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被分散,加上教师对口算教法不重视,让口算教学成为现如今数学教学薄弱环节。

为此本文结合以往教学经历,提出一些改善小学口算教学质量方法,以促进小学生口算能力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灵活性口算教学
口算,也叫"心算",是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计算教学方法,具体是指在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的情况下,依靠学生个人思维以及语言活动得出计算结果的数学计算方法,是现阶段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以及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

将口算教学用于小学数学实践课堂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口算能力,且还可提高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意义重大。

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的有效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巧用多种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灵活性
小学生好动性较强、爱表现、爱动脑筋,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够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口算欲望,一定会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学生对熟悉的知识联想度更高,在熟悉的学习场景中学习参与性更强,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联想性、好奇心来创设问题[1]情景。

比如,要口算数学算式100-15×3-10×5的答案,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计算,可能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去算。

那么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假设这样的情景,现在有班费100元,需要购买清洁工具,其中要买5把扫把,每把扫把的价格是10元,还要买拖把三把,每把的价格是15元,文100元的班费够花吗?如果不够,差多少?通过这样的情境转化,学生的好奇心就会立刻被调动起来,并且很认真的算出100-15×3-10×5=5。

组织多种口算训练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口算的机会,改变他们之前对口算的看法,达到激发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的目的。

二、以丰富的口算训练形式强化教学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练习不仅枯燥乏味,且难度逐渐加大,进而使小学生对口算练习这一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不自信或是畏惧的心理。

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开展口算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创新口算练习教学形式,并强化数学口算练习的趣味性。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明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与实际兴趣需求,在此基础上,创新口算教学方法,以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提升口算练习的趣味性,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巧奠定基础。

比如,以小组合作教学法开展口算练习,并借助扑克牌的运用促使学生对口算教学产生兴趣,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低年级小学生,可以以两人一组的方式,一方随意抽出两张扑克牌来提出加减乘除的问题,另一方给出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借助寓学于乐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三、运用竞赛方式,提升口算教学质量
在培养学生的口算数学教学方面,要从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入手,可以设计课外口算小游戏,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口算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老师可以通过口算比赛[2]等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参与口算学习。

选择具有领头作用的学生,设置成为班集学习榜样,改变学生对口算学习的认识,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学习正是一个培养学习兴趣阶段,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口算抢答竞赛,在操场上将学生组成圈,然后以老师为起点开始口算竞赛。

老师出题目:12×13等于多少,第一个抢答成功回答正确的学生设为A组首领,挑选一个伙伴组成A 组;然后第二个抢答成功回答正确的学生设为B组首领,选择一个伙伴组成B组。

首领和首领伙伴抢答成功可选择一个剩余伙伴或对方队伍中伙伴,剩余学生抢答成功可选择喜欢的领队,等到剩余学生没有之后,两组互相抢答挑选对方的队员,直到一方人数为零。

老师可根据情况,对回答最好、活动最积极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

四、牢记常用数据,提高口算速度
口算学习过程除了必要的记忆之外,还有许多的解题技巧方法。

计算是一项逻辑思维过程,其可以通过数字组合拆分过程将数字计算简化,通过让学生记住有规律性数字组合,可大大降低学生日后口算计算速度,降低计算误差。

通过将庞大的数据利用加减法拆分,能得到平常所熟悉的计算方程,可以进一步体现口算优势。

例如:在计算125×16过程时,可以将125×16拆分为125×8×2,因为我们知道125×8=1000,那么125×8×2就是1000×2等于2000,这种计算方式能很快得出答案,并且可以加深对125×8=1000的记忆,逐渐积累数学功底,显现出口算的优势。

五、联系生活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根本上来讲,数学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其课堂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较强。

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需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其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可先指导学生學习"算法技巧"理论知识,使其了解本节课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数学原理即为"平均分东西",即"两位数"为被分者,"一位数"为分成者。

待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为班级学生提供多个实际算式案例,指导其根据自己所学的算法技巧进行解题训练,以加深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掌握计算原理。

通过此种理论联系实践的课堂教学,不仅可增强学生的学科知识认知,且还可提高其口算能力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总之,口算是学习数学重要方式之一,练好口算可以从根本性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应重视口算教学课程质量,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数学之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口算教学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牢固掌握口算技能提高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班继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开展口算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08.
[2] 雷登献.试析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有效对策[J].教育界,2004.
[3]严旭峰.关于小学数学口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