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三导学案: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2 儒学的兴起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的史实。

2、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的观念的认同。

二、预习检查
1、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

2、汉武帝创建,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官立学校。

三、问题探究
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对中国和东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儒家学派的刨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概述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四、思维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汉武帝时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而今国家统一,但学派纷呈,各执一见,是无法统一思想的。

所以他主张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这样国家统治方可安宁一致。

材料二为加强君权,董仲舒还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

但是,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材料三针对西汉时期土地兼并严重和百姓生活困顿的现实,他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
思想,提出“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和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的主张。

材料四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他大力提倡孝道,认为孝为“天经”“地义”。

请完成:
(1)结合上述材料,归纳董仲舒的主要思想观点。

(2)你认为上述思想观点,哪些是积极可取的? 哪些是今天应当扬弃的?
五、课后巩固
1、董仲舒在其对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表明他主张()
A.百家争鸣B.削弱诸侯王势力
C.颁布“推恩令”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07宁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3、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料是()
A.《诗经》B.《春秋》C.《韩非子》D.《礼记》
4、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5、汉武帝之后儒学之所以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原因有( )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施②儒家经典被国家规定为学校教科书
③中央太学的设置④地方教育系统的初步建立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人俗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7、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8、“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9、(06全国)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
10、(07青岛模拟)如果你是一位历史学家,在考古中发现这样一份古代试卷:谈谈你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正确的是
()
A.对巩固国家统一有一定的作用
B.儒家学说是立国之本
C.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D.对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禁锢作用
11、(07济南模拟)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②以儒学思想为主体,融合其他学派思想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④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④
12、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由此可见,下列论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融合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派的思想丰富儒学
C.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膨胀
D.新儒学从根本上唾弃“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13、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2
预习检查: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2.太学
问题探究:(1)孔子。

仁。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和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思维训练:(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限制土地兼并和减轻农民负担;“三纲五常”和提倡孝道。

(2)“大一统”思想,对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国家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唯心主义的成分应受到批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专制做法不可取;“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属于神学迷信思想,应受到批判,但要求人君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在当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也对后世
有积极影响;提倡孝道,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有深刻的启发,但宣扬纲常伦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应受到批判。

课后巩固:1——5 DCCBD 6——10 DDDDD 11——13 C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