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圈习题
了解生物圈 习题(含答案)
了解生物圈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因素是A.水B.季节C.生物D.人类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D.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3.萝卜、葱、蒜等植物地上部分呈绿色,而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A.叶绿体只存在于地上部分中B.地上部分能见到光,形成叶绿素C.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营养丰富D.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地震、火山爆发属于自然现象,因此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B.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因素既有绿色植物,也有各种动物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开荒造田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拟态B.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于C.企鹅皮下具有厚厚的脂肪D.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7.鱼的背部颜色深,而腹部颜色浅。
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B.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主要标志是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绝对稳定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D.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0.下列叙述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能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中B.很多植物种子具有休眠特性C.海豹有很厚的皮下脂肪D.森林能保持水土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13.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物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14.通过生物学的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
初一生物(含答案)(单元复习)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单元复习)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 竹屿湖B. 万宝山公园C. 将军山D. 平潭森林公园所有的树2.下列能构成一个完整食物链的是(D)A. 虎→鹿→草B. 虾→小鱼→大鱼C. 阳光→草→蛇→鹰D. 草→兔→狐3.下列现象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不相类似的是(D)A. 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B. 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 大树底下好乘凉4.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生物),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A)A. 甲B. 乙C. 丙D. 丁5.棉铃虫结茧化蛹来保护自身,金小蜂借此机会成功地将自己的卵产于棉铃虫蛹的体内使之死亡。
上述事实与下列现象体现了同一原理的是(B)A. 变色龙的体色随不同的环境而改变B. 雷鸟在降雪前就换上了白羽毛C. 振动树枝,竹节虫跌落不动D. 兰花瓣吸引雄黄蜂帮其传粉6.我国北方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大棚里把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体现优势互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关于这种北方生态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和二氧化碳B. 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C. 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D. 养殖为种植提供氧气和二氧化碳7.下列诗句能反映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C.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蓝D.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8.在栽培农业方面,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的作物生长中的限制因子是(C)A. 水B. 光照C. 温度D. 空气9.下列哪一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小(B)A. 森林生态系统B. 农田生态系统C. 湿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B)A. 丁→丙→乙→甲B. 甲→乙→丁→丙C. 丙→甲→乙→丁D. 乙→甲→丙→丁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句诗中主要影响桃花开放的生态因素是(B)A. 阳光 B. 温度 C. 水 D. 土壤12.地衣生活在岩石上从岩石上得到营养,地衣对岩石又有腐蚀风化作用。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选择题1. ( 2分)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所有的龟B. 农田中全部的田鼠C. 一条小河中所有动物和植物D. 一片荒漠【答案】D2. ( 2分) 泉州森林公园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B.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C.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D. 整个森林公园【答案】D3. ( 2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 水B. 温度C. 空气D. 光【答案】B4. ( 2分)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答案】A5. ( 2分) 严冬时节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 阳光B. 水分C. 温度D. 空气【答案】C6. ( 2分)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 针叶林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落叶阔叶林【答案】B7. ( 2分)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B.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统一整体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l0千米【答案】C8. ( 2分) 生物圈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 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下面C. 大气圈的中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答案】A9. ( 2分)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答案】C10. ( 2分) 下列对生物圈范围的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 有生物生活的地方B. 地球上生存的全部生物C.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答案】C11. ( 2分)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水圈B. 生物圈C. 草原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B12. ( 2分)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B. 食物网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鹰和草C. 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D. 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狐狸【答案】A13. ( 2分)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群大雁B. 一头牛C. 一个蜂群D. 一片森林【答案】D14. ( 2分) 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A. 草坪的石头堆里B. 庭院的菊花盆下C. 墙角的草丛中D. 学校的篮球场上【答案】D15. ( 2分)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片森林B. 一片草原C. 一条河D.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答案】D16. ( 2分) 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答案】B17. ( 2分) 洞庭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洞庭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B. 生活在洞庭湖中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 洞庭湖中的细菌和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D. 如果极少量生活污水排入洞庭湖,必将导致其生态平衡的破坏【答案】C18. (2分)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小麦的非生物因素是()A. 蚯蚓B. 杂草C. 食草性动物D. 阳光【答案】D二、综合题19. ( 7分) 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在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问:(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________关系,动物间存在________关系.【答案】竞争,捕食(2)影响小树苗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答案】阳光、温度、水、空气20. ( 5分)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数一数,看看上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认识生物圈测试题及答案
