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知识整合(一轮)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0 北美和美国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10 北美和美国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2.查阅地图,在“美国图”中填注: (1)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湾。 (2)最大河流及其最长支流的名称。 (3)五大湖的名称。 (4)在图中相应的位置画出以下城市: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 堡、休斯敦、新奥尔良、洛杉矶、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上一页
③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能耗大 ④劳动生产率较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影响甲城市冬季气温比乙城市高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纬度
B.洋流 地形
C.地形 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 纬度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第(1)题,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丙农业带位于美国中部平原,是商 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玉米,主要特点是农业生产规模大,生产 过程中机械化程度高,能耗大。第(2)题,据图可知,当地位于北美地区,北美地 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乙地西部为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故东海岸冬季受冬季 风影响较大,乙地冬季气温较低;甲地位于北美洲西海岸,北美西海岸为高大的 南北走向的海岸山脉,对冬季风具有阻挡作用,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 带的影响,故西海岸冬季气温较高。
【解析】 第(1)题,甲岛观测极光应从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两方面分析。第 (2)题,乙半岛东北部峡湾的形成过程应从冰川侵蚀和冰川融化两个不同阶段分 析。第(3)题,读图可知,半岛聚落主要沿河流和海边分布;成因从地形、气候、 河流、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大西洋鳕鱼曾大量集聚于丙附近海域应从生存 空间、水温、鱼饵等方面分析。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1++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

2025年福建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1++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课件

掌权,稳定了社会 秩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领域
措施
作用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023年教
材删除)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
经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 制,提高了农民积极
徭役
性,促进了经济发展
统一度量衡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
军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考点3 青铜器与甲骨文8年2考
[七上P25-P27]
用途 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
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
功能
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商周时期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铜、锡、铅
铜 工艺
的比例,铸造技术采用“泥范铸造法”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七国凭借强大的军力进行战争,战争性质 已由春秋时期的争霸转变为兼并。 (2)重大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 之战等。 (3)结果:秦国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思想 相互转化的(辩证的思想)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受
其影响)
老子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历史上
简介 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后来由其
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1)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2023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梳理与测试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2023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单元知识梳理与测试
to his application form. 3.There are more than two million farmers,m_a_k_i_n_g_u_p_ two
thirds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he province. 4.The moment the policemen arrived, they_t_o_o_k_c_o_n_t_r_o_l _ofthe
18. credit n.借款;信用;称赞;学分 19. detail n.细节;详情;细微之处
20. request n.(正式或礼貌的)要求;请求vt.(正式或 礼貌地)要求;请求 21. view n.视野;景色;看法
22. sight n.景象;视野;视力
23. statue n.雕塑;雕像 24. comment n.议论;评论vi.& vt.发表意见;评论
during the course because my home is far from school. 3.English is the __o_ff_i_ci_a_l_ (office) language of more than 70 countries
including Britain and Australia. 4 . As is known to us, Chinese women volleyball team is
你“出名”吗? ①be famous for 因……而出名 ②be famous as 作为……而出名 ③be known for 因……而出名 ④be known as 作为……而出名 ⑤be distinguished as/distinguish oneself as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单元 第2课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课件

2022届新教材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二单元 第2课 细胞器和生物膜系统 课件

