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8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辛亥革命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采取什么方式救国呢?
革命!革命!辛亥革命!
——1894-1912由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从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

洋务运动经济物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维新变法运动政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和平的改良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才能救中国
中国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经济近代化开端
•维新变法——政治近代化开端
•辛亥革命——政治近代化进一步发展,
•近代史第一次巨变
孙中山(1866 ~ 1925)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是从上书李鸿章失败开始的。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遭到拒绝。

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才能够拯救中国。

孙中山最早提出了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张。

辛亥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派别: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创立同盟会
1、同盟会的创立
背景、时间、地点、成员、性质
2、同盟会的纲领
驱除鞑虏民族
恢复中华民权“三民主义”
创立民国民生
平均地权
二、辛亥革命高潮:武昌起义
1、背景:领导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但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2、经过:1911 年,10月10日
3、结果及影响: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

为中华民国成立奠定基础。

想一想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
1、清政府统治失去人心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不饶的斗争得到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被称为“首义之举”首义精神?
敢为天下先、献身精神、首创精神、改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

三、辛亥革命结果:中华民国的成立
1、成立时间、地点、临时大总统、政权
1912年1月1日、南京、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2、采取措施:
①发布一系列的法令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历史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用)
•1、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5、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五、辛亥革命是否成功?
辩证的看待,有成功之处又有不足
成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失败: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3、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评价辛亥革命
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积极意义:成功之处5点
局限性(消极):失败之处3点
认识(结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道路走不通。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
●指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政府,变半殖民地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
●民族主义反对的不是整个满族,而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者。

反对民族压
迫。

“创立民国”——民权主义
●三民主义的核心
●推翻清政府,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给人民以民
主和自由。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改革土地制度
●实现土地国有化,做到“天下田应为天下人同耕”。

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课后材料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
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有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

不同: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