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之苦根治的关键是疏风养血 标本兼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疹之苦根治的关键是疏风养血标本兼治
个案1:
男士,脸部湿疹痕痒粗糙反覆发作2年,经西医多次治疗后觉得反覆发作情况加剧,而且亦不想再作类固醇治疗,故来求诊中医。

经中医刺络+处方中药及香薰治疗1次后已减少痕痒,3周后皮肤光滑润泽,患者感觉满意。

个案2:
孕妇湿疹,求诊时孕期22周,非常痕痒,大便浠溏,胃口欠佳。

看了西医后又不想用西药,她说担心有类固醇,便求诊中医。

中医药治疗后明显减少痕痒,红疹减少,大便有型状及胃口转好,肚皮不痒嫩滑。

现观察4周,并无復发迹象。

个案3:
少女突发性急症湿疹4天
患者4天前疑因游泳引起过敏,脸部及大腿突发性非常痕痒及起红色丘疹,经针灸及刺络治疗1次后有明显改善,1周后差不多痊愈。

湿疹或皮肤过敏者最好发病后立刻进行治疗,效果将会较快。

如孩童时期已患湿疹拖延至成年者,治疗时须较有耐性。

湿疹久经不愈及经常发作可渐渐影响全身免疫功能,导致肠胃问题、容易疲倦及其他不适症状。

中医治疗湿疹能固本培元,而且没有副作用,并可减少復发机会。

在笔者的经验来说,无论是成人或小孩,针灸或刺络的效果有时比用药更快,对于慢性、虚性患者也具调补作用,常收到立竿见影之效!而根治湿疹的关键是疏风养血,调理体质。

湿疹经常发作对免疫系统会做成负面影响,小孩的湿疹不痊愈更会影响成年后的肤质!
中医把湿疹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及慢性湿疹。

而总的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耐,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刺激荤腥动风之品,伤及脾胃,湿热内生,又兼外受风邪,风湿热邪浸淫肌肤所致。

急性者以湿热为主,亚急性者多与脾虚湿困有关,慢性者多病久耗伤阴血,血虚生风生燥。

临床上认知什么食物或什么情况下引起湿疹能起着预防作用,但关键还是须锻练体质。

若中药内服再配合针灸治疗,一般都能很快见效及达到根治效果、以德国甘菊、罗马甘菊及薰衣草精油,以2~3%比例混和于可可巴油内涂抹皮肤,都可达到滋润及预防作用。

用紫草根、当归等泡浸于橄榄油内,3个月后混和乳木果脂、蜂蜡及小量薄荷,制成乳霜后涂抹在干燥硬厚的湿疹皮肤,有止痒、软化皮肤、促进皮肤再生及復原作用。

而以中药黄连、黄芩、黄柏、苦参、白藓皮、蝉蜕、夜交藤、生甘草及菊花等等外洗,皆能得到良好效果,但须辨证用药,具体情况视乎肤质及湿疹类型而定。

什么是湿疹?
湿疹(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持久和续发的皮肤发炎,可分为急性湿疹和慢
性湿疹,主要症状是皮肤起红疹、渗液、干燥、痕痒。

痕痒部分可能有疼痛。

湿疹的主要成因有遗传、环境及免疫三大因素。

若父或母患有湿疹,孩子有60%机会患湿疹,若父母患有湿疹,孩子80%机会患湿疹。

类固醇可治疗湿疹或皮肤过敏,但长期使用,容易使皮肤变薄,罹患酒糟样皮肤炎及使真皮层受损,使局部皮肤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

类固醇药膏品牌很多,但其实只有4种,轻度(1~2%),中度(约30倍),中浓度(约300倍)及高浓度(约600倍)。

越高浓度抗敏效果越好,但副作用越大,小童长期使用甚至可能影响发育及高度。

成年人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内分泌。

注意:
湿疹皮肤忌用热水烫洗(有人以为可以止痒);应使用温和清洁品,避免搔抓。

针灸、中药、刺络皆可达到止痒效果。

忌食辛辣、鸡、鹅、牛、羊、鱼虾、芒果、菠萝、竹笋、牛奶等发物及避开致敏源。

有些人认为饮凉茶或服龟苓膏清热解毒便可以解决湿疹,但结果是寒性体质的人吃了坏了身体,削弱免疫能力;即使有一时效果,过了一些时间后,湿疹仍反覆发作,因此根治的关键,是调理肝、脾、肾三脏,改善问题的源头,才会防止或减少翻发的机会。

