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
舞蹈形体心得

六、舞蹈的意义
在我眼中,舞蹈形体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舞蹈,我学会了更加认真、专注和耐心。在舞蹈的世界里,我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并收获了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舞蹈也是我的精神寄托,每当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舞蹈就像是一面坚强的盾牌,让我更加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七、舞蹈的未来
对于舞蹈的未来,我充满信心和期待。我会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不断塑造自己的舞蹈风格,也更加注重舞蹈创作与表达。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自己对舞蹈形体的理解和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也能够享受到舞蹈所带来的快乐和力量。
四、舞蹈创作
随着对舞蹈的深入理解和对表达的需求,我开始有了舞蹈创作的想法。在创作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创作的不易,需要不断思考和实验才能找到最贴合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但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更多的舞蹈灵感和创作经验,使自己在舞蹈领域能够更进一步地探索和发展。
五、舞蹈与身心
舞蹈形体在技巧训练和表演中,不仅使我的身体更加柔韧和有力,也让我的内心得到了磨练和成长。在舞蹈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更好地调控情绪,释放压力,使自己在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真正地与音乐和舞蹈融为一体。这种身心的合一不仅带给我舞蹈技巧上的提高,更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从容和自信。
三、舞蹈表达
在舞蹈形体的学习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技巧只是表演的基础,真正让舞蹈生动起来的是舞蹈的表达力。每一种舞蹈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要想将舞蹈表现得淋漓尽致,需要在技巧的基础上注入更多的情感和内心体验。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身体语言去传达情感和观念,这让我的舞蹈更富有内涵和感染力。
幼儿园歌舞活动中的形体训练探究

幼儿园歌舞活动中的形体训练探究幼儿的身体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形体训练对他们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而在幼儿园的歌舞活动中,形体训练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幼儿园歌舞活动的形体训练内容、形体训练的作用、形体训练的方法等多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幼儿园歌舞活动的形体训练内容形体训练是指通过体育锻炼、形体塑造等手段对人体的形态、姿势和动作进行训练和发展,让身体健康、灵活、优美。
在幼儿园歌舞活动中,形体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幼儿优美的姿态:幼儿园是幼儿们学习生活中的第一站,在这里,幼儿们会接受各种规范和指导,形成各种习惯和素养。
因此,在歌舞表演中,幼儿园会引导幼儿培养优美的姿态,如站立端正、坐姿端庄、行走优雅等。
2. 提高幼儿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幼儿的身体正在不断发育壮大,适度的肌肉锻炼可以促进幼儿肌肉力量的增长和柔韧性的提高,从而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
在形体训练中,幼儿园会让幼儿学习各种基本的身体动作和技能,如踢腿、跑步、跳跃等,以促进幼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发展。
3. 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协调性和平衡感是幼儿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形体训练中,幼儿园会让幼儿学习各种手脚配合的动作、单脚站立、平衡倒立等技能,以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二、形体训练的作用形体训练对幼儿身体的发育和心理的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具体有以下几点:1. 促进身体发育:适度的形体训练可以促进幼儿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发展,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对幼儿身体的发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形体训练在训练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方面,可以提高幼儿身体的姿态和动作的流畅度和美感,可以让幼儿减少跌倒的概率,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
3. 培养自信和个性:形体训练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体验和展现自己,让他们主动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个性。
这样可以让幼儿在舞台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培养他们自信、大胆、坚强的心理品质和性格。
幼儿园教学中的舞蹈教学之我见(范文模版)

幼儿园教学中的舞蹈教学之我见(范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教学中的舞蹈教学之我见(范文模版)幼儿园教学中的舞蹈教学之我见摘要: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幼儿舞蹈教师也需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舞蹈教学对幼儿的重大价值。
在课堂上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运用分层教学来指导幼儿,尊重每一个幼儿个体,做到个性化教学,充分活动教学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学情来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促进舞蹈教学的高效展开。
关键词:幼儿教育舞蹈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提高幼儿主动性的教育被提上日程,我们在园内进行了一系列主动探索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活动。
其中,打开幼儿的内驱力是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是幼儿进行舞蹈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我园开展高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笔者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发现了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也尝试把舞蹈的实用价值放到幼儿的沟通和学习当中,发现了幼儿对学以致用的教学非常鼓爱。
从此,师生的关系也更加地融洽了。
一、舞蹈教学的价值阐述舞蹈是可以不断地展现美、塑造美,对培养幼儿的形体大有好外,舞蹈教学在幼儿健康性格发育和形体塑造上都具有积极的功效。
舞蹈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还可以提升幼儿的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具有多重价值,如生理学价值、心理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等。
幼儿在舞蹈学习方面是有自主权的,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拉丁舞等等,不管是哪一种类的舞蹈都可以通过基本的训练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其体质,从而对其终身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纲要》过程中,我深切地意识到幼儿的教育一定是把美育发挥得极致,从而使其能够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丰富其情感体验及纠正其价值倾向。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主要在乎的价值有变化快、竞争、神性、新奇、刺激等,从而在课程当中体验帮助他人、肯定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等作用。
只要幼儿能够找到这些点,并且满足幼儿的需求,就很容易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由被动改为主动去学习。
我教舞蹈形体课有感

