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结题报告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

识字课题结题报告篇一:识字教学结题报告“如何搞好低段识字教学”课题结题报告袁都村小学袁孝聪一、课题的提出认识文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接触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世界的开始,对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
不识字就谈不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
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
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
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
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理论依据(1)汉字结构理论依据:①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古籍字典整改并保留了210多个偏旁部首,这二百多个偏旁部首除去一些笔画和无意义的符号外,还有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人曾按照古代哲学中天地人合的思想,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分为天文、人文、地文三大类(《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这为我们识字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它帮助我们对各类性质的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汉字认识更加透彻。
识字相关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识字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识字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总结近年来识字教育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分析当前识字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识字教育的重要性1. 识字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识字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汉字,学生才能阅读各类书籍,获取丰富的知识。
识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效果。
2. 识字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识字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
3. 识字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识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表达,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当前识字教育的现状1. 识字教学理念滞后部分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过分强调识字的机械记忆,忽视了对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和识字能力的提升。
这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2. 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识字教学方法单一,主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为主,缺乏创新。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识字效果。
3. 识字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识字教学资源不足,如教材、教具、图书等,影响了识字教学的质量。
4. 识字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识字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识字水平,忽视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全面评价。
四、识字教育改进建议1. 转变识字教学理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2. 创新识字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情境法等,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优化识字教学资源学校应加大投入,完善识字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小学生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生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结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常常面临着枯燥乏味的情况,导致研究
兴趣的不断下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小学生趣味识字课堂教学
方法,以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识字效果。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趣味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识字水平,并探索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小学生识字课堂的实际教学活
动进行观察和记录,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4. 研究结果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趣味识字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研究兴趣。
- 趣味识字教学能够增加小学生识字的积极参与度。
- 趣味识字教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效果。
- 小学生对趣味识字教学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
5. 研究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教师应该注重设计趣味化的识字教学内容,增强小学生的研究兴趣。
- 教师可以使用游戏、竞赛等趣味元素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参与。
- 教师应该多种形式地评估小学生的识字水平,以了解趣味识字教学的效果。
6. 结论
通过本研究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趣味识字教学是提高小学生研究兴趣和识字效果的有效方法。
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为小学生识字教学提供参考,并对相关教育工作者产生积极影响。
-----------------
800字以上。
如何进行高效的低年级识字教学(结题报告)

《如何進行高效の低年級識字教學》結題報告從立題開始至今,我在學校領導の關懷指導和同事の幫助下,經過了一個多學期の研究活動,做了比較多の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從自己或其他同事の實際教學中,結合了一些比較有特點の案例,對課題進行了比較深入の研究,並利用網絡對自己の部分成果進行了簡單の陳述及反思。
在研究過程中,我通過各種教學活動の開展,不但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識字の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識字の能力,而且在深入地研究和學習中獲得了個人專業技能の提高。
(當然其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の,比如案例不夠多,相關理論知識較少,不能進行比較專業和更深入の研究。
在以後の工作中,我將通過專家の引導和幫助,參考其他の成果展示,以利於今後對課題做進一步の完善。
是不是放在最後也可以?或者刪除?)現將我在這近一年中の主要工作和主要成績做一個簡單の小結和匯報。
一、研究の主要內容及對象(一)研究內容1、通過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調動學生主動識字の興趣、願望和習慣,逐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の能力。
2、在突破傳統識字教學模式の基礎上,構建一種適合低年級學生興趣特點、遵循學生認知規律の識字教學模式。
3、探索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の有效方式與途徑,從而優化語文課堂教學,加強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素質發展。
4、通過長期有效の語文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の興趣,開發學生學習の潛能,從而發展學生個性,提高綜合素質。
我們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の教師以實際問題の解決為主要任務,樹立“問題即課題,過程即方法,進步即收獲”の理念,積極參與教學實踐研究,保持研究の真實性,講究科學性,注意認真觀察、不斷總結。
在總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二)研究對象參與本課題の教師及教師所在學校の低年級學段6個教學班。
二、研究方法本課題研究の基本方法:(1)文獻法:搜集、查閱各類與課題有關の資料和識字教學改革實驗,探究科學の識字教學方法。
(2)行動研究法:根據課題內容,邊研究、邊實踐、邊整理、邊反思,使整個研究過程在具體行動中進行。
幼教教识字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幼儿教育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识字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认知、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对幼教教识字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 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规范,提高幼儿的书写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1. 游戏化教学:将识字教学融入各种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互动式教学:通过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家园共育: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幼儿的识字进展,形成教育合力。
