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四溢共品茶韵——亲自然课程,让教育更加丰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香四溢共品茶韵——亲自然课程,
让教育更加丰盈
【摘要】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是其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

在幼儿园日常教育中,我们有意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教育当中。

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地域关系,我们所开展的传统文化体现的不科学,不全面。

然而在一次与幼儿的谈话中,引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教学的思考。

比如:我们该如何选择传统文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落实?如何延续传统教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园园长带领着教研组人员,通过实地考察、人员分析、资源分析、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思考,最终定位实施茶文化传统教学。

【关键词】茶文化,实施;传统教学
1.
开展“茶韵香”生成背景
为了让幼儿真实、具体的感受到春天的变化,感受郊游的快乐。

我园特开展“走进乡野感受春天”春游活动。

在休息的时候,一名幼儿突然说道:“你们看,他们正在收茶叶。

”另一个幼儿说道:“现在是茶叶收获的季节,这些人天天会过来收茶叶的。

”这时,所有幼儿围绕这这个话题敞开,有的说:“茶叶有很多品种。

”有的说:“我家里也种了很多茶叶。

”有的说:“我爸爸妈妈可喜欢喝茶。

”有的说:“我还帮爸爸妈妈摘过茶叶。

”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边看边讨论着,在回幼儿园的路上,幼儿还时不时述说着有关茶的故事。

在春游结束后,我找到园长,与园长分享着“幼儿与茶”的故事,并阐述我们幼儿园周围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幼儿对茶又抱着非常大的兴趣。

如果在幼儿园实行有关茶文化的教育,对幼儿一定有较大的帮助。

园长听了我的建议后,在周一会议的时候,跟全体教师讲述了茶文化教育,并询问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
全体教师的讨论,全体教师认为,可以把老竹当地的茶当成我园的教育资源,开
展“茶韵香”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茶文化的丰富多彩。

因此,“茶韵香”主题活动就此诞生。

1.
开展“茶韵香”的具体实施
中国是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为了让幼儿了解茶的
相关知识,我园以螺旋上升的形式将“茶韵香”引入幼儿园教学,并通过让幼儿
观察、思考、实践,获得有关“茶韵香”的知识。

在实施“茶韵香”主题课程教
学中,我们抓住一条主线,点面结合,螺旋上升。

教师在目标定位上充分考虑幼
儿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形成具有学习坡度的层次和系列,使幼儿对茶文化的原有
经验上向更丰富的知识发展。

1.
注入情境性,发展幼儿“茶韵香”兴趣
所谓情景性,是指在开展“茶韵香”主题课程前提下,为幼儿创设生动、具
体的场景,使幼儿身临其境,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1.理念注入情景性
考虑到“茶韵香”主题教学活动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

为此,我们在设计“茶韵香”主题活动过程中就要求将“情景性”理念凸显出来,使幼儿更好地接
受“茶韵香”教学的熏陶。

2.环创注入情景性
在《指南》的学习以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环境的好坏对于幼儿
学习的重要。

环境可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得到潜移默化的学习。

为此,在建园之初,我们在一楼大堂创设“百茶园”,摆设了不同种类的茶,诸如
红茶、绿茶、龙井茶等等。

在楼梯墙面处,我们以“种茶”、“摘茶”、“制作
茶”、“卖茶”为主体创设背景。

我们借此这些环境创设,通过情景性的注入,
发展幼儿的对茶的兴趣。

3.教学入情景性
为加深幼儿对茶的理解,我们还以课堂教学形式来落实。

在教学活动中,我
们以情景表演,进行“茶的买卖”激活课堂;以实地观摩当地茶园、茶馆、茶庄,进一步了解茶的生长过程、茶的品种、茶的用途等;以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进
行现场教学,激发探索兴趣。

1.
渗透标识性,培育幼儿“茶韵香”能力
渗透标识是指根据“茶韵香”教学的需要,将“茶韵香”的内容以图文并茂
的形式于环境、教学之中,以传递“茶韵香”的相关知识。

1.所选“茶韵香”内容
为更好的落实“茶韵香”主题课程教学,提高幼儿对茶的兴趣。

为了让幼儿
从不了解茶到了解,掌握浅显有关茶的知识,我们以标识性环境创设,向幼儿传
递有关茶知识。

在教学初期,我们抛出,我们这里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茶。

在我
们抛出这里适合什么品种茶生长时,家长和幼儿通过网络、书籍的查阅,得出我
们这里适合种植的茶有:绿茶、红茶、白茶、惠明茶、龙井茶等等。

为此,我们
要求教师、家长和幼儿深入了解这些茶的有关知识,并以图文形式来展示对这些
茶的了解。

通过创设“我们一起来种茶”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了解“茶的
历史起源”、“丽水适合种植什么茶”等。

2.所教“茶韵香”内容延伸
通过前期的筛选,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最终,幼儿园选择了白茶、绿茶、红茶这三种品种的茶在幼儿园种植园中进行种植,同时将这三种品种的茶进行区
块分工(大班段负责白茶、中班段负责绿茶、小班段负责红茶)。

如大班段分配
到的是白茶的种植,那么白茶的种植、养护、收成、日常记录等都由大班段完成。

首先,大班段根据对茶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发现3、4月
份会开花,4、5月份会结果等等。

在种植结束后,大班段将种植白茶的经验、注
意事项以图文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

通过这种分享,使幼儿了解到白茶的生长过程、日常养护的注意事项等等。

3.所得“茶韵香”实践结论
通过种植,我们将种植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在这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引导
幼儿细心观察,查找白茶、绿茶、红茶这三种品种茶的相似之处。

通过幼儿仔细
的观察比较,发现这三种茶差不多在三月份开始采摘。

这时,我们鼓励幼儿以图
文的形式将这些发现进行记录,让幼儿对同类特性的茶有了进一步的加深理解。

1.
凸显探究性,加强幼儿“茶韵香”实践
凸显探究性,是指在开展“茶韵香”主题课程教学中,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究
和学习,以助其获得新的有关茶的知识。

实践中,我园基于“茶韵香”主题内容
的需要。

不断创设与主题内容匹配的探究活动。

除了种植白茶、绿茶、红茶外,
我们还开展“参观茶园”、“参观茶馆”、“参观茶庄”、“茶韵美术”等系列
活动。

1.参观茶园。

定期带领幼儿到茶园参观,丰富幼儿对茶文化的了解。

同时在
观察的过程中,我们还带领幼儿一起摘茶叶、卖茶叶活动。

2.参观茶馆。

通过带领幼儿参观茶馆,让幼儿了解各种茶叶,并让幼儿着重
观看茶艺表演,感知茶文化的丰富多彩。

3.参观茶庄。

带领幼儿参观茶庄,并亲自体验制作茶叶,了解茶叶制作过程。

4.茶韵美食。

带领幼儿制作有关茶的美食,通过制作美食、分享美食,潜移
默化的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老竹的茶文化具有浓郁的当地特色。

我们根据幼儿园
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不同方面
进行尝试探索“茶韵香”主题教学活动。

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园将不断尝试、
反思、改良,将茶作为突破口,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感受、了解中国茶的丰富
多彩,产生作为中国人的骄傲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2
[2]吕燕.上海教育科研[J]. “沙艺术”课程开发的园本探索,2017,07
[3]陈伟芬.幼儿教育研究[J]. 构建具有“海丝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的几
点思考,2017,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