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初三化学之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课题7.2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生产中常见的酸2. 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3. 了解浓硫酸的特性,认识强酸的腐蚀性。

教学重点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有关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实验仪器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盐酸是的水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硝酸中溶质化学式为。

他们组成中都含有元素。

2.盐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溶液都呈性,所以盐酸、碳酸溶液的PH 7。

纯碱溶液、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溶液呈性,所以纯碱溶液、石灰水的PH 7。

而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蒸馏水和食盐水时都不变色,他们的PH值 7。

3、如何测定一未知溶液的PH值?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吗?有什么影响?【新知导学】:1.人的胃液中含有,蓄电池中有,食醋中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和,雪碧中含有少量,工业的“三酸”是指、、;2.硝酸一般保存在(填“棕色”或“无色”)的试剂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活动一、探究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1.右图标志的含义是。

你认为实验室中哪些药品应该贴此标志?。

2.完成教材P40活动与探究“表7-3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挥发性(瓶口现象)浓盐酸(HCl)浓硫酸(H2SO4)讨论:①区别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与稀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②区别浓盐酸与稀盐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③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制取CO2,如果用浓盐酸制取CO2后果是。

能用稀硫酸吗?为什么?活动二、3.浓硫酸的其他性质(1)阅读教材P188 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

①右图装置可用来干燥CO2气体,气体应该从处进。

这说明浓硫酸具有性,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但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因为浓硫酸会与他们反应。

②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涂在小木条或纸上,观察现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理解酸和碱的区别。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概念:酸和碱是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2.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酸和碱与金属、非金属、盐等物质的反应。

3. 酸和碱的用途:酸和碱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酸和碱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酸和碱的性质。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酸和碱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酸和碱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酸和碱的概念:讲解酸和碱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酸和碱的特点。

3.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观察酸和碱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分析其化学性质。

4. 酸和碱的用途: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酸和碱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问学生,了解学生对酸和碱概念、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酸和碱知识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的反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

八、教学延伸1. 酸和碱的进一步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酸和碱的其他性质,如溶解性、酸碱度等。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说课稿房县七河中学张清凡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七个方面汇报我的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是介绍常用的酸和碱的性质、用途,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硫酸、盐酸、醋酸等物质,但没有构建出酸作为一类物质的认识。

本单元开始,将化合物进一步划分为酸、碱、盐,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质分类系统。

在内容的选取上,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取学生日常生活或平时实验中常见物质,通过实验来说明,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并知道颜色的改变;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初步认识盐酸和硫酸性质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通过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四、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景导入、联系生活实际、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最佳兴奋的状态,完善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明确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同时使学生的自我探究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一】常见的酸和碱

沪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案一】常见的酸和碱

主要从色、味、态 进行观察,以及氨 水的气味。
小组实验,观察现象, 并做好记录
记录并记忆
首先让学生了解, 氢氧化钠的潮解现 象,同时还要让学 生注意氢氧化钠溶 于水时要放热,引
2、烧碱的潮解
三、用途 1、浓硫酸和烧 碱可作干燥剂
提醒学生注意氢氧化 钠的腐蚀性
创设情景:浓硫酸和 烧碱都能吸水,这点 可以用来作什么呢?
学生:注意对烧碱样品的观察并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由问题引入新 课: 你知道哪些酸 和碱,生活中或 是在以前的学 习中接触过哪 些酸和碱?
教师调控 可以适当的设计几个 问题: 1、人的胃液里含有什 么酸? 2、汽车电瓶里含有什 么酸? 3、食醋里含有什么 酸? 4、酸雨里含有什么 酸? 5、用来抹墙的石灰浆
7.2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浓硫酸、浓盐酸以及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盐酸、稀硫酸以及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用途 3、认识强酸和强碱的腐蚀性 4、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 PH 的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5、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酸和碱的物理性质的对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对比观察,总结现象,分析 得出结论的能力。 2、通过实验能把自己观点和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尽可能发表独立的或不同的见解。 3、能从观察到的不同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把对放在教室内的烧 导学生思考这一点
碱样品的观察记录进 性质有什么用途。
行小组总结及分析 并
思考变化的原因。
这节课只告诉学生
用途,至于原因在
思考、回答
下一次课再讲。让
学生带着问题回家
预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核心素养】通过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酸、碱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一个知识点,即酸、碱能和指示剂作用的性质,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夯实基础,也为后面实验活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提供了方法。