(4)动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是各种膜成分相互转化中的 “枢纽”。植物细胞内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5)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与花和果实的颜色有关;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 等,与光合作用有关。 (6)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考向二 围绕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3.如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5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Ⅰ、 Ⅱ、Ⅲ、Ⅳ绘出了各自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标志结构,请据图分析:
3.教材必修1 P50拓展题:溶酶体内水解酶不分解溶酶体膜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提示:①溶酶体膜经过修饰,不会被这些水解酶识别;②溶酶体膜可能因为所带 电荷或某些特定基团的作用能使酶远离自身;③可能因膜转运物质使膜周围环 境(如pH)不适合酶发挥作用。
关键能力·进阶
考点一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典例精研引领】
【母题变式延伸】核心素养新命题 (1)核糖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请从细胞生命活动的角度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的原因。(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提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无论真 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需要合成蛋白质。 (2)溶酶体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功能是什么?(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提示: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解析】选D。由溶酶体、中心体作用可知,A、B正确;线粒体、叶绿体均含DNA、 RNA,核糖体含有RNA,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正确;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 所,有些酶的本质是RNA,其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部分激素是脂质,其合成场所 是内质网,D错误。
【知识总结】 (1)线粒体、叶绿体中含有DNA、RNA和核糖体,能独立地进行基因表达合成部 分蛋白质,但其绝大多数蛋白质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后转移 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因此二者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有两类:附着核糖体主要合成分泌蛋白(如抗体等);游 离核糖体主要合成细胞自身所需要的蛋白质。 (3)内质网有两类:粗面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滑面内质 网与糖类、脂质(如某些激素)的合成有关。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弩(nǔ) 丞(chéng) 迸(bèng) 踉(liàng) 跄(qiàng)蹿(cuān) 抡(lūn) 簌(sù) 挈(qiè) 镌(juān)碣(jié) 讳(huì) 纨(wán) 晦(huì) 姊(zǐ)鬟(huán)(2)难写的字“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

“插”:注意右下部的写法,里边是两横不是一横。

“恰”:右部是“合”,不是“台”。

“酥”:不要忘记左部“酉”里面的一横。

(3)多音字2.词(1)必须掌握的词妒忌曹军都督委托惩罚遮挡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筷子饥渴恰好官府榜文谋财诡计拖着坠下胸膛两截拳头喘气酥软顺风顺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半夜三更踉踉跄跄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天造地设荒郊野外安身之处(2)近义词才干~才能妒忌~嫉妒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惩处迟延~拖延疑惑~怀疑吩咐~命令晌午~中午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光滑~平滑开辟~开拓迸裂~裂开炎热~酷热呼唤~召唤安身~安家宽阔~宽广齐整~整齐小器~小气忌讳~避讳晦气~倒霉赶令~命令兴头~高兴横竖~反正精致~精美寂寞~孤独玲珑~精巧促狭~刁钻姊妹~姐妹(3)反义词推却➝答应惩罚➝奖赏齐全➝短缺疑惑➝相信秘密➝公开支援➝攻击恶意➝善意耻笑➝尊重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炎热➝寒冷欢喜➝难过宽阔➝狭窄顽劣➝乖巧齐整➝凌乱小器➝大方精致➝粗糙欢喜➝悲伤(4)词语归类①量词十万支箭一千多个草把子一家酒店一面旗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二斤熟牛肉一片好心一轮红日一阵狂风一行楷书大字一把西洋小银剪子②修饰词紧紧地揪住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折的哨棒铁棒似的虎尾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天造地设的家当③动词立下军令状故意延迟擂鼓呐喊抡起哨棒迸出鲜血饮涧泉拖男挈女采山花觅树果呼弟唤兄搬高凳捆剪子股拨籰子④特殊词语: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明明朗朗飘飘飖飖类似的词语: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神机妙算类似的词语: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聪明绝顶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抓耳挠腮类似的词语:交头接耳口是心非拳打脚踢二、佳句积累1.语言描写(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反衬出周瑜输得心服口服,发自内心地佩服诸葛亮。

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3讲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苏教版必修1

生物一轮复习第2单元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3讲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3讲细胞质、细胞器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Ⅱ)2.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Ⅱ)3。

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命观念)2。

对各种细胞器进行比较和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纳(科学思维)3.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科学探究)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的组成(1)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错误!2.细胞器的分离方法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利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3.八种常见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1)①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②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所特有,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3)③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4)④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⑤液泡:内有细胞液,可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6)⑥溶酶体:细胞内的“消化车间”,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或病毒。

(7)⑦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

(8)⑧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提醒:(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核、细胞壁等.(2)亚显微结构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结构。

线粒体内外膜、叶绿体内外膜及类囊体薄膜、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核膜等结构均属于亚显微结构.4.细胞骨架(1)存在:真核细胞中。

(2)作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结构: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人教版必修1 P46“相关信息")矿工中常见的职业病—-硅肺产生的病因是什么?提示:矿工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细胞死亡,造成肺功能受损。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