湿疹不会传染别人,但难于根治,有些得不到适当治疗及改善体质及肤质者,甚则可终生患湿疹。

而湿疹发作同时患疱疹或手足口病毒或其他皮肤病时,可引致严重湿疹,甚至留下疤痕。

因此患湿疹者勿拖延病程,应尽快接受中医治理。

刘慧娴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
中文大学中医针灸学硕士
香港大学中医全科学士
香港大学中医疼痛学高级文凭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兼职教师
临床解构:湿疹的防治
湿疹是用来描述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反应症状的一种专有名词。

人群当中,有十分之一的人在他们的生活经歷中可能曾经遭受此病的侵袭,尤其是孩童时期更为多见。

然而,成年和老年人也可能罹患本病。

西医角度
湿疹被认为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过敏,其诱发因素包括气候、刺激物、紧张和过敏原,尤其是食物;但也有一般的过敏原,像屋中的尘螨、化学物质,甚至是存在于自来水之中的化学物品。

湿疹类型颇多,症状大都相似。

患者的皮肤成片干燥、发红、发炎,常常形成鳞状、片状的斑块,有时形成小的水疱。

这些小水疱会渗出液体,导致结成疮痂,患者的皮肤持续搔痒,也可能同时出现疼痛的症状。

这种病给患者带来极度的痛苦,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

现代医药在减轻湿疹症状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但未必能彻底治愈。

对许多患者来说,这就意味着生活当中总是笼罩了一层阴影:皮肤常常显得丑陋而感到恼人,影响社交活动。

中医观点
湿疹相当于中医的“浸淫疮”、“湿疮”等范畴。

其发病机制涉及内、外多种因素。

内在因素包括:过敏体质,对某些东西易起过敏反应,从而诱发湿疹。

至于外在因素,则与气候潮湿有关。

个人情志和生活压力导致阴阳失调,也可引发湿疹。

显而易见,消除湿疹的最好办法是:明确知道刺激物和过敏的原因是什么,至少明白它的起因,从而避开它们。

这些都需要患者去艰苦地探索,因为能引起刺激反应的物质,其范围是极为广泛的。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进行仔细的皮肤日常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完整和健康,从而使皮肤具有很好的防御和自我修復能力。

中医强调预防为主,即“治未病”,亦即《黄帝内经》提到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个人体验
湿疹就等如鱼缸里的水受了污染,导致水中的鱼患有皮肤病。

而人体皮肤细胞与血管中的血液也关系密切,血液一旦受污染(阴阳失衡),就会影响皮肤细胞。

临床上,多见西医治疗湿疹患者不效而来求诊中医。

一般来说,急性发作多与血热毒有关,所以治疗上会用一些清热解毒凉血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马齿苋、生地黄、紫草等药物来缓解症状,久病必有瘀,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药不可少;再根据个体辨证论治用药,中药治疗湿疹是有相当效果,但是一定要医患配合,否则容易反覆发作。

湿疹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接受医师治疗外,个人在生活饮食上的合理安排也很重要,所谓“三分治疗,七分调养”,即是说只有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其多方面注意并调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皮肤病注意事项
以下是常见皮肤病的一般注意事项:
在天气急剧变化时,尤其是季节交替时或天气大寒、大热、大风以及强烈日光暴晒等,要特别注意,如不注意,皮肤易发痒、红肿,原皮损加重、糜烂、流水,特别在急性时更是如此;
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再刺激;
忌用热水或肥皂清洗;
避免用手搔抓及各种外界诱因如染料、油漆、洗洁精等,否则使病情加重;
饮食宜清淡,适当食用如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忌咖啡、浓茶、酒类及辛辣鱼腥发物,如虾、蟹等海味;
生活要有规律,适当参加户外活动,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
出现湿疹应及时就医,千万不可滥用类固醇和抗生素等药物,也不要相信某些作家的偏方;
中医治疗湿疹会从根本上治疗,因此症状就算消退后,也要在医生建议下继续服药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

许宏宝
香港註册中医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全科医学士及中医(针灸)硕士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主修中医养生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