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管理1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船舶安全管理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船舶及船员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环境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设立船舶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五条船舶安全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和完善船舶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3. 组织船员安全教育和培训;4. 处理船舶安全事故;5. 负责船舶安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上报。

第三章船舶安全管理要求第六条船舶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有效的船舶检验证书;2. 船舶结构、设备符合安全要求;3. 船舶配备必要的救生、消防和应急设备;4. 船舶的航行、作业范围符合船舶证书规定。

第七条船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持有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2. 掌握船舶安全操作技能;3. 遵守船舶安全规章制度;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八条船舶安全检查:1. 定期进行船舶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船舶结构、设备、救生、消防和应急设备等;2.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船舶安全。

第四章船舶安全教育与培训第九条公司应定期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第十条船员培训内容:1. 船舶安全规章制度;2. 船舶操作技能;3. 救生、消防和应急设备的使用;4. 船舶事故案例分析。

第五章船舶安全事故处理第十一条船舶发生安全事故时,船长应立即组织船员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二条船长应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对船舶安全事故的处理:1. 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确定责任;2.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对责任人进行处罚;3. 事故总结:总结事故教训,改进船舶安全管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四条本手册由公司船舶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船舶海事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海事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海事安全管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以及与船舶海事安全相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船舶海事安全管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船舶安全、航行安全、人员安全。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第四条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第五条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应当对船舶进行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船舶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第六条船舶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安全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七条船舶驾驶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驾驶资格,严格遵守航行规则,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第八条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应当密切关注天气、海况变化,做好应对措施。

第九条船舶在停泊、作业过程中,应当遵守停泊、作业规定,确保停泊、作业安全。

第三章人员安全管理第十条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应当对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船员应当遵守船舶安全操作规程,服从船舶驾驶人员指挥,确保航行、作业安全。

第十二条船员应当掌握救生、消防、急救等技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四章船舶消防与救生第十三条船舶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消防、救生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船舶驾驶人员应当定期检查消防、救生设备,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五条船舶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时,船员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和救助。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船舶发生事故或者险情时,船舶驾驶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船舶、人员安全。

第十七条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船舶管理人应当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应急处置、救援救助等程序。

第十八条船舶发生事故或者险情时,船舶驾驶人员应当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配合海事管理机构进行应急处置。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模版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船舶安全管理行为,保障船舶安全运行,维护船舶乘员、货物和环境的安全,根据《海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我国注册或者运行的船舶及其乘员、船东、船舶管理公司等相关方。

第三条船舶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优化的原则,确保船舶安全管理的全面、系统和连续性。

第四条船舶安全管理应根据船舶的性质、用途、运行区域等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管理等级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五条船舶安全管理应强调风险管理,促进船舶和船员的风险意识,有效防范和应对船舶安全事故。

第六条船舶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权限和程序,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第七条船舶安全管理应注重培训和教育,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他们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二章船舶建设与装备管理第八条船舶建设应符合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船舶的结构、设备和装备的安全可靠性。

第九条船舶建设应进行设计、建造和验收,在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船舶的安全性能。

第十条船舶装备应符合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船舶的安全设备和救生设备的完好和可用性。

第十一条船舶装备管理应落实定期检查、维护和修理的制度,确保船舶装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

第三章船员管理第十二条船舶应配备符合相关资质和技能要求的船员,确保船舶的操作和管理有高素质的人员负责。

第十三条船员应具备相关的航海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国家和国际的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四条船员的值班、轮班和休息制度应科学合理,杜绝疲劳驾驶和过劳作业的发生。

第十五条船员应具备应急救援和灭火等紧急情况处理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事态。

第四章航行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航行前应进行船舶及其装备的检查,确保船舶和装备的良好状态,准备好行驶所需的文件和证书。

第十七条船舶的航行计划和航线应合理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航行策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船舶安全管理》课件