【优化方案】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单元知识整合课件 湘教版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
第(2)题,该题考查大气的运动。如右图所示: 题 该题考查大气的运动。如右图所示: 因此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选项 正确 正确。 因此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选项B正确。第 (3)题,该题考查对沃克环流的理解程度。哪 题 该题考查对沃克环流的理解程度。 个海区海水温度升高,则哪个海区降水增加, 个海区海水温度升高,则哪个海区降水增加, 根据世界海陆的分布, 根据世界海陆的分布,判断降水增加地区应 该是秘鲁附近,所以选项 正确 正确。 该是秘鲁附近,所以选项D正确。 【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 (1)A (2)B (3)D
单元知识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单 元 知 识 整 合 专题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归纳整合
“厄尔尼诺 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 1.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驱 .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 动着低纬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 动着低纬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了南赤 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 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表层的海水温度较 高,于是在太平洋西部的低纬地区便形成了 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 暖水池”。 一个水温较高的 暖水池 。当东部的海水向 西流走以后,邻近及下层的海水前来补充, 西流走以后,邻近及下层的海水前来补充, 形成补偿流,尤其是往上升的洋流, 形成补偿流,尤其是往上升的洋流,水温偏 因而东部海区则相对来说形成了“冷水池 低,因而东部海区则相对来说形成了 冷水池 ”。当海水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后,便形成 。当海水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后, 正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即沃克环流。 正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即沃克环流。
思路点拨】 【 思路点拨 】 第 (1)题 , 该题考查对文字 、 图 题 该题考查对文字、 表信息的获取、 分析能力及大气环流、 表信息的获取 、 分析能力及大气环流 、 世界海陆 分布知识。 在东太平洋赤道区, 分布知识 。 在东太平洋赤道区 , 由于秘鲁寒流带 来了冷海水, 来了冷海水 , 又由于东南信风所引起的厄瓜多尔 和秘鲁沿岸的海水上泛, 和秘鲁沿岸的海水上泛 , 形成了一条从南美西岸 沿赤道向西伸延的冷水舌, 沿赤道向西伸延的冷水舌 , 致使赤道区太平洋西 部和东部之间, 出现很大的温度差异: 部和东部之间 , 出现很大的温度差异 : 就多年平 均来说, 均来说 , 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亚地区海水的水温 较秘鲁沿岸水温约高8 以上。 这样, 较秘鲁沿岸水温约高 ℃ 以上 。 这样 , 通过海洋 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 就使暖空气在西太平洋和印 度尼西亚一带上升到高层之后, 一部分向东流动, 度尼西亚一带上升到高层之后 , 一部分向东流动 ,

第二单元复杂直流电路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复杂直流电路一轮复习

第一讲:基尔霍夫定律及支路电流法点击考纲: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和适用场合。

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一)课前尝试练习:1、看书P40-43完成下课知识准备(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流过任一节点的________________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或,该定律也可推广应用于。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从电路上的任一点出发绕任意回路一周回到该点时________________为零,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定律也可推广应用于求两点之间的。

(3)几个或多个元件首尾相连构成的无分支电路称为,此支路上流过任意元件的电流。

2、如图所示,为一网络的一部分。

则I1= ,I2= 。

3、某电路用支路电流法解的方程组如下:I1+I2+I3+I4=0I1R1-I4R4+E1=0I2R2-I4R4-E1-E2=0-I2R2+I3R3+E2+E3=0那么该电路的节点数为______________,网孔数为______________,支路数为______________,回路数为_______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指沿任意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2)任意的闭合电路都是回路。

()(3)回路电流和支路电流是同一电流。

()(4)在电路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流出该节点的流之和。

()(5)基尔霍夫定律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5、如图2-3所示网络N1、N2,已知I1=5A,I2=6A,则I3为()A、11AB、-11AC、1AD、-1AI1图2-4图2-36、如图2-4所示,电流I的值为()Us的值为()A、1AB、-2AC、2AD、-1AE、3VF、-3VG、2VH、-2V (二)课堂探究1、如图所示的电桥电路中,已知电阻R1、R2和R3中的电流分别是25mA、15mA和10mA,方向如图中所示,那么电阻R4、R5和R6中的电流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并在图上标出电流方向。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0中考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学案(含知识点):九年级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一空气一、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白磷燃烧,产生出大量白烟,等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药品:必须易与氧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