四、教学实践1. 基本笔画教学:从简单的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入手,让幼儿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律。
2. 汉字结构教学:讲解汉字的结构特点,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等,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3. 词语教学:通过讲解词语的含义、用法,让幼儿在语境中学习汉字。
4. 诗歌教学:利用诗歌等形式,让幼儿在欣赏美的同时,学习汉字。
5. 故事教学: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在故事情节中学习汉字。
五、教学成果1. 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2. 幼儿基本笔画书写规范,书写能力得到提高。
3. 幼儿在语境中学习汉字,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4. 家长对幼儿的识字进展表示满意,家园共育效果良好。
六、反思与建议1. 教师应注重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提高幼儿学习的实用性。
3. 注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识字教学中得到发展。
4. 加强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幼儿的识字进展,形成教育合力。
总之,幼教教识字教学在培养幼儿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根。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然而,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会出现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时期。
如果学生的识字量不足,将会错过这一时期,导致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技能,成为了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课题提出的现实背景:小学低年级学生乃至幼儿已表现出各种不同程度的阅读兴趣,对于不同的阅读材料,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偏好。
然而,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学生在遇到课外读物时会出现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学生阅读兴趣的下降。
另一方面,小学中低年级是学生阅读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时期。
如果学生的识字量不足,将会错过这一时期,导致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仍然没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识字教学,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三、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从古至今,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尤其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
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了30多种识字教学经验。
其中,“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等方法最具影响力,在“小语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此外,还有“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多媒体电脑辅助识字”等方法,也都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
面对众多的教改经验和异彩纷呈的教法,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改革精神,集百家之长,综合应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彻底改变单调乏味的识字教学现状,做到有效识字。
四、有效识字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识字途径,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将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字的技能,从而使识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理论依据:在语文实践中,识字是研究文化的基础,是儿童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重要环节,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低段学生掌握1600~1800个常用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效率低下,急需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2、目的及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识字教学应该充满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情境中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二、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活动、情境中研究,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引言本文研究的是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目的是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研究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构建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2.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切实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4.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研究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课题界定本课题研究的是小学1—2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
通过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革以往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汉字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树立“问题即课题,过程即方法,进步即收获”的理念,积极参与教学实践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讲究科学性,注意认真观察、不断总结。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低年级趣味识字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确定的背景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研究、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研究,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动教学的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
整体结构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研究,掌握科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我国古代教育学家XXX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XXX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XXX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求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果低年级教师做到了让学生以识字为乐,学生就可以主动愉快地进修,就可以在课堂上施展主体感化。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探究识字方法,总结识字规律,烦琐的识字就会变得轻松、愉悦。
2、新课程对语文识字教学明确指出“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的书写”“识字教学要体现教学的特性,做到音、形、义相联合,要改进识字方法,注重造就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查字典的惯。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识字教学还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历,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联合。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结题报告】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教学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识字写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对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不像动画片、听故事那么有趣,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单调的识字会使儿童很*到疲惫,失去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文数量及识字量增加了,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干脆让学生课前自学,课后机械重复的认读抄写,学生死记硬背,一字五遍、十遍……反复读,多次抄,极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效果却难尽人意,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由于一二年级学生没有科学有效地识记生字,到了三年级,到了一个错别字大爆发的年级,和同年级老师交流,他们也有同感。
