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暑期组合阅读训练(3)
人教部编版上册七年级语文组合阅读(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上册七年级语文组合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dbf7c360cba1aa811dac3.png)
七年级语文上册组合阅读【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回乐峰:指城东的烽火台。
②受降城: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
1.诗中“沙似雪”、“月如霜”两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下列诗句运用的艺术技巧与画线句子不同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文言文阅读】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①。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②释其耒③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选自《韩非子·五蠹》) 【注释】①株:露在地面上树木的根和茎。
②因:于是,就。
③耒(lei):古代耕田用的农具。
形状像木叉,就是犁耙。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兔走.触株( )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 (4)而身.为宋国笑( )5.下列句子中的“为”字与例句中的“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身为宋国笑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C.始悟为山市D.以丛草为林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现代文阅读】中学生应该怎样读《论语》①今天我们重读《论语》这部经典,最重要或者说最直接的意义,就是要“古为今用”。
孔子及其儒家的人生观包含着三个层次,即个人的修养、建功立业和兼济天下。
而在这三个层次中,加强个人修养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重读《论语》,我们首先要吸取的应该是孔子关于如何加强个人修养的论述。
孔子十分重视自身的个人修为和涵养,重视立德、立言,用自己的言行做表率。
孔子不仅自身率先垂范,而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行教育,强调“立功”首先要“立身”,“立身”关键在“立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带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155e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9.png)
一、伟大的学者段玉裁(2021·河北中考)①一九八五年牡丹盛开时,我曾到许慎的家乡凭吊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
稻黄蟹肥、秋菊初绽的季节,又来到江苏金坛参加纪念清代朴学大师、《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的活动。
半年之内,随着众多学者来到这两位悬隔一千七百年、为同一部著作付出毕生精力、前后辉映的伟大学者的桑梓之地,寻觅他们的遗踪,想象其为人,这对于我这个许学、段学的崇拜者来说,是一生中的大幸,是永志于心的美好记忆。
②段玉裁的故乡人为他建造了纪念馆。
城南偏西,一泓清碧,名曰愚池,是清代一位学者为纪念自己幼年读书的贫困境遇而命名的。
愚者,大智若愚之愚、愚公移山之愚,非真愚也,意思是下愚劲苦读。
傍池畔西行,过曲桥,经愚亭——亭却是此次所建了——就可以看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纪念馆了。
几椽灰砖朱檐的仿清建筑,几枝茂盛的长青,几盆幽兰的盆景,石子甬道旁株株五针松,一切显得古朴而典雅。
身置其间,就会油然产生一种复杂交织的感觉:既肃穆又亲切,既深沉又开阔,既恬静又激动。
这或许是段玉裁治学精神的感召吧!在这里建造他的纪念馆,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从馆址的选择到环境的布置,可以看出金坛县人民经营的苦心和对这位乡贤的理解与崇敬。
③段玉裁出身寒微,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
从他记事的时候起,他父亲就长年在镇江(当时叫丹徒)、扬州一带教书,每年春节前带着一年所得的束脩——几十两银子,回到家里过年,春天一到,就又外出教学。
那区区几十两银子,就是全家三代七口人来年的全部生活费。
家里的食谱终年不变:早、晚喝大麦糊糊(现在的金坛人早已不知大麦糊糊为何物了);午餐则两天米粥,一天米饭。
及至他成人游学京师,收入也是时有时无。
他三十五岁时,曾向老师戴震借银四十两,直到八年后才得归还,其经济拮据之状可知。
他共做过几任知县,前后约有九年,四十七岁致仕回乡,直到八十一岁去世,始终与贫病相伴。
为了刻《说文解字注》,跟他齐名的学者王念孙曾资助他四十两银子,但他却挪作他用了,大概是不得已支付了日常开销吧。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https://img.taocdn.com/s3/m/1e721f5d680203d8cf2f246c.png)
2020~2021学年七(下)语文组合阅读训练(第2周)【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听邻家吹笙①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注释】①笙: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洪亮如风鸣,固有“凤吹”之称。
1.“不知墙外是谁家”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本诗的“听笙”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闻笛”分别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阅读全诗,赏析末句“疑有碧桃千树花”的妙处。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卖油翁》)B.及.鲁肃过寻阳及.其家穿井(《穿井得一人》)C.孰若.孤若.躇步跐蹈(《杞人忧天》)D.见.往事耳昨夜见.军帖(《木兰诗》)E.肃遂.拜蒙母遂.成枯落(《诫子书》)5.结合画线句,说说吕蒙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建南杨子石袍告予曰:吴越间,有鬈髯①丐子,编茅为舍,居于南坡。
尝畜一猴,教以盘铃②傀儡③,演于市,以济朝夕。
每得食,与猴共,虽严寒暑雨,亦与猴俱。
相依为命,若父子然。
如是十余年,丐子老且病,不能引猴入市。
猴每日长跪道旁,乞食养之,久而不变。