①不能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②不能用木炭、硫:它们燃烧后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会弥补所消耗氧气的体积。

③不能用镁条:因为镁条能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测定值红磷量不足集气瓶中的氧气不能完全被消耗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二、空气的成分及用途三、空气污染及防治【巩固练习】1.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汞槽中的汞起到液封作用B 、银白色的汞剧烈燃烧,迅速变成红色粉末C 、将生成的红色粉末加强热又能得到汞和氧气D 、足量的汞几乎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 2. 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装置中的红磷可以用木炭来代替B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观察现象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 、实验测定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总质量的1/53. 如图是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柱状示意图,其中“a ”代表的是( A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4. 小明整理出了空气成分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A ) A 、氧气支持燃烧,常用作宇宙航行的重要燃料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C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D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5.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是( D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 2含量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平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2)汽车尾气——CO (有毒)、NO 2(酸雨) (3)化石燃料的燃烧——烟尘、SO 2(酸雨)危害以及问题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问题: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空洞空气质量日报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CO 2不是空气污染物,CO 2本身无毒且是空气的重要组成成分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CO 、SO 2、NO 2、O 3、可吸入颗粒物(PM 10)、细颗粒物(PM 2.5) 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D、水槽中液面下降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D、禁止燃烧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8.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9.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D )A、本实验中所用的铜粉需要过量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1/510.下列物质,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D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1.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D )A、使用清洁能源B、加强大气质量监测C、积极植树造林D、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12. 下列行动不利于“保卫蓝天”的是(D )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C、使用清洁能源D、露天焚烧垃圾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概念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组成固定,可用化学符号表示组成不固定,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性质由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举例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五氧化二磷(P2O5)空气、海水、食盐水、各种天然水的等判断只能含有一种物质找出另种物质即可判断为混合物【注意事项】1、“新鲜”、“洁净”、“清洁”、“混合”不是判断物质是否纯净的依据。

202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__第2单元__力的合成与分解

2022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__第2单元__力的合成与分解
知F、α(F1与F的夹角)和F2的大小,求F1的大小,这时可有 以下几种可能:
(1)第一种情况是F≥F2>Fsinα,则有两解,如图1-2-11 所示.
(2)第二种情况是F2=Fsinα时,则有唯一解,如图1-2- 12所示.
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
1.小东在体育课上做单杠练习时,两臂伸直,双手平行握
住单杠,之后逐渐增加双手间距.此过程中手臂上的拉
力变化情况为
()A.逐渐变小源自B.逐渐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对小东受力分析可知,他受到重力和两臂的拉力而 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两臂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是 一定值.当两拉力间的夹角随两手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时, 两拉力也一直增大,B项正确. 答案:B
解析:设 F1=20 N,F2=30 N,F3=40 N 方法一:转化成求两个力的合力 把原来三个力看成(30 N-10 N)、30 N、(30 N+10 N),由 于原来三个方向上均为 30 N 的力的合力为 0.于是原题就转 化为一个沿 F1 方向 10 N 的力与一个沿 F3 方向 10 N 的力的 合力.则 F 合=2Fcos30°=2×10×cos30° N=10 3 N,方向在 F2 与 F3 之间,且与 F3 的夹角为 30°.
方法二:正交分解法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分解不在 坐标轴上的力 F1 和 F2.则对于 F2 有: F2x=-F2sin30°=-15 N; F2y=F2cos30°=15 3 N 对于 F1,有: F1x=-F1sin30°=-10 N;
F1y=-F1cos30°=-10 3 N 对于合力 F 合,有:Fx=F3+F1x+F2x=15 N; Fy=F1y+F2y=5 3 N 由图可知,所求合力大小为 F 合= Fx2+Fy2=10 3 N 合力方向与 F3的夹角为 α=arctanFFxy=arctan 33=30°. 答案:10 3 N,方向与 F3 的夹角为 30°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细胞代谢 专题4 酶1

