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钳工》课程标准

《钳工》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钳工》课程是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是金工实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生产实践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材料与成型工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后续课程为《几何精度测量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基础实训》以及各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等。
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钳工操作职业习惯,使学生熟悉常用的钳工方法和钳工加工工艺,掌握钳工操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通过实际生产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对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必备职业素质,能独立完成含有划线、锯削、锉削、钻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钳工任务,达到以下具体目标:1.素质目标(1)养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2)养成严谨踏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3)养成安全第一、注重规范的职业习惯和素养;(4)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4)养成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1)了解钳工工艺理论,会使用钳工工具、设备进行简单零件的加工;(2)掌握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钳工常用设备的方法。
(3)掌握使用划线平台、高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刀口型直角尺、丝锥、铰杠进行零件加工与检测方法;3.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识读零件图;(2)能够根据零件图纸要求制定工艺方案,并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零件加工;(3)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钳工工具,独立完成含有划线、锯削、锉削和钻孔的钳工作业件;三、课程结构与内容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学习钳工的基本知识、钳工加工的基本操作及技能要领、机械加工工艺要素等知识。
课程内容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项目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钳工加工操作能力。
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课程具体内容(一)教学要求1.教师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团队是济南职业学院机电一体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该团队是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已形成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最新版)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钳工技能训练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参考学时:80学时(4周*20节)前修学习领域:《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后续学习领域:《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企业实习》、《产品检测岗位综合训练》、《顶岗实习》1.课程性质及要求:(核心课程)1.1课程性质《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为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拆卸、维修、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机修钳工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同时还介绍了设备零、部件测绘的步骤和方法。
学完该课程学生具备了钳工操作员的基本能力。
1.2课程要求1.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具有简单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掌握手工绘图;具有常规量具检测零件质量的能力;1.1.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获得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熟练掌握钳工操作和编程技能;具有钳工加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2.学习目标: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零件加工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零件加工与修配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和锉配能力,达到企业对钳工种用工独立操作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应达到如下要求:2.1 知识目标2.1.1 了解钳工零件加工、锉配特点,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2.1.2 能熟练拟定钳工加工工艺路线,掌握钳工加工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锉刀选择等。
2.1.3 能掌握各类钳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1.4 能掌握对零件尺寸和精度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与分析。
2.1.5 熟练掌握钳加工用的钻床、台虎钳日常维护和保养。
2.1.6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一体化 钳工 机电 课程标准

3%
2%
5%
10%
6
攻丝和套丝
1、能正确计算底孔直径和圆杆直径。
2、攻、套丝方法正确。
2%
1%
2%
5%
7
镶配
1、正确选用锉刀和进行必要的修磨处理。
2、百分表和杆杠表的使用方法。
3、进行四方、六角、凹凸对称燕尾及曲面的镶配加工。
5%
5%
15%
25%
三、考核结论
1、项目考核按下表进行评价
2. 了解火焰加热矫正方法及使用
3. 了解弯曲方法的选择
第十二单元铆接、粘接
1. 铆接种类、用途
2. 铆钉长度的计算
3. 铆接废品产生原因及预防
4. 粘接种类、用途
5. 粘接剂的选用
6. 粘接操作方法
第十三单元绕弹簧
1. 能对绕制弹簧展开长度及心轴直径计算
2. 掌握拉簧、压簧和扭簧的手工卷绕
3. 压簧端圈的并紧及拉簧环的制作
3.能规范使用工具和设备(如钻床、砂轮机等),利用工具仿制简单零件,并能正确保养和归置工具和设备。
4.能识读零件的轴侧图和三视图,说出图样中的信息(如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公差、材料等),并指出各信息的意义。
5.能按照国标手工绘制零件的轴侧图和三视图。
6.能借助机械工人切削手册,查阅所用材料的牌号、用途、性能、分类。
•能识读图纸、工艺卡,查阅相关资料并计算,明确加工技术要求
•能根据加工工艺确定加工工步及切削用量