《船舶安全管理》课件
来自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案例分析
事故预防
通过建立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控 系统,一家航运公司成功减少事 故发生率
危险品管理
一艘油轮采取了多种措施来确保 危险品的安全运输和储存
应急响应
一艘邮轮成功应对了一次火灾事 故,保护了船上所有乘客和船员 的安全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考核与改进
1 内部审核
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船舶安全管理》PPT课 件
船舶安全管理的定义和意义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要素
责任与领导
明确船舶安全管理的责任和领导体系,确保高层关 注
培训与教育
提供培训和教育,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政策与流程
建立和传达船舶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流程,确保一致 性
审核与改进
定期审核和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有效性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流程
1
风险评估
识别和评估船舶安全风险,制定适当的控制
资源配置
2
策略
确保船舶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设备来应对风险
3
安全培训
为船员提供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
1 标准化操作
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确保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2 技术支持
利用最新的船舶安全技术和设备提供支持
3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和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效果
2 客户反馈
倾听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船舶安全管理制度
3 持续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和反馈进行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的总结与展望
总结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船舶安全 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持续不断的 努力和改进
现状分析

船安全管理制度

船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船舶及其在航、停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组织机构1. 船舶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船舶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制定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处理船舶安全事故。

2. 船舶安全管理员:负责船舶日常安全管理,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监督船舶安全操作,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 船员:严格遵守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四、船舶安全管理职责1. 船舶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2)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3)组织船舶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4)处理船舶安全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2. 船舶安全管理员职责:(1)组织实施船舶安全检查,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2)监督船舶安全操作,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组织船舶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4)及时报告船舶安全状况,向上级汇报船舶安全管理情况。

3. 船员职责:(1)遵守船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掌握船舶安全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消除。

(4)积极参加船舶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船舶安全管理制度1. 船舶安全检查制度:(1)船舶安全管理员定期组织船舶安全检查,对船舶设备、设施、船员操作等进行全面检查。

(2)发现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确保船舶安全。

(3)船舶安全检查记录应完整、准确,及时上报。

2. 船舶安全操作制度:(1)船员必须遵守船舶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船长负责船舶安全航行,对船员操作进行监督。

(3)船舶在航行、停泊、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船舶安全培训制度:(1)船舶安全管理员组织船员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船员安全意识。

船舶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船舶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

船舶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材(正文)第一章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船舶安全管理是保障海上航行安全的关键环节。

随着全球海洋贸易的不断增长,船舶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船舶安全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并关系到乘客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本章将介绍船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国际法规和标准。

1.1 船舶安全管理的定义船舶安全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和实施保证船舶安全的制度和程序。

其目的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船舶的财产安全。

1.2 国际船舶安全管理法规船舶安全管理的全球标准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和推行。

其中包括国际安全管理规范(ISM Code)和国际船舶与港口设施安全规范(ISPS Code)。

这些法规对船舶公司、船舶管理者和船员提出了必要的要求和指导,以确保航行安全和防范恐怖袭击。

1.3 船舶安全管理的好处良好的船舶安全管理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包括:1)减少事故风险: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程序,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潜在风险。

2)保护人员生命安全:船舶安全管理将人员的生命安全置于首要位置,通过培训和演习提高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保护船舶财产安全: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可以确保船舶的设备和财产得到妥善维护和保护,减少损失。

4)提高运行效率:良好的安全管理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减少停航和延误,降低经济损失。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船舶安全管理包括一系列的要素和措施,涵盖船舶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船员的培训等多个方面。

本章将介绍船舶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和相关的措施。

2.1 功能分析与目标设定船舶安全管理的第一步是进行功能分析,了解船舶及其相关运营活动的特点和要求。

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的目标和策略,确定管理的重点和领域。

2.2 制度与程序建立良好的船舶安全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和程序,包括船舶规章制度、安全运营手册、应急预案等。

这些文件应该明确规定相关责任及处理流程,并得到船舶所有人和船员的理解和执行。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手册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

第二条本手册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及水上交通工具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船舶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监管、确保安全的方针。

第四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员和船员应当严格遵守本手册的规定,确保船舶安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五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设立船舶安全管理组织,明确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第六条船舶应当配备充足、合格的人员,保证船舶安全运行。

第七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对船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船舶应当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要求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船舶安全运行第九条船舶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条船舶应当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确保设备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船舶应当遵守航行规则,保持正规航行。

第十二条船舶应当配备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保障船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三条船舶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第四章船舶污染防治第十四条船舶应当遵守污染防治法规,加强污染防治管理。

第十五条船舶应当配备污染防治设备,防止污染物泄漏。

第十六条船舶应当加强油料、化学品等危险品的管理,防止泄漏、火灾等事故。

第五章船舶安全监督第十七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接受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八条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船舶安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九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配合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二十条违反本手册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违反本手册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本手册的解释权归海事管理机构所有。