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2单元 细胞代谢 专题4 酶1

付兑市石事阳光实验学校专题4 酶考点十二酶的本质及作用高考试题1.(课标理综Ⅱ,T6,6分,★★☆)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的底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涉及酶的结构、分布、功能和作用机理。

意在考查考生对与酶的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析: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无论细胞分化到何种程度,某些基本的代谢是细胞所共有的,如细胞呼吸、转录、翻译,这些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酶就是分化程度不同的细胞中所共有的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故A项正确。

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强,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故B项错误。

酶在生化反中起着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降低了化学反的活化能,提高了化学反速率,故C项正确。

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酶在一些化学反中可作为催化剂,而在另一些化学反中,则可作为底物被相关的蛋白酶水解,如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水解,又可以被胃蛋白酶水解,故D项正确。

答案:B2.(理综,T2,6分,★★☆)细胞代谢受酶的调节和控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都是通过影响靶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B.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率C.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D.对于一个细胞来说,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及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对酶的本质的识记能力和对酶作用机理的理解能力。

解析:激素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代谢终产物通过反馈调节,使酶的活性升高或降低来影响酶的活性,使代谢速率维持在一水平上,B 正确;同一个体由于分化形成了各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成的酶的种类不同,数量也不同,故代谢过程也不同,C错误;对于一个细胞来说,有分化、衰老、凋亡过程,在不同过程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发生变化,D错误。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1 第2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第4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第4讲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届某某某某部分学校高三起点质量监测)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一县”。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B.摧毁了宗法关系C.建立起官僚政治D.加强了基层治理解析:选D “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将过去血缘关系的氏族组织改造成为从户开始经什伍到乡聚再到县的严密的地缘关系组织,形成了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地方行政组织体系,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和中央集权,故选D项;秦王嬴政确立皇帝制度,排除A项;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不涉及宗法关系问题,“摧毁”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而材料强调基层治理,排除C项。

2.(2019届某某乌鲁木齐一模)古代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的说法,到秦始皇时期,“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

”这反映出( )A.周朝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秦朝继承了古代的祭祀制度C.秦始皇不遵循古代礼制D.秦朝大一统君主专制的形成解析:选D 材料信息“不论是天地鬼神、山川灵怪还是日月星辰,全都作为祭祀的对象”说明秦始皇统一后建立了不同于分封制下的新的帝王祭祀体系,这也是秦始皇一统天下,构建专制权威的表现,故选D项。

3.(2019届某某内江一模)秦汉之制,郡守每年秋冬向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状,县也同样要上集簿于郡,中央或郡各对其下属进行考核;与考课相辅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或刺史以监郡,郡县派督邮或廷掾以监县或乡,刺史、督邮随时按劾有罪赃的守、令或其他官吏。

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君主专制使分封制在秦汉完全丧失了影响力B.中央集权制度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C.科举制度使选拔的官吏责任感和执行力得以加强D.监察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解析:选B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对郡、县长官的考课和监察,这些措施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可见分封制在汉初仍有影响,排除A项;科举制在隋朝创立,排除C项;“从根本上保证了各级官吏的规X执政”,此说法夸大了监察制度的作用,排除D项。

2021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单元 第5讲 水圈和水循环

2021高考鲁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2单元 第5讲 水圈和水循环

第5讲 水圈和水循环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1.水圈的组成(1)特点⎩⎨⎧面积广,约占地球外表的71%连续但不规那么的圈层(2)组成⎩⎨⎧⎭⎬⎫海洋水——比例最大陆地水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各水体间相互转化 2.水循环 (1)水循环示意图(2)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类型 环节名称海上内循环①蒸发,②降水海陆间循环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地下径流,⑦下渗陆上内循环④降水,⑧蒸发,⑨植物蒸腾3.意义(1)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调节各圈层间的热量传输。

(3)改造着地表形态。

(4)促使了地球表层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方式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调水等。

1.水循环类型的主要环节及特点水循环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主要环节和特点可列表总结如下:类型主要环节及示意图特点例证海陆间循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地表径流输送,夏季风参与了水汽输送陆地内循环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海上内循环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未登陆的台风(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立都不可防止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构造、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给量。

