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2.5高三二模理综物理部分
2012届高三毕业班物理第二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

2012届高三毕业班物理第二次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C3、A4、C5、B6、C7、B8、C9、B 10、B 11、A 12、BC13、C 14、C二、实验题15、0.02s 0.70cm 0.100m/s16、(1)m ≪M (2)B (3)m 过大(或M 过小),造成m 不是远小于M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木板的倾角过小解析: (1)实验中的实际加速度为a =mg M +m,实验时把mg 当成对M 的拉力,即忽略m 对加速度的影响,使加速度约为a =mg M,显然需m ≪M . (2)平衡摩擦力的实质是,让重力的下滑分力Mg sin θ=μMg cos θ……①,只需将纸带挂上,不需施加其他外力,A 错;由①式可知B 对;每次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小车,C 错;小车的加速度应由小车后面拖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出,D 错.(3)若m ≪M 则a =1M mg ,斜率1M基本不变,若m 过大(或M 过小),则m 不能忽略,a =1M +m mg ,随m 的增大斜率1M +m 减小;从图2可以看到,有了一定的拉力而加速度为零,显然摩擦力还没有完全平衡掉.三、计算题17、解析: (1)刹车后小车做匀减速运动,小球继续做匀速运动,设经过时间t ,小球离开小车,经判断知此时小车没有停止运动,则x 球=v 0tx 车=v 0t -12at 2x 球-x 车 =L代入数据可解得:t =1 s.(2)经判断小球离开小车又经t 1=0.5 s 落地时,小车已经停止运动.设从刹车到小球落地,小车和小球总位移分别为x 1、x 2,则: x 1=v 022ax 2=v 0(t +t 1)设小球落地时,落点离小车右端的距离为Δx ,则:Δx =x 2-(L +x 1)解得:Δx =2.375 m.答案: (1)1 s (2)2.375 m18、xA -xB =l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t =0.5 s ,v0=3 m/s答案: (1)2 m/s2 (2)3 m/s19、解析: (1)物体A 上滑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ma代入数据得:a =6 m/s 2设经过t 时间B 物体击中A 物体,由运动学公式:0=v 1-at代入数据得:t =1 s(2)平抛物体B 的水平位移:x =12v 1t cos 37°=2.4 m 平抛速度:v 2=x t=2.4 m/s(3)物体A 、B 间的高度差:h =12v 1t sin 37°+12gt 2=6.8 m 答案: (1)1 s (2)2.4 m/s (3)6.8 m20、解析: (1)设绳断后球飞行时间为t ,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d -34d =12gt 2,水平方向d =v 1t联立解得v 1=2gd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解析: (1)对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2mg =ma B 解得a B =2 m/s 2.(2)设物块A 经过t 时间追上物块B ,对物块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1mg =ma A x A =v 0t -12a At 2 x B =12a B t 2 恰好追上的条件为:v 0-a A t =a B t12mv 22=12mv 12+mg ⎝ ⎛⎭⎪⎫d -34d 得v 2=52gd . (2)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F T ,这也是球受到绳的最大拉力大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34d 由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有F T -mg =mv 12R联立解得F T =113mg . (3)设绳长为l ,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为v 3,绳承受的最大拉力不变,有F T -mg =m v 32l 得v 3=83gl 绳断后球做平抛运动,竖直位移为d -l ,水平位移为x ,时间为t 1.有d -l =12gt 12,x =v 3t 1 得x =4l d -l 3当l =d 2时,x 有极大值x m =233d 答案: (1)v 1=2gd v 2=52gd (2)113mg (3)l =d 2 x m =233d。
2012届北京市朝阳区二模理综试题

2012届北京市朝阳区二模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0 16 CI 35.5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右图为洋葱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复制时没有核糖体参与B.能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最佳区域是②C.经低温处理后,③处可出现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D.细胞分化程度③处比①④处高,故不易诱导脱分化2.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小B.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C.测定发酵过程中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与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3.甲图表示在~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转化过程,乙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质X和Y的合成场所分别在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受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无子番茄的无子性状不能遗传,无子西瓜不可育但无子性状可遗传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其植株比正常植株弱小C.转基因技术是通过直接导入外源基因,使转基因生物获得新性状D.家庭中仅一代人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若几代人中都出现过才是遗传病5.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此种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B.如果昆虫没有产生适应植物突变的变异,可能导致其灭绝C.昆虫对此种植物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毒性突变的基因频率增加D.昆虫和植物之间的相互选择,最终总会使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都显碱性,且都可作为食用碱B.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我国居民传统膳食以糖类为主,淀粉、纤维素都是糖类物质D.人造黄油里的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它是液态植物油加氢时产生的7.氯和硫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A.氯化氢的沸点比硫化氢的沸点高B.与氢气反应时,氯气比硫更容易C.氯气可以从氢硫酸溶液中置换出硫D.高氯酸(HClO4)的酸性比H2SO4强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02)制取硅的反应B.CO2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是3:4C.现代海战通过喷放液体SiCl4(极易水解)和液氨可产生烟幕,其主要成分是NH4ClD.从燃煤烟道灰中(含GeO2)提取半导体材料单质锗(Ge),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9.某废水中含有的NH4+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应过程如下:A.1mol 的NH 3和1mol 的NH 4+都有10×6.02 ×1023个电子B.室温下,0.1mol/L 的HNO 2(aq) pH >1,则NaNO 2溶液显碱性C. NH4+(aq) +2O 2(g) NO 3—(aq) +2H +(aq) +H 2O(1) △H=- 346kJ/mol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弱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l 2和SO 2等体积充分混合后,通人品红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B.在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时,只增加N 2的物质的量,平衡后N 2百分含量增大C.在铁件上镀铜时,铁和电源负极相连,铜和正极相连,电解质溶液是CuSO 4溶液D.浓度和体积相同的FeBr 2、Fel 2 溶液中,分别通人少量氯气后都首先发生置换反应11.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供电系统中有再生氢氧燃料电池(RFC),RFC 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下图为RFC 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a 极产生1.12L O 2(标准状况下)B.b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 2- 2H 2↑+4OH -C.d 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 2+4H ++4e 2H 2OD.c 极上进行还原反应,B 中的H +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12.炼铁的还原剂CO 是由焦炭和CO 2反应而得.现将焦炭和CO 2放人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进行下列反应:C(s)+CO 2(g) 2CO(g) △H=QkJ/mol.下图为CO 2、CO 的物质的量n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lmin,v(CO)=1 mol/(L ·min);1~3min 时,v(CO)=v(CO 2)B.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且()1()P P <平衡开始 C.3min 时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Q>O ,重新平衡时21()()K T K T =4.7 D.5min 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 ,a 、d 曲线分别表示n(CO)、n(CO 2)的变化13.“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某热核聚变反应方程为23411120H +H He +n →A.212341()2m m m m c +--B.213241()2m m m m c +-- C.21234()m m m m c +-- D.23412()m m m m c +-- 14.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细光束a 、b ,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其出射光恰好合为一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速度较大B.若让a 、b 光分别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C.若让a 、b 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在同一位置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则b光条纹间距较大D.若让a 、b 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15.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带电粒子储存在圆环形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质子(11H )和α粒子(42He )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质子和α粒子在圆环空腔中运动的速率分别为v H 和v α,运动周期分别为T H 和T α,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v H ≠vα;T H ≠T α B.v H =v α;T H =T α C.v H =v α;T H ≠T α D.v H ≠v α;T H =T α16.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 间加一正弦式交流电压,在输出端CD 间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转动滑片P 可以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移动滑片Q 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阻值.