及丐子死,猴悲痛旋绕,如人子躃踊状④.哀毕,复长跪道旁,凄声俯首,引掌乞钱。
不终日,得钱数贯,悉以绳钱入市中,至棺肆不去,匠果与棺,仍不去,伺担者,辄牵其衣裾。
担者为舁棺至南坡,殓丐子埋之。
猴复于道旁乞食以祭。
祭毕,遍拾野之枯薪,廪于墓侧,取向时傀儡置其上焚之,乃长啼数声,自赴烈焰中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 专项复习(十一) 基础组合 课件 题目含答案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 专项复习(十一) 基础组合 课件 题目含答案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ad54aafc1c708a1294a442e.png)
3.(石家庄新华区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3 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B.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 C.有些同学写作业用时过长,原因是时间分配不合理、注意力不集
中、书写能力差造成的。 D.曾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王诗龄课程表”,最近再次成为网络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⑤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 现实。 可以用来规劝李明的两则名言警句是 ②⑤。(只填序号)
(2)你和好友王红一起参加全市的一场大型演讲比赛,你获得了 一等奖,而王红只得了优秀奖,她很伤心。这时,你会如何安慰她?
期末专项复习
专项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便可编辑修改哦!!
基础组合训练(一)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 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 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4) 《 观 沧 海 》 一 诗 中 , 描 写 草 木 景 色 的 句 子 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kē( 窠 )巢
酝酿.( niàng )
应和.( hè )
(2)文段中的错别字是“浑”,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混 ”。
(3)词语“宛转”的意思是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文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1503a194693daef5ff73de0.png)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4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没人:会潜水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
(3分)(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dd8f2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png)
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三)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夜谈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
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线词。
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③蒙辞以军中多务()④及鲁肃过寻阳()⑤恐已暮矣()⑥盲臣安敢戏君乎()(2)《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并解释含义(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①“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②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5)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
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始就学。
及鲁肃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907045bed5b9f3f90f1cca.png)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向大海也能要“药”刘诗瑶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⑧首先是采样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788fa102020740be1e9bfe.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读无字之书,即依靠身体力行去读天地之书、读自然之书、读自然之书,是人类永远不能放弃的基本阅读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陆游的读书警示,是为至理名言。
读文字之书,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不可取代的。
阅读者可以拿起笔来,边读边记,写眉批,作旁注,留下阅读与思考的宝贵痕迹。
这对人类思维方式和思想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读屏幕之书,即电子阅读,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优势极为明显。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三段文字的中心意思。
(不超30字)(2)你觉得读哪种书有意义,请结合阅读经历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答案】(1)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2)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解析】【分析】⑴第一段:读无字之书的意义;第二段:读文字之书的意义;第三段:读屏幕之书的意义;三段概括为: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可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一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故答案为:⑴读无字之书、文字之书、屏幕之书,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⑵我觉得读无字之书最有意义。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
