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促使我的导学案三易其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思,促使我的导学案三易其稿
穆菁
【摘要】导学案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归宿,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课堂上以学定教、少教多学。
导学案大致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堂反馈三个环节。
通过导学案使学生预习时有方向、有抓手,反馈时易操作、有实效。
【期刊名称】《中小学教学研究》
【年(卷),期】2015(000)009
【总页数】2页(P63-64)
【关键词】导学案;反思;以学定教
【作者】穆菁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山区葵英小学,辽宁大连 1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十几年来,我们的教育理念确有变化,但是教学实践何尝不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轮回中徘徊,英语课堂教学中总是“大手牵着小手”,究其原因,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够打破这种局面呢?在教学Module 9 Unit 1“Will you take your ball tomorrow”时,笔者决定从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入手,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导学案,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初次的教学设计是由“学生预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困惑、解决方法和学习收获”
这四部分组成的。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却一片茫然。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是缺少对学生进行预习前的指导,二是自主导学案设计得过于粗糙,学生预习时,导学案不能有效发挥“导”的功能。
有了上一次的反思,预设第二稿时笔者着力思考预习内容的具体化,同时在课前对学生预习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学生拿到导学案后知道应该预习什么,预习到什么程度。
但是,这样逐项反馈的形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很难使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全班学生的预习情况,难以做到课堂教学时的“以学定教”。
为此,笔者三易其稿,分别预设了课前预习、课堂活动、课堂反馈三个教学环节。
课前预习环节以便于学生操作的选择、填空等形式预设了词汇和目标语句的预习;课堂活动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在互相纠正和补充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展台展示学习成果、学生手势反馈答案等形式进行全班汇报,以达到在语境中应用和释疑强化的目的;课堂反馈环节主要是针对本课教学重难点进行应用训练和检测。
第三稿导学案的优点是:学生预习时有方向、有抓手、易操作,反馈预习效果形式多样,注重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效度。
这不仅使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而且便于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下面是第三稿导学案样例。
一、教学内容
Module 9 Unit 1“Will you take your ball tomorrow?”
二、知识目标
掌握单词why,take,tomorrow;功能句“Will you take your kite to the picnic tomorrow?Will you take your ball tomorrow”及其回答。
三、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功能句谈论将来的行为。
四、教学过程
1.词汇预习(以选词填空的形式)
take tomorrow why Saturday have a picnic
(1)I usually watch TV on________.
(2)________are you sad?Because(因为)no one is playing with me. (3)I will have English class tomorrow. I will________my English book to school.
(4)It’s Spring now. I will________in the park.
(5)Today is Thursday.________is Friday.
2.目标语句预习
(1)我们表达将来要做某事,会用到________结构或________结构。
如果要说“我打算去公园”,就译成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说“我打算唱歌”,就译成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变成一般疑问句时,要把______或______提前。
“你打算去公园吗?”
“你打算唱歌吗?”
(2)你能找出本课中带will 的问答句吗?
问句________________ 答句________
问句________________ 答句________
(3)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将来时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一:pair work(同桌问答),内容是P35 活动二对话。
活动二:group work(4 人小组问答),内容是组内成员依次提问他人是否打算
带什么物品去动物园或者学校。
对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回答,A、B、C、D 分别代
表组内成员。
具体形式是:
A:Will you take the…to the zoo \ school?
B:Yes,I will. \ No,I won’t.
B:Will you take the…to the zoo \ school?
C:Yes,I will. \ No,I won’t.
C:Will you take the…to the zoo \ school?
D:Yes,I will. \ No,I won’t.
D:Will you take the…to the zoo \ school?
A:Yes,I will. \ No,I won’t.
活动三:guessing game,男女生各选一人代表男女生团队比赛,并用“Will you…”询问,其他同学做动作给予提示,并用“Yes,I will”或“No,I won’t”回答。
答对一题前进一步,最先到达终点的选手将代表本团队获得奖励。
(三)课堂反馈
1.test(小测试)
2.小练笔:快乐儿童节(你的儿童节计划)
Children’s Day Plan
I will________on Children’s Day.
I will take my________.
My friend________will________o n Children’s Day.
He\She will take________.
导学案是英语教学中的新生事物,虽然在使用过程中会随时出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只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就一定会让导学案发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方向的作用。
通过这次导学案的三易其稿,笔者深深感受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美)戴安娜·罗曼斯,(美)科尔伯格著,刘欢译.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J].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