本手册旨在为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员和船员提供船舶安全管理的具体操作指南,以保障船舶及水上交通的安全。

船舶安全管理1

船舶安全管理1
•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联合国海洋事务管理部门; – 国际海事组织(IMO); – 国际劳工组织(ILO) ; – 船旗国; – 港口国; – 沿岸国; – 船级社等其他行业组织机构 – 船公司; – 船舶;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联合国海洋事务管理部门
– 联合国法律事务厅内的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是 联合国负责海洋事务的管理部门,也担任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秘书处。
1994年6月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新增了第ix章船舶安全营运管理使ism规则得以于1998年7月1日起对客船高速船和50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第一批船及其公司强制实施ismism规则的主要内容规则的主要内容ismism规则由规则由1313条组成条组成包括前言包括前言总则总则安全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职责和权力公司的职责和权力指定人指定人员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资源和人员船上操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作方案的制定应急准备应急准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和险情报告和分析事故和险情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维护船舶和设备维护文文件件公司审核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以及发证复查和评价以及发证审核和审核和监督监督
– 公约对港口国防污染的管辖一直延伸至岸外设 施;
– 公约对污染赔偿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船舶安全管理国际公约
• 国际海事组织所制定的主要公约
– 与海上安全有关的主要公约和规则
•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SOLAS)、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1976年国际 海事卫星组织公约》、《1978年国际船员培训、发 证和值班标准公约》(1978STCW)、《1979年国 际搜寻和救助公约》
国籍船舶依法检查船舶技术状况、操作性 要求、船舶配员、船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以确保船舶和船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海 洋污染,维护本国利益。

船舶管理制度文本

船舶管理制度文本

船舶管理制度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船舶的安全运行、保护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海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船舶管理单位对其所管理的船舶进行管理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文档化。

第三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设立并完善船舶管理体系,明确船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加强对船舶的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程序和文件,对船舶的建造、维护、操作和报废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五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员培训制度,保障船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确保船舶安全运行。

第六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船舶维护和修理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能够应对突发事故和灾害,保障船舶及其乘员安全。

第八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环保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保护海洋环境,履行社会责任。

第二章船舶管理体系第九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依法设立并完善船舶管理体系,明确船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第十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程序和文件,对船舶的建造、维护、操作和报废等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十一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船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建造和运行的管理制度,规范船舶的建造和运行活动。

第十三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船舶及其乘员的安全。

第十四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维护和修理的管理制度,保证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培训制度,确保船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保障船舶安全运行。

第十六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船舶环保管理制度,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保护海洋环境。

第三章船舶管理制度第十七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并不断完善船舶管理制度,规范船舶管理活动。

第十八条船舶管理单位应加强对船舶的日常检查和监督,确保船舶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船舶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船舶安全运行,提高船舶质量,保障船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船舶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及其所属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客船、货船、油船、化学品船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船舶安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第四条船舶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船舶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船舶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2. 船舶应配备齐全的安全设备,并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船舶应建立健全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船员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4. 船舶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船舶应加强对船员的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五条船舶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船舶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2.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三章船舶质量控制第六条船舶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要求:1. 船舶设计、建造、改装、维修等过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执行。

2. 船舶材料、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的产品。

3. 船舶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进行,确保船舶质量。

4. 船舶质量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 具有船舶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b. 具备较强的技术分析和判断能力。

c.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第七条船舶质量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 船舶安全技术状况检查。

2. 船舶设备设施检查。

3. 船舶材料检查。

4. 船舶质量记录检查。

第四章船员管理第八条船员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1. 船员应具备相应的船员资格证书,并接受专业培训。

2. 船员应遵守船舶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安全运行。

3. 船员应定期参加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4. 船员应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船舶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保障第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

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交通船舶的使用安全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和船舶的安全,维护交通秩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交通领域从事船舶使用的组织、个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第三条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风险管控”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合理、有效、便利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六条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七条组织和个人在交通船舶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不得违法违规操作,确保船舶和人员的安全。

第八条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公安、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第二章交通船舶的使用安全管理第九条交通船舶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船舶良好的状态和正常运作,不得有严重缺陷和故障。