无字之书强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读无字之书要仔细观察、不断思考、反复实践,像河中石鲁)中的老兵就是善读无字之书的典范。
我在做实验时,总要尽可能自己寻找材料多做几次,反复验证实验结论;在电脑课上,也会把老师讲过的技巧多加练习……这样,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获得的知识必定是牢固的。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da55ecf242336c1fb95e94.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之趣味①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
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②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
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
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
③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④第一,无所为。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
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学问的趣味。
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
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做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
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
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
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⑤第二,不息。
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
每天跑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
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
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学问贫弱”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⑥第三,深入的研究。
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
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
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1cb2965ce050877321362.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解析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小题。
闪光的戒指我的额头长了块灰色的印记,听人说用金子擦擦就能去掉。
在我们顾庄,只有在县城当工人的天增家有金戒指,母亲就拉着我的手去求天增的媳妇李婶。
李婶将戒指从手指上捋下来,母亲小心翼翼地接过,用戒指在我的印记上不停地擦着,嘴里还唱着:金子金子擦擦,印记印记搬家。
直到印记处被擦得火烧火燎般地痛,母亲才将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和李婶东一句西一句地闲扯着。
母亲回到家里还没做好午饭,李婶就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说,大嫂,戒指还用不用?不用就还给我。
母亲惊愕得瞪圆了双眼,端着面瓢的手也在不停地哆嗦着,颤着声说,我把戒指放在沙发扶手上了,你没有看到?李婶涨红着脸说,沙发上没有戒指。
母亲将面瓢放在案板上,向外面跑去,李婶急忙跟了上去。
母亲和李婶将沙发抬到院子里,将屋子角角落落找遍了,也没有见戒指的影子。
母亲一屁股坐在地上,絮絮叨叨地说,我明明将戒指放在了沙发扶手上,它没长翅膀,不会飞走啊。
是鸡叼了?是狗衔了?李婶冷冷地说,这戒指是天增在大桥商店买的,60块,我干一年农活也分不到60块。
母亲是一步三挪回到家里的,母亲回到家里就将疲惫不堪的身子放到床上,破天荒地没做晚饭,夜里和父亲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夜。
天刚蒙蒙亮,母亲和父亲起了床。
在他们的苦苦哀求下,大队支书同意父母在窑厂帮着干活。
放学后,我常常跑到窑厂看父母干活。
母亲背着七八块砖或砖坯子,身子弯成一张弓。
大冷天,砭骨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母亲脸上却狼藉着细密的汗珠。
在1976年的冬天,我最不忍看的就是母亲洗手了。
母亲粗糙的手背上疤痕累累,皴裂的大口子里凝结着暗红的血痂,母亲洗手时常痛得脸上冒汗。
父母在窑厂忙活了一个冬天,终于凑够了60块钱。
当母亲将血汗钱捧给李婶时,李婶双眼湿润了,嫂子,我知道你家困难,这钱留着过年吧。
母亲笑着说,大妹子,我不跑到县城给你买戒指了,就麻烦天增兄弟买吧。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4650823186bceb19e8bbdd.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问题。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裴鸽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一岁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
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
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
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
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
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
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
