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红色斑丘疹,用手指按住的时候颜色变无,这说明已经患
有麻疹病症。 出疹期间体温更是可以达到 40℃ ,当皮疹出齐
后,体温开始在一天内下降到正常状态,红色的斑点也将逐
渐消失。
二、 麻疹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在日常生活及患者护理过程
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麻疹病毒的预防,防止出现
传染问题。
经验交流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策略 Nhomakorabea析罗纪燕
麻疹是一种因为麻疹病毒进入到呼吸系统,从而引发全
身发疹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传染性极强,
人类作为该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有超过 90% 以上与患者密
2. 做好患者的隔离
麻疹感染者作为麻疹的唯一传播源,在出疹前后 5 天的
过程中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尤其是在出疹前的过程中传染
性更强。 由于麻疹主要是通过空气渠道传播,所以有效阻断
传染渠道,对空间环境进行及时消毒,是预防麻疹病毒传播
的重要方式。 医院要在病房定期采取消毒的措施,对病房、
走廊等区域及时通风,采用紫外线灯、84 消毒液等消毒剂对
对婴儿的免疫程序,麻疹疫苗需要在宝宝出生后的 8 个月接
种。 这是因为婴儿母体内自带的麻疹抗体已经逐渐消失,无
法对婴儿起到保护的作用。 因此,在婴儿出生后的 8 个月时
间后,需要接种麻疹疫苗,但麻疹疫苗产生免疫的时间是有
限的,大约可持续 4 ~ 6 年的时间。 这需要在四年后再次进
行接种,而得过麻疹病的儿童,由于自身体内已经有抗体产
桌椅、地面、患者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同时,医院还要严格落
实岗位责任制,有效控制传染区的人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减少患者、疑似患者与其他人员的接触。
3. 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治
医院要落实“ 通报制度” “ 督导巡检制度” “ 信息报送制
度” ,对与麻疹患病者有高接触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接种麻疹
疫苗。 在诊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佩戴好口罩,做好呼吸道
切接触的人群都具有高度被感染的风险。 麻疹病毒以呼吸
道分泌物和飞沫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打喷嚏或者咳
嗽的时候,带有病毒的飞沫就会扩散到空气之中。 当易感人
群呼吸到带有病毒的空气,病毒就会通过口、咽、鼻等部位进
入到人身,从病毒进入人体潜伏开始,所有感染麻疹病毒的
患者都有类似相同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这个过程
1. 严格执行麻疹分诊制度
有研究表明,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到过医院就诊和
接触出疹儿童的情况,到医院的频率和接触的次数越高,患
病的危险性系数也就越大。 因此,医院要做好传染源管理和
医院感染防控,严格执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
法》 ,安排经验丰富且具有麻疹诊疗相关知识的医生出诊,患
者统一到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在诊疗区设置警示标识,引
生,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所以得过麻疹的儿童无需再
接种麻疹疫苗。
5. 要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
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合作,提高社会群众对麻疹
的认识,在春季等疾病多发季节,采取多措并举的措施,利用
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媒介载体,发放宣传手册,宣传防控
知识,做好麻疹健康普及宣教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麻疹防
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总之,麻疹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特征,必须要提高免疫
麻疹疫苗接种率,做好传染源管理和医院诊疗区的感染防
控,加强麻疹病毒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麻疹防控知识的
防范能力,就一定能够有效防范麻疹病毒,让人们保持健康
的身体。
作者简介:
罗纪燕,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161·