本课题在内容选取上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 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初步鉴别酸性、碱性溶液。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酸性和碱性溶液能和指示剂反应。

难点: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用品】白醋、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洁厕剂、油污清洁剂,紫甘蓝汁液、胶头滴管、试管、烧杯、试管架等。

【教学过程】2.在下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酚酞溶液有什么性质?剂,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观看视频,科学体验1.播放波义耳和指示剂的发明的微视频。

2.引导学生:体验波义耳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会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对于试验中的一些奇怪现象要保持好奇心,并运用科学探究方法验证。

4.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回答问题。

大胆尝试突破,引导学生提出波义耳的疑问,启迪学生思维。

让学生体验波义耳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科学发明的过程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为后面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做铺垫。

科学探究,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酸、碱和指示剂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在实验中发现碳酸使紫色石1.提出问题:(1)其他酸也能使石蕊变红色吗?碱也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吗?采用“提出问题──假设预测──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解释结论──交流分享”的科学探究,自主学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盐酸是的水溶液,其溶质的化学式为;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硝酸中溶质化学式为。

他们组成中都含有元素。

2.盐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溶液都呈性,所以盐酸、碳酸溶液的PH 7。

纯碱溶液、石灰水能使无色酚酞变,溶液呈性,所以纯碱溶液、石灰水的PH 7。

而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蒸馏水和食盐水时都不变色,他们的PH值 7。

3、如何测定一未知溶液的PH值?能用水润湿PH试纸吗?有什么影响?【新知导学】:1.人的胃液中含有,蓄电池中有,食醋中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和,雪碧中含有少量,工业的“三酸”是指、、;2.硝酸一般保存在(填“棕色”或“无色”)的试剂瓶中。

二、合作、研讨与点拔活动一、探究浓硫酸与浓盐酸的物理性质1.右图标志的含义是。

你认为实验室中哪些药品应该贴此标志?。

2.完成教材P40活动与探究“表7-3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讨论:①区别相同体积的浓硫酸与稀硫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②区别浓盐酸与稀盐酸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③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制取CO2,如果用浓盐酸制取CO2后果是。

能用稀硫酸吗?为什么?活动二、3.浓硫酸的其他性质(1)阅读教材P188 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

①右图装置可用来干燥CO 2气体,气体应该从 处进。

这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有 。

但不能干燥氨气、硫化氢等气体,因为浓硫酸会与他们反应。

②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涂在小木条或纸上,观察现象。

现象: 。

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浓硫酸还会腐蚀衣物和皮肤,使用时要非常小心。

思考:稀硫酸蘸在小木条或纸上,较长时间后也会出现上述现象,这是什么原因?活动三、4.教师演示实验:向浓硫酸中滴加水现象: 。

结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

应用:在稀释浓硫酸时,应该 。

活动四、5、酸、碱、盐的正确使用①如不慎将稍多量的酸(或碱)液洒在实验台上,应立即用适量的 (或 )中和,然后 。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常见的酸碱反应;2.能力目标:能够利用实验方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酸碱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常见的酸碱反应;2.掌握常见的酸碱的具体性质;3.学会利用实验方法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三、教学难点1.掌握常见的酸碱的性质;2.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四、教学准备1.教师:预先准备好化学实验器材和草图;2.学生:酸碱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酸和碱的图片或物质,引起学生对酸碱的兴趣,并询问学生对酸碱的了解和感受。

2.探究酸碱的性质(20分钟)2.1酸的性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酸,如醋、柠檬汁、硫酸等,并要求学生观察、闻和尝一下这些酸。

然后帮助学生总结酸的性质,如酸味酸香、可以腐蚀金属、可以脱去金属氧化物等。

2.2碱的性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碱,如苏打粉、石灰石、氢氧化钠等,并要求学生观察、闻和尝一下这些碱。