则A.只将PC.只将Q17.如图甲所示,一列沿xO点的距离l=10m.t=0动图像.A.该波的波长为5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B.该波的波长为2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波的波长为5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D.该波的波长为2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18.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处于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0由斜面底端A沿斜面上滑,到达顶端B的速度仍为v0,则A.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场强大小一定为mgqB.若电场是匀强电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mgLqC.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D.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sinmgLqθ19.图甲中的三个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固定不动,图2中电容器不带电.现使导体棒ab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导体棒a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某同学定性画出了导体棒ab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他画出的是A.图1中导体棒ab的v-t图像B.图2中导体棒ab的v-t图像C.图3中导体棒ab的v-t图像D.图2和图3中导体棒ab的v-t图像20.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相连.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振幅为A.滑块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在求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关于以下两种解法,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只有解法一正确B.只有解法二正确C.解法一和解法二都正确D.解法一和解法二都不正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80分)本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21.(18分)(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g 取9.8m/s 2):① 他们拿到了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直流电源B.交流电源C.游标卡尺D.毫米刻度尺E.天平及砝码F.秒表②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 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 、B 、C 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 1=12.16cm 、x 2=19.1cm 和x 3=27.36cm ,其中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代表它的符号是_______(选填“x 1”、“x 2”或“x 3”).③ 已知电源频率是50Hz ,利用②中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 点时重物的速度v B =_________m/s.④ 重物在计数点O 、B 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mgx 2,增加的动能为212B mv ,通过计算发现,mgx 2_____212B mv (选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频闪相机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用天平测出A 、B 两个小球的质量m A 、m B (m A >m B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调整好频闪相机的位置并固定;【步骤3】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P 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下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步骤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位置P 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它们碰撞.两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两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经多次实验,他们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① 实验中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__________ (选填“A ”或“B ”);② 若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需要在照片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选填“x 0”、“y 0”、“x 1”、“y 1”、“x 2”、“y 2”).写出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③ 他们在课外书中看到“两物体碰撞中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分,碰撞中的恢复系数定义为212010v v e v v -=-,其中v 10和v 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 1和v 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于是他们根据照片中的信息求出本次实验中恢复系数的值e =______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22.(16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场强为E 、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L 时撤去电场.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画出撤去电场前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该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2)求滑块位移为L时速度v的大小;(3)求撤去电场后滑块滑行的距离x.23.(18分)如图甲所示,MN、PQ是固定于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粗糙长直导轨,间距L=2.0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质量m=1.0kg的导体棒ab垂直跨在导轨上,电压传感器与这部分装置相连.导轨所在空间有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从t=0开始对导体棒a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其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左运动,电压传感器测出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OA、BC段是直线,AB 段是曲线.假设在1.2s以后拉力的功率P=4.5W保持不变.导轨和导体棒ab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体棒ab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电压传感器对电路的影响.g取10m/s2.求:(1)导体棒ab最大速度v m的大小;(2)在1.2s~2.4s的时间内,该装置总共产生的热量Q;(3)导体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电阻R的值.24.(20分)某同学用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和若干个大小相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做了三个有趣的实验,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两端同高.第一次,他将一个小球从离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处由静止沿轨道下滑(h远小于轨道半径),用秒表测得小球在轨道底部做往复运动的周期为T;第二次,他将小球A放在轨道的最低点,使另一个小球B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沿轨道滑下并与底部的小球碰撞,结果小球B返回到原来高度的1/4,小球A 也上滑到同样的高度;第三次,用三个质量之比为m1:m2:m3=5:3:2的小球做实验,如图所示,先将球m2和m3放在轨道的最低点,球m1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沿轨道下滑,它们碰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考虑之后的碰撞.设实验中小球间的碰撞均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1)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2)第二次实验中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第三次实验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h1:h2:h3.25.(12分)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已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Fe2+、Mn2+转化成Fe(OH)3、MnO2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1O2具有____性.(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反应化学方程式:(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1O2的浓度在0.1—0.8 mg/L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I.取一定体积的水样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①操作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1,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mg/L.26.(14分)重铬酸钠俗称红矾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强氧化剂.工业制备的流程如下:请回答:(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Fe(CrO2)2中铁元素是____价.(2)化学上可将某些盐写成氧化物的形式,如Na2SiO3可写成Na2O·SiO2,则Fe(CrO2)2可写成____.(3)煅烧铬铁矿时,矿石中难溶的Fe(CrO2)2生成可溶于水的Na2CrO4,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为了加快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4)已知CrO42—在不同的酸性溶液中有不同的反应,如:①往混合溶液甲中加入硫酸必须适量的原因是____.②混合溶液乙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5)+3、+6价铬都有很强的毒性,+6价铬的毒性更高,可诱发肺癌和鼻咽癌,所以制取红矾钠后的废水中含有的Cr2O72—必须除去.工业上可用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废水,下图为电解装暨示意图(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后,Cr2O72—在b极附近转变为Cr3+,一段时间后Cr3+最终可在a极附近变成Cr(OH)3沉淀而被除去.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b电极附近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27.(16分)氯化铁是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某同学用mg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FeCl3·6H2O晶体,同时测定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操作步骤如下:I.