(5)不利影响:特别关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施加影响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例如,沼泽大面积排干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降水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易造成洪涝灾害;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会加剧对水资源的污染,使世界绝大局部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归纳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归纳

《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知识概括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18、生产与花费(1)生产决定花费(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所决定)生产决定花费的对象——花费什么生产决定花费的方式——如何花费的问题生产决定花费的质量和水平——花费得如何生产为花费创建动力——跟着生产的发展,花费的对象、水平易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花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花费对生产起侧重要的反作用,合理花费的发展促使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添。

花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被花费了,该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后达成)花费调理着生产。

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花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花费热门的出现常常能带动一个家产的出现和成长花费为生产创建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踊跃性。

19、如何划分两个“动力”比较生产为花费创建动力花费是生产的最后目的和动力性质决定作用反作用表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花费是生产的目的现价钱降落,刺激花费生产改良商品性能等,刺花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激花费欲念着导向作用生产发展使得收入增添,花费为生产创建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提高花费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踊跃性作用花费水平提高,生活改良生产发展,经济增添结果20、社会重生产(1)社会重生产包含生产、分派、互换、花费这样互相联系的四个环节。

(2)社会重生产的四个环节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①生产决定花费。

生产决定花费;花费对生产有反作用,花费能拉动经济增添,促使生产的发展。

②生产决定分派。

生产是分派的前提和基础;分派影响生产。

分派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劳动者的花费水平,从而影响到劳动者生产的踊跃性。

③分派影响花费。

从公民收入的角度看,公民收入分派能否合理,会影响社会整体花费水平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个人收入的角度看,个人花费品分派能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家庭收入,从而影响到居民的花费活动。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讲细胞器__系统内的分工合

2022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讲细胞器__系统内的分工合

第2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对各种细胞器分工与合作的复习,明确组成细胞的结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进而建立生命部分与整体的观念理性思维通过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归纳及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总结,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识图析图能力科学探究通过“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掌握实验材料选取原则和显微操作技能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的组成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项目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增大膜面积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形成基粒生理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相同点①均具有双层膜;②都含有少量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③都能产生ATP,与能量转换有关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溶酶体消化“车间”“酶仓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病菌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使细胞保持坚挺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思考]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内的哪些结构?提示: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须染色)、染色体(须染色)。

若显示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则为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2018·全国卷Ⅰ,T1A)(2)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2018·全国卷Ⅰ,T1B)(3)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018·全国卷Ⅰ,T1D)(×)(4)RNA是高尔基体的结构成分(×)(5)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6)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和核糖核酸(√)(7)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组成(√)(8)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2.根据图示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细胞器的名称:[a]________,[e]________,[d]________,[c]________,[f]________。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中考备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

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对国家: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 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3)必然性: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4)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 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建设法治中国 (建设法治政府)

