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月考优秀范》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月考优秀X》素材新人教版必修
1
走越远……能否在关键时听取忠诚的意见成为成功的关键。
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时期的名臣魏征,一生进谏两百多条意见和建议,并对皇帝的言行举止、大小决策都直言不讳,唐太宗多少次气得火冒三丈,但都还是虚心接受了大部分建议,从而开创了唐朝的第一个盛世。
作为天下的君王都有如此的气度,能接受别人虚心纳谏,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拒绝接受老师、家长、同学、同事的建议呢。
善于听取忠言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怀。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领袖主席,年轻时凭着自己的才华几次挽救党,最后建立伟大的中华人民某某国,但晚年他却变得一意孤行,自以为是。
在“文革”十年中,他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但不采纳X少奇、等人的正确意见,反而纵容林彪、“四人帮”一伙对他们打击迫害,导致中国经济严重落后,社会秩序严重混乱。
回头想想,如果他能听取忠言,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世界上总有人站在与我们不同的角度,总有人看得比我们远,接受别人真诚的忠言是一种智慧。
历史的伟大就在于它的纷繁复杂,留给后人的教训丰富而又深刻。
纵观历史,一意孤行的人有时也许能获得一点小利,但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忠言虽逆耳,但却能使人处于一种冷静、安全、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
我们应该为身边有忠言的存在而感到庆幸啊。
善听忠言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怀。
当我们能冷静地审视局势,听取来自别的心灵的声音时,我们也会更成熟,愿这种成熟与自信的笑容伴随我们一路走下去!
带着建议上路
19班邓曼君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认为,走自己的路,也要接纳别人的建议。
好的建议可以使你提高自身的素质。
唐太宗在位期间,从谏如流。
魏征是当时著名的“谏臣”,他的许多建议都被唐太宗采纳。
正是这些建议,成就了一代明君,成就了“贞观之治”,也成就了后来的大唐盛世。
我们谈不上“掌天下之舵”,但虚心听取正确的意见,并根据它们来改正自己的缺点,确实能不断完善自己。
人就像一块玉,需要经过不断的雕琢,而建议则是雕琢中重要的一刀,这一刀,往往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好的建议可以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曾经有一个年轻人热爱写作,他从不间断地向杂志杜投稿,尽管稿件被一次次退回。
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一封编辑的信,信中说:“我很佩服你的恒心,只是你可能真的不具备这方面的天赋,不过我发现你的字越来越遒劲有力,如果你转而练习书法,也许会有更好的结果。
”年轻人决定听取这位编辑的建议,最后成为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可见,好的建议有时会决定你的成功。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在对前途感到迷茫时,问问身边的人,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左拉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我说,好的建议也是指路明灯,它照亮你前方的路,驱散你迷茫的阴霾,让你坚定而清醒地走下去。
好的建议还可以让你避免许多风险。
最著名要数曲突徙薪的例子,主人修建新房时,有客人提醒,干柴放在烟卤旁,可能起火的,后来果然失火。
火被扑灭后,主人大宴那些帮他救火的人,这时有人说:“如果您当初听从那位客人的建议,就不会失火了。
”主人这才明白,于是把客人奉为上宾。
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类似的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正确性已不需怀疑。
当我们做一件事之前,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就能规避风险,减少出错,少走弯路。
建议是精细的刻刀,雕琢你的品质;建议是指路的明灯,点明你的方向;建议是高度显微镜,指出潜在的风险。
建议是如虎添冀,锦上添花;建议是夏日凉风,雪中送炭……
朋友啊,请带着建议上路,你收获的将是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生!