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Ⅱ.当……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Ⅲ.将烧杯中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FeC13·6H 2O 晶体. 请回答:(1)A 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2)操作Ⅱ中“……”的内容是____,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操作Ⅲ不采用直接加热制FeCl 3·6H 2O 晶体的原因是____(用简要文字并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4)测得B 中所得的气体是y mL(标准状况时),由此计算出该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400V m,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低,若实验过程操作无误,偏低的原因是 .(5)为了准确测定铁的质量分数,可以另取mg 废铁屑和某种常见的还原性气体在加热时充分反应到恒重,测得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是wg.由此求出铁的准确质量分数是____(用含m 和埘的式子表示).28.(16分)A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通过石油裂解制得.以A 为原料制取隐形眼镜材料M 和有机玻璃N 的合成路线如下:请回答:(1)A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B 的结构简式是____,X 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是____.(2)F →N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3)C 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包括顺反异构体).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与NaOH 溶液反应 其中反式结构的结构简式是____.(5)B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溶剂,请完成A →B 反应的合成路线(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无机试剂任选):.29.(16分)图甲表示某人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图乙表示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bc 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2)若图乙所示细胞为肝细胞,参与图甲中cd 段血糖浓度的调节,B 为肝糖原,则A 是___ _,C 是__ .(3)某种类型糖尿病的病因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异常,导致体内某种浆细胞产生了___ _,与__ 细胞结合,使此细胞受损,血糖浓度无法降低,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型糖尿病属于 .(4)如果图乙中细胞是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和调节过程的垂体细胞,则作用于此细胞的激素是____.(5)将某种可无限增殖的细胞与胰岛B 细胞进行融合,筛选出 的杂种细胞进行培养,从而可获得大量的胰岛素.30.(18分)玉米是全世界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一般表现为雌雄同株(图甲),偶然在田间发现雌雄异株的个体(图乙、丙、丁).玉米的雌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当基因型为bb时,植株不长雌花序;基因型为tt时,植株中原来的雄花序转为雌花序.(1)育种工作者选用两纯合亲本乙、丙杂交,F1再与丁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的结果:植株丁的基因型是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若F1自交,则F2中的雌雄同株、雄株、雌株之比为____.通过上述结果可知,决定玉米性别基因的遗传遵循定律.(2)玉米茎的长节与短节为一对相对性状,为对其进行基因定位,育种专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若F1和基因型与亲代母本相同的个体杂交,其子代表现型为______,则决定茎的长节与短节性状的基因与T、t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3)酵母菌可以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产生发酵产物,人们欲通过育种获得优良的发酵菌种.①某种酵母菌生活史中存在二倍体和单倍体的世代交替(如图所示),将此种酵母菌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形成多个菌落.若某一菌落中有子囊孢子出现,则产生子囊孢子的酵母菌为倍体;若某一菌落中酵母菌不再具有产生孢子的能力,则其最可能为____倍体.通过子囊孢子形成的营养细胞两两融合而得到的酵母菌会出现多种类型,其主要原因是____,从而可能得到发酵能力强的茵种.②通过育种获得的优良菌种,其中某些菌体细胞在保藏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根本上改变了酵母菌群体的____,导致一段时间后大多数菌体的性状改变,不再适于生产.31.(16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图中“→”表示____;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在____点时,表示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若要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可通过___ _环境阻力实现.当种群密度从A—E时,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____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渐增强.。
2012高考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北京卷)word版

2012高考理综物理真题及答案(北京卷)word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山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一个氢旅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 放出光子,能力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14.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愉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
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17.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句的最大加速度。
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颖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颖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颖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
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I、开关S 和电源用导终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
闭合开关S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
某司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
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末动。
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B.电源电压过高.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20. “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加恒定电压U,则它会辐射频率为v的电磁波,且与U成正比,即v=kU.已知比例系数k仅与元电荷e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
北京市朝阳区2012.5高三二模理综物理部分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科综合测试2012.513.“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某热核聚变反应方程为23411120H +H He +n →,相关的原子核或核子质量如下表,该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A .212341()2m m m m c +--B .234121()2m m m m c +--C .21234()m m m m c +--D .23412()m m m m c +--14.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细光束a 、b ,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其出射光恰好合为一束。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速度较大B .若让a 、b 光分别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C .若让a 、b 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在同位置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则b 光条纹间距较大D .若让a 、b 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15.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带电粒子储存在圆环形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质子(11H )和α粒子(42He )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质子和α粒子在圆环空腔中运动的速率分别为v H 和v α,运动周期分别为T H 和T α,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v H ≠v α;T H ≠T α B .v H =v α;T H =T α C .v H =v α;T H ≠T α D .v H ≠v α;T H =T α 16.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 间加一正弦式交流电压,在输出端CD 间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
转动滑片P 可以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移动滑片Q 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阻值。
则A .只将P 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B .只将P 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C.只将Q 向上移动,灯泡变亮D .只将Q 向下移动,灯泡变亮17.如图甲所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 点为振源,P 点到O 点的距离l =10m 。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13.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A .2712713012Al n Mg X +→+B .24241112Na Mg X →+ C .9412426Be He C X +→+D .2392399293U Np X →+14.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的玻璃射向空气,入射角为45°。
下列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15.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2m/s 。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 .这列波的周期为2sC .此时x = 4m 处质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D .此时x = 4m 处质点的速度为016.如图所示,人造卫星A 、B 在同一平面内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则这两颗卫星相比A .卫星A 的线速度较大B .卫星A 的周期较大C .卫星A 的角速度较大D .卫星A 的加速度较大17.如图所示,在MNQP 中有一垂直纸面向里匀强磁场。
