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 15乐对孩子的影响并不重要,那他的持续性就会减弱。
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每次实施的音乐教育的内容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是家庭音乐教育随机的特点,但如果家长能关注知识点的连接、活动效果的巩固、吸收内化的反馈、情绪体验的深入,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那么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改善策略
(一)提升意识,树立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观念
“音乐教育观虽然是一种抽象的观念形态,但它却从宏观方面干预和指导着人的音乐教育实践,影响着教育效果,具有强烈的参与效应。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了解音乐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足够重视。
同时也要认识到家长自身在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
第二,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去进行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家长应理解,艺术教育是美育,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能够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艺术教育不应该以攀比、面子、特长生加分等为目的。
以儿童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儿童参与音乐活动过程中对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儿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真正使命。
第三,把握儿童音乐发展的“敏感期”,及时进行家庭音乐教育启蒙。
家长要树立早期音乐教育的理念,在家中尽早为孩子创设丰富的音乐教育环境,尽可能多地通过音乐的教育手段让孩子的大脑获得多感官的刺激,为孩子将来音乐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加强学习,丰富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要解决家长在实施家庭音乐教育中遇到的内容单一、方法欠缺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
通过学习家长们会发现家庭音乐教育除了播放音乐和演唱儿歌以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内容。
不同的音乐教育体系,其分类有所不同,如奥尔夫音乐体系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器乐造型三个方面,囊括了朗诵、歌唱、律动、舞蹈、声势、乐器演奏等多种活动。
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将音乐教育内容分为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韵律活动、乐器演奏活动和音乐游戏活动。
每一类活动可以实施的内容、可以选择的素材非常丰富,尤其提倡将本土音乐、本民族的音乐扩展其中。
以欣赏活动为例,家长不只和孩子欣赏歌曲,大自然的声音、生活中的响声、各类乐曲以及本土的音乐形式都是欣赏活动的素材,在聆听感受的基础还可以引导孩子创造性地表现。
同样,各个音乐教育体系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音乐教育中,建议家长首先要做到以儿童为本,激发其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在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的活动中给予其充分的主动性。
其次,在音乐活动中,应注重多感官的参与。
研究表明大肌肉活动(动作)、故事情节、图画等感官刺激,在儿童感受、记忆、理解音乐时有明显作用。
因此家长在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时,应该让儿童的视觉、听觉、体觉等感官充分参与。
第三,使家庭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
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家庭音乐教育一方面应多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另一方面应该让歌唱、欣赏、乐器演奏等活动充满游戏的乐趣。
这样不但使儿童保持参与家庭音乐
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更深度的感受音乐。
(三)创造环境,使家庭音乐教育长期化、常态化
家庭音乐教育要长期化、常态化,就需要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环境,将音乐融入家庭生活中。
家长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从指导者转变为参与者,经常与孩子共同歌唱、舞蹈、演奏;与孩子一起讨论音乐作品,彼此分享从音乐中得到的乐趣;与孩子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声音,一起制定游戏规则。
同时也要营造和睦、愉快、轻松的家庭氛围,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正面引导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
如果能保证家庭音乐教育的持续性,终会看到从量变到质变的良好效果。
(四)资源整合,与社会和学校音乐教育紧密衔接
家庭音乐教育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因此要与学校音乐教育紧密联系,学校音乐教育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比较强,具有家庭音乐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因此,它对孩子的家庭音乐教育有指导作用。
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也会推动家庭音乐教育的成果,比如针对儿童和家长的各种音乐培训,各类音乐会和文艺演出的举办,各种媒体对音乐作品的推广等,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家庭音乐教育。
结 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问题及其成因的探究,旨在找到应对的有效策略,帮助更多的家庭科学有效地实施家庭音乐教育,从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和音乐教育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李亚平.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2] 侯昀晨.学龄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问题探析[J].理论与现代化, 2015,(04).
[3] 严青.社会变迁中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方少萌.奥尔夫音乐教法使用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
[5] 谈亦文.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6]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发展与教学研究[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