•能根据加工技术要求,合理选择工、量、夹、刃具,辅件及切削液
•能根据加工技术要求,确认毛坯
•能按零件加工要求,完成机床准备
•能使用机床夹具完成工件的找正与装夹
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模板

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模板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模板引言:钳工是一门重要的实用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修理领域。
为了提高钳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体化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的模板,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1. 掌握钳工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钳工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常见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等。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钳工基础知识a. 钳工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b. 钳工测量和标记方法c. 钳工材料和工艺d. 钳工安全操作规范2. 钳工基本技能a. 钳工基本操作技巧,如锉削、钻孔、攻丝等b. 钳工零件的加工和装配技能c. 钳工机床的操作和维护技能3. 实践项目a. 小组合作项目,如制作简单工具、组装机械模型等b. 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a. 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示范b. 实际操作的演示和指导c. 学生实践操作和练习2. 小组合作学习a.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b. 学生之间相互协助和交流经验c. 教师提供指导和评价3. 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a. 教师提供实际问题案例b. 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c. 学生实践操作并总结经验四、教学评价1.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a. 实践操作项目的完成情况b. 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c. 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展示2. 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a. 理论知识的考试和测验b. 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c. 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分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a. 小组合作项目的完成情况b. 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调能力c. 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和反馈五、教学资源1. 钳工工具和设备a. 钳工工具的种类和规格b. 钳工机床的使用和维护2. 教学材料和参考书籍a. 钳工教材和参考书籍的选用b. 钳工实践项目的指导书和案例分析3. 实验室和工作场所a. 钳工实验室的布置和管理b. 实践操作场所的安全和环境要求结语: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模板的制定对于提高钳工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钳工实训课程标准

《钳工实训》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学时 32学时课程类型一体化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焊接、机械类专业执笔人李迎春1.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一.《钳工实训》是焊接、机械类的主修课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学生应从实际应用出发,掌握当今发展潮流的、广泛应用的、基于钳工手工操作的一些主要技术,包含划线、测量、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等手工操作技能的训练。
为今后认识机械及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2设计思路通过对划线、测量、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丝套丝等手工操作技能的等内容的讲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能独立地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来分析实际工程中提炼出来的各种控制理论,同时强化动态的、系统的思想方法。
是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知识目标1、钳工实训的概念2、测量应用基本要求3、划线4、锯削基本知识5、锉削6、孔加工7.攻丝套丝8、手锤制作9、椭圆四方配2.2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能够自觉按规程操作2.具有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能够自觉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3.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6.具有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3.教学内容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如表所示。
每课简要内容时数一、钳工实训的概念二、划线三、锯削四、锉削4五、刮削、研磨六、钻孔、锪孔、扩孔、铰孔七、攻丝套丝八、手锤制做4九、椭圆四方配4.实施建议4.1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条件: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能够对学生开展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熟悉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特点,了解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

钳工一体化教学大纲(试行)一、前言一体化教学突出的是“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体化教学侧重的是操作技能的培养,符合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二、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专业队伍:既能讲理论知识,又能进行技术指导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学生团队:每个班进行分组:6人/组(小组成员不固定,每个课题后都进行重组,以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与协作学习。