4、厉行法治
(建设法治社会)
5、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是什么)
1、知道我们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理解社会主义民主 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就是保 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2、积极参与民主生活,感知民主价值,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1、理解法治的意义和要求,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了解政府的作用和宗旨,知道依法行政的要求、核 心和意义; 3、坚持厉行法治,明确厉行法治的要求,理解法治和 德治的关系。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 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 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 主态度。 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 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核心考点二:建设法治中国
备考导航 知识整合 精讲精炼 核句明辨 时政链接 真题演练
2.1 法 治(P45-P47)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核心考点二:建设法治中国
备考导航 知识整合 精讲精炼 核句明辨 时政链接 真题演练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2单元 第4课时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2单元 第4课时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考向二 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 3.科学家将每个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含有细胞核,一半没有细胞核。将所有 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 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2天到第3天,无核细胞的死亡数迅速增加,
原因主要是实验操作对细胞造成损伤 B.无核细胞仍能存活一段时间,原因是细胞内
1234
4.(经典高考题)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核孔是R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错误。
1234
五分钟查落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核膜在分裂前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B错误;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错误; 核膜上具有核孔,能够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 息交流,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
生命系统
一的整体
一个统
基本单位 代谢和遗传
教材隐性知识
(1)源于必修1 P57“科学方法”:模型分为 物理模型 (如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概念模型(如种群的概念)和 数学模型 (如“J”形曲 线、“S”形曲线,公式、表格等)。 (2)源于必修1 P57“探究·实践”:在设计并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时, _科__学__性__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
第4课时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课标要求
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7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7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__南__非____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
__几__内__亚____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__赞__比__亚____
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尼日利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及其成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与成因如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第(1)题,“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 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 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 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4.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占世
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也很丰富。非洲北部和几内亚湾的 __石__油__资__源____十分丰富。非洲重要矿产国如下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古代史+第二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古代史+第二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课件
第四部分 世界古代史
第二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和亚洲国家
01 时空坐标 02 知识梳理 03 素养提升
04 史料研习 05 中考突破
1 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以及欧洲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 化。(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1. 封君封臣制
(1)8世纪前期,①_法__兰__克__王__国__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希腊和罗马古典著作及阿拉伯文化的传播,12世 兴起 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
中世纪教育“①_最__美___好__的__花___朵__”
博洛尼亚大学、 代表 巴黎大学、牛津
大学
自治 权利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②_教___育__自__主__权___
课程
构成 评价
3. 公元10世纪以后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下列各项中,对 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 C ) A. 庄园和农奴制盛行 B. 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C. 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 实行层层分封制度
4. (2022·广东模拟)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 的意识强烈,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城市争取自 治和反贵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 出当时( B ) A. 市民阶层浮躁的社会心态 B. 市民阶层形成的价值取向 C. 市民的观念消极颓废世俗 D. 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发展
制的封建国家
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史料一:典型的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 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 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 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 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1、汉字: ⑴起源: ⑵成熟: ⑶发展: ⑷统一: ⑸东汉: ⑹演变趋势:
知识结构
⑴起源: ①传说:“仓颉造字” ②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新石器时 代,陶器上出现了的一些刻画符号,可以读出来,被称 为“图画文字”(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象 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第2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单元课标要求:
1、概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 书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脉络; 2、概述绘画起源和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绘 画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脉络; 3、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 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 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 其艺术成就。
知 ⑶发展阶段 识 结 构
⑷各阶段书 法的特征及 成因
②自觉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后
①秦汉时期: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 ③隋唐时期: ④宋代:
⑤明代: A. ⑸书法的总特点 B.
主要书体介绍: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 ⑴特点: 拟的实用价值。 1.楷书 ⑵概况: 楷书始于东汉。魏晋楷书具有定鼎之功,钟繇、 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楷书步入鼎盛,欧阳询、 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 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典范。 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 ⑴特点: 的审美价值。 ⑵概况: 草书起源于汉初。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 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 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单元知识小结
一.汉字的发展演变
中 国 古 代 的 文 艺 长 廊
二.印宗秦汉: 三.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四.国画(中国画)
五.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六.我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历程
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1. 简述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认识汉 字统一的意义; 2.概述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3.中国古代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的原因; 4.汉字演变的趋势 。