很多学生错别字连篇现象非常严重,殊不知是由于自己忽视识字教学导致而成。
因此,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通过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写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了解汉字规律,掌握写字方法,使学生轻松识字,主动写字,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打好写字的基础。
”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体发育特征告诉我们,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骨骼系统的许多软组织、椎、骨盆区和四肢的骨骼还没有骨化,骨骼组织含水分多,含钙盐成分少,使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富于弹性,易弯曲变形。
因此,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尤其要防止驼背的产生。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其识字现状分析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
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要认识1600-1800字,那么每学期大约要认识450字左右,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普遍家庭学前教育的欠缺,造成绝大多数孩子入学前的识字量几乎为零。
家庭文化、父母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相对比内地孩子都要弱一些。
孩子的行为习惯,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也稍弱些。
近年来,虽然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一直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即使有些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缺少优化整合,学生遇到生字茫然不知用什么法,甚至不会用法。
识字效率和识字能力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正是因为现在的识字教学不能够合理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素质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格局,向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双向运动发展。
整体结构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探求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会学习,掌握科学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识字教学中的瓶颈问题,我们提出了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构建主题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课题界定及其研究目标(一)课题界定: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二)课题研究目标1.营造积极的识字环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2.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过程•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结论和展望目•参考文献和附件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凸显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改进需求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探索适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推动小学教育的改进和发展研究目的分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和问题研究适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提出改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建议和措施02研究方法和过程文献研究法搜集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通过设计教学实验,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验证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案例分析法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提炼出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研究过程明确研究的问题和目标,即研究适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识字能力。
确定研究问题搜集与识字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
搜集文献资料根据研究问题,设计教学实验,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设计教学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对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总结分析总结分析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效果,提出适合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
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实验方案,选择恰当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总结和分析。
难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03研究内容和结果研究内容提出改进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策略和方法研究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现状和问题总结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成果和经验制定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案并进行实施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自主识字结题总结

自主识字结题总结第一篇:自主识字结题总结《农村小学小班额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总结2013.7 《农村小学小班额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是根据农村小学小班额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提出的。
由于班级人数少,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但是,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缺乏。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措施不到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了的老路上去,教学效益不高。
我们对许多教育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许多教师课前准备草率、缺乏针对学情的教学设计;处理三维目标心中无数;课堂形式浮华,因此,农村小班额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着杂、乱、华、死的弊端,学生的识字能力急待提高。
该课题自2011年申报、立项以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课题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课题实施方案”以及有关识字方面的资料。
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尝试了一些做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完成了课题计划任务,现将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总结,以求共同探讨,完善和提高。
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接到课题,校领导非常重视,精心挑选优秀骨干教师成立课题组。
并带领大家认真学习课题实验研究方案,使课题组成员既了解了总课题的研究目标,同时对学校承担的子课题研究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课题推进会,使全体成员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明确了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小学识字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自此以后,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据课实施计划有序地进行了认真实施。
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在识字教学中,已初具规模。
各位教师能结合小学生识字特点,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识字小报、识字比赛等活动受到领导好评,取得较好效果。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结题报告《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同时明确提出“一、二年级学生识字量在1800字左右。
”可见识字教学任务基本集中在低年级。