)三、教学项目与过程:教学项目:以钳工基本知识、技能和综合操作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以配合件的实现为载体实现钳工一体化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给出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下达任务书第二阶段:分析任务各组阅读任务书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第三阶段:制定计划各组讨论、制定计划、步骤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第四阶段:完成任务学生自主完成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第五阶段:检查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各小组派代表自我评价对任务过程进行总结对本组作品进行评价第六阶段:师生互动,结束指导学生、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教师总结问题教师进行总结点评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钳工常用的设备;2)掌握钳工常用的工具、量具;3)掌握钳工各种操作的规范;4)掌握一般工件的加工方法和步骤。
能力目标:1)了解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名称、规格、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知识;2)正确使用和保养钻床、砂轮机、虎钳等设备;3)掌握平面划线及立体划线的基本知识,能完成平面划线和简单的立体划线操作;4)掌握錾、锉、锯、钻孔等基本操作技能,熟知安全注意事项;5)能够识读简单的零件图,制定零件加工工艺和方法;素质目标:1)把“5S”活动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关健能力,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2)通过对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训练和考核,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探索精神;3)通过实训纪律、实训日记和实训体会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所想,进而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达到身心健康的要求;4)通过实训过程中爱护公物,损坏赔偿,培养学生诚实负责的职业道德素养。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完整版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钳工技能训练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参考学时:80学时(4周*20节)前修学习领域:《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后续学习领域:《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企业实习》、《产品检测岗位综合训练》、《顶岗实习》1.课程性质及要求:(核心课程)课程性质《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为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拆卸、维修、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机修钳工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同时还介绍了设备零、部件测绘的步骤和方法。
学完该课程学生具备了钳工操作员的基本能力。
课程要求1.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具有简单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掌握手工绘图;具有常规量具检测零件质量的能力;1.1.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获得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熟练掌握钳工操作和编程技能;具有钳工加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2.学习目标: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零件加工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零件加工与修配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和锉配能力,达到企业对钳工种用工独立操作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应达到如下要求:知识目标2.1.1 了解钳工零件加工、锉配特点,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2.1.2 能熟练拟定钳工加工工艺路线,掌握钳工加工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锉刀选择等。
2.1.3 能掌握各类钳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1.4 能掌握对零件尺寸和精度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与分析。
钳工一体化教学计划

钳工一体化教学指导计划长春市机械电子学校钳工一体化教学指导计划一、指导思想1、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培养合格的初、中级技能人才。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生产实际需要,注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本工种,增强安全生产和质量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培养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本工种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技巧。
(1)能够完成本工种中级技术等级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操作。
(2)能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本工种的主要设备,正确使用工、夹、量具。
三、教学目的钳工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因此,钳工一体化教学应使学生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名称、规格、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知识;2、正确使用钻床、砂轮机、虎钳等设备,了解这些设备的安全操作及维护保养知识;3、掌握平面划线及立体划线的基本知识,完成平面划线和简单的立体划线;4、掌握錾、锉、锯、钻铰孔等基本操作技能,熟知安全注意事项;5、了解一般工件的加工步骤和方法;6、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树立吃苦耐牢的工作作风。
四、教学要求1、学生必须按时排队进入教学场地,严禁迟到、早退。
操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女同学必须戴防护帽,不准穿裙子、高跟鞋、凉鞋;男同学不准穿短裤、背心、凉鞋、拖鞋上岗操作。
违反规定禁止参加课程学习。
2、操作材料、工量具的领用和归还由实习小组长负责,并做好登记工作。
爱护学校财产,规范使用实习工具、量具和设备,如有遗失或违章操作造成损坏,双倍价格赔偿。
3、操作前认真听取老师讲解实习的要求、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做好笔记;操作时要积极参与、仔细观察、精心操作、认真记录,课后实事求是撰写学习心得。
4、服从老师的统一安排,按小组就位,不得窜岗,接受老师的技术指导,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操作要求,按图加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钳工技术》课程标准