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a 、b 、c 以不同的速率从O 点沿垂直于PQ 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实线是它们的轨迹。
已知O 是PQ 的中点,不计粒子重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粒子a 带负电,粒子b 、c 带正电 B .射入磁场时粒子a 的速率最小 C .射出磁场时粒子b 的动能最小 D .粒子c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18.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与一小球相连,另一端连在光滑固定轴上,可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到达某一位置开始计时,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v 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B.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相等C.t1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D.t2时刻小球通过最高点,图乙中S1和S2的面积不相等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电磁阻尼”实验:如图所示,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磁铁,将磁铁托起到某一高度后放开,磁铁能上下振动较长时间才停下来;如果在磁铁下方放一个固定的铝质圆环,使磁极上下振动时穿过它,磁铁就会很快地停下来。
2012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北京高考理综物理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P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A .5VB .C .10VD .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18.关于环绕地球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 、开关S 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 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 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 实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 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A .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B .电源电压过高C .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D .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端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ν的电磁波,且ν与U 成正比,即ν=kU .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的2倍和普朗克常数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比例系数的值可能为 A .2h e B .2e h C .2he D .12he21.(18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应为___________mm(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图1(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x .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为3V ,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 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 Ω)、滑动变阻器R (0~2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导线若干.由以上数据可知,他们测量Rx 是采用图2中的_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3)图3是测量Rx 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变阻器的一端. 请根据图(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3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4所示,图中已标出了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4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坐标点,并描绘出U ─I 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R x =___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约为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1×10-2Ω⋅m B .1×10-3Ω⋅m C .1×10-6Ω⋅m D .1×10-8Ω⋅m(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A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 .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 .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 .用U ─I 图像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22.(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 后以速度υ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 =1.4m ,υ=3.0 m /s ,m =0.10kg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h =0.45m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求: (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 k ;(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υ0.图2 乙 甲图3图423.(18分)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 是随时间t 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 =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 ─t 图像如图2所示. 电梯总质量m =2.0×103kg .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10m /s 2.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 1和最小拉力F 2;(2)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υ─t 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图2所示a ─t 图像,求电梯在第1s 内的速度改变量Δυ1和第2s 末的速率υ2;(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 ;再求在0─11s 时间内,拉力和重力对电梯所做的总功W .24.(20分)匀强电场的方向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E 随x 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E 0和d 均为已知量.将带正电 的质点A 在O 点由静止释放.A 离开电场足够远后,再将另一带正电的质点B 放在O 点也由静止释放. 当B 在电场中运动时,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及相互作用能均为零;B 离开电场后,A 、B 间的相互作用视为 静电作用.已知A 的电荷量为Q ,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4m .不计重力.(1)求A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t ;(2)若B 的电荷量为q =49Q ,求两质点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E pm ;(3)为使B 离开电场后不改变运动方向,求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 m .图12012北京高考理综物理答案13.B 14.A 15.C 16.D 17.A 18.B 19.D 20.B 21.(18分) (1)(0.395~0.399) (2)甲 (3)如答图3(4)如答图3 (4.3~4.7) (5)C (6)CD 22.(16分)(1)由平抛运动规律,有 竖直方向 h =12gt 2水平方向 s =υt 得水平距离 s=0.90m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 E k =12m υ2+mgh =0.90J(3)由动能定理,有 -μmg ⋅l =1m υ2-1m υ02得初速度大小 υ0 23.(18分)(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 -mg = ma由a ─t 图像可知,F 1和F 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a 1=1.0m/s 2,a 2=-1.0m/s 2F 1= m (g +a 1)=2.0×103×(10+1.0)N=2.2×104N F 2= m (g +a 2)=2.0×103×(10-1.0)N=1.8×104N (2)类比可得,所求速度变化量等于第1s 内a ─t 图线下的面积 Δυ1=0.50m/s同理可得, Δυ2=υ2-υ0=1.5m/s υ0=0,第2s 末的速率 υ2=1.5m/s(3)由a ─t 图像可知,11s~30s 内速率最大,其值等于0~11s 内a ─t 图线下的面积,有 υm =10m/s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 等于重力mg ,所求功率P =F υm =mg ⋅υm =2.0×103×10×10W=2.0×105W 由动能定理,总功答图3答图4W =E k 2-E k 1=12m υm 2-0=12×2.0×103×102J=1.0×105J23.(20分)(1)由牛顿第二定律,A 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a =F m =QE mA 在电场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1at 2解得运动时间 t (2)设A 、B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分别为υA 0、υB 0,由动能定理,有QE 0d =12m 20A υ,QE 0d =124m 20B υ ① A 、B 相互作用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守恒.A 、B 相互作用力为斥力,A 受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同,B 受的力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相互作用力对A 做正功,对B 做负功.A 、B 靠近的过程中,B 的路程大于A 的路程,由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相互作用力对B 做功的绝对值大于对A 做功的绝对值,因此相互作用力做功之和为负,相互作用能增加.所以,当A 、B 最接近时相互作用能最大,此时两者速度相同,设为υ′,有 (m +4m )υ′= m υA 0+4m υB 0 ②E p m =(12m 20A υ+124m 20B υ)-12(m +4m )υ′2 ③ 已知=49Q ,由①、②、③式解得相互作用能的最大值 E p m =145QE 0d(3)考虑A 、B 在x > d 区间的运动,由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且在初态和末态均无相互作用,有m υA +4m υB = m υA 0+4m υB 0 ④12m 2A υ+124m 2B υ=12m 20A υ+124m 20B υ ⑤ 由④、⑤解得 υB =-35υB 0+85υA 0因B 不改变运动方向,故 υB =-35υB 0+85υA 0 ≥ 0 ⑥由①、⑥解得 q ≤169Q 即B 所带电荷量的最大值q m =169Q。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
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佚名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尝试创新版)》
【年(卷),期】2012(000)007
【总页数】3页(P44-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J],