然后帮助学生总结碱的性质,如碱味苦涩、可以中和酸、可以与金属生成盐等。

3.酸碱中和实验(5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酸和碱的溶液,如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将这两种溶液逐滴混合,直到达到中和时停止滴加,并记录实验结果和说明。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同样的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4.实验结果总结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填写实验记录表,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并和学生一起总结出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5.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如何判断物质是酸还是碱?如何制备酸和碱溶液等,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并在课后进行相关的拓展探究。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常见的酸碱反应,并通过实验方法进行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及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及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及教案第一章:酸和碱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酸和碱的化学式和电离过程;3. 理解酸碱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教学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2. 酸和碱的特点;3. 酸碱的化学式和电离过程;4. 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酸和碱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2. 通过实验观察酸和碱的性质,如酸的腐蚀性和碱的腐蚀性;3. 讲解酸碱的化学式和电离过程,如HCl的电离方程式;4. 介绍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如pH值越低,酸性越强;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酸和碱的特点和关系。

第二章: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酸的化学式和特点;2. 掌握常见酸的溶解性和反应性;3. 理解常见酸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常见酸的化学式和特点;2. 常见酸的溶解性和反应性;3. 常见酸的应用,如盐酸的制取和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酸的化学式和特点,如盐酸、硫酸、硝酸等;2. 通过实验观察常见酸的溶解性和反应性,如酸与金属的反应;3. 讲解常见酸的应用,如盐酸的制取和应用;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常见酸的性质和应用;5. 进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常见酸的理解。

第三章:常见碱的性质和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碱的化学式和特点;2. 掌握常见碱的溶解性和反应性;3. 理解常见碱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常见碱的化学式和特点;2. 常见碱的溶解性和反应性;3. 常见碱的应用,如氢氧化钠的制取和应用。

教学活动:1. 介绍常见碱的化学式和特点,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2. 通过实验观察常见碱的溶解性和反应性,如碱与酸的反应;3. 讲解常见碱的应用,如氢氧化钠的制取和应用;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常见碱的性质和应用;5. 进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常见碱的理解。

第四章:酸碱中和反应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宜城市官庄中学陈玉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几个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学习。

通过对酸的学习,可以为碱、盐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无机物之间的关系网络。

酸碱盐知识是整个初中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也是连接初、高中知识之间的桥梁,本节课是学习酸的物理性质,为后面的酸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作好辅垫,同时也为后面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和学法帮助。

本节课从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物质着手,让学生在熟悉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了解浓H2SO4的吸水性、腐蚀性及稀释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进行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同时通过浓硫酸稀释的安全操作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热爱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2.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了解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难点: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2.了解浓H2SO4的吸水性、腐蚀性及稀释方法二、教法1.“导、学、析、练”教学法为建立高效课堂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防止学生“两极分化”,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使课堂教学更加民主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宜城市人力推广“导、学、析、练”教学法,应该大胆探索、积极思考切实打造高效课堂。

2.实验探究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认识,对本节课,我采用了实验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实验能让人人参与,极大地提高了每个人的热情,而且实验效果明显又节约试剂。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和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掌握酸和碱的化学式、电离特点等基本知识。

2.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操作。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酸和碱的概念、性质、用途及酸碱指示剂的原理。

2. 教学难点:酸和碱的电离特点、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积极思考。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滴定管、酸碱指示剂、试剂等。

2. 教学课件:酸和碱的性质、用途、实验操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如食醋、烧碱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酸?什么是碱?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2. 知识讲解1. 讲解酸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2. 讲解碱的概念、性质和用途。

3. 讲解酸碱指示剂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3. 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2. 学生动手操作,使用酸碱指示剂进行实验。

4. 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讨论实验现象。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酸和碱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酸和碱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酸和碱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酸碱中和反应1. 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2. 掌握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第七章:酸碱滴定1. 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2. 通过实验,学会进行酸碱滴定实验,掌握滴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第八章:酸碱盐的溶解性1. 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掌握溶解性表的使用方法。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说课稿1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沪教版教材九班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中的第1课时《中和反应》,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展示我的说课内容:一、教材分析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是贯穿酸碱盐知识的一个重要纽带,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教材没有简约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特地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教材依据同学的认知特点,从同学的试验探究开始,让同学自己动手去试验,从试验探究的过程中感悟酸碱中和的结果——酸和碱各自特性都消逝;感悟酸碱之间的对立统一;明确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感悟化学改变中有能量改变。