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
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
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
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
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
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雨,又是雨。
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
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廉与耻篇(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廉与耻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6770850b4e767f5acfcebb.png)
部编版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训练(三)——廉与耻廉——清白正气的根基“廉",是廉洁。
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起贪求之心,没有超占便的想法,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廉洁是立人之本。
廉洁的人,就不会贪,不会利欲熏心,不会丧失自己人的原则,是清白正气的根基。
廉洁也是立国之本。
贪污腐败。
必定会招致亡国。
一个处处腐败的国家必定是一个短命的没有任何作为的国家。
[名言]廉,清也。
——《广雅》摩廉者诘也。
——《鬼谷子》取伤廉章指。
廉,人之高行也。
——《孟子》辞利刻歉谓之廉。
——《贾子·道术》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宋史·范纯仁列传》第1篇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馔(zhuàn):准备食物。
④果蔬:泛指菜肴。
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⑦啖:吃。
【阅读训练】1.解释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因谒.公()(2)意.为公必盛馔()(3)果蔬皆不具.() (4)其人已心怪.之()2.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4.文章的末尾说“其人愧甚而退”,综观全文,萧氏子是为自己的什么行为而感到羞愧?由此可见,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参考答案】1. (1)拜见(2)料想(3)准备(4)以....为怪2.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3. (1)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
(2)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氏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93bcb94afe04a1b171de30.png)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种爱叫九小时①有一次要送父母回家,却无意中听到他们的对话,那情真意切的话语瞬间抚平了我埋藏在内心多年的不解与积怨。
②小时候,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姐姐和我送出那个泅渡他们一生的小镇,他们要终其所有的力量,让我们过上他们曾经无数次梦想的生活。
③为了父母的愿望,我和姐姐都很努力,也终于在高考后陆续接到让他们一次又一次为之流下热泪的录取通知书。
姐姐离开了小镇,可大学毕业后又因没找到理想的工作而返回。
只有我,承载着父母的无限希冀,在那座璀璨得近乎耀眼的城市里追寻着自己和他们的梦。
毕业后的五年时间里,我拼尽了全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隅。
我第一次带他们离开从未踏出一步的小镇,第一次带他们坐飞机。
然而,没到一个月,父母就嚷嚷着要回去。
④我执拗不过,只好送他们回去,可这一次,父母说什么也不坐飞机,甚至高铁也被排除了。
后来,我从电话里得知母亲的血压有点高,再接他们小住时也不敢强迫他们坐飞机了。
⑤一次回家,我问起母亲的血压控制得如何时,姐姐一怔,她说前几天刚陪父母做过体检,母亲的血压不仅不高,还有点低,倒是父亲的腰一直不好,有时疼得直不起来。
我心里一阵雀跃,想这次带他们去城里我不用再和父母在那狭窄的火车车厢里煎熬十几个小时了。
当我提出坐飞机时,还未等母亲说话,父亲就厉声拒绝了,理由依然是母亲的血压。
⑥我很不悦,一路上也很少和父母交谈,就是一周后父母要回小镇时,我也没表现出以往的不舍。
我想到楼下去买杂志,好在火车上打发无聊的时光。
刚下楼发现钱包没拿,走回门口时,竟听到父母大声地争执。
母亲说:“还是坐飞机吧,你的腰不好,也别让儿子跟着受罪了。
”父亲的声音很犀利:”不行,飞机只有三个多小时,比火车少九个小时,那可是咱们这一年唯一和他能多待的九个小时。
”母亲叹了口气;“哎,真后悔把他送出小镇,不能天天……”⑦我的心被濡湿了,那一刻我才深切地感受到,在我成长的历程中父母给了我许多无私的爱,而有一种爱最为弥足珍贵,因为它叫九小时。
《雨的四季》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雨的四季》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https://img.taocdn.com/s3/m/d2e4f7ba0975f46527d3e1cd.png)
《雨的四季》拓展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季分明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
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荤季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缘谤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8.给下列词语造句。
(3分)(1)淡妆素裹:(2)转瞬即逝:(3)欲说还休:19.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0篇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0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f7d36f78a6529647d5374.png)
