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asd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测量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测图中,控制点的实地密度随测图比例尺外而定的一般讲每幅图不得少于( )个控制点。

A.8 B.10 C.14 D.20
答案:A
2.纵断面测量的第一阶段是基平测量,其目的是( )。

A.测定所有中桩的地面高程
B.沿路线设置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
C.交点、转点等高程的测量
答案:B
3.g直线AB的象限角为30°,求它的方位角是( )。

A.210° B.150° C.330° D.30°
答案:D
4.一、二、三级导线,如果点位中误差要求为10cm,则导线平均边长及总长可放长至( )倍。

A.1 B.2 C.1.5 D.5
答案:C
5.测量水平角时,应使(C)精确瞄准目标并尽量瞄准目标底部。

A.十字丝 B.十字丝中丝 C.十字丝竖丝 D.十字丝横丝
6.水准点一般以(C)表示。

A.SHZ B.SZD C.BM D.BMA
7.下面各式,(D)是正确的。

A.H A+b=H B+a B.H A- a =H B- b C.h AB=H A-H B D.H A+ a =H B+ b
8.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C)。

A.测量角度 B.测量距离
C.确定地面特征点的位置 D.确定地面建筑物的位置
9.经纬仪整平误差一般不应大于水准管分划值(B)。

A.0.5格 B.1.0格 C.1.5格 D.2.0格
10.测量距离时,往返测量的距离之差与平均距离之比称为(D),用它来衡量测量的精度。

A.绝对误差 B.距离误差 C.误差 D.相对误差
11.一般将水准路线的观测高差与已知高差之间的差值,称为(B)。

A.高差 B.高差闭合差 C.误差 D.观测误差
12.下列关于测量记录的叙述中,(D)是错误的。

A.必须直接在记录手薄上记录,不能记在草稿纸上再誊抄
B.记录数据不允许擦刮
C.估读数不得划改
D.前、后视读数可以同时修改
13.下列关于测量角度的叙述中,(D)是错误的。

A.水平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
B.竖直角测量是为了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C.常用的测角仪器是经纬仪
D.经纬仪只能测量水平角
14.下列关于水准仪操作的描述中,(A)是正确的。

A.微倾式水准仪读数以前必须精确整平
B.自动安平水准仪不需要粗略整平
C.观测完后视以后,应再次精确整平,然后观测前视
D.只要精确整平了水准仪,就可以不必消除视差
15.在地形图量取了A、B两点的坐标如下表,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为(D)。

点名A B
X坐标(m)250.0300.0
Y坐标(m)320.5380.5
A.50.0m B.60.0m C.110.0m D.78.1m
16.为了便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放样,施工现场建立一个以建筑物的主要轴线作为坐标轴的局部坐标系,称为(C)。

A.独立坐标系 B.测量坐标系 C.施工坐标系 D.大地坐标系
17.(D)是建筑用地的界定基准线,由城市规划部门测定。

可以作为建筑基线测设的依据。

A.房屋主轴线 B.围墙 C.公路主干道边线 D.建筑红线
C
18.每栋厂房都应根据建筑方格网或其他控制点建立专门的(A)。

A.厂房控制网 B.厂房高程网 C.厂房坐标网 D.厂房标志
19.如下图所示,已知控制点B的Y坐标为350.000m,αBC=58°00′30″,测量水平距离
D BC=100.000m,则C点的Y坐标为(D)m。

A.C.265.187 D.434.813
二、多项选择题
20.吊车梁吊装后,需校正的项目是( )。

A.标高 B.平面位置 C.重直度 D.部面位置
答案:A B C
21.【背景】下图是某建筑物定位测量示意图。

该拟建建筑物一角点P的设计坐标为:
P(X=560.500m,Y=820.500m),控制点B坐标为B(X=520.480m,Y=760。

850m),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为αAB=126°45′30″。

现拟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

问题:
(1)测设地面点平面位置的方法包括下列中的(ABDE)。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水准测量法 D.角度交汇法
E.距离交汇法
(2)关于本案例测设P点的说法,(ABCD)是正确的。

A.本次测量采用的是极坐标法
B.采用极坐标法测设地面点位,需要水平角β和水平距离D
C.αBP=56°08′30″
D.水平角β=109°23′00″
E.水平距离D BP=59.650m
案例16图
22.“测量角度”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熟练地使用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某工地使用DJ2型光学经纬仪进行控制测量,用DJ6型经纬仪进行施工测量中的细部测设。