永远做自己
19班侯逸湖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此言一出,便被援引千古,多少人以此为
箴言成就了卓越的事业。
正如但丁所说,成功者往往是永远做自己的本色英雄。
永远做自己,才能成就锲而不舍的执著。
人生道路上的抉择千千万万。
如果我们盲目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难以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信念,而像漫无目的掘井人一样,迷失在人海中,爱迪生发明灯泡,诺贝尔发明炸药,他们的成功之路充满了挫折,充满了如潮的质疑。
历史的潮流淘尽了那些因质疑而退缩的人,却铭记了坚持到最后的人,坚定地走自己认准的路的人通常是永远的智者。
永远做自己,才能成就义无反顾的勇气。
希腊神话中名垂千古的英雄阿喀琉斯,在征战特洛伊之前,他的母亲一再劝他不要冒生命危险,但他权衡利弊,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终他成为了一个义无反顾的英雄,而不仅仅是一个臂力千斤的彪形大汉。
是特洛伊之战成就了他,更是阿喀琉斯“永远做自己”的精神成就了他。
在我们全部的奋斗历程中,过分在意他人的看法,往往使我们心生退缩之意,做事放不开手脚,总害怕产生别人所谈及的某种恶劣后果,最终进退不得,碌碌无为。
永远做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永远做自己,才能成就独一无二的霸气。
英国政坛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曾说:“如果我在意别人的批判,只希望得到褒奖,那么我将很可能庸度一生”。
正如她自己所说,撒切尔夫人的执政生涯一直充满争议,她甚至面临自己的女儿因受舆论影响也不理解他的尴尬处境。
但撒切尔坚持了她自己,所以她成了在国际政坛叱咤风云的撒切尔,而不仅仅是英国的一任首相。
历史见证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撒切尔,以及她走自己的路的精神。
不管是回顾历史,还是放眼未来,我们都将找到永远做自己的深远意义。
这是一种精神,但又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它还是一种博击风浪的力量!
边听边走
20班彭家X
现代社会十分提倡个性化,于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一条名言成为了许多人坚持的人生信条。
但这样真的会造就一个成功自己吗?在我看来,其实不然。
的确,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和与生俱来的优势,所以,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自然各具特点,少有雷同。
但是,若是一个人只懂得一味地朝某个方向走,丝毫不容许改变、调整和稍作停歇,这就有些固执已见的味道了。
项羽不听从X增的意见,执意
放X邦一条生路,到头来损失了万里江山,落得个“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
美国总统胡佛在来势汹涌的经济危机中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导致美国经济每况愈下,民不聊生,最终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
这些例子,都是建立在“走自己的路”这一个理念上的,可结果看来却并不令人满意。
所以,我们是否该重新审视这个观点,让它更加符合创造辉煌的要求呢?依我看,走好自己的路,必须懂得边听边走的道理。
何谓边听边走?自然是在人生道路的行进过程中,也多多留心他人的意见。
即使这些意见并不完全适合你,也不一定对你的成功产生积极的影响,但你大可不必因此而拒绝它们,某种程度上而言,它们更像一面竖立在你眼前的镜子,让你可以清晰地看到来时的脚步。
如果可以很好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它们无疑是指引你走向成功的一盏盏明灯,沿途洒下一路希望。
而那些正确的,充满启迪性的建议就更加不必说,它们会成为你前进的源源不绝的动力。
秦始皇面对李斯“废分封、没郡县”的意见设有置之不顾,而是毅然采用,最终建立起一个统一强大的秦王朝,歌德热爱绘画但学无所成,后来采纳别人建议投身于文学创作,最终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块夺目丰碑;X备肯定诸葛亮的计策,联吴抗魏,最终奠定三足鼎立局面,为复兴汉室创造了条件。
试想这些伟大的人若是将他人的意见拒之门外,他们后来的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
边听边走,放慢脚步,不要孤独地执着,而应当适宜地调整方面,这样走自己的路,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路与路标
15班彭一苇
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一句多么豪情万丈的话,一句多么自信满盈的话!它强调了“我”的重要性。
但是,世界不是由我,而是由我、你、他(她)共同组成的,因此,这三者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愈显得丰富多彩。
所以,对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应该赋予它更新的内容。
首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是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是无限的。
你无法用有限的知识阐释世界中的每一物。
人从降生至明知的过程中,会逐渐规划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自己是什么风格的,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自己想获得什么等等。
不行,光凭自己的小脑袋是不够的。
有句话说“你我都有一个萍果,
交换后你我还是只有一个,你我都有一种思想,交换后可能会有无数种思想。
”因此,不要一昧地固执。
要善于同他人学习。
他人的智慧就像是自己路上的指路标。
他能对你起到一种指导性作用,避免你走弯路。
战国时秦王励精图治,终成霸业。
如果当时秦孝公不采纳商鞅变法的建议,那么,秦国哪来坚实的兴国基础?哪来开疆拓土的实力?哪来后来秦始王的横扫六合?因此,虽然走自己的路,但也要听取他人意见与建议。
当然,世界上不可能只有真善美而无假恶丑。
在你前进的路上,总会有流言蜚语。
如果你意志不坚定,很容易被错误的路标所误导。