我教舞蹈形体课有感能歌善舞一直是展现一个人多才多艺的方式,而舞蹈能通过直观的视觉艺术感染影响着对方,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喜欢观看舞蹈,也有很多人喜欢学习舞蹈。
当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立足于这个社会时,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情境的展现、情感的抒发,都会要求舞蹈演员具有高水准的舞台表现力。
而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多是以解决舞蹈的技术和风格为主,缺乏舞蹈表演课程的设置,学生的表演往往只能通过排练节目提高,这就直接影响了舞蹈表演的艺术质量。
那么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表演质量呢?我认为只有对舞蹈学习者进行良好规范的形体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舞蹈表演的质量。
舞蹈是通过人体肢体语言,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舞台艺术。
动作、节奏、情绪是舞蹈表达的三要素。
以动作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性决定了其艺术表演规律的特殊性:一是强调运用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二是情感的表达要与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甚至呼吸等紧密联系,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具有音乐性;三是将生活中的各种情态抽象、升华为肢体语言,并以富于抒情的手段予以表达,它与自然状态的情感表达有明显区别,它往往超越生活的常态,采用人体动作的线条、力度、幅度,以及独特、夸张的风格特征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表达情感。
舞蹈艺术特殊的表演规律决定了形体表达的重要性,它也是培养舞蹈学生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
人体的各部位都是舞蹈表现的工具,每个部位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相互协调中形成完整统一的表现力。
因此,训练的重点是发挥各部位的内在感情的综合表现力,使内心的激情能够准确地通过全身的肌肉、骨骼运动以及呼吸、表情等,以妙曼多姿的动作语言传达出美的内容。
在我从教舞蹈教学中,深刻体会到形体训练对一个舞者表现舞蹈作品中的重要性。
首先,提高形体素质,加强形体可塑性,“艺术美”是一种持久性的气质和魅力,这种气质和魅力的形成需要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才能获得,更为重要的是,“艺术美”是靠一个整体结构来获得和展现的。
《快乐拉丁》之我见

《快乐拉丁》之我见幼儿拉丁舞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能够让幼儿拉丁舞与素质教育接轨,能够让幼儿感兴趣的接受,并起到育人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观,不能只想到怎样让孩子跳好拉丁,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开放性的教学思维让幼儿在学习拉丁舞的同时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修养,让幼儿的拉丁舞跳得更高,更远,更精彩。
一、营造快乐的氛围1、物质环境的创设教师应当做有心人、要善于在环境中“创造活教具、提取活教材”。
当你步入清潭第三幼儿园,走廊、活动室、楼梯拐角等每处室内环境,都散发出浓郁的拉丁气息,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那些金灿灿的奖牌、美丽的剪影、快乐的毛根编制运动小人以及拉丁舞动作的特写照片这些自然资源,因为融入了教师和孩子们的智慧与探索,变成了“不常见”的装饰品、艺术品、它们时而出现在活动区中,或展现在墙壁上,或悬挂于空中,或跳跃在孩子们的手中,展示着无尽的魅力。
这样的环境传递给幼儿大量的拉丁信息与刺激。
幼儿在充满拉丁氛围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奇乐无穷!2、心理环境的创设孩子的学习是受情绪感染的,因此我们十分注意在拉丁活动中创造情景,让孩子们耳闻目濡、潜移默化地接受感染和教育。
清晨,当幼儿跨入清三幼大门时,会被欢快热烈的自由风格舞音乐或激昂澎湃的斗牛舞音乐所吸引,早操音乐我们选择了《伦巴》《牛仔》等曲子,孩子们熟悉了旋律。
午睡起床时,我们为幼儿播放唯美柔情的伦巴舞乐曲,让幼儿在温柔缠绵的音乐中憧憬新的游戏活动……。
班级的广告栏中,又经常会看到孩子“争做小老师”的海报——“我已学会某某舞步,想学习者请与我联系。
”然后慎重其事地写上自己的大名和电话号码,积极性十分高涨。
在活动室的环境创设中,孩子们将要学的拉丁动作以图谱的形式张贴出来,供伙伴们自主选择。
整个学习过程是积极的、自主的。
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使孩子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潜移默化习得拉丁。
二、探索快乐的源泉1、教学内容:要激发幼儿学舞的热情,就必须从儿童心态出发,用那些意外的、新奇的、有趣的素材来吸引他们。
儿童舞蹈教育中的形体培养与自我认知