2.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
分 [J],
3.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北京卷[J],
4.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生物部
分 [J],
5.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二模试题答案0420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试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2.513.B 14.D 15.C 16.D 17.A 18.B 19.B 20.C21.(18分)(1)①匀速直线 远小于②0.343③A(2)①如图所示②增大 增大③0.81(0.80—0.82)0.62(0.60—0.64)评分说明:本题共18分。
第(1)题中第①小题每空1分,第②和③小题各2分。
第(2)题中第①小题3分;第②小题中每空2分;第③小题中第一个空2分,第二个空3分。
22.(16分)(1)小球所受的电场力mg Eq F 43==(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 mg Eq mg F 45)()22=+=(合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图2所以,小球的加速度g a 45=(3)根据动能定理 0212-=-mv Eql mgl 解得 22glv =评分说明:本题共16分。
第(1)问4分;第(2)问6分;第(3)问6分23.(18分)(1)总效率%100⨯=总有用E E η71%% 1001410=⨯= (2)能用于发电的水的总质量V m ρ= 所以,能用于发电的水的最大重力势能)2(P d H Vg mgh E -==ρ (3)a .当输电电压为U 时,输电电流U P I =所以,损失功率R UP R I P 22)(==∆ 所以,输电电压的最小值P R PU ∆= b .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改用电阻率小的输电导线;提高输电电压。
评分说明:本题共18分。
第(1)问4分;第(2)问6分;第(3)问8分。
24.(20分)(1)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T 1=m 3g ① 对物体A 和木板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F 1=T 1 ② 代入数据,由①、②得 F 1=10N(2)运动过程中,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设加速度大小为a 。
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T 2–m 3g = m 3a ③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T 2 = m 2a ④ 此时,f =μm 2g ⑤ 代入数据,由③、④、⑤式得a =2.0m/s 2 对木板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T 1 m 3g B图1 图2图4 T 2 m 3g B 图3 fF 2 图5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2–f = m 1a ⑥将加速度代入⑥式得 F 2= 60N(3)由于木板与物体A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A 、B 运动的加速度与(2)中的加速度相等。
物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高中精品试题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答案】B14.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解析】n c v =【答案】AI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解析】R P 210=,R U P 22=,U U m 2= 【答案】C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
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解析】mB q qB m q T q I ππ222===【答案】D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
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解析】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
【答案】A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颖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颖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颖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解析】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B 正确。
2012年物理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北京

201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物理部分本试卷共 14 页 .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照: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 Na23 CI35.5Br80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120 分 )本部分共 20 小题,每题 6 分,共 12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一个氢原子从 n=3 能级跃迁到 n=2 能级 .该氢原子A 放出光子,能量增添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 汲取光子,能量增添D 汲取光子,能量减少【答案】 B14.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 频次增高,波长变长D 频次不变,波长变长vc【分析】 n【答案】 AI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 10v 的直流电源上 .耗费电功率为 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沟通电源上,其耗费的电功率为 .假如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沟通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P102 P U 2R,2R , U m2U【分析】 【答案】 C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
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 与磁感觉强度成正比q q q 2 BIT2 m 2 mqB【分析】【答案】 D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均衡地点O 为 x 轴坐标原点。
从某时辰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拥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快度。
能正确反应振子位移x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像是【分析】加快度指向均衡地点。
【答案】 A18.对于围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转的两颖卫星,不行能拥有同样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转的一颖卫星,在轨道不一样地点可能拥有同样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转的两颖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一样D.沿不一样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必定会重合【分析】依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 B 正确。
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

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物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某热核聚变反应方程为H+H→He+n,相关的原子核或核子质量如下表,该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H H He n质量m1m2m3m4A.(m1+m2﹣m3﹣m4)c2B.(m3+m4﹣m1﹣m2)c2C.(m1+m2﹣m3﹣m4)c2D.(m3+m4﹣m1﹣m2)c22.(3分)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细光束a、b,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其出射光恰好合为一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同种介质中b光的速度较大B.若让a、b光分别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C.若让a、b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在同位置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则b光条纹间距较大D.若让a、b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3.(3分)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带电粒子储存在圆环形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质子(H)和α粒子(He)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质子和α粒子在圆环空腔中运动的速率分别为v H和vα,运动周期分别为T H和Tα,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v H≠vα;T H≠TαB.v H=vα;T H=TαC.v H=vα;T H≠Tα D.v H≠vα;T H=Tα4.(3分)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间加一正弦式交流电压,在输出端CD间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转动滑片P可以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移动滑片Q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阻值.则()A.只将P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B.只将P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只将Q向上移动,灯泡变亮 D.只将Q向下移动,灯泡变亮5.(3分)如图甲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点为振源,P点到O点的距离l=10m.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波的波长为5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B.该波的波长为2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C.该波的波长为5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D.该波的波长为2m,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6.(3分)如图所示,长为L、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处于电场中.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由斜面底端A沿斜面上滑,到达顶端B的速度仍为v0,则()A.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场强大小一定为B.若电场是匀强电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C.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D.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7.(3分)图甲中的三个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固定不动,图2中电容器不带电.现使导体棒ab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运动,导体棒a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某同学定性画出了导体棒ab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画出的是()A.