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择ASAⅡ~Ⅲ级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盐酸戊乙奎醚(PHC)组和对照(C)组。
分别在麻醉诱导后CPB前5min,PHC组静注PHC 0.1mg/k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
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阻断5 min(T1)、CPB结束(T2)、术后48h(T3)抽血测定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SB)、总胆红素(TB)含量。
结果与T0比较,两组在T1~T3各指标均升高;与C组比较,在T1~T3各指标均下降(P<0.05)。
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CPB)后肝脏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标签:盐酸戊乙奎醚;体外循环;肝脏损害
体外循环(CPB)因多种原因导致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23.2~35.1%,一旦发展为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85~90%[1]。
盐酸戊乙奎醚是新型的抗胆碱药,选择性地作用于M1和M3受体,对M2受体几乎没有影响,其对体外循环后肝脏损害保护作用尚无定论。
本研究拟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瓣膜置换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CPB后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Ⅱ~Ⅲ级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盐酸戊乙奎醚(PHC)组和对照(C)组。
以下患者不纳入研究:近期患有心衰、心梗者,心内膜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神经、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病史,酗酒史,肺、肝、肾有损害者。
1.2 麻醉方法常规监测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局麻下行挠动脉穿刺置管持续监测动脉压,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
依次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1mg/kg、依托咪酯0.2mg/kg、维库溴0.15mg/kg、舒芬太尼1ug/kg,诱导插管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35~45mmHg。
术中静注舒芬太尼1μg·kg-1·h-1、异丙酚3~6mg·kg-1·h-1和维库溴铵0.1mg·kg-1·h-1,间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
血压低时静注苯肾上素50~200μg。
主动脉开放后和停CPB后调整多巴胺、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量,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CPB时间、手术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心律失常、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出血量、尿量等。
1.3实验处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后CPB前5min,盐酸戊乙奎醚组静注盐酸戊乙奎0.1mg/kg,对照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
1.4检测指标两组分别于麻醉前(T0)、主动脉阻断5 min(T1)、CPB结束(T2)、术后48h(T3)抽血测定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SB)、总胆红素(TB)含量。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CPB中所得的数据进行矫正,矫正值=实测值×转流前HCT/采样时HCT。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主动脉阻断时间、CPB时间、手术时间、输液量、输血量、尿量、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CPB后ALT、AST活性升高,胆红素增加。
AST、ALT 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及线粒体中。
CPB后ALT、AST明显升高,说明CPB对肝脏损害的部位主要在肝细胞膜及线粒体。
CPB后胆红素升高,与Mastoraki 等[2]的观察相一致。
CPB引起肝脏损害的原因有:①低血流灌注:血液稀释、低温、缩血管物质浓度的改变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均可导致肝动脉血流减少,肝细胞缺血缺氧。
②炎性反应:CPB期间通过补体途径、促炎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和TOLL样受体[3]等介质协同作用,导致肝细胞肿胀损害。
③栓塞:固体栓子来源于久存的库血、心内吸引造成血液有形成分破坏及血小板聚集、血液与CPB管道异物表面接触产生的血小板聚集物以及CPB管道内碎屑脂肪等;气体栓子主要来源于手术操作过程和体外循环管道排气不完全。
④其他:麻醉药的肝毒性、CPB插管不当等。
与C组比较,PHC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在CPB后降低,提示盐酸戊乙奎醚可减轻CPB后肝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为[4]: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缺血、缺氧耐受性,稳定细胞膜、溶酶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膜结构;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阻断肝细胞膜钙离子内流,抑制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或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
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后肝脏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肝脏保护作用是否与剂量相关有待下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An Y,Xiao YB,Zhong ZJ.Hyperbilirubinemia after exrtacorpoeral circulation surgery:A recent and prospective stud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6,12(41):6722-6726.
[2]Mastoraki A,Karatzis E,Mastoraki S,et al.Postoperative jaundice after cardiac surgery[J].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07,6(4):383-387.
[3]Krejsek J,Kunes P,Kolackova M,et al.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s 2
and 4 on innate immunity cells modulated by cardiac surgical operation[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8,68(8):749-758.
[4]蔡大升,裴凌,孫莹杰,等.盐酸戊乙奎醚对体外循环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8,28(5):414-416.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