儿童舞蹈教育中的形体培养与自我认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美的享受,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形体素养和自我认知能力。
形体培养和自我认知是儿童舞蹈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首先,形体培养是儿童舞蹈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舞蹈训练,儿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站姿、坐姿和走姿等基本姿势,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
在舞蹈动作的实践中,儿童需要学会控制肢体的力度、节奏和协调性,这对于形体的培养非常关键。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训练,儿童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使他们的形体更加优美和健康。
其次,形体培养还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认知。
舞蹈动作需要儿童主动去感受和表现自己的身体,这就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身体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在舞蹈训练中,儿童需要通过观察和感受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并逐渐掌握自己的身体特点和优势。
这种自我认知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形体培养和自我认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儿童的全面发展。
通过舞蹈训练,儿童可以培养出对自己身体的敏感性和控制力,进而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能力。
同时,通过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认知,儿童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形体培养和自我认知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儿童的艺术表现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儿童舞蹈教育中的形体培养和自我认知还需要注重方法和途径的选择。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体条件,制定合理的舞蹈训练计划,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动作能力和形体素养。
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示范、引导、激励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舞蹈比赛、表演等形式,让儿童展示自己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总之,儿童舞蹈教育中的形体培养和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通过舞蹈训练,儿童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身体形态和姿势,提高自己的形体素养。
浅谈少儿舞蹈的体态教学

多了吗?如 此分析来看 ,体态和站姿训
练 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了 。
刘
由于 初学者年龄 较 小 , 肌 肉的控
桂
制力较弱
.
注意 力集
中的时间较短
体
,
冈冈 态 训 练 中 的 问 题 较 难 解 决 。 而 舞 蹈 教
学恰恰又 必须 是从 体 态和站 姿 的训练
确 的行 为 ,导致 了错误站 姿的形 成 。 而一 旦 形成错误 习惯 , 纠
后倾斜
)
,小腹
、
臀
部
肌
肉
内收
,
气
沉
丹
田
脊
,
椎
拉
紧
肋
,
骨
内
断 。 美 的 心 灵 , 美 的 语 言 、 美 的体 态 、 美 的 站 姿 、 美 的一 切 一
收
双
,
肩下
垂
并展
平
双
,
臂
自然
下
垂
或做
规
定
舞
姿
,
眼
睛平
切 … … 人 类在 创 造 美 的活动 中 , 发 现 了 自身 的审 美价 值 , 并
视 基 本 的站 姿训练 。 因为 正 确 的站 姿 是能否学好各种舞蹈 . 能否在舞蹈表 演 中保 持 一 个 优 美体 态 的基 础 。 特 别 是在 舞蹈 表演 中 , 站姿体现在所有动 作及舞姿之 中 关系到舞蹈表演 的成
.
败 。 我们可 以设想在舞蹈比赛中 ,假如 一 个体态优美的演员在 表演 中不慎做
以在基础教学时常常被忽视 。 可一 旦进入 到具体 舞种 的教学
之 后 才意思 到 “ 站 姿 ” 重要 性 。 因为 它不仪 是舞蹈 风 格 的体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形体培养总结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形体培养总结一、导言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幼儿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幼儿形体培养是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文将从什么是幼儿形体、幼儿形体培养的意义、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幼儿形体培养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什么是幼儿形体幼儿形体是指幼儿身体的外部表现,包括身体姿态、经皮肌肉的协调性、手脚的灵敏度等方面。
幼儿形体的发展与儿童的生长过程密切相关,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幼儿的身体不仅仅是一个机体,而是变得敏捷、协调、美观。
三、幼儿形体培养的意义1.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幼儿形体培养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器官的健康发育,增强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平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提升幼儿审美意识通过幼儿舞蹈教学的形式,可以让幼儿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姿态和形体语言,从而使幼儿对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也能够提高审美意识,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
3.增强幼儿自信心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幼儿需要展示自己的舞蹈表演,这对于幼儿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表演,幼儿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了解自己的特点和潜力,从而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
四、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幼儿形体培养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如何进行幼儿形体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培养幼儿的形体意识要想培养幼儿的形体意识,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语言、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到自己的身体,关注动作的形态和姿态,从而培养幼儿的形体意识。
2.注重幼儿的体验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体验,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表演,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力,通过表演来提高幼儿的自信和人际交往能力。
3.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形体教学形体教学是一项体验性极强的教学,所以幼儿园舞蹈教学中需要采用多种合适的形式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动画、视频、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舞蹈课程培养孩子的身体形态与优雅姿势

舞蹈课程培养孩子的身体形态与优雅姿势舞蹈是一门优雅的艺术,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身体形态,还可以促进孩子的优雅姿势。
舞蹈的训练不仅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舞蹈技巧,更重要的是在舞蹈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优雅的姿势。
一、舞蹈课程的身体形态训练舞蹈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身体形态,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和训练方法来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形态美。
首先,舞蹈课程注重身体的柔韧性训练。
舞蹈需要舞者具备灵活的身体,因此舞蹈课程中通常包括了大量的伸展和拉伸动作,如屈臂伸腿、分腿、舞姿延展等。
这些动作可以拉伸肌肉、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使孩子的身体更具柔韧性。
其次,舞蹈课程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训练。
平衡和协调是舞蹈的重要要素,舞蹈课程中通常会进行一些平衡和协调动作的训练,如单脚平衡、转体、转身等。
这些动作可以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使孩子在舞蹈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平衡和协调。
此外,舞蹈课程还注重孩子核心肌肉的训练。
核心肌肉是指躯干和盆腔周围的肌肉群,包括腹肌、背肌、腰肌等。
舞蹈动作通常需要借助核心肌肉的力量来完成,因此舞蹈课程会通过一些针对核心肌肉的训练来提高孩子的核心稳定性和力量。
二、舞蹈课程的优雅姿势培养除了身体形态的训练,舞蹈课程还注重培养孩子的优雅姿势。
舞蹈是一门有关姿势的艺术,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孩子不仅在舞台上,而且在生活中都能展现出优雅的气质。
首先,舞蹈课程注重姿势的训练。
舞蹈需要舞者掌握正确的姿势,如挺胸、收腹、挺腰、抬头等。
舞蹈课程中会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指导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姿势习惯,使孩子在舞蹈中更加优雅。
其次,舞蹈课程注重舞姿的训练。
舞蹈中的舞姿是舞者能够表达情感和形象的重要手段,舞蹈课程通常会对不同舞蹈风格的舞姿进行细致而系统的训练。
通过舞蹈课程的学习,孩子可以得到舞蹈老师的指导,逐渐形成独特的舞蹈风格和个性。
最后,舞蹈课程注重整体形象的培养。
舞蹈是一门注重形象的艺术,舞者的外貌、仪态和装束都会影响观众对舞蹈的感受。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形体塑造总结