图1中导体棒ab的v﹣t图象B.图2中导体棒ab的v﹣t图象C.图3中导体棒ab的v﹣t图象D.图2和图3中导体棒ab的v﹣t图象8.(3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滑块相连.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振幅为A.滑块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在求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解法一解法二由于弹簧的弹力F与位移x成正比,所以甲同学先求出0~内的平均弹力=由于运动时间是,所以I=•=乙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是:E p =kx2(x为弹簧的形变量).设滑块到达平衡位置时的速度为v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kA2=mv2所以:v=A又根据动量定理:I=mv﹣O=A关于以上两种解法,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只有解法一正确B.只有解法二正确C.解法一和解法二都正确 D.解法一和解法二都不正确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6分)9.(18分)(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g取9.8m/s2):①他们拿到了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填字母代号)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C.游标卡尺 D.毫米刻度尺 E.天平及砝码 F.秒表②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B、C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x1=12.16cm、x2=19.1cm和x3=27.36cm,其中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代表它的符号是(选填“x1”、“x2”或“x3”).③已知电源频率是50Hz,利用②中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 B= m/s.④重物在计数点O、B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mgx2,增加的动能为m,通过计算发现,mgx2 m,(选填“>”、“<”或“=”),其原因是.(2)另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频闪相机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用天平测出A、B两个小球的质量m A、m B(m A>m B);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调整好频闪相机的位置并固定;步骤3: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下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步骤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位置P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它们碰撞.两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两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经多次实验,他们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①实验中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选填“A”或“B”);②若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需要在照片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选填“x0”、“y0”、“x1”、“y1”、“x2”、“y2”).写出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用测量量表示).③他们在课外书中看到“两物体碰撞中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分,碰撞中的恢复系数定义为e=,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1,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1.”于是他们根据照片中的信息求出本次实验中恢复系数的值e=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10.(18分)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场强为E、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L时撤去电场.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画出撤去电场前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该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2)求滑块位移为L时速度v的大小;(3)求撤去电场后滑块滑行的距离x.11.(20分)如图甲所示,MN、PQ是固定于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粗糙长直导轨,间距L=2.0m,R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质量m=1.0kg的导体棒ab垂直跨在导轨上,电压传感器与这部分装置相连.导轨所在空间有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从t=0开始对导体棒a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其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左运动,电压传感器测出R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OA、BC段是直线,AB段是曲线.假设在1.2s以后拉力的功率P=4.5W保持不变.导轨和导体棒ab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体棒ab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不计电压传感器对电路的影响.g取10m/s2.求:(1)导体棒ab最大速度v m的大小;(2)在1.2s~2.4s的时间内,该装置总共产生的热量Q;(3)导体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电阻R的值.12.(20分)某同学用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和若干个大小相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做了三个有趣的实验,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两端同高.第一次,他将一个小球从离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处由静止沿轨道下滑(h远小于轨道半径),用秒表测得小球在轨道底部做往复运动的周期为T;第二次,他将小球A放在轨道的最低点,使另一个小球B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沿轨道滑下并与底部的小球碰撞,结果小球B返回到原来高度的,小球A也上滑到同样的高度;第三次,用三个质量之比为m1:m2:m3=5:3:2的小球做实验,如图所示,先将球m2和m3放在轨道的最低点,球m1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沿轨道下滑,它们碰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考虑之后的碰撞.设实验中小球间的碰撞均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求:(1)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2)第二次实验中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第三次实验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h1:h2:h3.物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解答】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m=(m1+m2﹣m3﹣m4).根据△E=△mc2,得△E=(m1+m2﹣m3﹣m4)c2.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解答】A、根据光线在三棱镜中的折射知,b光线偏折比较厉害,则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v=知,b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较小.故A错误.B、b光的折射率大,根据sinC=,知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小.故B错误.C、b光折射率大小,则频率大,波长小,根据λ知,b光的条纹间距较小.故C错误.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v﹣W0知,b光的频率较大,则b光照射金属产生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故D正确.故选D.3.【解答】粒子在空腔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满足qvB=m得:v=,由题知,R相同,B相同,而不同,则v不同,即有v H≠vα;据周期公式有T=,知R相同,v不同,则T p≠Tα故选A4.【解答】A、将P沿顺时针方向移动时,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增大,副线圈的匝数减少,灯泡两端的电压将减小,所以灯泡变暗,A错误.B、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时,变压器的原线圈的匝数减少,副线圈的匝数增多,灯泡两端的电压将增大,所以灯泡变亮,B正确.C、D:当将Q向上移动或将Q向下移动时,改变的是连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变化,而灯泡两端的电压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现在匝数不变,输入电压不变,所以灯泡两端电压不变,CD错误;故选B5.【解答】由乙图可知,振动周期为2s,经过4s钟,波从O点传到P点,所以v=,所以λ=vT=2.5×2=5m,由乙图可知,P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P点起振时方向沿与轴正方向,故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故选C6.【解答】A:小球在斜面上向上运动的过程,电场力做的正功和重力做的负功大小相等,但是不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由此即使是匀强电场,则场强大小不一定为,故A错误;BD:由于电场力做的正功和重力做的负功大小相等,即qU=W G=mgh=mgLsinθ,所以AB之间的电势差:,与是否是匀强电场无关,故B错误,D正确;C:由于电场力做的正功,A到B的过程电势能减小,故小球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A点的电势能,C错误.故选:D7.【解答】图甲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通过电阻R转化为内能,ab棒速度减小,当ab棒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时,ab棒静止,最终速度变为零;图乙中,导体棒向右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而使电容器充电,当电容器C极板间电压与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时,电路中没有电流,ab棒不受安培力,向右做匀速运动;图丙中,导体棒先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作用向右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再在安培力作用下向左做加速运动,当导体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电源的电动势相等时,电路中没有电流,ab棒向左做匀速运动,即导体棒先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乙所示图象是图2中导体棒ab的v﹣t图象,故B正确;故选B.8.【解答】弹簧振子的弹力并不会随时间成正比增加,而是随位移均匀增加,在F﹣﹣t图象中,图线形状呈现正弦规律变化,因此不可以取平均力计算,故解法一不妥,故选B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76分)9.【解答】(1)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除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交流电源和毫米刻度尺,故还需要BD.②毫米刻度尺应估读到0.01cm,所以的读数有误.③由=得,打B点时的速度为=,代入数据解得=1.90m/s.