认识生物圈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范围大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下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 大气圈的底部B. 水圈的大部C. 岩石圈的表面D. 地核答案:D2. 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茎来储存水分B. 极地动物如北极熊具有厚厚的脂肪层以抵御寒冷C.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具有宽大的叶片以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积D. 深海中的鱼类具有透明的身体以减少捕食者的发现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生物圈中的生产者?A. 绿色植物B. 蓝藻C. 蘑菇D. 细菌答案:C4. 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主要是指哪些生物?A. 绿色植物B. 动物C. 真菌D. 细菌答案:B5. 生物圈中的分解者主要是指哪些生物?A. 绿色植物B. 动物C. 真菌D. 细菌答案:C二、填空题1.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的范围向上可到达约______公里的高度,向下可深入到约______公里的深处。
答案:10;102. 生物圈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如绿色植物、蓝藻和某些______。
答案:细菌3. 生物圈中的消费者是指那些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生物,主要包括各种______。
答案:动物4. 生物圈中的分解者主要是指能够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如某些______和______。
答案:真菌;细菌5.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答案:(无)三、简答题1. 简述生物圈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答案:生物圈对地球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物圈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必需的氧气。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试卷及答案人民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试卷及答案人民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决定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D.土壤2.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分3.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A.植物园中空气清新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C.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数量多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4.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土壤和空气B.阳光和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5.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左图表示葵花朵朵向太阳,右图表示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A.葵花受阳光影响,粮食作物受水的影响B.葵花仅仅需要阳光,粮食作物仅仅需要水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6.诗词歌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
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7.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8.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9.a→b→c→d是一条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c与b之间是捕食关系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D.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体内含量最多10.猫头鹰和田鼠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B.寄生关系C.互利共生关系D.竞争关系11.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12.下列生物在我国一般不会造成生物入侵,导致生态危机的是A.水葫芦B.巴西龟C.非洲大蜗牛D.澳洲袋鼠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1. 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A. 灰色B. 绿色C. 黄色D. 褐色2.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部分3.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 阳光、温度B. 空气、温度C. 水分、土壤D. 花粉、病毒4.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A. 增加B. 减少C. 先少后多D. 先多后少5.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 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C.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D. 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6.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的水草B. 池塘中的鱼C.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 一个池塘7. 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 D.食物链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对非生物因素的适应C. 生物必须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9.天空中,越是高处鸟的数量和种类就越少,决定此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 水B. 空气C. 温度D. 阳光10.下列成语中,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的是()A.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1.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A. 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 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 草→兔→狼B. 草←兔←狼C. 阳光→草→兔→狼D. 兔→草→狼13.目前,世界上干扰生态平衡最严重的是()A. 鼠害B. 地震等自然灾害C. 人类违反生态规律的活动D. 台风14.生物圈的厚度约为()A. 20千米B. 10千米C. 100千米D. 1千米15.下列生态系统中,稳定性最强的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沙漠生态系统16.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汇总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汇总练习题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到24℃以下时,蝉就停止鸣叫。
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5.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
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6.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
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进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7.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8.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空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下图。
其中,裸地、草地、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9.用针灸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的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
关于该实验能否证明针灸对感冒有治疗效果,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A.能,样本数量足够多B.能,实验观察指标具体明确C.不能,未设置对照组D.不能,症状缓解者数量太少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B.寄生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11.麦田里的稗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与小麦争夺水、肥,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关系。
了解生物圈 习题(含答案)
了解生物圈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因素是A.水B.季节C.生物D.人类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D.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3.萝卜、葱、蒜等植物地上部分呈绿色,而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A.叶绿体只存在于地上部分中B.地上部分能见到光,形成叶绿素C.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营养丰富D.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地震、火山爆发属于自然现象,因此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B.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因素既有绿色植物,也有各种动物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开荒造田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拟态B.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于C.企鹅皮下具有厚厚的脂肪D.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7.鱼的背部颜色深,而腹部颜色浅。