如今,作为高中学生的我们,正面临文理分科的选择,如果别人说文科容易你就想读文科,说理科有前途又想读理科,完全在“发烧”状况下乱选而不考察自己实情,会是什么结果?因此,在自己的路上,要有丰富的智慧、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颗坚定的心,学会并善于选择他人的意见与建议,过滤误导的话语,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要辩证对待个人意志与他人评价的关系。
走在自己的路上,每到一个路口,就有千万个思想路标,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选出利己的那一条道路,毅然走下去吧!走自己的路,走出一条阳光大道。
做最好的自己
15班彭佳瑛
有人说,每个孩子生来是一滴有声的水。
诚然,水都是透明的,每滴水或因质量、形状,或因发出的声响,或因为折射出的光芒五彩缤纷而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人亦如此。
你、我、他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也许你有点自卑,想像明星一样璀灿夺目;或许你有些害怕,想像鲁滨逊一样勇敢坚强;可能你有点愚笨,想像爱因斯坦那样聪明绝顶——这样就“轻松搞定数理化”,什么考试都不怕了!可你是凡人,你不能万事皆称心如意;但你也不是凡人,因为你的未来、你的一切由自己创造。
与其成天幻想,还不如做最好的自己呢!
最好,既不是指物质上的,如有钱有势或用金钱等可以衡量的状态,也不是完完全全淘醉在自我世界中的精神状态。
它指的是一种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
最好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标准。
不是及格万岁,也不是“油条加两个鸡蛋”。
只要我这次做得比上次好不就是进步了吗?积极进取的自我,难道不是最好的吗?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的同学,总想向学习好的同学讨上学习秘笈;而学得好的同学却又说:“我没什么特别的方法”——这其实并不虚假也不矛盾。
因为谁比你
更深知自己的学习陋习,更能从根本上使你快马加鞭成绩直线上升呢?不要全靠老师、同学、家长,请为做好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奋斗吧。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生活方式(当然不能太有“个性”)的过程中,你会更了解自己,成长得更好更快。
正因为最好的标准不固定,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在追求完美自我的同时免不了改变自我。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善变的表现。
但请注意,我所说的是向真善美等美好品质上的改变。
我以前不爱跟人打招呼,可现在,走在路上和朋友、老师挥挥手,说声“嗨”几乎成了生活常规。
这有什么不好的?你挥一下手,大家打了照面,相视一笑。
别太在乎别人的看法,说实话,除了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还真的就极少有人关注你的生活了。
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好的。
活出自身的价值
8班李维予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只要真正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又何必在乎和理会别人对你的评价与指指点点呢?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退出了昏暗的官场,退出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找到了一片世外桃源,过着自己向往的田园生活。
世人一定很不理解,有一份官职,一笔俸禄不要,去田园过着清苦的生活。
可是陶渊明却活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哉的生活。
他在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活出了自己的精彩,又何必理会世俗的眼光。
他的诗句流传千古,他的名字永垂青史,他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流芳百世。
李清照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丧夫之痛,颠沛流离之苦并没有泯灭她的才华。
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转简约,不能不让人佩服这女子的才气。
然而,在封建主义的时代,大男子主义盛行。
人们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是怎样的愚昧腐朽。
然而她并不理会别人的言语,而是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淋漓尽致。
这样的女子抵得十个甚至百个胸无大志的男子,向后人阐述了英雄何必在男身的道理。
试想,如果她听信世人谗言,不走自己选择的路,又怎么活出有价值的人生?
李白的豪迈酒脱,不畏权贵,当时的人一定也很不理解。
有谁不巴结权贵,又有谁
能发出“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前颜”的狂语。
然而,也只有李白才有那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飘逸洒脱。
他那样一个人,又何曾被别人所左右。
正是他走自己的路,才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赞誉。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那是太阳实现了自身价值。
潜风随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是春雨实现了自身价值。
自然界的万物尚能如此,更何况我们人。
所以,无论你是风雨中穿梭送信的邮递员,还是马路上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亦或是办公室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都请活出自身价值吧。
走自己的路,管别人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