④下落过程中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即mgx2>m,其原因是纸带和限位孔之间有摩擦力以及重物受到空气阻力.(2)①由碰撞理论可知,为使碰撞小球不被碰回应使碰撞小球的质量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所以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B.②碰撞时应有=,由平抛规律有=,,,代入上式可得=,所以需要在照片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为=③根据碰撞中的恢复系数定义为e=,可变形为e===0.88故答案为(1)①BD,②,③1.90,④>,纸带和限位孔间有摩擦力以及重物受到空气的阻力(2)①B,②、、,=,0.8810.【解答】解:(1)滑块沿轨道向左运动过程中滑块受到重力、电场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运动定律:mg﹣N=0qE﹣f=ma又因为:f=μN所以:a=(2)物块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v2=2aL所以:v=(3)滑块在导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qEL﹣μmg(L+x)=0﹣0解得:x=(﹣1)L答:(1)画出撤去电场前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过程中加速度a的大小为;(2)滑块位移为L时速度v的大小是(3)撤去电场后滑块滑行的距离x为(﹣1)L.11.【解答】解:(1)从乙图可知,t=2.4s时R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U m=1.0V,由于导体棒内阻不计,故U m=E m=BLv m=1.0V,所以①(2)因为E=U=BLv,而B、L为常数,所以,在0~1.2s内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导体棒在这段时间内加速度为a.设t1=1.2s时导体棒的速度为v1,由乙图可知此时电压U1=0.90V.因为 E1=U1=BLv1②所以在1.2s~2.4s时间内,根据功能原理③所以 Q=5.3J(3)导体棒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当t=1.2s时,设拉力为F1,则有同理,设t=2.4s时拉力为F2,则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f﹣F安1=ma④F2﹣f﹣F安2=0⑤mg﹣N=0⑥又因为⑦⑧f=μN⑨由④⑤⑥⑦⑧⑨,代入数据可求得:R=0.4Ω,μ=0.2答:(1)导体棒ab最大速度v m的大小为1m/s;(2)在1.2s~2.4s的时间内,该装置总共产生的热量Q为5.3J;(3)导体棒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2;电阻R的值为0.4Ω.12.【解答】解:(1)第一次实验中,小球的运动可以看做摆长为R的单摆,由单摆周期公式得:T=2π,则R=;(2)第二次实验中,球B从高为R处释放,设球B与球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B,碰撞后瞬间它们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B′和v A.由题意知,球B与A碰后达到的高度均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B v B2=m B gR,m B v B′2=m B gm A v A′2=m A g,所以v B=,v A=v 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B v B=﹣m B v B′+m A v A,解得=,(3)根据题意设球1、2、3的质量分别为5m、3m和2m.设球1与球2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1、v1′,球2与球3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2、v2′,球3与球2碰撞后的速度为v3.球1与球2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且机械能守恒,则有:5mv1=5mv1′+3mv2,×5mv12=×5mv1′2+×3mv22,解得:v1′=v1,v2=v1,球2与球3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且机械能守恒,则有3mv2=3mv2′+3mv3,×3mv22=×3mv2′2+×2mv32,解得:v2′=v1,v3=v1,在三个小球的上升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5mv1′2=5mgh1,×3mv2′2=3mgh2,×2mv3′2=2mgh3,解得:h1:h2:h1=1:1:36;答:(1)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2)第二次实验中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1;(3)第三次实验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h1:h2:h3=1:1:36.。
高考真题理综物理部分(北京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I35.5 Br80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答案】B14.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解析】n c v =【答案】AI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解析】R P 210=,R U P 22=,U U m 2= 【答案】C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
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解析】mB q qB m q T q I ππ222===【答案】D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
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解析】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
【答案】A18.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颖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颖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颖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解析】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B 正确。
2012北京二模物理力学模拟

16.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
则该汽车在0~60s 内的速度-时间图像(即v-t 图像)为图4中的( )17.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
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 1和S 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其它星体对它们的作用可忽略)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 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 ,S 1到O 点的距离为r 1,S 1和S 2的距离为r ,已知引力常量为G 。
由此可求出S 2的质量为( )A .2122)(4GT r r r -πB . 22124r r GT πC .2324GT r πD .23124GT r π21.(18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打点计时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8所示,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小车的后面连接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请把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测量 、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将纸带连接小车并通过打点计时器,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 点,在释放小车 (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记录细线拉力。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重复②的操作。
④处理数据。
实验结果发现小车动能的增加量ΔE k 总是明显小于拉力F 做的功W ,你认为其主要原因应该是上述实验步骤中缺少的步骤是 。
-1 A . B . C . D .图4钩码打点图819.某游乐场开发了一个名为“翻天滚地”的游乐项目。
原理图如图所示:一个43圆弧形光滑圆管轨道ABC ,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半径为R ,在A 点与水平地面AD 相接,地面与圆心O 等高,MN 是放在水平地面上长为3R 、厚度不计的减振垫,左端M 正好位于A 点.让游客进入一个中空的透明弹性球,人和球的总质量为m ,球的直径略小于圆管直径。
北京市朝阳区年高三二模物理试题

中国威望高考信息资源门户北京市旭日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科综合试卷2014 . 5本试卷共 16 页,共 300 分。
考试时长 150 分钟。
考生务势必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照: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20 分)本部分共 20小题,每题 6 分,共12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以下四种现象中与光的干预有关的是A.雨后空中出现彩虹B.肥皂泡的表面体现彩色C.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D.一束白光经过很窄的单缝后在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14.图为氢原子的能级表示图。
现有大批的氢原子处于n=4 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A.能发出 3 种不一样频次的光B.能发出 4 种不一样频次的光C.能发出 5 种不一样频次的光D.能发出 6 种不一样频次的光15.如下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 =4:1,电阻R=55Ω。
原线圈两头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其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则原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为A. 0.25A B.1.0AC. 4.0A D. 16A16.某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 8sin πt (cm),则2A.质点的振幅为16cmB.质点的振动周期为 2sC.在 0~1s 内,质点的速度渐渐减小D.在 1~2s 内,质点的动能渐渐减小17.如图 1 所示,矩形线圈位于一变化的匀强磁场内,磁场方向垂直线圈所在的平面(纸面)向里,磁感觉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 2 所示。
用 I表示线圈中的感觉电流,取顺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
则图 3 中的 I - t 图像正确的选项是中国威望高考信息资源门户18.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初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探。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物理第二次综合练习试题(扫描版)

物理答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科综合测试2012.513.“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某热核聚变反应方程为23411120H +H He +n →,相关的原子核或核子质量如下表,该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为A .212341()2m m m m c +--B .234121()2m m m m c +--C .21234()m m m m c +--D .23412()m m m m c +--14.如图所示,两束不同的单色细光束a 、b ,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中,其出射光恰好合为一束。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同种介质中b 光的速度较大B .若让a 、b 光分别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较大C .若让a 、b 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在同位置的屏上形成干涉图样,则b 光条纹间距较大D .若让a 、b 光分别照射同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 光照射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较大15.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常常将带电粒子储存在圆环形状空腔中,圆环状空腔置于一个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