明代
⑸书法的总特点
★小结:汉字演变的趋势 1.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字形字体 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2. 汉字形体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隶楷 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 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隶 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楷 书。 3. 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辅助性的字 体,例如在隶楷阶段,出现了辅助书体―― 草书和行书。
③总体特征: 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①成因:
A.政治:重文轻武 B.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 艺术各具情态 C.思想:理学的的发展,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宋代
②特点: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③代表人物: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①原因: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生活更加丰富多样 ②特点: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③代表人物:“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徐祯卿) ①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 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 ②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 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兼具审美功能 和实用功能。
四、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⑴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 ⑵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⑶中国画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 手法灵活、自由。 2.作用: 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3.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⑴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 ⑵中国画盛用线条,不像实物;西洋画线条不显著,很像实物; ⑶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 似真物,非常讲究透视法; ⑷中国画不讲究解剖学(表现人体骨骼筋肉的形状),画人物用象 征法;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画人物用写实法; ⑸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⑹东方绘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方绘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笔墨丹青(绘画)
课标要求:
1. 说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起源,列举绘画艺术 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2. 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基本特征术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阶段:
1.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产生 特征: 线条稚拙、色彩图案简单、将人物、动物形象或抽象的几何 图案描绘在地面上、岩壁上、陶器上,自然、生动、质朴、 粗犷,又不失浪漫。 代表作: 杰作:彩陶画《鹳guan鱼石斧图》、马家窑文化的《集体舞蹈图》 2.战国时期: 出现用毛笔绘在绢帛上的作品(帛画) 代表作: 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
⑶两宋时期:
①概况:
A.宫廷画院进入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 B.文人画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C.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亦称民间风情)成为当时画坛最大亮点,代表作 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②成因:
A.宋代出于消除地方割据和武人专权的政治需要,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文人阶层 不断壮大; 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C.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普及,民间文化繁荣。
2.草书
3.行书
⑴特点: 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 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⑵概况: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楷书
草书
唐 张旭《古诗四帖》
行书
⑷各阶段书法的成因、特征及代表:
①原因:秦汉一统 秦汉时期 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实用性文字)②特征 代表作:李斯的《泰山刻石》 汉 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①原因: A.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自己的道德情 操和理想融入书法之中; B.佛道发展,文化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 C.造纸术的传播,笔墨纸等文具的改进。 ②代表: A.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 B.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C.特点:虚幻灵动、飘逸潇洒 D.地位:“书圣”
⑵成熟: ①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至商朝,汉字 已形成完整体系); ②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 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籀zhou文”。 ⑶发展:春秋战国,汉字形字体紊乱,但人们对文字的丰 富与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 ⑷统一: 秦统一,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 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 广。 ⑸东汉:许慎总结“六书”造字规律 ⑹演变趋势: ①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②演变总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
③特点:
北宋: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南宋:描绘江南风光,构图不追求对称,墨色恬淡。 “残山剩水”:“马一角”--马远《山径春行图》“夏半边”---夏圭
⑷元、明、清时期:
概况: ①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②文人画盛行。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 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 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 ③明清时期时代变化、社会动荡,文人画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 沿袭元人山水意趣,并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艺术风貌不拘 成法,与传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代表人物:画僧“八大山人”朱耷擅画“瞪眼鱼”“伤心鸟”代表 作《松鹰图》; 清代有著名的“扬州八怪” ④明清文化普及,木刻版画成为小说、剧本插图;年画、布贴画和 剪纸画繁荣。
⑵隋唐五代时期:
①概况: A.著名的画家及代表作有: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 盛唐“画圣”吴道子(擅画宗教人物画)的《送子天王图》等,他们在继承前代 基础上,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反映了隋唐时期高超的艺术水平。
②绘画兴盛原因: A.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思想开放,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B.画家们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甲骨文
由于是刀刻 的,所以其线条 多方折,劲直为 主,同时字体的 结构,长短,大 小都没有定势。
易错警示: 甲骨文只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但不是 我国最早的文字。
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是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书 同文”政策,在全国推 行的标准字体。小篆的 主要特点是:笔画比大 篆简化,以柔婉、圆转 的线条构形;形体呈竖 长方形,整齐、匀称; 偏旁写法、部位安排有 定。
①成因: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中外交流频 繁,思想开放,兼收并蓄,整个社会充满着活力,激荡着一种 进取精神,当王朝鼎盛,社会走向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 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②代表人物及作品:
草书:张旭、怀素 人称“颠张醉素” 特点:狂放不羁、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隋唐时期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人称“颜筋柳骨” (新的高峰) 特点:注重规范法度、笔画完整结构 欧阳询:创“欧体”楷书 颜真卿:行书:代表作《祭侄(姪)文稿》 人称“天下第二行书” 特点:“气粗而字险”、“气郁而字敛” 墨妙通神,情切意真 楷书: 创“颜体” 代表作《多宝塔碑》等 特点: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 柳公权:创“柳体”楷书 代表作《玄秘塔碑》等
二、印宗秦汉 (篆刻)
1.篆刻: 即用汉字篆体入印,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2.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 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帝王用印称“玺” 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 称“印信”。 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3.明中叶以后,篆刻发展成为与书法、绘画一起相得益彰 的姊妹艺术。
隶书
隶书把大小 篆的笔划由圆转 改为方折,改变 了篆书狭长的字 体,结构上呈横 长竖短,字形变 得扁宽。
2.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