问题:
(1)下列关于经纬仪的说法中,(ADE)是正确的。

A.经纬仪型号DJ2中的“D”、“J”分别表示“大地测量”和“经纬仪”
B.光学经纬仪的测量精度比全站仪测量精度低
C.无论什么测量,尽量使用精度高的经纬仪
D.普通光学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E.经纬仪的使用包括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2)测回法和方向法是经纬仪测量水平角的常用方法,下列有关测回法的说法中,(CDE)是错误的。

A.测回法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的单角
B.正镜观测又称为盘左
C.盘左和盘右应尽量按同一方向旋转照准部
D.同一方向上、下半测回的读数应相差90°
E.使用DJ6观测,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应超过±60″
23.水准点A、B、C的绝对高程分别为576.823m、823.678m、1022.177m,又知道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500.295m,则(AD)是正确的。

A.点A的相对高程是253.440m B.点A的相对高程是323.383m
C.点C的相对高程是198.499m D.点C的相对高程是698.794m
E.点A-B的高差是76.528m
24.直接为测绘地形图服务的控制测量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平面控制测量方法可使用(ACD)。

A.三角测量 B.三角高程测量 C.导线测量 D.GPS E.视距测量
25.对C-D直线进行往、返距离测量,往测值245.256m,返测值245.271m,如果允许误差是1/10000,下列有关说法中(ACD)是正确的。

A.往返差的绝对值是15mm
B.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C-D的水平距离是245.263m
C.本次测量的最终结果:C-D的水平距离是245.264m
D.本次测量的相对误差是:1/16000
E.本次测量不合格,应反工重测
26.已知A、B、C的绝对高程分别为250.000m、290.000m、520.000m,如果B点在某假定高程系统中的相对高程为200.000m,则下列说法中的(BDE)是正确的。

A.A点的相对高程是300.000m B.A点的相对高程是160.000m
C.C点的相对高程是610.000m D.C点的相对高程是430.000m
E.A-C的高差是270.000m
27.建筑物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BCD)和裂缝观测等。

A.高度观测 B.沉降观测 C.位移观测 D.倾斜观测 E.水平角度观测
28.某次三角高程测量,已知A点高程H A=l82.232m,在B点观测A点:竖直角为-18°34′42″,B点仪器高为l.466m,A点棱镜高为l.6l5m。

如果水平距离D AB=486.75lm,则(BCE)是正确的。

A.h BA是163.754m B.h BA是-163.754m
C.H B是345.986m D.H B是18.476m
E.h AB是163.754m
29.下表是某水准测量手薄,根据记录所作的叙述中(BCE)是正确的。

点名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高程备注
BMA 1.265280.520水准点
1 1.85
2 1.640
20.986 1.500
3 1.456
Σ
A.1点的高程是281.785m B.这是一个支线水准路线
C.水准点A的高程是280.520m D.2-3的高差是0.470m
E.1-2的高差是0.352m
30.通常描绘地面点的高程有(CD)。

A.山地高程 B.平原高程 C.绝对高程 D.相对高程 E.黄海高程
三、填空题
31.等高距的大小是根据( ),在一幅图上等高距是( )。

答案:测图比例尺和地面坡高的陡,缓决定的相同的
32.距离丈量用的尺有( )、( )、( )。

答案:因瓦基线尺钢尺皮尺测绳
33.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包括( )和( )两个方面,( )就是沉降。

答案: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34.按精度高低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均由( )和( )分一、二、三、四等建立,( )的精度最高,( )还等降低。

答案:高级低级等网二、三、四等网
35.导线测量和小三角测量是建立和加密小地区( )的主要方法。

答案:平面控制网
36.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37.小三角网的布置形式有单三角锁、中点多边形、大地四边形、线形三角形。

38.用J6级经纬仪观测竖角,盘右时竖盘读数为R=260°00′12″,已知竖盘指标差x=-12″,则正确的竖盘读数为260°00′24″。

39.经纬仪安置过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盘水平使仪器竖轴铅垂,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4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35°23′,又测得左夹角为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为124°57′。

41.若知道某地形图上线段AB的长度是3.5cm,而该长度代表实地水平距离为17.5m,则该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

四、判断题
42.小三角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选点,建立标志,测量起始边,观测竖直角。

( )
答案:×
43.小三角测量内业计算的最终目的是求算各三角点的坐标。

( )
答案:√
44.视距测量的特点是操作简便,迅速 ,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精度也能满足确定碎部点位置的要求,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图测绘工作中。

( )
答案:√
45.对AB间距离水平丈量得DAB=200m±0.020m ,则相对中误差为1/5000。

( )
答案:×
46.水准测量就是根据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直接测定出地面上两点的高程。

(×)
47.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
48.全站仪既能自动测距、测角和测高差,还能直接测定坐标和放样。