因而,如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大量的识字方法,如何以恰当的方式来保证识字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就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提出识字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主动阅读的坚实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就是识字,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离,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可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认写分离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往往是学生学得快,遗忘也比较快。
为了改变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探索趣味识字教学途径和策略,成为本人研究的目的。
为此,我把课题确定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究”。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2.通过趣味识字的教学,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合学生兴趣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3.通过有效的研究活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的潜能,从而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4.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策略、形式和方法的研究。
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趣味识字。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一)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的了解,把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状况,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为本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激趣识字的策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及时的补充与完善。
识字认字课堂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识字认字课堂总结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识字认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水平,我校特开设了识字认字课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现将本课程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汉字数量,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
(3)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1)汉字基础知识:笔画、部首、结构、读音、字形等。
(2)常用汉字: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认知水平,精选常用汉字进行教学。
(3)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写作训练:结合识字认字,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1.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识字认字的兴趣。
(2)讲解汉字:结合汉字的结构、读音、字形等特点,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
(3)书写练习: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纠正不良书写习惯。
(4)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写作训练:结合识字认字,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2.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
(2)游戏教学: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教学成果与反思1. 教学成果(1)学生识字量明显增加,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
(2)学生书写姿势和书写习惯得到纠正,书写水平有所提高。
(3)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阅读面有所拓展。
(4)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2. 教学反思(1)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识字认字学习。
(3)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其中,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1.分析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3.探索适合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教学资源和工具;4.提出能够促进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1.对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情况;2.研究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拼音教学、字母教学、词语教学等;3.设计并开展实验课,对比和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4.收集和整理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相关教学资源和工具;5.提出促进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改进和创新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调查问卷:设计并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于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的认知和意见。
3.实验课:设计并开展实验课,对比和分析不同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效果。
4.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方法和质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五、研究结果经过对低年级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和问题的调研分析,以及实验课的开展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拼音教学是提高低年级小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的发音规律和拼读能力。
2.字母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字母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对于字母拼读和词语拼写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词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有趣的词语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识字课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识字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础,也是他们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对某学期的识字课文进行总结,分析其教学目标、内容特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以期为今后的识字教学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学期所学汉字的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提高识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三、内容特点1. 注重汉字的基础知识:本学期所学的识字课文涵盖了常用汉字的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识字基础。
2. 丰富多样的题材:课文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文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注重情感教育:部分课文以故事、寓言等形式呈现,融入了道德、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文内容积极向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笔画、结构、读音和意义。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汉字,提高识字效果。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朗读教学法:鼓励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提高他们的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能力。
5. 拓展延伸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汉字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学生学习效果1. 识字能力: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本学期所学汉字,并能运用所学汉字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2. 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够理解文章大意,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汉字,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小学低年级趣味性识字教学探究结题报告