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50篇含答案)1.香椿的味道李红霞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暑期阅读每天一练(八)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暑期阅读每天一练(八)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f0da59d1f34693dbef3e14.png)
2021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暑期阅读每天一练(八)一、古诗词赏析(一)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答案】1.画面想像合理,语言优美生动(只是围绕诗句字面意思简单扩展给1分)2.示例:从“拄杖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看出对乡村美景的喜爱;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看出诗人对淳朴热情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热爱;从“柳暗花明”看出诗人虽遇挫折却心存希望的乐观豁达。
(二)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姻,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3.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一二句中的“金樽”“绮筵”可以看出饯别酒宴场面的隆重。
B.三四句中的琴瑟之思和别路之忧都蕴含着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C.五六句通过写明月的“隐”和长河的“没”表明朋友已经远去。
D.七八句表达诗人对前路漫漫的感叹以及与友人再会难期的惆怅。
【答案】3.C二、文言文阅读(一)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5ffa6c83c1ec5da51e27091.png)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
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
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
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
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
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
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
花人两相映。
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
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
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
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
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
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
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
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
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
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
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
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
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七年级 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04b85a8114431b80dd879.png)
新部编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一、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豫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徽藻还能用于串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选合适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入研究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率,降低它的成本,此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利用的研究,建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徼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大力推动我国徽藻能源的产业化进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10篇,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10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89cac050e2524de5187eb4.png)
七年级语文七年级语文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课外现代文阅读练习(一)行者⑴他总是深夜来访。
⑵我打量着这个行者――现在叫探险家。
我打量着这个从外貌到内心都与众不同的能人,这个异人。
我甚至心里有一种怀疑,是不是行者武松乘夜从蜈蚣岭突然来到了我的面前?⑶他的长发是武松式的长发,而不是现代派艺术家的长发。
他的这种长发,是一绺一绺的,不卷曲,无光泽,没有修饰美化的痕迹,披散在胸前、肩头,似乎没有梳开,像一股股粘住的绳子,蒙着汗尘。
他有一副经常垂下的眼皮和一个苍老的、多皱的、会做出各种表情反应的额头。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
更多的时候,他是用额头上的反应来回答你。
⑷他是一个极古怪的人,貌古而神怪。
你无法看清他有多少岁,皱纹和活力、奇异的装束和强健的体魄在他身上交织着。
⑸他把自己从城市的人群中放逐出去,整整九年了。
⑹在两年多的岁月里,他用他的脚掌和心灵抚摸了一遍长城,从头至尾。
最后他留下这样一句真实感受,他说:“从我踏上寻找长城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我再也不会找到家门了。