(√)
49.望远镜视线水平且竖盘水准管居中时,竖盘指标的正确读数应是90°的整倍数。

(√)
50.倾斜地面的距离可采用“平量法”和“斜量法”测量计算。

(√)
51.观测值的中误差与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
52.平均海水面延伸穿过大陆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53.水平面就是水准面。

(×)
54.由平行于坐标纵轴的正北方向,顺时针量至某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坐标象限角。

(×)
55.支导线测量方便简单,适应性很强,所以对其边长和总长都不设限制。

(√)
56.在重要或大型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和使用初期,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变形观测。

(√)
57.使用全站仪测设已知坐标的地面点位置,不用计算放线数据。

(√)
五、解答题
58.建筑基线布设的要求?
答案:(1)主轴线应尽量位于场地中心中夹通过的边沿上,其方向应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主轴线的定位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复查建筑基线是否有变动。

(2)基线点应选在通视良好的不易被施工损坏的地方。

(3)施工场地面积较小时,可进接用建筑红线作为建筑基线。

59.建筑物产生的变形原因是什么?
答案:建筑物的重量,外力(如风力,地震等),和生产过程中的反复荷载。

60.如何进行经纬仪定线?
答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线端点上,后视另一湍点,固定照准部后,在视线方向上钉木桩,根据应略小于量距长度,桩顶商出地面5~10cm,并钉大头针作为点位标志。

6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选点;(2)量边;(3)测角。

62.水准测量中检核内容有哪些?
答案:水准盒轴平行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十字线横线垂直竖轴的检校。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检校。

63.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要遵循这些原则?
答:在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进行控制测量,然后进行碎部测量;在精度上“有高级到低级”。

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可以减少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同时,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网,可以分区平行作业,从而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展速度。

六、名词解释:
64.校正轴线
答案:吊车梁安装时,先根据主轴线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放样出一条吊车梁中心线的平行线称为校正轴线。

65.汇水面积
答案:在桥梁、涵洞、排水管寻的孔径设计中,需了解有多大,面积的雨水汇聚于该河边或谷底而流经茉一指定断面,该面积称为汇水面积。

66.固定桩
答案:用一保护其它桩的桩志称为固定桩。

67.中线桩
答案:用于标定中心线位置的桩叫中线桩。

68.插大旗
答案:用红白两色的小旗标出路线的走向叫插大旗。

69.等高线平距
答案: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0.指示桩
答案:用于指明其它桩的位置的桩志称为指示桩。

71.等高线
答案: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点连续形成的闭合曲线。

72.坐标反算——根据一条边长的坐标增量,计算方位角与水平距离。

73.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七、计算题
74.已知管边起点的高程为14.000米,50米处的高程为13.500米,求管道每10米定一点,高程要下降多少米?
答案:解:=(14.000-13.500)÷50.000=1/100
答:管边每10米定一点,高程要下降0.1米。

75.已知水准尺倾斜角度γ为3°30′,水准仪水平时,在尺上的读数为a`为2m时,求尺身倾斜造成的误差mr。

答案:解:mr=a`(1-cosγ)=2×(1-cos3°30′)=0.0037m=3.7mm
答:尺身倾斜造成的误差mr=+3.7mm。

76.为了求得E点的高程,分别从已知水准点A,B,C出发进行水准测量,计算得到E点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线长列于下表中,试求
⑴ 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取位至mm);78.321m
⑵单位权中误差;
⑶ E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解:E点高程的加权平均值——78.321m。

单位权中误差——=-±
=1
]
[0n PVV m ±3.6mm E 点高程加权平均值的中误差=-±
=1
][]
[n P PVV m W
H
±3.9mm
77.已知M 、P 两点,要测设角值为90°的∠MPN ,初步定出N ′点后,精确测得∠MPN ′=89°59′21″,量得PN ′的距离为79.56米,问应如何精确定出∠MPN ? 解:
,在N ′点沿ON ′垂线向外侧量取0.015m 得N 点
78.完成表格并写出计算过程。

79.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对某水平角观测了五测回,观测值分别为: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试计算: ① 该角的算术平均值——39°40′42″; ② 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中误差——±9.487″;
③ 五测回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4.243″。

80.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独立丈量了两条直角边a ,b ,其中误差均为m ,试推导由a ,b 边计算所得斜边c 的中误差c m 的公式?
解:斜边c 的计算公式为22b a c +=
,全微分得 db c
b da
c a bdb b a ada b a dc +=+++=--2)(212)(2121222122 应用误差传播定律得2222
2222
222
2m m c
b a m
c b m c a m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