接着,教材通过中和反应的产物引出盐的学习,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为此,我设立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pH的改变和热量改变;2、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初步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类;3、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探究,培育同学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动手操作技能。

2、通过争论沟通,培育同学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2、在探究中培育同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受探究的胜利与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

二、教法选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见知识应“让同学自己找出来”。

我认为“让同学自己找出来”的最正确途径就是让同学参加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同学。

否那么同学就不可能有主动参加的积极性,也就没有发觉问题、进展技能的机会,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的培育。

如何让同学参加到教学中来呢?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同学实际状况,我在教学中主要选择了引导探究法,通过创设情景、设计试验以及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来探究中和反应,从探究中层层启发,发觉问题,分析问题,适时营造同学学习的氛围,激发同学学习的动力,为他们的学习添加“助推剂”。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课件 (新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章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课件 (新版)沪教版

花的种类 玫瑰
万寿菊 大红花
花汁在酒精中 的颜色
花汁在稀盐酸 中的颜色
花汁在稀硫酸 中的颜色
粉红色
黄色 粉红色
粉红色
黄色 橙色
粉红色
黄色 橙色
教师:同学们的创造力都很强,如果我们要检验某种物质 是否是酸,手头又没有石蕊溶液的情况下,就可以用上述 方法。
教师:结合探究活动1和探究活动2的体会,思考稀盐酸中 的什么成分使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石蕊溶液本身含有水,因此不是水的作用;NaCl溶 液中有Cl-,而NaCl溶液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那么也不是Cl-的 作用;应该是酸中的H+使石蕊溶液变红。 教师:(教师从知识的角度及时提升方法)同学们分析正 确,而且我们做出这些结论时用到的就是推理方法。请同学 们再用我们已经探索出来的方法去认识我们所知道的其他酸 是否也具有这些性质。 学生:(学生探究活动3)用稀醋酸、稀硫酸酸做正面证 明;用Na2SO4溶液等非酸溶液做反面证明。 老师前面就有两种常见的酸——浓盐酸和浓硫酸,请各小 组同学认真观察并完成教材186页的表格(浓硫酸、浓盐酸 属于危险品所以没有直接给学生)——总结浓酸的物理性质
五、说教学设计:(四个环节)
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张实验桌上摆放试管若干、滴 管、稀盐酸、稀硫酸、稀醋酸、NaCl溶液、 Na2SO4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洁净紫甘 蓝叶片、剪刀、镁、锌、铁、铜、生锈严重的 铁钉、粗铜丝、试管夹、酒精灯。
【鉴别引入】 环节一:慧眼识酸 教师:实验桌上有未贴标签的稀盐酸和NaCl 溶液,请同学们通过实验验证后给它们贴上标 签,注意实验安全。 学生:(探究活动1)①滴加石蕊溶液;②将 紫甘蓝剪成细丝浸泡;③放入洁净小铁钉观察 实验现象。 教师:我们按“安全、科学、简便、明显” 的原则,来评价同学们的方案。 方案①最优,方案③次之,方案②第三。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沪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2. 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3. 掌握常见酸和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运用比较法分析不同酸碱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增强学生对实验安全的意识;3.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2. 常见酸和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

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2.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酸碱溶液、酸碱指示剂、实验器材等;2. 课件和教学素材。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实验小组合作分工。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酸和碱吗?它们有什么特点?环节二:学习酸和碱的概念及其特性1. 讲解酸和碱的概念;2. 通过实验展示酸碱的化学性质,如酸的腐蚀性、碱的腐蚀性、酸碱中和反应等;3. 引导学生总结酸和碱的特性。

环节三:学习常见酸和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1. 讲解常见酸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如盐酸、硫酸等;2. 讲解常见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酸碱的异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环节四:学习酸碱指示剂1. 讲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3. 让学生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环节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的概念、特性、常见酸碱的化学式、性质和用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作用;2. 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常见的酸和碱的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的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化学学科中关于常见酸和碱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酸和碱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地位。