”⑺他还用76天时间牵了十几峰骆驼,独自纵穿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那是怎样的76天,他没有详细去说,他仅仅讲了一个细节。
当他最终走出沙漠时,他在沙丘上发现了一个烟头,他捡起来,放在鼻子上嗅着。
“我终于又闻到了人味儿!”他说,然后他划了一根火柴,点着这半支香烟,他吸到了另一个不知名姓的生命留在这上面的气味。
⑻行者为自己设计了18次行动,准备了43个目标。
他的这些目标任选几个刻在下面,都会令人感到强大的挑战性――长城丝绸之路黄土高原 神农架罗布泊喜马拉雅山 墨脱各拉丹东雪山 玉珠峰⑼还有五大沙漠:巴丹吉林、毛乌素、腾格里、塔克拉玛、千古尔班通古特。
⑽一个人,在今天这样追求享乐、艳羡豪华的人世间,却给自己的生命摆出这样一系列豪迈、阔大的目标,他追求这样的“享乐”,艳羡这样的一类大自然的“豪华”,应该算得上是一位行者了。
⑾行者说:“给我十次生命,一百次生命,我做过的都不算什么。
2020年七年级语文暑期组合阅读训练(3)
![2020年七年级语文暑期组合阅读训练(3)](https://img.taocdn.com/s3/m/6462f581ccbff121dc36836c.png)
2020年七年级语文暑期组合阅读训练(3)【诗词鉴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苻融验走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
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⑤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
②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
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省一带。
③姥:年长的妇人。
④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⑤诬:冤枉。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为.冀州牧( ) (2)莫知其孰.是( )(3) 乃.俱送之( ) (4) 既而..还人( )4.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2)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6.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这说明了什么?【现代文阅读】没有背影的父爱①对于父亲,我一直想写却不敢写。
也许是他对我的爱不轻易言表的缘故吧。
“五一”的时候我没有回家,父亲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还说到表叔打儿子,打得很凶,最后孩子赌气不去上学,甚至发誓不参加中考了。
我听到父亲在电话里深深地叹了口气,他也许是在感叹为人父实在是困难,而做儿子的却总是浑然不觉。
②接完父亲的电话,我好一会缓不过劲来。
我奇怪我的记忆里竟然没有一次挨打的情景。
父亲对我太好,很早就达到了关系平等的地步,他会征求我的意见,一如征求我的母亲的意见。
而我到了青春期之后,却处处与他为难,让他吃尽了沟通的苦头。
我经常任性妄为,做了很多不可理喻的事,让父亲很不开心。
对这些父亲从不提起,他总面带着满足的微笑,平静地接受街坊邻居对我们兄妹的赞美,为我们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暑期组合阅读训练(3)【诗词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两首诗中直接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词分别是哪个?2.王建诗中写“树栖鸦”突出了月夜怎样的特点?李白取“子规啼”入诗,又有什么用意?3.两首诗中都写到了“明月”,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苻融验走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
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⑤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释】①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中国北部建立的秦国。
②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
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省一带。
③姥:年长的妇人。
④喝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⑤诬:冤枉。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为.冀州牧( ) (2)莫知其孰.是( )(3) 乃.俱送之( ) (4) 既而..还人( )5.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2)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7.苻融通过验走而查清了事实,这说明了什么?【现代文阅读】笼子里的花①遇见那只笼子的时候,正是春末,在我们小兴安岭深处,温暖才刚刚开始。
我走在一个小小的山坡上,稀稀疏疏的林木正吐出崭新的叶,满眼是一片片嫩嫩的绿。
那个笼子就在一棵树下不远处,竹制,底部已经散碎,直插入泥土里。
它可能是曾经挂在树上,里面曾经困囿着一只美丽的鸟,然后忽然坠落,鸟儿飞向了高空。
②然后我看到笼子里的地面上,有一棵小小的植株。
纤细柔弱,一阵风来都会摇曳得很剧烈。
似乎有笼子的阻挡,它才不至于倒下。
笼子不寂寞,在失去了一只鸟儿后,又有这样的一株植物自投罗网。
植物没有翅膀,没有腿脚,也许这样的桎梏对它并没有什么限制,反而会是一种保护和陪伴。
③再次去那里的时候,已是半个月后。
这一次,我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此时草木已经繁茂,覆盖了天空也覆盖了大地。
那个笼子几乎淹没于杂草间。
笼子里的那棵植物高大粗壮了许多,顶部的细干和周围的枝丫,纷纷从笼子栅栏的间隙钻出来,或旁逸斜出,或扭曲向上,看起来像是它把笼子缠绕围困起来。
④可是即使如此,我也觉得那个偶然的笼子限制了这株植物的生长,使它不能恣意于风雨之中尽情舒展。
它身畔的那些花花草草,都已经蹿得老高,仿佛争相努力着,去抢从高树间泄落的阳光。
⑤于是我心里便有了一份牵念。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山坡上笼子里那株不知名的植物。
再见它时,已是十多天后。
夜里一场雨悄悄地路过,把山色濯洗得清亮无比。
踩着一地的微滑与松软,来到那棵树下,一眼看去,竟然没有发现那个笼子。
⑥用目光细细地梳理过去,才在一丛绿色中发现那个笼子。
它比原来高了许多。
那棵植物已经更高大粗壮,而且枝繁叶茂,像许多只臂膀,把笼子拖离了地面。
笼子就像它腰间的一条短裙,被枝枝丫丫托举着,被密密层层的叶子遮掩着,身形完全被植物包裹住。
枝丫间结了许多细小的花蕾,向着四面八方,自由而奔放。
在风行雨过中,植物越发茁壮,而笼子却越发破败了。
⑦再次去的时候,那株植物的花儿已经竞相绽放,在林间斑斑点点的阳光下,花儿虽不十分鲜艳,但是攒攒簇簇,也很惹人注目。