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B.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主要标志是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绝对稳定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D.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0.下列叙述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能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中B.很多植物种子具有休眠特性C.海豹有很厚的皮下脂肪D.森林能保持水土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13.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物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14.通过生物学的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卷三套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01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
)1.芦山地震导致部分地区山体滑坡,许多动植物被掩埋死亡。
这一事例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2.夏天到了,鹦鹉褪落一地绒羽。
影响鹦鹉换羽的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分3.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青草与山羊B.青草与青蛙C.工蜂与蜂王D.水稻和稗草4.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一般不具备的特征是()A.叶面宽大B.茎肥厚多汁C.根系发达D.角质层致密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先调查鼠妇的分布,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然后提出探究问题,下面是该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你认为最佳的是()A.树根下鼠妇为什么这么多?B.鼠妇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吗?C.鼠妇离开泥土就不能生活吗?D.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6.人类是生物圈中的重要一员,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类在生物圈中扮演的角色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7.图3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太阳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D.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就是生物圈C.生物圈就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D.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9.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多样,仅高等植物就有1073种,动物1161种,保持了良好的生态平衡。
昆嵛山已成为暖温带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宝库,更是东北亚内陆与环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26.7 有机物 生产者 竞争 分解者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27.被子非生物部分使物质和能量更多的积累到菱角内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A.所有生物B.动物和植物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屎壳螂是一种昆虫,它专门以牲畜的粪便为食,所以它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A.生存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一个池塘里长期生活着藻类、水蚤、虾、鱼和许多微生物,这个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可以组成的群落的个数是( )
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D.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
2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以沿着下列哪条链正常流动( )
A.草→食草昆虫→青蛙→蛇B.草→吃虫鸟→鼠→青蛙
参考答案
1.D2.C3.A4.B5.D6.C7.C8.B9.D10.A11.D12.D13.B14.C15.A16.C17.B18.B19.C20.A21.B22.C23.D
24.(1)有光
(2)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和养料 分解者(或细菌等) 自动调节
(3)阳光、空气、水和温度等任写三种
(4)生物富集 小鱼
8.夜鹭白天休息,夜间出来觅食,影响夜鹭这种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空气B.光C.气候D.温度
六年级生物上册了解生物圈习题训练
.
19.(2014•湘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 B.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C.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
20.(2014•岳阳)地衣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
.
.
13.(2014•乐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 B.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 D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
14.(2014•赤峰)水葫芦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后来因为
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下描
述最科学的是( )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 C.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
15.(2014•临沂)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 象说明( )
7.(2014•泉州)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
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水
.
.
.
.
8.(2014•岳阳)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 . C.蚯蚓能疏松土壤
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 D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初一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答案】生物圈【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在生物圈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人类B.动物C.绿色植物D.微生物【答案】C【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取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故选:C点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的颜色,代表大气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
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4. 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A.超出了生物圈B.在大气圈C.在岩石圈D.在水圈【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生活在生物圈中.分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人类等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如借助飞机在大气圈,借助船舶、潜艇在水圈活动.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超出了生物圈.故选:A【考点】生物圈的范围.5.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C.水圈D.在生物圈的任何地方【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C.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乙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2.某同学根据下图书写了四条食物链。
其中正确的是()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 C.草→蛇→鼠→鹰 D.土壤→草→鼠→鹰3.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A.长有羽毛的动物B.用鳃呼吸的动物C.四肢发达的动物D.长有外骨骼的动物4.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捕食者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A.大鱼→小鱼→虾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C.虾→小鱼→大鱼D.水藻→虾→小鱼→大鱼6.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B.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C.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组成D.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8.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两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捕食、合作B.捕食、竞争C.合作、捕食D.竞争、合作9.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第3个环节的生物是()A.肉食性动物B.绿色植物C.微生物D.植食性动物10.下列能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因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的是()A.昆虫→青蛙→蛇B.草→昆虫→青蛙→蛇C.草→兔→狼→细菌D.阳光→草→兔→狼1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随堂练习(word版含部分解析)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85分)1. 蚂蚁、蜜蜂往往成千上百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是一种关系。