篇一: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各门学科知识宝库的大门都正等着他们去打开,而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识字这个难题。
各种知识的获取都离不开“汉字”这个工具,要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首先要让他们认识更多的汉字。
因此,识字也就成了低年级学生首先要进行的主要学习任务,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过好识字关。
识字基础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学习的好坏,甚至决定着学生终身文化素质的高低。
一、识字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当然,要让学生坚实地打好识字基础,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是非常大的。
我们必须很清醒地认识这些困难,并想尽办法去克服它。
这些困难如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影响识字教学的质量。
我认为,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踏入学校大门,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与高年级的学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活动刚开始由游戏逐渐向课堂学习过渡,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他们往往在这个时期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主动接近它,认知它,掌握它;而对于没有兴趣的事物,就会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
同时,低年级的学生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即便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长时间反复接触,他们也会失去以往的兴趣。
再加上识字教学又有一定的枯燥性,不免就会给我们的识字教学带来一些困难。
2、低年级段识字量较大。
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而大部分的识字任务是在前三年完成的,特别是前两年,其中一年级就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400左右,二年级更是达到了750个左右,低年级的识字量就占了整个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
识字量大也是造成低年级识字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低年级识字教学必须突出“兴趣”。
教学要求的识字量大,而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差,这就是摆在我们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面前的一对矛盾。
低年级趣味识字课题结题报告

低年级趣味识字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孩子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靠单纯的讲解、示范和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丧失识字教学的生命力。
因此必须依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自制力弱、好奇心强等身心特点,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开展多种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2、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教学目标是这样要求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因此以扩大学生识字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为目标,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识字,从而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3、让低年级学生喜欢识字教学,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识字情境,教师通过拓展识字教学途径,运用多种渠道鼓励学生识字,促进学生识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识字兴趣研究是指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中,通过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革以往枯燥单一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识字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既使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的方法研究。
我的课题研究,更要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以发展、开放的社会,教师安排时间让学生互相分享交流,学生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不仅激起他们主动识字的欲望,还能在这种相互间的交流反馈中增加其识字量,巩固其识字效果,养成其识字习惯。
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优化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探索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被动的识字教学模式,顺应儿童生理和心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情境中识字,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等识字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搞好低段识字教学”课题结题报告袁都村小学袁孝聪一、课题的提出认识文字,是儿童从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基本环节,同时也是儿童接触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文本世界的开始,对于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建构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
不识字就谈不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成为整个语文教育的基础,也是启蒙教育的必要手段。
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习有外部和内部两大类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是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包括刺激物的安排和时机的选择;内部条件即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准备或有关心理的顺利展开,包括诸如注意、动机以及激活同个人目前学习活动有关的知识和能力等,在内外条件都起作用的情况下,学习才是有效的。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思想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识字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成为可能。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
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标准实验教材的低年级语文每课大约都要认十多个生字。
学生对识字有着很大的热情和新鲜感,可每次进行检查时都发现他(她)们并没有很牢固地掌握这些汉字,很多学生即使能读准字音,也不一定能正确地运用。
较大的识字量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也影响新课的教学。
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量大是新教材的主要特征。
识字量的增加,大大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
怎样高质量的完成识字任务呢?本课题旨在将各种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和能调动学生兴趣的识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引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中,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解决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当今信息技术成就与最新语文教学理论成果,研究识字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理论依据(1)汉字结构理论依据:①要拾回开启汉字教学便捷之门的钥匙,寻找汉字的科学方法,我们必须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充分的认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根据古籍字典整改并保留了210多个偏旁部首,这二百多个偏旁部首除去一些笔画和无意义的符号外,还有一百多个偏旁部首,有人曾按照古代哲学中天地人合的思想,根据它们的自然属性分为天文、人文、地文三大类(《汉字文化》,1999年第一期季素彩著《现代汉字部首与古代哲学思想》),这为我们识字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途径,它帮助我们对各类性质的偏旁部首所表示的汉字认识更加透彻。
②汉字的形义音兼备。
从古人的“六书说”,我们知道中国汉字来源于象形字,然后发展到会意字,最后升华为形声字,一个汉字都具备一定的形体、读音和意义,并且大多能通过字的形提供音和义两方面的信息,了解这一点,对于深刻理解字的结构,准确地掌握汉字的字义,将是事半功倍。
(2)《语文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800—1000个汉字的书写任务,如果不讲究写字方法,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学生识字、阅读等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写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识字、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于此,写字指导的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郭沫若先生说得好:“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庄、干净、容易认。