笼子依然可怜地吊在植物的身上,已经松松散散,仿佛是想拼命抓住那一缕芬芳。
“笼里开花笼外香”,而此刻,花与香都在笼外。
笼子破败无比,只是仗着一些细竹条勾挂在花枝上;一些花儿已经开败,可更多的花儿还在开放的过程中。
淡香氤氲,让人几乎会忘了笼子的存在。
⑧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
那一株不知名的花儿,终是打破了牢笼,在无人的山间尽情地释放美丽与芳香。
于是我便不再想起它。
生活重复而匆匆,我的心刚刚伸出樊笼一角,便又收了回来,继续在尘世里辗转奔波。
⑨再次与那株植物相遇,已是秋日。
也是无意间散步,就到了旧处。
想起春夏里的种种,目光依然细细抚过熟悉的地方。
那株植物依然存在,更高大了一些,叶片已经稀疏黯淡,花儿也早已谢落。
那个笼子已经没有了踪影,我蹲下来,看着地上,笼子已散碎成一些竹条,半入尘埃,和它们在一起的,还有花谢后成熟脱落的种子。
⑩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
(来源:《意林》,有删改)8.文章写了“我”和笼子及一株植物的几次遇见?第四次遇见时,作者看到的笼子和植物的状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9.第⑧段中“此后,我仿佛放下了一份心事”,句中的“心事”指什么?10.请从修辞手法和写作意图两方面比较第④段划线句与链接材料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济南的冬天》老舍)11.请说说你对结尾段“笼子终会被泥土所化,而种子,明年依然会破土而出”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诗词鉴赏】1.秋思(思)、愁心(愁).2.鸦雀停止了啼叫,安静入眠,突出月夜的寂静.子规啼声凄厉,象征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
3.借明月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王建的诗中,诗人望月抒怀,寄愁思与明月,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李白的诗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托明月带去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寄托自己的离愁.【文言文阅读】4.(1)做、担任 (2)谁、哪个 (3)就、于是 (4)过了一会儿5.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6.(1)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她抓住了贼,可是贼反而诬陷过路人(是贼)。
(2)苻融检验赛跑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了啊。
7.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才能辨析明了、不被迷惑,进而查清事实。
【参考译文】前秦的苻融担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劫盗,大声呼喊捉贼。
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她抓住了贼,可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
当时天色已经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一并送到官府。
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容易查清的。
可以让他们二人一起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
”过了一会儿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厉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正的贼,为什么要冤枉好人呢!”贼于是服罪。
原来这是因为这个贼如果善于奔跑,决不会被人抓住,所以就知道不善跑的人是贼。
大概辨明诬陷的方法,只有见闻广博,观察深刻,不被欺骗迷惑,才能够精通。
苻融检验赛跑而查清了事实,可以说是观察深刻,辨析明白了。
【现代文阅读】8.⑴笼子:松松散散,破败无比。
植物:花儿已经竞相绽放。
9.担心花会因为笼子的束缚而死亡。
10.第四段划线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对比中突出了笼中花的孱弱。
链接材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坡雪景的喜爱之情。
11.理解: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而希望与信心将永存。
感悟:在学习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去解决,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总能战胜困难。
1、Be honest rather clever 20.9.289.28.202015:2115:21:49Sep-2015:212、By reading we enrich the mind; by conversation we polish it.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八日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3、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easy.15:219.28.202015:219.28.202015:2115:21:499.28.202015:219.28.20204、By other's faults, wise men correct theirown.9.28.20209.28.202015:2115:2115:21:4915:21:495、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Monday, September 28, 2020September 20Monday, September 28, 20209/28/20206、I have no trouble being taken seriously as a woman and a diplomat [in Ghana].。
3时21分3时21分28-Sep-209.28.20207、、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great talent without great will - power..20.9.2820.9.2820.9.28。
2020年9月28日星期一二〇二〇年九月二十八日8、Towering genius disdains a beaten path. It seeks regions hithertounexplored.15:2115:21:499.28.2020Monday, September 28, 2020亲爱的读者: 感谢你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