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学生从“心”开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心学生,从“心”开始
赵益民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是一个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适应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等的良好心理品质。

而培养健全人格的社会需要人才正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

为此,我校对如何培养和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深入研究,进行调查。

按照由一般到个别,再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程序,我们对对我校六,七,年级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问题如下:
针对学生在心里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以自身的素养、行为、人格去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
影响,其中的理论依据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
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

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

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高尚而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能对学生散发出感染力和辐射力,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

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校心理咨询室坚持把“个别辅导”和“集体疏导”相结合,为学生建立个别辅导个案,以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疏导,就会取得了积极地成果。

事实证明,正是由于采用了合理的措施,我校仅2007年一年中我校师生共获集体荣誉市级5项,区处级18项;学校所获荣誉的数量和级别为办校以来之最。

立足于我校“艺术浸濡心灵,体育塑造性格”的办学原则,我们还努力扎根于校园生活,让校园短剧悄然兴起,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校园短剧《正版PK盗版》在2006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比赛中获一等奖;短剧《春天的故事》更以其新颖灵动的构思、生动感人的故事在2008年天津市学校文艺展演中夺得天津市一等奖第一名。

校舞蹈队在2008年肯德基天津市中小学校园青春健身操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受到了在场师生的广泛称赞。

2008年9月在油田中小学运动会上,四中师生表演了千人大型团体操《在阳光下》,它以新颖的创意,宏大的规模,完美的表演,创造了油田运动会团体操表演的历史,得到与会的天津市及大港区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赏,在油区广大学生家长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核心的全体辅导员教师更是能够在各自的班级管理当中努力践行“用自身的素养、行为、人格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影响”这一理念。

先后写下这样的感言:
问题的行为和问题的心理,背后必然会有其真实的一个原因。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都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件事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简单的把学生叫过来批评他们不遵守纪律、指责他们不注意安全、痛斥他们太不懂事或是对这些事情置之不理,否则,我就不会了解事情的真相;就不会看到学生
身上内在潜藏的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更不会欣赏到那富有才华的说明文。

学生不但得不到恰当的引导和帮助。

反而会让学生的恶习加深。

教育的秘密不是教训,而是欣赏并帮助。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去要结果,给学生一个说明、表露的机会,这样我们不仅走近了学生,体会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写说明真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的好钥匙!
心理问题又不是道德问题,心病得靠心药治。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周记在班级管理中架起了老师与学生交流、问候、感知的桥梁。

使学生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引导、纠正。

读周记也是一把感知学生心灵的好钥匙!
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丰富的世界,它吸引着我们去探索让这个内心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的途径,我们会发现教育的艺术在其中所具有的魅力和给我们带来的收获。

身边发生的事例往往是最具教育和感染力的,它体现了学生的责任感。

学生的良好行为如果能够得到老师们的发现并及时的认可。

那么,得到认可的行为就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生的世界其实很小,只因老师一个信任的目光、鼓励他的一句话,就能焕发出他们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力。

更重要的是使师生关系和谐。

作为教育工作者,何不发掘出更多更好的激励手段,让他们感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呢?让他们在一种激励的氛围中得到发展,得到完善呢?
正是由于我们关注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亲切的容貌,甜蜜的微笑,象一曲和谐的旋律,催我们奋发向上,感谢你两年来对我们的教育,我们不会辜负你的希望,我们会用优异的成绩报答你”。

这是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元旦贺卡,作为一名教师,有什么还会比学生发自肺腑之言的礼物的价值更高呢?
(赵益民:原四中德育副主任、行办文书、团委书记)
内容提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效
果的重要因素。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造成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

按照由一般到个别,再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程序,我们对对我校六,七,年级8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针对学生在心里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依靠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以自身的素养、行为、人格去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影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心理咨询室坚持把“个别辅导”和“集体疏导”相结合,为学生建立个别辅导个案,以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集体心理疏导。

一系列积极措施的采取,我们取得了积极地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