如果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质子(11H )和α粒子(42He )在空腔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相同,质子和α粒子在圆环空腔中运动的速率分别为v H 和v α,运动周期分别为T H 和T α,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v H ≠v α;T H ≠T α B .v H =v α;T H =T α C .v H =v α;T H ≠T α D .v H ≠v α;T H =T α 16.如图所示,一自耦变压器(可看做理想变压器)输入端AB 间加一正弦式交流电压,在输出端CD 间接灯泡和滑动变阻器。
转动滑片P 可以改变副线圈的匝数,移动滑片Q 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阻值。
则A .只将P 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B .只将P 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C .只将Q 向上移动,灯泡变亮D .只将Q 向下移动,灯泡变亮17.如图甲所示,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O 点为振源,P 点到O 点的距离l =10m 。
t =0时刻O 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图乙为质点P 的振动图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波的波长为5m ,t =0时刻振源O 的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B .该波的波长为2m ,t =0时刻振源O 的振动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该波的波长为5m ,t =0时刻振源O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D .该波的波长为2m ,t =0时刻振源O 的振动方向沿y 轴正方向18.如图所示,长为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处于电场中。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 0由斜面底端A 沿斜面上滑,到达顶端B 的速度仍为v 0,则A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场强大小一定为mgqB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mgLqC .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小球在B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 点的电势能D .不论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一定为sin mgL qθ19.图甲中的三个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固定不动,图2中电容器不带电。
现使导体棒ab 以水平初速度v 0向右运动,导体棒ab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某同学定性画出了导体棒ab 的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他画出的是A .图1中导体棒ab 的v -t 图像B .图2中导体棒ab 的v -t 图像C .图3中导体棒ab 的v -t 图像D .图2和图3中导体棒ab 的v -t 图像20.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滑块相连。
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
滑块从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在求弹簧弹力的冲量大小时,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解法:关于以上两种解法,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 .只有解法一正确B .只有解法二正确C .解法一和解法二都正确D .解法一和解法二都不正确(1)某物理学习小组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g 取9.8m/s 2):① 他们拿到了所需的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铁架台、纸带夹和重物,此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游标卡尺 D .毫米刻度尺 E .天平及砝码 F .秒表②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物,打出的某条纸带如下图所示,O 是纸带静止时打出的点,A 、B 、C 是标出的3个计数点,测出它们到O 点的距离分别为x 1=12.16cm 、x 2=19.1cm 和x 3=27.36cm ,其中有一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代表它的符号是_______(选填“x 1”、“x 2”或“x 3”)。
③ 已知电源频率是50Hz ,利用②中给出的数据求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v B =_________m/s 。
④ 重物在计数点O 、B 对应的运动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为mgx 2,增加的动能为212B mv ,通过计算发现,mgx 2_____212B mv (选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个物理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和频闪相机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用天平测出A 、B 两个小球的质量m A 、m B (m A >m B );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调整好频闪相机的位置并固定;【步骤3】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一位置P 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下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乙所示;【步骤4】将被碰小球放在斜槽末端,让入射小球从位置P 由静止开始释放,使它们碰撞。
两小球离开斜槽后,用频闪相机记录两小球相邻两次闪光时的位置,照片如图丙所示。
经多次实验,他们猜想碰撞前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之和不变。
① 实验中放在斜槽末端的小球是__________ (选填“A ”或“B ”);② 若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需要在照片中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选填“x 0”、“y 0”、“x 1”、“y 1”、“x 2”、“y 2”)。
写出该实验小组猜想结果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③ 他们在课外书中看到“两物体碰撞中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之分,碰撞中的恢复系数定义为212010v v e v v -=-,其中v 10和v 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v 1和v 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非弹性碰撞恢复系数e <1。
”于是他们根据照片中的信息求出本次实验中恢复系数的值e =___________。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场强为E 、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粗糙绝缘水平面上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位移为L 时撤去电场。
设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始终保持不变,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画出撤去电场前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该过程中加速度a 的大小; (2)求滑块位移为L 时速度v 的大小; (3)求撤去电场后滑块滑行的距离x 。
23.(18分)如图甲所示,MN 、PQ 是固定于同一水平面内相互平行的粗糙长直导轨,间距L =2.0m ,R 是连在导轨一端的电阻,质量m =1.0kg 的导体棒ab 垂直跨在导轨上,电压传感器与这部分装置相连。
导轨所在空间有磁感应强度B =0.50T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
从t =0开始对导体棒ab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使其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左运动,电压传感器测出R 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OA 、BC 段是直线,AB 段是曲线。
假设在1.2s 以后拉力的功率P =4.5W 保持不变。
导轨和导体棒ab 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体棒ab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不计电压传感器对电路的影响。
g 取10m/s 2。
求:(1)导体棒ab 最大速度v m 的大小;(2)在1.2s~2.4s 的时间内,该装置总共产生的热量Q ; (3)导体棒ab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电阻R 的值。
E某同学用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和若干个大小相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做了三个有趣的实验,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且两端同高。
第一次,他将一个小球从离轨道最低点的竖直高度h处由静止沿轨道下滑(h 远小于轨道半径),用秒表测得小球在轨道底部做往复运动的周期为T;第二次,他将小球A放在轨道的最低点,使另一个小球B从轨道最高点由静止沿轨道滑下并与底部的小球碰撞,结果小球B返回到原来高度的1/4,小球A也上滑到同样的高度;第三次,用三个质量之比为m1:m2:m3=5:3:2的小球做实验,如图所示,先将球m2和m3放在轨道的最低点,球m1从某一高度由静止沿轨道下滑,它们碰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h2和h3,不考虑之后的碰撞。
设实验中小球间的碰撞均无能量损失。
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2)第二次实验中两小球的质量之比m A:m B;(3)第三次实验中三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h1:h2:h3。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次综合练习理科综合测试2012.5第一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第二部分共11小题,共180分。
物理 21.(18分) (1)① BD 2分② x2 2分 ③ 1.90 2分 ④ > 2分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或空气阻力 2分(2)① B 2分 ② x 0、x 1、x 2 2分012A A B m x m x mx =+2分 ③ 0.882分22.(16分) 解:(1)滑块沿轨道向左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mg N qE f ma -=-=又因为 f N μ= 所以 qEa g mμ=-(6分)(2)物块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22v aL =所以 v = (4分)(3)滑块在导轨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00q E L m g L x μ-+=-(1)qEx L mgμ=- (6分)23.(18分)解:(1)从乙图可知,t =2.4s 时R 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U m =1.0V ,由于导体棒内阻不计,故U m =E m =BLv m =1.0V , 所以 mm 1.0m/s E v BL==① (6分) (2)因为E U BLv ==,而B 、L 为常数,所以,在0~1.2s 内导体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