《钳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钳工技术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课时:56(或2周)四、学分:4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工艺分析、数学处理、常用工量具的使用、钻床操作和加工实训等活动项目,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划线、錾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等方法及基本测量技术。
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工种所必需的钳工操作技术。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平面、立体划线;●能用常用量具进行正确测量与检测;●能錾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加工;●会刃磨钻头;●会挫配加工;●养成工量具合理放置习惯。
六、设计思路钳工基本操作项目较多,各项技能的学习掌握又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实践的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企业、工厂、车间的实际生产相结合,有的放矢。
另外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当面得到充分发展,包括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
六、内容纲要项目一工作环境适应 4课时教学目标最终目标:钳工操作工作环境的适应。
促成目标:1.学习工作场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2.认识场地与设备;3.认识钳工常用工、量、刃具;4.会使用、保养台虎钳。
模块一:工作环境适应(一)工作任务1.能讲出几条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2.能叫出设备名称;3.能叫出常用工、量、刃具名称。
(二)相关实践知识1.纪律规章制度和安全文明要求;2.根据身高选择工位;3.钳工常用工、量、刃的认识与定置。
(三)相关理论知识1.钳工工作规范;2.钳工学习方法;(四)拓展知识1.工量具的保养。
模块二:台虎钳(一)工作任务1.台虎钳的使用(二)相关实践知识1.工件的夹紧与放松;2.拆装台虎钳;(三)相关理论知识1.螺纹及其传动初步知识(四)拓展知识1.润滑与保养。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钳工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钳工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汽车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基础技能实训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钳工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其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校正、弯曲铆接、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及设备和部件的安装维修调试等。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二)设计思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能满足职业的需要或具有一岗多能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课题教学设计不同的活动,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一体化教学,教学可在传统教室、实训室进行。
在学习情境中,可设计的活动包括学习目标、任务分析、知识链接、实际操作、结果检查等内容。
每一个任务的学习都以课题为载体,以任务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实一体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分为知识学习活动、技能训练活动和技能测试活动三类,每类活动的设计根据课程目标关于知识、技能、态度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及载体。
本课程总学时26课时。
学时分配方案建议见课程内容和要求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知道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熟悉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懂得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钳工技能训练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参考学时:80学时(4周*20节)前修学习领域:《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后续学习领域:《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企业实习》、《产品检测岗位综合训练》、《顶岗实习》1.课程性质及要求:(核心课程)1.1课程性质《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为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拆卸、维修、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机修钳工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同时还介绍了设备零、部件测绘的步骤和方法。
学完该课程学生具备了钳工操作员的基本能力。
1.2课程要求1.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具有简单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掌握手工绘图;具有常规量具检测零件质量的能力;1.1.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获得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熟练掌握钳工操作和编程技能;具有钳工加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2.学习目标: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零件加工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零件加工与修配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和锉配能力,达到企业对钳工种用工独立操作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应达到如下要求:2.1 知识目标2.1.1 了解钳工零件加工、锉配特点,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内容。
2.1.2 能熟练拟定钳工加工工艺路线,掌握钳工加工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锉刀选择等。
2.1.3 能掌握各类钳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1.4 能掌握对零件尺寸和精度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与分析。
2.1.5 熟练掌握钳加工用的钻床、台虎钳日常维护和保养。
2.1.6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钳工课程标准

钳工课程标准《钳工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钳工技术二、对象:三年制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课时:122课时四、学分:7学分五、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工艺分析、数学处理、常用工量具的使用、钻床操作和加工实训等活动项目,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掌握正确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等方法及基本测量技术。