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形体塑造总结一、引言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形体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形体与姿势不仅是一个表现手段,更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舞蹈形式,帮助孩子塑造美好的姿态,有利于其身体健康成长,培养孩子优雅、大方的气质,提高孩子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形体塑造的意义1. 促进孩子身体发育。
形体训练可以对幼儿的身体肌肉发育,骨骼系统生长和听觉力、协调性、灵敏度、平衡性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调节,增强孩子身体素质。
2. 提高孩子综合能力。
形体塑造是一项高度综合的运动,不仅要求身体的协调、柔韧、灵活,同时也要求孩子的意识、感性、智力、美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各方面才能的发展都有很好的帮助。
3. 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舞蹈形式不仅具有美的形态,更具有美的感受和表现,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表演,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领会美,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增强孩子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4. 塑造孩子的个性和气质。
形体训练可通过模仿、舞蹈解析等方法,改正孩子的不良姿态和习惯性动作,塑造孩子优美的姿态和形体气质,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三、形体塑造的教学原则1. 个体差异原则:幼儿期的孩子肌肉骨骼发育不同,身高体重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形体训练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刀切,更不能强求。
2. 渐进式原则:形体训练应根据孩子年龄和身体素质特点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对于幼儿来说,应以轻松、快乐、自由的方式进行形体塑造,避免过度训练和诱发运动伤害。
3. 师生互动原则:幼儿是好奇心强烈、好动、好学的群体,形体训练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和主观性,采用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参与到形体训练中,增强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
4. 教育与娱乐结合原则:形体训练既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娱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把幼儿形体训练变成愉悦、兴奋、欢乐的过程,激发孩子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意愿。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形体塑造与优美舞姿培养

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形体塑造与优美舞姿培养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通过优美的舞姿和动作表达情感,展示美的力量。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形体塑造和优美舞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舞蹈教学中形体塑造的方法和优美舞姿的培养。
首先,形体塑造是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形体塑造不仅能够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姿势和体态,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为了有效地进行形体塑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其一,正确的身体训练。
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身体训练来帮助儿童塑造良好的形体。
例如,拉伸训练可以增加儿童的柔韧性,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儿童的肌肉力量,使他们在舞蹈中表现更加有力和稳定。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儿童的身体控制能力,使他们在舞蹈中保持稳定的姿势。
其二,正确的姿势指导。
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儿童的姿势进行正确的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解释来告诉儿童如何正确地站立、行走和转身。
教师还可以通过触摸和调整儿童的身体来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姿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醒儿童注意姿势,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三,正确的呼吸训练。
呼吸是舞蹈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儿童放松身体、提高体能和延长舞蹈动作的持久性。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呼吸训练来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深呼吸和缓慢呼气来帮助他们放松身体。
教师还可以通过呼吸节奏的调整来帮助儿童掌握舞蹈动作的节奏感。
除了形体塑造,优美舞姿的培养也是儿童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优美舞姿不仅能够增加舞蹈的艺术感,还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自信心。
为了培养优美舞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示范和引导。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帮助儿童理解和掌握优美舞姿。
例如,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舞姿,并解释舞姿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儿童模仿和练习来帮助他们逐渐掌握优美舞姿。
其次,音乐的运用。
体态纠正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良好的体态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体态纠正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效率的影响,因此,我积极投身于体态纠正的教学实践,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一、提高自身意识,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我深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因此,我首先从自身做起,注意自己的体态。
在授课过程中,我时刻保持挺胸收腹、目光平视、肢体放松的状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体态纠正培训,学习正确的坐姿、站姿、走姿等,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体态纠正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坐姿不正的学生,我耐心纠正,鼓励他们坚持练习;对于站姿不直的学生,我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支撑点,加强腰部和背部的力量训练;对于走姿不规范的学生,我教他们掌握正确的步伐和节奏。
三、融入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体态纠正教学中,我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我设计了一系列体态纠正游戏,如“模仿小树”、“左右摇摆”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体态。
同时,我还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体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纠正体态,我积极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体态问题。
在家长会上,我向家长介绍体态纠正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中进行简单的体态纠正训练。
此外,我还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坐姿、站姿等日常行为,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总结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体态纠正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反思,查找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之,体态纠正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将继续努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相信,在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态,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幼儿园领舞者:舞蹈与形体教学实践总结