本章节的作用在于使学生掌握酸碱的基本性质、分类和常见的酸碱物质,为后续学习电离理论、酸碱中和反应等打下基础。

本文在课文中的地位:本章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它承上启下,既是对前面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拓展,也为后面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技能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1. 酸和碱的定义、分类及通性;2. 常见酸的性质、制法及应用;3. 常见碱的性质、制法及应用;4.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分类及通性;b. 熟悉常见酸、碱的性质、制法及应用;c.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a.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酸碱性质的科学研究方法;b.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b.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酸和碱的定义、分类及通性;b. 常见酸、碱的性质、制法及应用;c.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a. 酸碱性质的实验观察与分析;b.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法在教学酸的碱的性质这一部分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同时凸显与其他教师教法的不同之处。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例如,在引入酸的概念时,我会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酸?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的问题能够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主动探索酸的特性。

- 亮点:与传统的直接告知答案不同,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规律,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问答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频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常见的酸和碱》,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内容包括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酸的化学性质几个部分,是在学习了氧气、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完善学生们对酸、碱、盐的看法,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2. 教学目标:a.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酸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归纳等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b.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硫酸、盐酸性质的探究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酸的性质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远离的学习态度。

3. 重点、难点:重点: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酸的性质,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及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4.课程资源的开发及有机整合: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另外结合多媒体辅助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会应用。

二、学法指导1.学情分析:通过日常常见酸的举例(如胃酸中含盐酸,酸雨中含硝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已学过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基础上思考生活中的应用,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在学生理解的知识层面上促进知识向应用层面的转化,发挥教师“导”的主体功能。

2.心理调节的方法指导: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初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事物及现象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对化学充满浓厚的兴趣,往往想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性质,甚至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

在课前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解答相关问题,通过自学学案,使学生明确复习的重点和方向,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类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因此,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及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过程和方法: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在内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2019最新沪教版化学九年《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2019最新沪教版化学九年《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2019最新沪教版化学九年《常见的酸和碱》教案年月日总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并能判断简单的置换反应。

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和碱的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酸、碱、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和碱性质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认识2、教学重点:常见酸(硫酸、盐酸)、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判断。

3、教学难点:从溶液的角度理解“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4、课型:探究、讨论5、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常见的酸【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酸?【介绍】三种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活动与探究】观察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活动与探究】差异?有何启示?【交流与讨论】1、稀硫酸和稀盐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Fe203+6HCl=2FeCl3+3H20 Fe203+3H2SO4=Fe2(S04)3+3H20(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Na2C03+2HCl=2NaCl+H2 O+C02↑ Na2C03+H2SO4=Na2S04+H20+C02↑2、为什么酸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阅读】188页拓展视野:浓硫酸的特性【练习】191页2、5【作业】192页7、8【板书】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1、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稀硫酸(盐酸)→盐+氢气(3)某些金属氧化物+稀硫酸(盐酸)→盐+水(4)碳酸盐+稀硫酸(盐酸)→盐+水+二氧化碳【教后小结】第二课时常见的碱 05年月日总课时【引入】在学习中已经知道哪些碱?【介绍】两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或熟石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活动与探究1】可作【活动与探究2】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交流与讨论】1、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石灰水)→盐+水2Na0H+C02=Na2C03+H20 Ca(OH)2+C02=CaC03↓+H2O(3)与硫酸铜反应CuSO4+Ca(O H)2=Cu(OH)2↓+CaSO4 CuSO4+2NaOH=Cu(OH)2↓+Na2SO4【讨论】上述反应有何共同之处?复分解反应2、为什么碱的水溶液有共同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在水溶液中都可电离出OH-,所以碱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

(新)沪教版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1》公开课(教案)word版

(新)沪教版化学《7.2常见的酸和碱1》公开课(教案)word版

第2节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3.了解酸的通性及其原理,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拟、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学精神。

2.体会化学与人类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响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比照实验,学会酸、碱与其他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平安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复习酸碱的定义;我们知道: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呢?一、酸碱指示剂〔常见:石蕊溶液、酚酞溶液〕[演示实验1]变色规律: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酸红碱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酸无碱红二、常见的酸[演示实验2]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用途2.其他常见酸:硝酸(HNO 3)、醋酸〔CH 3COOH 〕、磷酸〔H 3PO 4 〕、柠檬酸等等。