第十条交通船舶使用前必须保证船舶的工作人员已取得相应的岗位资质和操作证书,熟悉船舶的使用规程。

第十一条交通船舶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航道航线行驶,不得违章违纪,不得随意变更航行计划。

第十二条交通船舶使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载客、载货人数进行操作,不得超载,确保船舶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第十三条交通船舶使用过程中,船员必须一直保持清醒,不得饮酒、吸烟或使用其他影响操作能力的物质。

第十四条交通船舶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与岸上通信畅通,定时向相关管理部门汇报船舶的位置、动态等信息。

第十五条交通船舶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船舶内部的秩序,严禁违反规定行为的发生,确保乘客和船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六条交通船舶使用应做好紧急避险准备工作,定期组织船舶人员进行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三章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的监督和处罚第十七条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要求整改,确保工作的落实。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范例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船舶运营行为,保障船员和船舶的安全,促进船舶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海事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三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建立和完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船舶安全管理的职责、权限和程序。

第四条船舶负责人应当重视船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第五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建立船舶安全管理文件,并向船员明示。

第六条船舶安全管理文件应当包括船舶安全管理体系、船舶安全管理职责划分、船舶安全管理程序、船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等内容。

第七条船舶负责人应当组织船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安全演练。

第八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建立船员安全档案,记录船员的安全培训情况和安全意识评定结果。

第九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评估结果报告海事管理部门。

第十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建立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召开会议。

第三章船舶安全管理职责第十一条船舶负责人应当指定一名具有船舶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船舶安全管理主管。

第十二条船舶安全管理主管负责制定船舶安全管理计划,协调船舶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船舶安全管理主管负责监督船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四条船舶安全管理主管应当及时向船舶负责人报告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

第四章船舶安全管理程序第十五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建立船舶的安全管理程序,包括船舶的安全检查、航行计划、船员培训等。

第十六条船舶安全管理程序应当具体明确,便于实施和检查。

第十七条船舶安全管理程序应当根据船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五章船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十八条船舶负责人应当组织船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九条船舶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安全演练,检验船员的安全训练效果。

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交通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规定(最新版)1、交通船舶必须持有符合三类航区要求的有效证件(适航证)和安全证书,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话务员应持有有效的适任证。

2、交通船上必须配有足够的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筏等救生设备,并配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和油污器材和油污水分离器等设施。

3、船上应配有高频电话(VHF),并备有水上作业水域图。

4、船上应设有安全紧急通道,并将安全通道示意图上墙。

5、应按照调度室指定的航行线路、停靠站点和时间航行,定点靠泊。

6、船上应按核定的载人数量运送员工上下班,不得超载;超过载核人数,船长有权拒绝开船。

7、交通船上严禁装运和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如因工作急需需要携带者应事先与船长联系并进行妥善处理,严禁人货混装。

8、船舶接放缆绳的船员必须穿好救生衣,站在适当位置,待船到位靠稳后拴牢缆绳,搭好跳板,并作好人员上下船的保护,以防不测。

9、乘坐交通船的员工必须自觉遵守乘船规定,听从船员统一指挥,待船靠稳拴牢后依次上下,不得抢上抢下或船未靠稳后就跳船,不得站立和骑坐在船头、船尾或船帮处;严禁擅自跨越上下船或酒后登船。

10、非驾驶人员禁止进入驾驶台,严禁随意乱动船上一切救生、消防等设施;严禁非驾驶人员擅自操作。

11、交通船上严禁随地吐痰,吸烟者必须到指定区域吸烟。

烟蒂、纸屑应放入垃圾箱内,自觉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范文(3篇)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范文1、水上施工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向当地海事部门申请办理《水上水下施工许可证》。

2、施工船舶应持有有效的船舶国籍证书或船舶登记证书。

3、施工船舶的适航区域要符合航区要求。

所有的施工船舶,包括打桩、起重船、驳船、交通船、运输船等,都应持有船检部门签发的有效适航证书。

4、施工船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规则》配备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合格船员。

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话务员必须持有合格的适任证书。

5、施工船舶在航行、锚泊或作业时,除应按规定的信号外,根据不同的施工状况,显示不同的信号。

6、在各施工作业点,夜间应按规定显示警戒灯标或采用灯光照明,避免航行船舶碰撞水中桩墩。

在显示灯光照明时应注意避免光直射水面,影响船舶人员的瞭望。

7、施工船舶应加强值班制度,船上应有夜间照明设备,设有发电设备的船只,应备有防风灯和电池灯具。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范文(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员和船舶的安全,维护船舶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航行,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所有人或管理人雇佣的船舶。