幼儿园领舞者:舞蹈与形体教学实践总结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舞蹈与形体教学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舞蹈与形体教学,可以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心智发展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在幼儿园担任舞蹈与形体教学工作,并通过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与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将共享我在幼儿园舞蹈与形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总结以及个人观点与理解。
二、舞蹈与形体教学的意义1. 舞蹈与形体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可以促进幼儿的肌肉发育和骨骼发育,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舞蹈与形体教学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心智发展。
在舞蹈练习中,幼儿需要理解并模仿各种舞蹈动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舞蹈与形体教学,幼儿还可以学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舞蹈与形体教学的实践总结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进行舞蹈与形体教学时,需要提前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节奏。
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学习舞蹈与形体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进行舞蹈与形体教学时,需要注意到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唱歌、游戏等形式,使舞蹈与形体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5. 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
在教学结束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舞蹈与形体教学对幼儿的身体、心智和情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实践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舞蹈与形体教学的重要性,并通过不断总结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我认为,舞蹈与形体教学应该成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点,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形体塑造

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形体塑造一、形体塑造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形体塑造是指通过身体的姿态、形态等表现和塑造自我心理、情感及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在幼儿期,身体各部位的塑造和发展是与身体感觉、智力、情感、行为等方面发展密切相关的。
幼儿期正是形体塑造的关键时期。
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形体塑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形体感觉,而且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形体塑造在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幼儿身体发展在幼儿期,身体各部位的发育和塑造是身体各方面发展的前提。
幼儿舞蹈教学中,通过对舞蹈姿势和动作的教导和训练,可以促进幼儿各部位的发展和塑造,包括手臂、腰部、腿部、脚部等。
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体发育,同时也强化了幼儿的身体感觉,提高了他们的身体技能。
2.塑造幼儿健康形体正确的形体姿态和动作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和习惯,使幼儿具有美好的体形和健康的身体。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动作和技巧,锻炼和完善幼儿的身体姿态和形体,增加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3.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幼儿是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而形体在情感方面就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舞蹈动作的表演和训练,可以支持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塑造幼儿自信、开朗、积极的性格。
可以说,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的表演可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情感,激发幼儿内心的激情,从而激发内在的动力,塑造幼儿独具个性的品格和形象。
二、幼儿园舞蹈教学活动形体塑造的方法1.手势幼儿园舞蹈教学中的形体塑造常常借助手势的技巧。
幼儿舞蹈教学可以从手的形态、方向、空间利用等方面入手,通过手势表情的训练,使幼儿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手势强调的是情感和情境的表达,可以通过手势的大小、位置和动作的速度等来表现出来。
2.腰部动作腰部是人体的中心,它不仅与身体的平衡有关,同时也与健康的形态和气质有关。
舞蹈课程培养孩子的形象修养与仪态

舞蹈课程培养孩子的形象修养与仪态舞蹈是一门优雅艺术,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够通过舞姿、动作和表演等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形象修养与仪态。
舞蹈课程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能够对孩子的心理、外貌和举止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使他们变得更自信、优雅和具有独特的个性魅力。
首先,舞蹈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形象。
在舞蹈训练中,孩子们需要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的身体线条会变得更加优美流畅。
舞蹈课程还训练孩子们的步伐和姿态,使他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舞蹈动作,并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培养孩子的良好形象,舞蹈课程能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美丽自信。
其次,舞蹈课程注重培养孩子的仪态。
舞蹈要求舞者在表演中展现出优雅和高贵的仪态,舞蹈课程通过对孩子们进行举止礼仪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在舞蹈训练中,孩子们要注意保持姿态端正,动作从容流畅,同时要注意面部表情的自然和舞台形象的统一。
通过培养孩子的仪态,舞蹈课程能够让他们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更加得体大方。
此外,舞蹈课程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形象修养。
舞蹈是一门集实践和表演于一体的艺术,它要求舞者对音乐的感知、对舞蹈的理解和对角色的扮演等方面具备一定的素养和修养。
舞蹈课程通过对音乐的学习和感知,使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和舞蹈的意境,从而在表演中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艺和个性。
此外,舞蹈课程也会引导孩子们对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和形象修养。
综上所述,舞蹈课程通过培养孩子的形象修养与仪态,对孩子的外在形象、举止及内心世界进行全面的塑造。
舞蹈能够让孩子更加自信大方、优雅高贵,使他们在社交场合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好的形象。
同时,舞蹈还能够培养孩子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修养,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舞蹈课程的教学与培养,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受益于舞蹈这门艺术,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魅力。
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

