
4、连接新接头,脉冲式冲 管(推一下,停一下), 当封管液剩余0.5~1ml时边 推边撤实行正压封管 注:三向瓣膜式PICC用生理 盐水封管即可,尖端开口 式PICC需再用肝素盐水3~ 5ml正压封管。
59
维护流程
(八)更换透明敷料
1、拇指轻压穿刺点,沿四周0°平拉贴膜或一手固定导 管,180°自下而上揭除贴膜;
5
PICC 与 CVC 的比较
PICC 外周穿刺 穿刺危险小 穿刺成功率高 外周留置 感染率低 (<2%) 留置时间长 (数月至
壹年) 长期静脉输液
CVC 颈内、锁骨下穿刺 盲穿 穿刺并发症危险 躯干部位留置 感染率高 (>26%) 短期留置 急重症、大手术,短
期留置 6
3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什么是PICC?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
静脉导管,用于为 病人提供中期至长 期的静脉治疗(5天1年)
4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62
维护流程
(八)更换透明敷料
5、充分待干 6、摆放导管位置:
U型、P型、 S型
63
维护流程
(八)更换透明敷料
7、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放置透明敷料,放置后先捏牢导管边 缘,做好“塑形”,然后按压整片透明敷料,边压边去除纸质 边框,贴膜至少固定连接器二分之一; 8、胶带蝶形交叉固定导管与透明贴膜边缘,在记录胶带上注 明导管类型及换药日期,贴于蝶形胶带上方。
至少每七天一次的维护
1更换接头
3更换敷料
2冲洗导管
51
物品准备
无菌换药碗 干棉球 酒精,碘伏 棉签 贴膜(10*12cm) 20ml空针
正压接头(肝素帽) 生理盐水 弯盘 皮尺 垫巾 手消毒液
52
维护流程
(一)洗手,戴口罩、核对维护记录单 (二)查对各项无菌物品完整性及有效期 (三)查对床号、姓名,向病人解释操作目
41
修剪导管长度
体外留6cm导管,以无 菌剪刀剪断 导管。
注意: (1)修剪导管时不要 剪出斜面 (2)导管最后的1cm 一定要剪掉
42
安装连接器
先将减压套筒套到导管上,再将导管连接到 连接器翼行部分的金属柄上
注意: (1)一定要推到底,导管不能有皱 褶将连接器锁定。 (2)连接器一旦锁上就不能再拆开 重新使用
46
用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
47
术后护理
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缓解手部肿胀感 在穿刺点上方给以隔湿热敷(使用暖水袋),每次
20-30分钟,每天2-3次效果更好,热敷5至7天 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如有出血,及时通知护士更换
敷贴和纱布 建议病人在24小时后开始运动,做握拳松拳运动,
每天3次,每次30下 术后24小时换药一次
18
PICC静脉选择--头静脉
前粗后细,且高低起伏。在 锁骨下方汇入腋静脉。
进入腋静脉处有较大角度, 可能有分支与颈静脉或锁骨 下静脉相连,引起推进导管 困难,使病人的手臂与躯干 垂直将有助于导管推入。
导管易反折进入腋静脉/颈 静脉。
19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一) 传统置管技术
穿刺工具为14GA~16GA 的穿刺鞘(中间为穿刺 针,外套置管鞘禁忌症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 腔静脉完全阻塞)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 性血流感染,菌血症 或脓毒血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 材的材质过敏
相对禁忌症 严重的出凝血功能异常 乳腺癌患侧肢体 置管部位拟行放疗 血栓栓塞史 安装起搏器 拄拐杖 置管部位或全身皮肤感
交互使用
30
建立无菌区
31
微插管鞘配置
a、导丝 b、21G的钢针 c、20G的套管针 d、皮肤扩张器 e、11#解剖刀
32
穿刺
以15-30度角进行静脉穿刺 见回血后,放平穿刺针继续推进0.5-1cm,送
插管鞘,鞘内可见回血 左手食指按压插管鞘前端止血,拇指固定插
管鞘,嘱患者松拳,助手协助松止血带,右 手撤出穿刺针,固定好插管鞘,鞘下垫无菌 纱布
的,评估环境
53
维护流程
(四)在穿刺侧肢体下铺垫巾
54
维护流程
(五)皮尺测量肘上10cm臂围,并与维 护手册核对
55
维护流程
(六)揭开固定输液接头胶布,用75%酒精消毒皮 肤,去除胶痕
56
维护流程
(七)更换接头
1、手消毒 2、打开正压接头,排气备用
57
维护流程
(七)更换接头
3、卸下旧接头,酒精棉签消毒接头切面及外壁,至少消毒20s, 并消毒导管接头下皮肤
21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三)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 格技术