第三条: 所有船舶所有人、船舶管理人、船舶操作人员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 船舶安全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全面、预防和主动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五条: 船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建立并落实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 船舶操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

第七条: 船舶所有人、船舶管理人、船舶操作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确保船舶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 安全制度第八条: 船舶所有人或管理人应当建立船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及船员的人身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船舶的安全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船舶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船舶及船员的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船舶安全管理的决策、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船舶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船舶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船舶安全管理办公室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船舶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组织制定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监督检查船舶安全管理工作;(四)组织开展船舶安全教育培训;(五)处理船舶安全事故;(六)完成船舶安全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船舶安全管理要求第七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备符合要求的船员,船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八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配备齐全的船舶安全设备,并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第九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维护和保养,确保船舶安全。

第十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航行安全评估,确保航行安全。

第十一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船舶污染预防,确保船舶及其作业活动不造成环境污染。

第十二条船舶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船舶安全培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四章船舶安全检查与事故处理第十三条公司定期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船舶设备、船员资质、船舶运行状况等。

第十四条发现船舶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确保船舶安全。

第十五条发生船舶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理事故,并按规定报告相关部门。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六条对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对违反船舶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罚。

第十八条对因船舶安全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船舶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

船舶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船舶安全管理,保障船舶、船员和旅客的人身安全,维护水上交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船舶及其船员、旅客和工作人员。

三、安全责任1. 公司对船舶安全负总责,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船舶安全工作,定期召开船舶安全会议,研究解决船舶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 船舶船长为船舶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 船员应严格遵守船舶安全规章制度,自觉维护船舶安全。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船舶安全技术管理(1)船舶应具备合法的船舶检验证书,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确保船舶安全技术状况良好。

(2)船舶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船舶应配备齐全的救生、消防设备,定期进行检验和保养。

2. 船员安全管理(1)船员应持有相应的船员证书,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和职业操守。

(2)船员应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船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3. 旅客安全管理(1)船舶应配备必要的旅客服务设施,确保旅客的舒适性。

(2)船舶应加强旅客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识。

(3)船舶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4.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1)船舶应遵守水上交通安全规定,按规定航线航行。

(2)船舶应加强瞭望,确保安全航行。

(3)船舶应保持通信畅通,遇险时及时报警。

五、监督检查1. 公司应定期对船舶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船长应定期组织船员开展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船员应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

六、奖惩1. 对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船舶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个人和集体,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注:本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船舶安全管理规定

Ⅰ船舶安全管理规定(一)驾驶部航行值班规定1、值班人员要认真履行值班职责,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集中精神,在任何情况下,没有正式人员接替,不得离开岗位,确保安全航行。

2、值班人员不得在操作时擅自离岗位或看阅书报或做与值班无关的事。

3、驾驶台操作人员应衣着整齐,不准赤背只穿内裤或穿拖鞋值班.4.驾驶部人员要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做到勤了望、勤联系、勤探水、勤检查。

5、出航前及出抗时禁止饮酒;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驾驶。

6、清楚而洋细地填写航行日记.(二)驾驶部停泊值班规定1、为保证船舶在停泊中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停泊时必须指定足够的自守人员,做好值班工作。

2、船舶停泊留守人员必须以随时能开航执行任务为原则。

3、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做其他与值班无关的活动。

4、船舶进厂修理,随船工作人员白天必须在船上工作,晚上安排值班人员不得少2人。

5、船舶所在港口悬挂台风信号一号风球时,在船人员不得离船外宿,已完船人员获悉后立即回船参加防台,随时做好防洪和完成其他特殊任务的准备。

6、停泊值班人同必须做到。

(l)提高警惕,禁止闲杂人员上船,经常到船舶四周巡视,检查锚链、系统、信号、照明等是否正常。

(2)了望船舶四周,注意气象、水位、水流、风向等增况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雾季中途停泊或锚泊在能见度不良的地方时,要按章鸣放雾号。