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摘要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具有生动的形象直观性,同时又生动活泼娱乐性强,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通过舞蹈体态的训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感受舞蹈的艺术美,同时还可以是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舞蹈的训练使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培养他们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舞蹈;少儿艺术;舞蹈体态;科学训练前言人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和坐、立、行这些基本动作中大致了解一个人的素质如何。
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这个“第一印象”与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密不可分。
幼儿形体舞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正确的体态习惯,同时通过学习舞蹈到表演舞蹈的过程锻炼孩子四肢的协调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增强孩子的舞台表现力,由此启发孩子对美的追求。
内容包括: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把杆上和地上一系列的基本功练习。
幼儿舞蹈表演的学习。
主要练习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
例如:学习多个各民族的舞蹈组合。
使孩子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形体之美与精神之美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
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
1.幼儿舞蹈体态要求1.1幼儿的基本体态幼儿形体舞蹈训练是利用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改善体形,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使人拥有幽雅的姿态。
优美的体形是自然美的重要标志。
体形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形类型。
一个人的提醒固然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如高矮、胖瘦、骨骼比例、形体姿态等。
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1、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一部分,是实施全面素养教育,促进健全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径。
专家认为:幼儿的舞蹈接受能力要好于成年人,所以不行忽视幼儿期的舞蹈教育这一重要环节。
在幼儿艺术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幼儿舞蹈教学不仅可以使幼儿把握粗浅的舞蹈学问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音乐、动作和语言的有机地结合,可以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挖掘和进展幼儿自身潜在的艺术素养和潜能,培育他们对舞蹈的敏感度,促进其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进展。
一、以舞修身,提高身体素养,增添气质美幼儿身体处于正在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具有很大的进展潜力和2、可塑性。
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态,经常影响幼儿身心健康进展,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幼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敏捷性,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养,转变这些不良习惯,形成端庄得体的仪表仪态,进而培育幼儿自信乐观、挺立向上、大方活泼的性格。
二、以舞识美,培育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人对于美感具有独特的领悟,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姿态、表情、动作、情感内心体验等多种生理和心理机能,为孩子提供和建构了富于童心的审美观赏与审美表现空间。
如:舞蹈《勤劳的小蜜蜂》,幼儿依据不同的音乐结构,设计不同的动作表现小蜜蜂不辞3、辛苦采花酿蜜、与大雨抗争的顽强的画面,使孩子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提高了舞蹈的表演能力。
三、以舞怡情,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独特特征1.培育良好的意志品质人的性情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受多方面教育及社会各方面影响形成的。
通过舞蹈教学,可以使幼儿在轻松开心的环境中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舞蹈活动《兵娃娃》,幼儿不仅把踏步、敬礼等简洁动作运用到舞蹈活动中,还把握枪、刺杀、投掷、匍匐前进的身体动作,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培育了幼儿英勇顽强、不怕吃苦、遵守纪律的良好独特品质。
2.进行爱的教育4、舞蹈活动的关键,是要使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幼儿主动参加的艺术活动,而且要把教育目标融入其中,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身心的良好进展。
对幼儿体态律动教学的再认识

对幼儿体态律动教学的再认识对幼儿体态律动教学的再认识2021年7月,笔者作为学员,有幸参加了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教育部国培方案“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
培训期间,笔者通过亲身参与体态律动训练活动,对幼儿体态律动教学的理论依据、操作模式、教育价值等方面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体态律动在幼儿园作为一种根本训练,常常为舞蹈或音乐游戏中的某些新动作做准备,有时也作为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手段,在进出活动室的时候用进行曲走步或作为某种舞步。
由于体态律动和律动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以形象思维和动作记忆为特点的幼儿,特别容易在体态律动中享受到表现和创造的快乐。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对具体动作的掌握,或者说是对优秀体态律动教师的教学模仿。
由此,在自我教学中容易出现“生搬硬套〞“消化不良〞的现象。
最后使得幼儿虽然对体态律动感兴趣,但是却对体态律动教学产生了厌倦。
这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师对体态律动教学法原理的不熟悉。
这次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幼儿体态律动教学培训,笔者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原理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体态律动的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节奏向学生介绍音乐、语言、舞蹈和表演,使他们能够掌握一种音乐和表演的即兴性,并且带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造性。
在此次国培过程中,来自各地区学前的音乐教师亲身参与了大量的体态律动,我们学员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音乐的呼吸和情绪起伏的律动,充分体验到每一个身体的动作都不是机械的动作,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律动的体态。
二、从最简单的步态开始,引领幼儿走进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法不对体态的身体姿态或者外表形式作要求。
因此,即便是一个音乐资质非常普通的幼儿,都可以用他所认为的最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而达尔克洛兹将这种最简单的动作复原成步态,并设计了一系列步态练习,到达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而这样的步态绝不给幼儿造成音乐学习的负担,恰恰相反,这些步态都是幼儿生活中经常做到的,它包括行进、走、跳、跑、跃、单脚跳、摇摆、奔腾等自然的体态动作。
幼儿舞蹈学习中形体训练的方法