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在重视汉字书写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最科学、最易学、最有趣的方法,使学生在繁忙的各科文化知识学习中,提高对学习书法(或写字)的兴趣,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儿童心理学依据:教育心理学家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针对儿童心理特点,好玩、爱动、表现欲强、好奇心重等特点,在教学汉字时,带着学生进行智力游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当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时,接受的知识才能真正消化吸收。
(4)语文学习的规律:长期以来,尤其是农村学校,还有为数不少教师仍然实施的是“先识字,后读书”,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塌腰”现象,造成中年级语文学习的天然陡坡,因为识字没有载体,中年级识字“同伴干扰”现象严重,音、形、义不能联系,同音字互替现象比比皆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表明:①认写结合:从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来看,早期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把生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理解和运用,在识字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这种识字教学是有效的。
②三步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初读课文侧重字音,再读课文侧重字义,总结课文侧重字形,要用多种方法识字形,最终养成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与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识字量明显增加。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并使学生掌握多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解决识字教学中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混淆等问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艺术和教学素养,使教师具有组织者的智慧,能成为学生心声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4.通过识字多元化的课题研究,提高农村学生(1—2学段)的识字量和阅读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新课程在农村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研究内容在每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发现周围大多数语文教师的教学还是缺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师缺乏的是对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渗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识字的方法很单一,除了书中要求写的字以外,很少认识其他字,识字量少,阅读量更少,学生在识字活动中还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
1997年惠农区所用“注?提实验教材”,识字量大而且大量的同音字让学生无法区分,学生错别字满天飞。
由于低年级学生词汇量少,认知能力还达不到理解词语的程度,很多字只要音相同就搬来运用。
如:应该写成因该、已经写成以经,再一次写成在一次。
这些现象老师苦恼过、困惑过、迷茫过,可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只能是向学生一次次唠叨改改改,而学生呢?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因此,我把探究适合学生的多种识字方法和农村本地资源相结合作为选题,把采取怎样的识字方法和识字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探索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多种方法与途径,并把这些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中,找准最佳教学切入点,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探讨总结多种适合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提高识字能力及课堂识字效率。
3.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帮助学生识字学习,解决在识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研究对象与步骤(一)研究对象在我校一、二、三年级学生中进行,其他兄弟学校为平行实验班、成果对比班。
(二)研究步骤09.3-09.5:发现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09.5-09.7:积累收集多种识字方法和教学案例便于教师学习,教师尝试运用收集到的方法09.8-09.10:教师将多种方法进行对比实践总结出适合学生的识字方法与途径09.10-09.11:总结提炼课题成果;准备撰写结题报告09.11:撰写结题报告五、研究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个案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本课题从2009年3月—2009年11月止,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阶段):时间为2009年3月—2009年5月。
任务是广泛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信息及成果,确立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预期效益,组织研究队伍进行研究前的培训工作,同时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调查,从中了解到:1.教师在教学中有想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意识,部分教师能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的识字方法,能将课内识字延伸至课外,识字不仅仅局限于教室、书本教材,延伸至街头、家庭、课外书等。
大部分教师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持赞成、支持的态度,认为在本校开展识字多元化的研究可行,但也认为会影响正常教学,会给教师、学生增加负担,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2.家长认为让孩子读课本以为的书会影响学生成绩,有些家长干脆认为能把书本上的字认会已经不错了。
多数家长由于农活繁忙不愿多花时间用在孩子身上,个别家长虽然能辅导孩子把作业完成,至于其它如从课外或生活中帮孩子认字教孩子认字等,他们根本不认为这也是作业,有50%的家长已认识到让孩子多看课外书对学写作文、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但还要视自己的农活多少来衡量。
目前只有30%以上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了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家长不是很多。
农村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还很差,一方面是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低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平时忙于农活,顾及不到。
3.调查学生的问卷中了解到,有95%以上的学生愿意参加实践研究,喜欢看课外书,希望老师讲课有趣味。
结合了解到的情况和本校学生少,没有平行班的现状,原打算在第一学段进行实验研究。
但每个班的语文教师只能单枪匹马,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通过座谈研讨,制定出第二学段的研究课题是:“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要与趣味化、生活化的识字方法相结合,并向各段实验教师提出明确要求:(1)教师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罗列出收集到的一些识字方法,做好各种识字方法利弊的记录。
(2)把研究活动融入到教学的一切活动当中。
对第二学段的学生提出办手抄报、做剪报等,低年级可以读课外故事书、练习说话,在家里帮家长读读报纸。
(3)经常性地写一些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以便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要搞好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验研究,首先要转变教育观点。
在教学中要克服多年来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的模式化、机械化的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作用。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课本、课堂的束缚,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打破课堂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机械往进灌的单一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智慧的启发,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活中认会字。
第二阶段(深入研究实施阶段):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09年10月。
任务是各实验教师按计划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先尝试运用一些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记准音、认清形,探索不同识字方法的利弊,找准识字方法的最佳切入点,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并做好案例反思。
总结出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总结出课堂识字高效率的基本规律,整理典型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