A. 竞争B. 合作C. 捕食D. 寄生2. 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A. 少量增加B. 富集C. 减少D. 不变3.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要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A. 缺少生产者B. 没有消费者C. 分解者很少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4. 下列关于生物生活的“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生物生活的空间B. 家养动物不需要环境C.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D. 包括生存空间及各种影响因素5. 联合国将每年的月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旨在倡导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下列做法与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A. 各种垃圾分类处理B. 使用一次性筷子C.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D. 使用无磷洗衣粉6. 从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生物圈号的失败说明的科学道理是A. 生物圈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 人类目前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C. 生物圈号需要足够的水量D. 生物圈号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7. 下列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 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细菌作为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D. 蚯蚓等腐食动物也可发挥分解者的功能,但对物质循环并无促进作用8. 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错误的是(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A. 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B. 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C. 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D. 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9.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B.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 生物圈的厚度约为千米左右10.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课后练习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课后练习一、单选题1.开元寺的樱花在生活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影响樱花生活的生物因素的是A.水分B.土壤C.温度D.昆虫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的范围不包括A.大气圈上层B.岩石圈上层C.水圈下层D.水圈上层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4.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城市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6.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 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 在较长时间内与鹿群数量变化相符合的曲线是( )A.B.C.D.7.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8.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分别是()A.湿地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9.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初步设想,其中存在不合理之处,下列改进建议正确的是()A.纸盒左右两侧各放1只鼠妇即可B.纸盒左右两侧均应放置湿润的土壤C.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明亮的条件D.纸盒左右两侧均应设置阴暗的条件10.对于生活在田野里的一株玉米来说,影响其生活的生态因素有()A.阳光、空气、土壤、温度、水等因素B.田野里的动物、其他种类的植物、微生物等C.这片田野里的其他玉米D.ABC的总和11.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合作关系的是()A.水稻与杂草B.斑羚飞渡C.蜜蜂采蜜D.蜜蜂跳“八”字舞12.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A.大风B.缺水C.寒冷D.以上都不对13.下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精选文档】
七年级上生物学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练习题班级:学号:成绩:一、选择题(2X30=60分)()1、白天蝴蝶花间舞,夜晚蛾子灯下飞。
影响这两种动物活动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B、温度C、水分D、空气()2、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影响桃花开放的环境因素是( )A、空气B、温度C、水分D、阳光()4、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到处都是不毛之地,而云南的西双版纳却植物繁茂,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带D、水分()5、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之间形成的关系是()A、合作关系B、捕食关系C、竞争关系D、寄生关系()6、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7、北极熊的体色与白雪皑皑的环境相似,体现了()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改变生物( )8、下列实例中,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B、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C、蚯蚓能疏松土壤D、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A、竞争B、合作C、共生D、捕食()10、小蚂蚁总是齐心协力把食物搬回家,这反映了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B、合作C、共生D、竞争( )11、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能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能适应环境()12、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D、山顶树木形成骑形树冠()13、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华。
这说明()A、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有关B、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关系C、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D、生物的生存对环境一定的影响()14、微山湖有“日进斗金”的美誉,下列关于微山湖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微山湖中的水B、微山湖中的荷花C、微山湖中的全部鲤鱼D、微山湖()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C、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16、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成分都包括()A、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B、植物、动物、细菌、真菌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阳光、空气、水( )17、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劳动者( )1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类的粪、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分解者B、没有消费者C、温度太低D、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19、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其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是()A、水→藻类→虾→小鱼→大鱼B、藻类←虾←小鱼←大鱼C、阳光→藻类→虾→小鱼→大鱼D、藻类→虾→小鱼→大鱼( )20、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针叶林生态系统( )21、下图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有的食物链包括5个环节C、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不可能减少D、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2、下列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的表面B、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D、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2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24、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 )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引入外来物种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森林比草原的食物网复杂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6、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A、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27、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1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检测带答案
