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慢性铊中毒患儿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慢性铊中毒患儿的护理
朱振云; 朱慧云; 陈锦秀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10(025)001
【总页数】2页(P43-44)
【关键词】慢性铊中毒; 患儿; 护理
【作者】朱振云; 朱慧云; 陈锦秀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湖北武汉 43003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2; R595.2
铊是一种非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剧烈的神经毒性和较强的蓄积作用,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1]。
慢性铊中毒是指因长期接触含铊烟尘、气溶胶或可溶性铊盐所引起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
铊中毒一般具有较为典型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毛发脱落、皮肤损伤等症状。
我科2007年8月收治1例慢性铊中毒患儿,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患儿已基本康复。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男,8岁。
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两年余,双下肢无力,步态蹒跚,症状加重,不能行走,伴严重脱发”就诊于当地医院,予对症支持治疗,好转出院。
2007年6月
再次出现双下肢无力,足背疼痛,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
同年 8月症状再次加重,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并出现四肢间断抖动,不能行走,伴呕吐,于8月5日转入我院。
入院查体:T 36.4℃,H R 96次/min,BP 130/110 mmHg。
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
四肢关节无红肿,膝关节轻度肿痛,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约3~4级,指鼻试验(+)。
血、尿常规,风湿全套,心电图,头颅MRI增强扫描基本正常。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验结果显示,患儿IQ值为68分,低于正常值(85~114分),属智力轻度缺陷。
询问病史了解到,患儿居住地附近有一个垃圾厂,患儿喜欢玩耍其中废旧铁器等。
入院后予对症支持治疗,患儿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痛觉过敏,拒按拒动。
查尿铊为600 μ g/L(正常值5 μ g/L),确诊为慢性铊中毒。
予大量补液,口服普鲁士蓝胶囊,1片/次,3次/d,随时根据尿铊水平调整剂量。
治疗2周后疼痛消失,血压正常,精神好转。
于2007年10月22日出院,IQ值为82分。
随访6个月,患儿已基本康复。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由于病程迁延,患儿多次、长时间住院,加之病痛带来的不适,易形成恐惧、自卑心理。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7~11岁儿童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能理解事物的转化。
因此,加强与患儿的沟通,给予精神安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鼓励患儿参与其他患儿的游戏,建立友谊,克服自卑。
执行各项操作时耐心解释,取得患儿配合。
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患儿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2 基础护理①创造良好的环境。
患儿住单人房间,病房保持安静,减少声、光、电等不良刺激,限制探视,允许患儿在病房放置喜欢的玩具。
②防止外伤。
嘱患儿卧床休息。
下床活动时给予帮助,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
设置床栏,防止患儿坠床。
③口腔护理。
呕吐后予清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呕吐物。
每日予生理盐水行口腔护理2~3次。
晨起、睡前、餐前、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④皮肤护理。
保
持床单位清洁、整齐,勤换床单。
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协助患儿洗漱、大小便及个人卫生。
每2小时协助翻身1次。
2.3 保证营养供给制订饮食计划,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
注意患儿的饮食喜好,给予
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患儿呕吐严重时暂禁食,严密观察呕吐
情况,必要时给予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患儿呕吐情况好转时,进食营养丰富的流食,少量多餐,进食后宜坐起,防止呕吐。
2.4 加速铊排泄普鲁士蓝胶囊含有三价铁和六氰合铁,可加速机体清除铊,是目前唯
一用于铊中毒的解毒药物,但该药口感不佳,患儿对此有抵触情绪。
用通俗易懂的语
言讲解服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鼓励家长劝慰患儿按时按量服药,护士也加强监督,防止漏服。
铊主要经肾脏和肠道排出,保持大小便通畅。
嘱患儿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 500 ml。
多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豆类、香蕉、橙子、大枣等,利于铊的排出,亦可缓解口服普鲁士蓝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如便秘和胃部不适。
2.5 健康教育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解铊的相关知识,铊中毒的表现、治疗,以及
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使其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并正确对待运动障碍、脱发等问题。
借助仪器进行生命体征监测时,细心讲解其作用,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玩耍废旧铁器
等对患儿铊中毒有一定影响,经耐心教育,患儿家长表示搬离垃圾厂,使患儿今后避免再次接触相关物品,患儿也改变了不良习惯。
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服用普鲁士蓝后小
便为蓝色,停药后小便颜色可恢复正常,避免恐慌。
2.6 康复训练
2.6.1 功能训练教会家长和患儿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每日助患儿做肢体被动运动,并辅以推拿、按摩、理疗等,防止肌肉萎缩。
患儿病情好转后,鼓励做主动的肢体运动,并逐步从关节活动过渡到功能性的活动,恢复关节功能。
2.6.2 智力训练尹明根等[3]对42例铊中毒患者进行了3年随访,发现所有患者胃
肠道症状消失,脱发患者毛发全部长出,惟有神经系统损坏遗留仍较突出。
因此,严密
观察患儿神经系统症状。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验显示,患儿智力属轻度缺陷,主要表
现为反应慢、记忆力差,尤其缺乏长时记忆能力;阅读拼写能力、算术能力和动手操
作能力也较同龄儿童差。
我们早期对患儿进行了智力训练:①培养患儿的记忆力和
观察力。
观察和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环节。
为吸引患儿的注意力,达到开发智力
的目的,我们将学习与游戏联系在一起,引导患儿在玩乐中进步。
常见游戏有智慧迷宫、看图识字、看图找不同、趣味数学、复述故事等,每天40 min。
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儿童最早的智力开发常常从简单的动手操作开始。
培养患儿动手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其智力水平很有意义,同时可以形成患儿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可安排折纸、画画、拼图等,每天40 min。
训练时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如穿衣、洗漱等。
训练中时刻关注患儿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反馈与鼓励,帮助其建立信心。
经智力
训练后,患儿反应速度较前提高,能背诵500字左右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运算,动手能力也有提高。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体组织不含铊,但随着工业、开采业及化工业的发展,在人们的饮水、食物和空气中均能接触到低浓度的铊。
过量的铊摄入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
铊中毒的病例临床较为少见,早期易延误,增加患者痛苦。
因此,临床医生应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儿童慢性铊中毒,患儿可有疲乏、抑郁、感觉异常、肢体疼痛、脱发、肝肾功能损害、记忆力损害等,对儿童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对于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本
例患儿时,我们及时了解患儿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其心理健康;并加强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和功能训练。
由于患病时间长,患儿已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特别是智力受损,我们系统地进行了智力训练,从而提高了患儿的智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光照.法医毒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72-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GBZ64-2002[S].2002-06-01.
[3]尹明根,陈敏珍,李文斌,等.42例铊中毒随访检查结果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3,6(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