(4)做好防毒、防火、防盗、防破坏等工作.(5)做好停航过程中的有关情况记录。

(三)航行中轮机部值班规定1、航行值班时,轮机部必须有轮机长或轮机人员负责当班。

2、应服从值班驾驶员的指挥,及时准确地执行驾驶员的命令。

3、加强巡回检查,做到勤听、自看、勤模、勤嗅,经常检查并正确调整使用中的机电设备,保证其转速、压力、温度、电压、电流、油量及水量等工作参数正常。

4、迅速地排除机电设备的故障,当无法排除时,应立即请技十人员指导解决。

5、在航行过程中,如发现主、副机等有故障时,值班轮机人员应及时通知驾驶部,进行临时停机排除故障。

船舶安全管理[修改版]

船舶安全管理[修改版]

第一篇:船舶安全管理第二章与船舶安全管理相关的国际公约法规1、试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性质及其内容构成(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称为“海洋的宪法”,并被认为是和“联合国宪章”齐名的对国际社会的杰出成就,是为了协调各国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活动中的关系而制定的。

(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涉及的内容包括领海毗连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国、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岛屿制度、闭海或半闭海。

内陆国出入海洋的权利和过境自由、国际海底、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等各项发露制度,共17个部分320条。

另有九个附件盒一个最后文件。

5、IMO组织定制的与海上安全、保安有关的主要公约和规则有哪些?与海上安全有关的主要国际公约包括《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 1974)、《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REG 1972)、《1976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公约》(INMARSAT 1976)、《1987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1987)、《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SART 1979)。

6、件数SOLAS1974附则的主要内容。

附则包括:总则、构造(II-1结构,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II-2防火、探火和灭火),救生设备与装置、无线电通信设备、航行安全、货物装运、危险货物的载运、核能船舶、船舶安全营运管理、高速船安全措施,加强海上安全和保安的特别措施,散货船安全附加措施。

7、STCW公约有何功用?经修订的公约主要由哪些内容构成?(1)STCW1987公约第一次对船员的技术标准要求法规化、全球化;要求值班高级船员必须持有适任证书,参加值班的普通学员必须接受规定的培训,对不同等级证书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海上资历做了规定。

(2)马尼拉修正案在保留STCW公约1995年修正案的结构与目标,不降低现有标准,不修改公约条款的前提下,主要做了如下修改:①理顺病规范了三种证书(适任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及书面证明)的要求,规定适任证书及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船长和高级船员的培训合格证由海事主管机关签发;②新增证书的签发和登记条款,对海上服务资历的认可,培训课程的确认,都做了明确规定;③增加了独立评价报告内容的明确要求,增加了公司的责任;④修正了休息时间量化标准;⑤增加了电子员的培训与适任要求;⑥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的培训要求。

船舶安全管理手册

船舶安全管理手册

船舶安全管理手册第一章引言船舶安全管理手册是指船舶公司或船舶运营者编制的一份文件,用于规范船舶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操作程序。

本手册的目的是确保船舶及其船员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保护船员和船东的利益。

第二章安全管理体系2.1 承诺和政策船舶公司应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明确的承诺和政策。

该政策应包括保证船舶和船员的安全、合法合规操作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2.2 责任和权力分配船舶公司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并规定相应的管理职责。

船舶公司还需要建立一个沟通渠道,以确保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2.3 安全目标船舶公司应设定明确的安全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行动计划。

这些目标应具体、可量化和可检验,旨在持续改善船舶和船员的安全。

2.4 紧急情况管理船舶公司应建立紧急情况管理制度,包括危险情况报告、应急响应计划和紧急事件演练。

目的是提高船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快速、有效地处理意外事件。

第三章操作程序3.1 人员管理船舶公司应制定明确的人员管理程序,包括招聘、培训、健康和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船员的资质和适任性应符合国际和国家的相关要求。

3.2 航行操作船舶公司应根据国际和国家的相关法规制定航行操作程序,包括航行计划、航行指导和航行监控等。

航行操作程序应保证船舶的安全和合规。

3.3 船舶维护船舶公司应建立全面的船舶维护程序,包括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船舶的维护保养应确保其始终处于安全和可靠的状态。

3.4 货物装卸船舶公司应设立货物装卸程序,确保货物的安全装卸和妥善保管。

包括货物的受控进出船舶、货物的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管理规定。

第四章文件和记录4.1 文件控制船舶公司应建立文件控制程序,确保船舶安全管理手册和其他重要文件的及时更新和有效使用。

手册必须编制、审查、批准、分发、更新和废止的流程。

4.2 记录管理船舶公司需要建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涉及船舶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船舶行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行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船舶行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船舶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港口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拆解、运输、使用和管理活动的企业和从业人员。