穿刺工具为21GA或20GA的B 超引导专用穿刺针(穿刺针 中间为空心,导引导丝可以 通过), 穿刺针尖带有金属 涂层或经过磨削技术制造, 在B超下可以显影;经可撕裂 型带扩张器的置管鞘(扩张 器外套置管鞘)送管。
22
改良塞丁格穿刺流程
问题:什么是塞丁格穿刺技术? 答案: 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 典一位名叫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
使用方法: 穿刺鞘穿入血管,退出 穿刺针,保留置管鞘在 血管内,最后经置管鞘 送管。
20
临床常用穿刺技术
(二)改良塞丁格置管技术
穿刺工具为22GA或21GA的套管针,经可撕裂型带扩 张器的置管鞘(扩展器外套置管鞘)送管。
使用方法: 套管针刺穿刺成功后,保留套管在血管内,送导丝, 退套管,沿导丝送入带扩张器的置管鞘,退导丝及 扩张器,保留置管鞘在血管内,最后经置管鞘送管。
43
安装连接器
44
冲管封管
NS 20ml脉冲式冲管 安装正压接头 正压封管 (应边注射最后
0.5-1ml生理盐水边撤针)
45
导管固定
摆放U,L,P型等弯曲 穿刺部位用方形纱布块加压 扣上白色固定翼 无菌胶布固定连接器翼形部分 贴以透明贴膜 胶布蝶形交叉加强固定 再以胶布横向贴覆固定肝素帽
注意:体外测量永远不可能与体 内的静脉解剖完全一致
28
第三肋间示意图
29
皮肤消毒
戴无菌手套,患者臂下铺垫 无菌治疗巾
2%碘酒、75%酒精或75%酒精、 碘伏
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 毒皮肤
消毒范围:穿刺点上下各不 小于10cm(即上下直径不小 于20cm),左右至臂缘
消毒时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48
导管维护
A-C-L导管维护三步曲
A-C-L是由曾担任美国血管通路学会主席,目 前为美国INS学会高级顾问及《美国INS输液治疗 护理实践标准 》编委,林恩.哈达维提出最新的导 管维护流程
49
A-C-L导管维护三步曲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
C- Clear
冲管
L–Lock
封管
50
2
主动静脉治疗与被动静脉治疗
被动静脉治疗即传统静脉治疗,护士只根据医生的 医嘱为患者执行静脉输液治疗,不对相关因素、静脉 进行评估,不做合适器材的选择,无论病因如何,诊 断结果、静脉条件如何,均使用外周通道器材即传统 的套管针,甚至钢针进行静脉治疗,这样的结果必然 是患者的静脉血管承受反复穿刺,外周静脉不能耐受 药物特性引发严重并发症,丧失外周静脉穿刺的机会 ,给药被延误,最终治疗中断,此时患者被迫使用中 心静脉输液器材继续完成治疗,使中心静脉穿刺变得 更加费时费力,甚至不能完成,同时大大增加并发症 发生的几率。
23
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法 操作要点
(1) 操作者及病人准备 (2) 静脉穿刺 (3) 固定穿刺针 (4) 导丝通过穿刺针缓慢送入血管 (5) 撤出穿刺针,穿刺点处行局部麻醉 (6) 使用手术刀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
24
改良型塞丁格穿刺法 操作要点
(7) 将扩张器/插管鞘组件套于导丝上并推进至 血管内
被动静脉治疗即传统静脉治疗护士只根据医生的医嘱为患者执行静脉输液治疗不对相关因素静脉进行评估不做合适器材的选择无论病因如何诊断结果静脉条件如何均使用外周通道器材即传统的套管针甚至钢针进行静脉治疗这样的结果必然是患者的静脉血管承受反复穿刺外周静脉不能耐受药物特性引发严重并发症丧失外周静脉穿刺的机会给药被延误最终治疗中断此时患者被迫使用中心静脉输液器材继续完成治疗使中心静脉穿刺变得更加费时费力甚至不能完成同时大大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PICC置管术及维护
肿瘤科 Tel:
1
主动静脉治疗与被动静脉治疗
主动静脉治疗是根据治疗的相关因素,置入的材 料类型和患者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是 一种主动的工作模式,也是一种决策依赖型的解决 方案,此”决策模式“是建立在专业护士全面掌握 静脉治疗器材、治疗药物及患者诊断的基础上,在 患者入院或接诊后24-48h主动完成相应的护理评估 程序,放置、使用适宜的输液器材,并在适当的情 况下对患者进行教育,使治疗不会因输液通道的问 题而受到中断的一种工作方式,即一针完成整个治 疗。主动静脉治疗要求医护人员全面掌握静脉治疗 器材、药物和患者多因素状况等信息,并通过评估 ,选择和使用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做好全方位的 护理,同时动态监测器材的使用。
染 血液透析
9
PICC的分类