第1单元第2章理解生物圈章末检测卷〔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5分×20=50分)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中主要描写了哪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水B.土壤C.空气D.温度2.蝉在炽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顿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3.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4.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出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本钱,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5.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6.沙漠中绝大局部是不毛之地,有的地方却出现了绿洲,这说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植物的分布〔〕A.温度B.水C.阳光D.空气7.正月中旬,八步区贺街镇李花绽放;富川油菜花金黄一片;四月上旬,贺州大道羊蹄甲花开烂漫;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花开有先后,这是因为植物的开花〔〕A.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为了繁殖后代C.满足不同环境D.能影响环境8.以下描绘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宽阔的运动场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C.校园里所有的教师和同学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9.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森林B.一块农田C.一群蚂蚁D.一个池塘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V类水〞的发动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微水体延伸.这些小微水体属于〔〕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11.以下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好的食物链12.以下各选项中,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梵净山上所有的树木B.赤水河中所有的鱼儿C.一个沙滩上的阳光、沙子、空气等无机环境D.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13.我们美丽的校园是一个生态系统,构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是〔〕A.校园里所有的教师和同学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和动物C.校园里宽阔的运动场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14.“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花〞化作“春泥〞的是〔〕A.消费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15.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森林生态系统B. 草原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海洋生态系统16.以下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层B.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层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17.以下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才能最强的是〔〕A. 热带雨林B. 温带草原C. 寒带针叶林D. 北极冰川18.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 大气圈B. 水圈C. 地球D. 岩石圈19.学习了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后,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B. 生物在生存开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并逐渐递增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才能,但它是有一定限度的20.以下环境中,没有生物生存的的是〔〕A. 深海的火山口B. 大气圈的上层C. 水圈的大局部D. 岩石圈的外表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8分)如图是沙漠狐和极地狐的头像.请仔细观察,答复以下问题:〔1〕图甲是狐,图乙是狐.〔2〕它们的主要差异是.〔3〕造成极地狐和沙漠狐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阳光 B.水 C.温度 D.食物.22.(18分)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初中生物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含解析)
初中生物-第二章理解生物圈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草原生态系统根本条件有〔〕A.营养物质、空气、阳光B.立足的地方及空气和水C.生活的水域、空气和阳光D.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错误的选项是〔〕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包含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C.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才能D.整个地球可以看作生物圈〔〕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生物圈6.以下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生物圈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由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D.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外表以下各约100米的范围内9.以下关于“生物圈〞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地球上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总和B.包括大气圈、水圈以及岩石圈C.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沙漠生态系统D.生物圈11.以下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大气圈的底层B.地心C.岩石圈的外表D.水圈的大局部12.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B.目前人类移居外星尚不可能C.地球环境恶化会危及人类生存D.生物圈只包括非生物环境13.“生物圈Ⅱ号〞实验的失败给予人类深化的启示.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生物圈Ⅱ号〞实验没有科学根据,失败在情理之中B.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目前人类科学兴旺的程度还缺乏以攻克这个科学实验课题D.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一个合适人类生存的人造环境二、填空题14.我们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菜农在大田种韭菜收获的是绿色的韭菜,而在密闭的暗室中种韭菜收获的却是黄色的韭黄,影响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温度 B. 阳光 C. 土壤 D.空气
2.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
C. 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少
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5.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A. 草→昆虫→青蛙→蛇→鹰
B. 昆虫→蛇→鹰
C. 阳光→草→兔→狼
D. 草→兔→狼→细菌
6.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7.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B. 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
C. 蚯蚓疏松土壤
D. 池塘中的青蛙是绿色的
8.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其组成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动物和植物
C. 所有生物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9.草原中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 ) A.牧草 B.兔 C.狐 D. 狼
10.在—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全部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1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
A. 一片草原 B.一条河流
C.一块农田D.森林中的所有动植物
12.“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 阳光、水分
13.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指( )
A. 各种动物 B.绿色植物 C. 细菌 D.真菌
14.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