中患者极具传染性。
一、 麻疹病的流行性特征
麻疹易感人群主要有年龄较小的儿童、还没有接种过疫
苗的成年人,麻疹患者在出疹的前后 5 天都具有传染性,如
果有并发症传染性可延长到出疹后的 10 天时间。 麻疹在一
年四季均可以发病,其中 3 月到 5 月是发病的高峰期,自 20
世纪 60 年代麻疹疫苗问世以来,全世界麻疹的死亡率一直
上呼吸道疾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但高烧 3 天后,口腔就
会出现细小白点,像是粉色的纸张撒了白色的粉笔粉,这种
小白点是“ 麻疹黏膜斑” ,这是麻疹刚开始最为明显的病症。
如果不出现白色小点,通常人们会认为是感冒症状,但发生
该症状就要考虑是患有麻疹。 而后第 4 天,患者身体开始出
现皮疹,逐渐蔓延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皮疹表现为分散且细
接种疫苗是有效减少麻疹发病率的基础性工作。 在我
国未普及麻疹疫苗之前,麻疹的患病概率及死亡率都很高,
而随着我国对儿童传染病防治的重视,在上臂外侧的三角肌
注射麻疹疫苗,对于提高人们对麻疹病毒的免疫水平有效显
著成效。 在当今的社会中儿童注射麻疹疫苗,已经是必须要
接种的疫苗,所以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这种疾病。 按照我国
防护措施,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时,必须要佩戴好手套,
注意手部卫生消毒。 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有确诊感染麻疹的
疑似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另外,医院还要定期组织
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麻疹病的相关防控知识、诊疗
预案及处置原则,提高麻疹病例的治理水平,减少和预防麻
疹患病的发生。
4. 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
在下降,麻疹的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季节性发病规律也逐
渐消失,但 是 麻 疹 仍 然 是 造 成 全 球 婴 幼 儿 死 亡 的 最 主 要
原因。
麻疹患者从接触病毒到出现病症的时间大约在 7 ~ 21
天左右,通常大约平均在 9 ~ 12 天,发病的时候会有发热的
症状,有时会达到 39℃ 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等常见的
导患者按照流程诊疗,有效排查发热、出疹等症状患者,查看
病人是否患有麻疹,对疑似患者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进行
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的患者要与其他患者区分开,进行单独
隔离观察,如果排除麻疹患者,可转移至普通病房做进一步
治疗。 接诊医生一定要详细记录麻疹患者的真实情况,做好
联系方式,便于下一步就诊,防止在医院发生交叉感染问题。
有麻疹病症。 出疹期间体温更是可以达到 40℃ ,当皮疹出齐
后,体温开始在一天内下降到正常状态,红色的斑点也将逐
渐消失。
二、 麻疹病的预防措施
由于麻疹的传染性极强,在日常生活及患者护理过程
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麻疹病毒的预防,防止出现
传染问题。
经验交流
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与预防策略 Nhomakorabea析罗纪燕
麻疹是一种因为麻疹病毒进入到呼吸系统,从而引发全
身发疹性的呼吸道传染病。 这种疾病的特点是传染性极强,
人类作为该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有超过 90% 以上与患者密
2. 做好患者的隔离
麻疹感染者作为麻疹的唯一传播源,在出疹前后 5 天的
过程中都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尤其是在出疹前的过程中传染
性更强。 由于麻疹主要是通过空气渠道传播,所以有效阻断
传染渠道,对空间环境进行及时消毒,是预防麻疹病毒传播
的重要方式。 医院要在病房定期采取消毒的措施,对病房、
走廊等区域及时通风,采用紫外线灯、84 消毒液等消毒剂对
对婴儿的免疫程序,麻疹疫苗需要在宝宝出生后的 8 个月接
种。 这是因为婴儿母体内自带的麻疹抗体已经逐渐消失,无
法对婴儿起到保护的作用。 因此,在婴儿出生后的 8 个月时
间后,需要接种麻疹疫苗,但麻疹疫苗产生免疫的时间是有
限的,大约可持续 4 ~ 6 年的时间。 这需要在四年后再次进
行接种,而得过麻疹病的儿童,由于自身体内已经有抗体产
桌椅、地面、患者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同时,医院还要严格落
实岗位责任制,有效控制传染区的人流,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减少患者、疑似患者与其他人员的接触。
3. 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治