目前国内使用的PICC一般为硅胶或聚氨酯材质, 按导管型号可分为1.9Fr、3Fr、4Fr、5Fr及6Fr;其中 成年人一般选择4Fr、5Fr,儿童选择3Fr,新生儿选 择1.9Fr。按导管结构分为前端开口式,三向瓣膜式; 按导管功能分为耐高压注射型及非耐高压注射型; 另外还有单腔、双腔及多腔之分。
(8) 同时撤出扩张器及导丝 (9) 通过可撕裂型插管鞘将导管缓慢送入血管 (10) 导管送至预定长度,边撕裂边撤出插管鞘
25
置管前的准备工作
操作者及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物品准备 核实医嘱 核实知情同意书签署 向患者简单介绍操作程序
26
物品准备清单
常规输液车、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手套2副、无 菌生理盐水、20ml注射器3支,1ml注射器1支、 2%利多卡因1支(根据需要)
PICC穿刺包(治疗巾4块、孔巾1块、止血钳2把、 直剪1把、纱布5块、大棉球6—10个、治疗碗1个、 弯盘2个、无菌隔离衣)
微插管鞘,PICC导管、弹力绷带(根据需要)、 皮尺、止血带。
27
测量导管置入长度及臂围
病人臂与身体成90度角 病人体位 / 导管长度 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
后向下至第三肋间为预置入 导管长度 成人测量肘上10cm臂围 儿童测量肘上6cm臂围
33
穿刺成功后有回血
34
将导丝沿穿刺针送入血管
注意:导丝在体外保留至少10-15cm !!! 35
撤出穿刺针 扩大穿刺点
注:可酌情给予局麻
36
沿导丝插入扩张器/插管鞘 组件
37
扩张器/插管鞘组件沿导丝 推入静脉内
38
撤出导丝及扩张器
39
PICC导管从插管鞘中送入 到上腔静脉
40
撕裂穿刺鞘
60
维护流程
(八)更换透明敷料
2、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 肤有无发红,肿胀,渗血 及渗液,导管有无移动, 是否脱出或进入体内,勿 用手触碰贴膜覆盖区域内 的皮肤及导管;
61
维护流程
(八)更换透明敷料
3、手消毒; 4、一手捏着正压接头提起导管, 一手持持物钳夹取酒精棉球避 开穿刺点1cm消毒皮肤,顺时 针、逆时针交替消毒,共三遍; 再取碘伏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 消毒,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消 毒,注意翻转导管及消毒连接 器翼形部分,消毒范围大于贴 膜;
10
11
12
13
14
三向瓣膜式PICC举例说明
负压时,阀门向内打开, 可抽血
正压时,阀门向外打开, 可输液
平衡时,阀门关闭, 既 不会有血液反流,也不 会有气体进入
15
PICC静脉选择
贵要静脉----首选 肘正中----次选 头静脉----第三选择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16
PICC静脉选择--贵要静脉
直、粗,静脉瓣较少 90%的PICC放置于此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
为最直和最直接的途径, 经腋静脉、锁骨下、无 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17
PICC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
粗直,但个体差异较大,静 脉瓣较多。
故应于静脉穿刺前确认定位。 理想情况下,肘正中静脉加
入贵要静脉,形成最直接的 途径,经腋静脉、锁骨下、 无名静脉,达上腔静脉。
PICC置管的目的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 漏性损伤
建立中长期安全静脉通道 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减少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7
PICC适应症
外周静脉不好,难以维持静脉输液的患者 输液时需要使用一些对外周静脉刺激性较大的药物
(如化疗、大剂量补钾、TPN等) 输液治疗超过一周以上者 长期需要间歇治疗者 需反复输入血液制品者(如全血、血小板等) 23 - 30 周的早产儿 ( 极低体重儿<1.5kg) 需进行家庭静脉治疗者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 术于1997年引进中国,其感染的发生率较锁骨下静 脉置管(CVC)低且无类似CVC置管中危及生命的 并发症,操作简便,留置时间较长,所以近十几年 来在我国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 疗,长期静脉输液中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目前 全国每年应用50余万条PICC导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