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工种所必需的钳工操作技术。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能正确进行平面、立体划线;●能用常用量具进行正确测量与检测;●会锯割、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加工;●会刃磨钻头;●会锉配加工;●养成工量具合理放置习惯。
六、设计思路:钳工基本操作项目较多,各项技能的学习掌握又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实践的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企业、工厂、车间的实际生产相结合,有的放矢。
另外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包括遵守纪律、吃苦耐劳等个人意志品质的培养。
七、标准内容纲要:(一)、工作任务:1.会锉削2.会运用刀口角尺检测平面度、直线度、垂直度;3.会用游标卡尺检测尺寸。
(二)、相关实践知识:1.刀口角尺使用;2.游标卡尺使用;3.锉削。
(三)、相关理论知识:1.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方法;2.形位公差的检测;3.锉削操作要领;(四)、拓展知识:1.台虎钳的分类及特点;2. 锉刀的分类及应用特点。
项目二:制作正六方(一)、工作任务:1.会锯削;2.运用划针、刚直尺、划规等划线工具划线;3.运用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检测角度。
(二)、相关实践知识:1.锯削;2.测量角度;(三)、相关理论知识:1.锯削操作要领;2. 0~320°游标万能角度尺的刻线原理及使用方法;(四)、拓展知识:1.锯弓分类;2. 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
《钳工认知实训》课程标准

《钳工认知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钳工认知实训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和机电专业的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基础技能实训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加工工作所必需的谦恭操作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基本操作项目较多,各项技能的学习掌握都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作用,因此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是循环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通过理实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职业岗位的需求中,选择具有典型的项目为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各种工具、量具及相关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熟悉安全文明生产的基本要求。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钳工基本操作中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2)掌握钳工基本操作:划线、锯削、锉削、钻孔等加工;(3)掌握钳工操作中常用设备,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4)具备一定的生产现场管理的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和选择工艺装备;(2)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加工合格的零件;(3)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工件质量检测;3.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2)具有良好的安全与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意识;(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钳工的兴趣。
(5)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四、参考学时、学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参考学时52学时、学分2分,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参考学时52学时、学分2分。
钳工工艺与技能实训课程标准51-5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钳工工艺与技能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钳工操作方法,能正确使用钳工工具、量具,为后续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钳工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技术。
(一)知识目标1.掌握钳工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2.掌握钳工常用的加工方法;3.掌握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使用和维护方法;4掌握工件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和加工精度要求;5.掌握钳工安全操作规程,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进行平面、立体划线;2.能熟练使用常用里具进行测量与检测;3.会锯削、锉削、錾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加工,具备一定的工艺分析能力;4.会刃磨钻头;5 .能正确使用、放置、维护工量卡具。
三、参考学时108学时。
四、课程学分6学分。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1 1.认识钳工常用设备、工具 1.掌握钳工工作现场管理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2.能区分台虎钳、砂轮机、台式钻床、立式摇臂钻床等钳工常用设备;3.掌握钳工常用工具的使用与维护方法1.观看视频;2.教师示范,学生观摩;3.学生分组实际操作;4.教师巡回指导32.常用量具的使用 1.了解常用量具的结构、读数原理及应用;2.掌握钳工常用量具的使用与维护方法6序号教学项目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活动设计建议参考课时2 识读燕尾零件图和V形槽零件图 1.能分析图样的要求;2.能分析零件的加工要求与加工方法;3.能制订出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学生分组讨论,制订加工工艺23 1.常用划线工具的使用 1.掌握划线的基本方法和要求;2.了解常用划线工具的使用方法,会使用划线盘、划规、样冲、高度游标卡尺、V形架、90°角尺、卡钳、千斤顶、划线方箱、划针等常用工具教师示范:学生进行实际操作62.练习平面划线1. 掌握平面划线的方法与技巧;2. 能根据图样要求进行正确划线进入实训场地,根据燕尾与V形槽图样要求进行划线23.划线综合练习进一步熟悉划线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划线技巧,能熟练使用划线工具根据燕尾与V形槽图样要求进行划线44锯削练习 1.掌握手锯的使用方法与维护要求。
钳工实训课程标准-高职

钳工实训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
实习教学“项目”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主体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加强技能培养,提高教学效益。