医院要落实“ 通报制度” “ 督导巡检制度” “ 信息报送制
度” ,对与麻疹患病者有高接触的医护人员必须要接种麻疹
疫苗。 在诊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佩戴好口罩,做好呼吸道
切接触的人群都具有高度被感染的风险。 麻疹病毒以呼吸
道分泌物和飞沫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打喷嚏或者咳
嗽的时候,带有病毒的飞沫就会扩散到空气之中。 当易感人
群呼吸到带有病毒的空气,病毒就会通过口、咽、鼻等部位进
入到人身,从病毒进入人体潜伏开始,所有感染麻疹病毒的
患者都有类似相同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这个过程
1. 严格执行麻疹分诊制度
有研究表明,一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到过医院就诊和
接触出疹儿童的情况,到医院的频率和接触的次数越高,患
病的危险性系数也就越大。 因此,医院要做好传染源管理和
医院感染防控,严格执行《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
法》 ,安排经验丰富且具有麻疹诊疗相关知识的医生出诊,患
者统一到发热呼吸道门诊就诊,在诊疗区设置警示标识,引
生,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所以得过麻疹的儿童无需再
接种麻疹疫苗。
5. 要加强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
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要加强合作,提高社会群众对麻疹
的认识,在春季等疾病多发季节,采取多措并举的措施,利用
电视、广播、微信、抖音等媒介载体,发放宣传手册,宣传防控
知识,做好麻疹健康普及宣教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麻疹防
控意识和防控能力。
总之,麻疹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特征,必须要提高免疫
麻疹疫苗接种率,做好传染源管理和医院诊疗区的感染防
控,加强麻疹病毒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麻疹防控知识的
防范能力,就一定能够有效防范麻疹病毒,让人们保持健康
的身体。
作者简介:
罗纪燕,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
·161·
中患者极具传染性。
一、 麻疹病的流行性特征
麻疹易感人群主要有年龄较小的儿童、还没有接种过疫
苗的成年人,麻疹患者在出疹的前后 5 天都具有传染性,如
果有并发症传染性可延长到出疹后的 10 天时间。 麻疹在一
年四季均可以发病,其中 3 月到 5 月是发病的高峰期,自 20
世纪 60 年代麻疹疫苗问世以来,全世界麻疹的死亡率一直
上呼吸道疾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但高烧 3 天后,口腔就
会出现细小白点,像是粉色的纸张撒了白色的粉笔粉,这种
小白点是“ 麻疹黏膜斑” ,这是麻疹刚开始最为明显的病症。
如果不出现白色小点,通常人们会认为是感冒症状,但发生
该症状就要考虑是患有麻疹。 而后第 4 天,患者身体开始出
现皮疹,逐渐蔓延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皮疹表现为分散且细
接种疫苗是有效减少麻疹发病率的基础性工作。 在我
国未普及麻疹疫苗之前,麻疹的患病概率及死亡率都很高,
而随着我国对儿童传染病防治的重视,在上臂外侧的三角肌
注射麻疹疫苗,对于提高人们对麻疹病毒的免疫水平有效显
著成效。 在当今的社会中儿童注射麻疹疫苗,已经是必须要
接种的疫苗,所以大多数家长都很重视这种疾病。 按照我国
防护措施,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时,必须要佩戴好手套,
注意手部卫生消毒。 一旦发生医护人员有确诊感染麻疹的
疑似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另外,医院还要定期组织
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麻疹病的相关防控知识、诊疗
预案及处置原则,提高麻疹病例的治理水平,减少和预防麻
疹患病的发生。
4. 加强麻疹疫苗的接种
在下降,麻疹的发病率逐年明显下降,季节性发病规律也逐
渐消失,但 是 麻 疹 仍 然 是 造 成 全 球 婴 幼 儿 死 亡 的 最 主 要
原因。
麻疹患者从接触病毒到出现病症的时间大约在 7 ~ 21
天左右,通常大约平均在 9 ~ 12 天,发病的时候会有发热的
症状,有时会达到 39℃ 以上,伴有咳嗽、流泪、流涕等常见的
导患者按照流程诊疗,有效排查发热、出疹等症状患者,查看
病人是否患有麻疹,对疑似患者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进行
临床观察。 临床观察的患者要与其他患者区分开,进行单独
隔离观察,如果排除麻疹患者,可转移至普通病房做进一步
治疗。 接诊医生一定要详细记录麻疹患者的真实情况,做好
联系方式,便于下一步就诊,防止在医院发生交叉感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