第三条船舶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船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落实安全生产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第五条船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企业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六条船舶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七条船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安全生产计划、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培训、安全生产检查、事故处理等内容。

第八条船舶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的重点任务和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资源。

第九条船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措施,包括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条船舶企业应当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保障从业人员安全。

第十一条船舶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二条船舶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处理制度,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四章安全生产保障第十三条船舶企业应当保证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员等资源,确保安全生产。

第十四条船舶企业应当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五条船舶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数据库,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U, 1993年签署); • 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比海备忘录(2019年签署);
备忘录组织
• 地中海备忘录(Mediterranean MoU, 2019年签署);
• 印度洋备忘录(2019年签署); • 西部和中部非洲备忘录(2019年签署); • 黑海备忘录(BLACK SEA MOU); • 美国则独立实施PSC。 • 海湾地区的PSC备忘录正在准备。
– 海上交通事故 – 人为因素; –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船舶安全管理产生背景
• 事故原因调查表明,80%以上的海上交通事故与 人的因素有关,管理不善在事故中也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
• 国际海事界认识到,以往制定的规则或公约对船 舶技术比较重视,忽视了人的因素以及管理的作 用。
• 1993年,针对人的因素和管理制定的《国际船舶 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在 国际海事组织(IMO)第十八次理事大会上通过。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目前涉及SOLAS公约的热点问题: • IMO成员国资源审核机制(Voluntary IMO
Member State Audit Scheme): • 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Goal-Based New
Ship Construction Standards, GBS): • 综合安全评价(FSA); • 海上保安、客轮安全、海上事故调查、人
• 2019年我国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 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 则)
船舶安全管理概论
• 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 概念; – 对象; – 特点; – 指导思想。
船舶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
• 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 • 适用的对象则是船舶营运系统; • 旨在保障船舶营运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海
– 第IX章船舶安全营运: – 第X章高速船安全措施; – 第XI章加强海上安全、保安的特别措施; – 第XII章 散货船安全附加措施。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SOLAS1974附则后的附录向缔约国提供了船舶安全证书 的标准格式:
• 包括: • 客船安全证书; • 货船构造安全证书; • 货船设备安全证书; • 货船无线电安全证书; • 货船安全证书; • 免除证书; • 核动力客船安全证书; • 核动力货船安全证书等。
污染环境的后果; • 国家和公司的安全规定能否得到有效落实
就取决于船员。
船舶安全管理概论
• 船舶安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 管理理论 ; – 安全科学 ; – 法治方法; – 行政方法 ; – 教育与培训方法 ; – 经济手段。
船舶安全管理国际公约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公约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有关定义及规定; – 公约在海上安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
– 公约对港口国防污染的管辖一直延伸至岸外设 施;
– 公约对污染赔偿责任也做出了规定。
船舶安全管理国际公约
• 国际海事组织所制定的主要公约
– 与海上安全有关的主要公约和规则
•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1974SOLAS)、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1976年国际 海事卫星组织公约》、《1978年国际船员培训、发 证和值班标准公约》(1978STCW)、《1979年国 际搜寻和救助公约》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1974年10月21日在伦敦召开了SOLAS缔约国会 议,71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最后通过 了《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最终议定书和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该公约于1980年5月25日生效,我国于1980年1 月7日加入该公约