“满足学习者学习与发展需要”以成为教育教学领域彰显的基本价值之一,由“传授为本”走向“学习为本”以渐成共识。
“学”在人的活动中占居主体,而“教”只是对人的成才和发展起辅助和促进作用。
学生们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多种课堂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教学氛围,使教师从注重“教法”转到“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可持续学习本领的劳动者。
“项目”教学模式打破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任务为载体实施对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任务与教案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主要体现实习教学技能培训特点,通过研究为我校实习教学“任务”实施提供思路和模式。
在研究中突出“教学生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以此来激发技工学校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实习效率。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基础技能实训必修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
钳工是现代工业中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其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校正、弯曲铆接、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及设备和部件的安装维修调试等。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航空工程学校
钳工一体化
课程标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
(一)课程定位.................................................................................1(二)设计思路 (1)
二、课程目标 (1)
(一)知识目标.................................................................................2(二)能力目标 (2)
(三)素质目标 (2)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2)
四、考核与评价 (3)
五、实施建议 (4)
(一)教材及相关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设 (4)
(二)教学师资配备建议 (4)
(三)教学条件配备建议 (4)
(四)教学考核与评价建议 (5)
钳工一体化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514001214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
课程类别必修课、专业技能课
课程学分3课程学时96
修读学期第一、二学期适用专业数控技术应用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⒈课程定位
本课程就就是数控技术专业得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在学习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与机械基础等课程得同时,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典型零件加工与工艺分析等技能,突出实用性与综合性。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使用钳工常用工具得能力、工艺编排能力、工件精度检测得能力。
与后续课程相衔接,为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⒉设计思路
通过对中航吉航维修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市江北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钳工工作岗位得分析,结合钳工职业技能鉴定得要求,确立“理论加实践、理论与应用并进”得设计思路,使教学内容贴近岗位工作实际,体现职业教育得技能性与应用性得特色。
课程共分成十个任务:钳工入门、划线、锯削、锉削、錾削、孔加工、螺纹加工、锤头加工、凹凸对配零件加工与方对配零件加工。
二、课程目标
⒈能力目标
⑴能使用、维护与保养钳工常用设备;
⑵能正确使用与保养常用工、夹、量具;
⑶会制定典型零件得加工工艺方案;
⑷会使用钳工工具加工零件、配合件;
⑸会分析与检测零件加工质量。
⒉知识目标
⑴掌握常用量具得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⑵了解钳工常用设备得结构,掌握其原理;
⑶掌握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等知识;
⑷掌握简单尺寸链得计算方法;
⑸掌握中等复杂锉配件制作得工艺知识。
⒊素质目标
⑴严谨、踏实肯干得工作作风;
⑵团队合作能力与一丝不苟得工作态度;
⑶精益求精得敬业精神几追求完美得科学态度;
⑷对基础知识得运用能力以及对知识得迁移能力;
⑸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要求及方法
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钳工能力得要求,选定以下课程内容:
(五)实施建议
1、师资队伍
以校内专任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应该配备多名具有本科或以上学历、扎实得理论功底、较强得实践技能、掌握丰富得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得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保证90%以上。
另配备具有丰富得实践经验与培训经历得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实施本课程教学。
2、教材及相关资源
⑴选用符合本课程标准得国家规划、行业或校本教材。
⑵继续加强普通机械加工实训硬件建设。
⑶继续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得改革,探索小班分组教学得教学模式。
⑷进一步完善多媒体课件得制作,加强计算机在课程中得应用,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整合得力度。
⑸进行相应得资源库建设,包括试题库、教学视频及教学课件开发等。
⑹充分利用校园网,提高学生得学习兴趣,实现与师生互动。
3、教学组织模式
充分利用实验与实训设备,积极开展“产、学、研”得研究,进行车工相关知识得学习。
本课程建议采用理实一体得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知识、技能、素质”培养为一体。
具体详见下表:
4、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得教育理念,针对实践教学得特点,力求教学任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完成教学。
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为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与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5、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以企业评价方式为主导进行课程成绩评定。
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加工零件质量考核相结合得原则,具体详见成绩考核表。
成绩考核表
注:1、各项目考核标准由所属教研室制订,报专业科长批准后执行。
2、理论课中含实验教学得按一体化考核表执行。
制定人:刘清堂制定时间:2012年5月专业科审核:苏伟审核时间:2012年6月学校审核: 审核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