3.浓硫酸的特性① 吸水性:把浓硫酸露天放置,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稀。

〔作枯燥剂,不能枯燥碱性气体,如NH 3 〕 [演示实验3]② 脱水性、腐蚀性:能把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里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

[演示实验4]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故浓硫酸的稀释要非常小心: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诸如水里,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

[演示实验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的处置方法:应立即〔用抹布擦干〕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首先感谢区教研室给我提供展示的平台,同时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给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类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及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把酸和碱的知识与前面学习的这些有关章节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视野,并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

为学生直接参加工农业生产,更好的使用酸和碱做好知识和思想准备。

因此,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及从微观粒子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的原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有酸味的物质(白醋、柠檬汁、西红柿等)和有滑腻感的物质(熟石灰、肥皂、洗衣粉等)学生并不陌生,但这些物质为什么有的有酸味,而有的有滑腻感?怎样用化学方法识别它们?这些问题虽然学生以前没有认真思考过,但却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在“做科学”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亲历实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从H+和OH-的角度去认识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进一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轻松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的化学知识,初步建立将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理念。

四、教学方法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等在内的过程式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授课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课前背景资料的准备:
学生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去准备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

2.搜集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知识。

教师准备
牵牛花和酸雨的有关媒体材料,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先展示一瓶白醋,接着再展示一块肥皂,让学生说出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答:白醋有酸味,肥皂有滑腻感。

然后让学生说出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还有那些,如何识别它们?学生各述己见,有的说尝味道,有的说用手触摸一下。

还有的说碳酸能使石蕊变红,现在也应该加入石蕊。

教师用媒体展示牵牛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思考牵牛花变色的原因。

接着提出问题:“酸味”是酸的特征,“涩味和滑腻感”是碱的特征,但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是否为酸或碱,他们是怎样识别酸或碱的呢?
从实物到资料,从生活到化学,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同时给学生一种震撼,激发起学生强烈地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渴求,以求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效果。

(三)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通过探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识别酸和碱?
让学生将准备好的有酸味的物质和有滑腻感的物质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观察、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得出识别酸和
碱的方法。

再通过小组间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酸和碱的不同。

这样通过观察实验直观了解,再到查阅资料丰富见闻,学生便总结出的识别酸和碱的方法:即用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师再接着设问: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同的碱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识别酸和碱的成功探究为酸和碱的本质区别的探究增大了内驱力,学生们兴致勃勃。

教师可提供盐酸、醋酸、熟石灰、氢氧化钠、食盐的化学式,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说说看酸和碱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学生进行交流分析,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也参与进去,形成了生生交流与师生交流的局面,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认识,达成共识:酸溶液中都有H+,碱溶液里都有OH- ,由于它们的存在,使酸和碱分别具有各自的通性。

然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牵牛花可变换不同的颜色,能否用它来制作酸碱指示剂,请说出制作方法,有没有其他植物也可用来制作酸碱指示剂?在展示酸碱指示剂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是否实用、经济等角度上自我评价和反思,形式上可采用辩论的方式。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评价和反思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的品质,为将来参与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至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突破。

(四)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我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而且教师随时让学生把自己感受至深的东西记下来,作为其珍藏一生的积淀。

然后教师设计一个挑战自我的题目:酸雨是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酸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大气化学和物理现象,主要是大气被污染,工业废气等有害物质SO2、NO2 ,进入大气形成。

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所以为SO2排放大国,也是酸雨的受害国。

酸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使大片的森林死亡,农作物
枯萎,破坏水生态环境使水中没有任何生物活动,还能加速建筑物、文物的腐蚀和风化过程等。

枣庄作为“煤城”,煤炭被广泛应用,调查一下各用煤单位有没有采取一些减少大气污染的措施,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并思考如何知道枣庄是否也遭受酸雨的危害。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是最好的素材”这一艺术创作的理念,并把它运用到了化学课堂设计中,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理性地分析生活,研究生活,得到经验,获得真知,然后将得到的东西再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展现了科学研究与发现的真实过程,实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这一要求。

本节课由于实验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一帆风顺,合家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