幼儿舞蹈学习中形体训练的方法幼儿舞蹈学习中形体训练的方法培养孩子动作的节奏感幼儿舞蹈学习中,主要是要求肢体动作和音乐节奏要有最佳的配合,所以,在幼儿的形体训练中,要主要培养孩子动作的节奏够,孩子在进行肢体训练的时候,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节奏稍缓的音乐,让孩子伴随着这些音乐,进行动作训练。
把握好动作的力度一个舞蹈的成功与否,和这个舞蹈展示出的精神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幼儿的形体训练中,要注意让孩子学习把握动作的力度,什么动作该用什么样的力度体现是很有讲究的,只有这个把握好了,孩子的舞蹈学习才会有很大的进步。
培养孩子的舞蹈表现力在幼儿形体训练中,就要让孩子注意自己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现力的体现,主要是靠舞蹈动作、表情等来体现的,所以,在孩子的训练中,就要让孩子在舞蹈中注意到这些细节。
以上的三个方面是幼儿舞蹈学习中,形体训练的方法,希望这些小建议会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阅读:教学方法儿童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看参与表演。
在这些年幼儿舞蹈的舞蹈教学中,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适合儿童在学习和表演的四种模式的舞蹈创编和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了教学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1、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幼儿舞蹈大赛究教练的方法。
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示范。
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往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2、加强音乐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爱好,学习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熟悉成分参加的智力活动,情感、意志非熟悉成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从激发爱好进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伟大教学,就本质来讲,是一中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个幼儿对舞蹈的爱好,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夸大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舞蹈教学中体态训练之我见摘要幼儿舞蹈是幼儿艺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具有生动的形象直观性,同时又生动活泼娱乐性强,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通过舞蹈体态的训练,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情,感受舞蹈的艺术美,同时还可以是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通过舞蹈的训练使幼儿之间相互配合,培养他们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从而使幼儿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儿童舞蹈;少儿艺术;舞蹈体态;科学训练前言人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和坐、立、行这些基本动作中大致了解一个人的素质如何。
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这个“第一印象”与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密不可分。
幼儿形体舞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正确的体态习惯,同时通过学习舞蹈到表演舞蹈的过程锻炼孩子四肢的协调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增强孩子的舞台表现力,由此启发孩子对美的追求。
内容包括:基本站立姿势,手位脚位练习,脚步动作舞蹈组合练习,把杆上和地上一系列的基本功练习。
幼儿舞蹈表演的学习。
主要练习正确的立,坐,卧和走跑及头面部的姿态和表现。
例如:学习多个各民族的舞蹈组合。
使孩子外在表现和内在修养,形体之美与精神之美和谐统一。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主要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游戏的重要性。
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寻找感觉、节奏和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变枯燥乏味的训练方法为轻松、活泼、游戏式的学习活动,如教“平踏步”,老师就可以扮演火车头,让孩子们扮演车身一起出发,随着音乐的节奏驶向美好的大自然。
1.幼儿舞蹈体态要求1.1幼儿的基本体态幼儿形体舞蹈训练是利用芭蕾、舞蹈、体操舒展的动作训练改善体形,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使人拥有幽雅的姿态。
优美的体形是自然美的重要标志。
体形是指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形类型。
一个人的提醒固然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如高矮、胖瘦、骨骼比例、形体姿态等。
但通过后天针对性的锻炼,使之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也可在一定的程度上纠正不良的形体,使身体变得健美匀称,从而使身体形态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改变。
通过长期的形体训练,可以使人的新体变得更优美、挺拔。
1.2体态对幼儿力量的加强在训练目的上,幼儿形体舞蹈训练不同与舞蹈演员、体操运动员等为表演或比赛而进行的强体力基本功训练。
“力的控制”和“美的造型”是重要的训练指标。
一般而言他们的训练选材要求很高,训练的动作规格最高,动作难度较大,甚至不惜“伤筋动骨”。
而我们所讲述的幼儿形体舞蹈是通过舞蹈的方式对不同孩子的有针对性的锻炼,以健康、健美和提高艺术涵养与气质为目的进行的个体运动,是一种“改善”行为。
所以,要根据孩子的基本素质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防止过度疲劳和大强度的基本功训练伤害孩子学习舞蹈的兴趣和乐趣。
1.3体态舞蹈的专业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调动孩子们全身的多种器官去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使他们在舞蹈中感受到快乐,进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陶冶性情和品格的效果。
如上基训课,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坚持不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教学进度,若教师在这时能随机应变地把基训练习与游戏相结合,模仿动物神态,一个接着一个,学生的热情就能再次激发,甚至还不愿意下课。
就像在学习新动作一样,若只是一、二、三、四按节拍做动作,孩子们就会厌倦,疲劳,如果把动作融入游戏中,这样就能使孩子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提高参与舞蹈训练的主动性。
2.幼儿在体态上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2.1耸肩和顶肚子的问题耸肩和顶肚子会影响到幼儿的体形发育,幼儿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进行正确的动作和姿态的训练,以保证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
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
再者,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
一个舞蹈一般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
2.2后背的松弛问题后背松弛其实指的是幼儿的日常习惯不合理,影响到形体的表现力,后背松弛直接使得幼儿出现弯腰驼背的毛病。
有弯腰驼背毛病的孩子,在个性上就显得比较懒散。
如果宝宝长期坐姿、站姿不良或经常躺在沙发上,再加上缺乏运动,使背肌使力不当或无力,就会导致弯腰驼背。
长期弯腰驼背容易导致脊椎歪斜、肩痛、腰痛、骨头不正、手脚酸麻等状况,不但有害健康,也使人显得老态龙钟,等小孩子长大了,懂得爱美时就会有比人矮一截的自卑心态。
孩子通常不容易被定型,弯腰驼背的症状要改正应该不难。
但如果还是有驼背的困扰,建议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改善孩子弯腰驼背的状况。