• 74公约除了将过去的修改内容容纳进新版公约外, 还增加了默认接受程序,使今后的公约修正案能 够尽快生效。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船级社(Classification Society):
– 船级社是民间商业机构; – 从事船舶检验和公正检验,对符合其入级与建
造规范的船舶签发相应的船舶入级证书; – 船级社还接受本国和外国政府的授权,代行船
舶法定检验。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船级社(Classification Society):
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管理职能; • 目标是保证船舶安全、高效地在清洁海洋
上营运,简而言之,是船舶安全。
船舶安全管理的特点
• 国际性 • 法规性 • 流动性 • 高风险
船舶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
• 预防为主; • 实事求是; • 全面系统; • 持续有效; • 重视人因; • 兼顾技术。
船舶安全管理概论
– 我国船级社是中国船级社(China Classification Society, CCS), 该社已经加入 了国际船级社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lassification Society, IACS), 并曾担任 该会的轮值主席,列席IMO会议。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联合国海洋事务管理部门; – 国际海事组织(IMO); – 国际劳工组织(ILO) ; – 船旗国; – 港口国; – 沿岸国; – 船级社等其他行业组织机构 – 船公司; – 船舶;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联合国海洋事务管理部门
– 联合国法律事务厅内的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是 联合国负责海洋事务的管理部门,也担任了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秘书处。
– 为缔约国会议提供服务,并努力通过向各国和 各个政府间组织提供信息、咨询意见和援助。
– 密切注视着有关公约、海洋事务和海洋法的一 切事态发展,并每年就此向联合国大会提交报 告。
– 还向大会和其他政府间论坛提出建议。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国际海事组织(IMO)
– IMO是联合国负责海上事务的专门技术机构 – 宗旨是:“在与从事国际贸易的各种航运技术事宜有
船舶安全管理
课程简介
• 课程性质
– 高等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课; – 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课程 “船舶管理”; – 适用对象包括甲、乙、丙类驾驶专业
课程简介
• 课程任务
– 增强学生船上安全意识; – 了解相关公约与法规; – 熟悉船上安全操作; – 保护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
课程简介
• 历史沿革
• 国 际 行 业 组 织 ( International Industry Association):
– 国际航标协会IALA; –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 –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 – 国际航运商会(ICS)、国际航运联盟(ISF)、波罗
的 海 航 运 公 会 ( BIMCO ) 、 国 际 独 立 油 轮 船 东 协 会 ( INTERTANKO ) 、 国 际 干 货 船 东 协 会 (INTERCARGO)、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ITF)、 国 际 海 上 引 航 员 协 会 ( IMPA ) 、 国 际 船 东 互 保 协 会 (P&I Clubs)等等。
• 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
– 宗旨是促进社会公正和国际公认的人权和劳工 权益。
– 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确 定基本劳工权益。
– 共召开过9次专门涉及船员的海事大会,通过 了41个公约,1个议定书以及29个建议书。 2019年2月,ILO通过了将众多公约综合在一起 的《2019国际海事劳工公约》
– 与海上防污染方面有关的主要公约和规则
• 主要有《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 舶造成污染公约》、《1969年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 故公约》等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1912年发生的“泰坦尼克”号灾难; • 1914年1月20日,出席本次会议的13个国
家代表签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认可的海上安 全准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公约重点对客轮提出了安全要求,其中对 船舶构造、分舱、救生、及防火和救生设 备做出了严格的,并要求配备无线电设备。
国籍船舶依法检查船舶技术状况、操作性 要求、船舶配员、船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以确保船舶和船员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海 洋污染,维护本国利益。
备忘录组织
• 覆盖欧洲及北大西洋的巴黎备忘录(Paris MoU 1982年签署);
• 拉丁美洲备忘录(1992年签署); •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东京备忘录(Tokyo
关的政府规定和惯例方面,为各国政府提供合作机制; 并在与海上安全、航行和防止及控制船舶对海洋造成 污染的有关问题上,鼓励和便利各国普遍采用最高可 行的标准”。 – 自从“911”事件后,IMO又增加了海上反恐的任务。 – IMO将自己的任务定位为“确保在清洁海洋上的安全、 保安、高效的航运”。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船旗国
– 维护国家海洋主权; – 对外国籍船舶实施港口国监督; – 统一管理水上安全监督(包括船舶、船员、通
航秩序、航标测绘、搜寻救助、海上交通事故 调查处理等); – 防治船舶污染包括船舶污染海域事故调查处理 等。
船舶安全管理的组织
• 港口国(Port State, PS): • 港口国监督(PSC),港口国当局对抵港的外
• 船舶安全的实际操作过程; • 船上安全作业管理; • 应急; • 海事的处理。
课程简介
• 主要内容
– 安全管理理论 – 船舶安全管理国际公约和法规 – 船舶安全管理国内法规 – 船舶安全(岸上)监督 – 船舶安全作业及管理 – 船舶应急管理 – 海事调查与处理
船舶安全管理概论
• 船舶安全管理产生背景
《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 1974年SOLAS公约附则:
– 总则; – 构造(1结构、分舱与稳性、机电设备;2 防火、探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