2.3主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有具体到抽象,因此感受舞蹈作品必须以感性知识或已有经验为基础,更多的依赖于直观的、生动的、鲜明的形象,所以老师对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舞蹈,应伴随着启发性、形象化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想象的内容,让幼儿通过视觉直观和听觉直观的共同感知活动,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形象。
这样幼儿才能逐步投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才能感受作品,幼儿的能力才能提高。
(1)幼儿感受舞蹈时,要注意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目的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敏锐性。
每次让幼儿感受都有要求,而且只能有一个要求,使幼儿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紧张的状态之中,开始提的问题要提笼统的大问题,逐渐提小的问题,因为幼儿感受力发展的规律是对作品先有一个笼统的整体感受,反复的欣赏就能有进一步的感受,欣赏的越多,感受的越细微,越深入、越全面。
(2) 在感受舞蹈是要不断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注意是认识的门户,人们只有在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稳定的情况下,才能有明晰的感知,高效率的记忆和活跃的思维。
(3)幼儿的知识准备非常重要:每感受一个作品之前,都要丰富有关知识、印象,幼儿对作品有关的生活经验丰富,能帮助幼儿更好的感知作品。
3.实践幼儿舞蹈体态的训练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再者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少儿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
舞蹈教育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增强了儿童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最后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
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
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
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儿童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1动作化训练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舞姿,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从中使受教育者得到美的教育。
这种美育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
形成由内而外的统一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儿童对美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感知,不同的是,儿童的直观思维,一尘不染的内心世界,涉世未深的眼睛,其无法进行正确的审美活动。
然而所有的一切无法阻止他们对美的渴求。
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便要发挥字的作用,采取措施进行诱导活动,例如:在《说唱脸谱》戏剧舞蹈中,作了一系列的诱导活动,如去看碟,看剧中的眼神亮相,一举手,一投足等等。
幼儿舞蹈基础训练人们都知道古典舞蹈中,有“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在眼上”这一说。
中国舞蹈演员们要求讲究眼部的传情与内涵。
他们通过眼目传情,向观众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果眼睛里没有任何内容,一个再美的舞蹈动作也没有感染力,可想而知,他拿什么去吸引观众呢?作为一名观众,纵使无任何音乐细胞,都可以从舞者身上感受其中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谁的脸上有表情,谁的脸上不会做戏,这中间的区别就在于眼睛、面部表情之中。
教师在教授动作的同时要教授表情,要让孩子意识到舞蹈动作是为舞蹈主题服务的,而舞者的面部表情则是为舞蹈的整个灵魂所服务的。
只有形的舞蹈,等于一个空壳。
没有灵魂也就没有生命力。
舞蹈作为一中艺术,他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发展想象力的广阔空间。
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摸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通过这些,让孩子们展开讨论,教师便引导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大胆的表现,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情”字尤为重要。
由于幼儿身心发育的局限性,不能对舞蹈形象的外在美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感染,作为教育者便要发挥他们自己的作用,做到“以情动情”。
3.2游戏化训练幼儿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
在这些年的舞蹈教学中,我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适合幼儿在学习和表演的四种模式的舞蹈创编和教学方法,逐步实现了教学的主动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1、教师必须重视对舞蹈教材的分析:分析舞蹈音乐的旋律、节奏、性质、情绪、速度、力度以及动作风格,协调的重点、难点,以及反映舞蹈情绪的动作要点,研幼儿舞蹈大赛究教练的方法。
分析好动作要领后,老师再根据舞蹈动作的规律:身体的重心与平衡,动作的反作用,动作的控制与松弛、正确、熟练、优美示范。
采用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幼儿去发现,促进幼儿多思考,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学习。
2、加强音乐课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学习不仅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成分参加的智力活动,情感、意志非认识成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伟大教学,就本质来讲,是一中艺术熏陶,因此我们要培养个幼儿对舞蹈的兴趣,要重视培养过程,而不应该强调结果。
要让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活动中发展能力,掌握一定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后,感到快乐,提高兴趣,又促进了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的教,创造性的学。
在教学中以表扬为主,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幼儿。
教师本人兴致勃勃,幼儿才能精神饱满,使幼儿沉浸在愉快的环境中,享受着音乐的美。
结论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说:“艺术以他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
”幼儿舞蹈以情感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
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
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
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少儿舞蹈教育训练从生理上可以促进少儿的骨骼发育、提高少儿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1 茅园园;;关于少儿舞蹈创编与教学的思考[J];才智;2014年12期2 刘瑛;;关于少儿舞蹈创编与教学的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4年17期3 张雅竣;;幼儿舞蹈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3年28期4 张敏;;试论学前儿童舞蹈教育[J];艺海;2013年08期5 范燕华;;论形象教学思维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音乐时空;2014年03期6 邱毅;;探索少儿舞蹈教学的多元化[J];音乐时空;201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