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生物圈 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检测试题 (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检测试题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 水B. 阳光C. 温度D. 土壤【答案】A【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详解】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

因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

A正确。

【点睛】对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2. 滦县森林公园里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一起构成了()A. 食物链B. 食物网C. 生态系统D. 生产者【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详解】食物链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A错误;多条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构成食物网,B错误;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

故滦县森林公园里所有的生物与它们的生活环境一起构成了生态系统,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

【点睛】明确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这部分内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重点掌握。

3. 夏天正午蝉鸣叫的最厉害,气温降到24℃以下就停止鸣叫,影响蝉鸣叫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教师版-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练习题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选择题1. ( 2分)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池塘中所有的龟B. 农田中全部的田鼠C. 一条小河中所有动物和植物D. 一片荒漠【答案】D2. ( 2分) 泉州森林公园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B.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植物和动物C. 森林公园中所有的生物D. 整个森林公园【答案】D3. ( 2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 水B. 温度C. 空气D. 光【答案】B4. ( 2分)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答案】A5. ( 2分) 严冬时节青蛙要进入冬眠,影响青蛙这种行为的环境因素主要是()A. 阳光B. 水分C. 温度D. 空气【答案】C6. ( 2分)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A. 针叶林B. 热带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落叶阔叶林【答案】B7. ( 2分) 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B.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统一整体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 生物圈的厚度大约为l0千米【答案】C8. ( 2分) 生物圈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B. 大气圈的上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下面C. 大气圈的中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答案】A9. ( 2分)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是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A. 温度B. 光照C. 水分D. 土壤【答案】C10. ( 2分) 下列对生物圈范围的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 有生物生活的地方B. 地球上生存的全部生物C.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答案】C11. ( 2分)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水圈B. 生物圈C. 草原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答案】B12. ( 2分)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有5条食物链B. 食物网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鹰和草C. 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D. 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狐狸【答案】A13. ( 2分)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群大雁B. 一头牛C. 一个蜂群D. 一片森林【答案】D14. ( 2分) 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A. 草坪的石头堆里B. 庭院的菊花盆下C. 墙角的草丛中D. 学校的篮球场上【答案】D15. ( 2分)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片森林B. 一片草原C. 一条河D. 一条河中所有的鱼【答案】D16. ( 2分) 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 湿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答案】B17. ( 2分) 洞庭湖是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洞庭湖中的主要生产者是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B. 生活在洞庭湖中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 洞庭湖中的细菌和真菌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D. 如果极少量生活污水排入洞庭湖,必将导致其生态平衡的破坏【答案】C18. (2分) 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小麦的非生物因素是()A. 蚯蚓B. 杂草C. 食草性动物D. 阳光【答案】D二、综合题19. ( 7分) 我们学校有许多花草树木,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这是生物间的关系.在学校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超过了小树苗.问:(1)这说明植物间存在________关系,动物间存在________关系.【答案】竞争,捕食(2)影响小树苗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答案】阳光、温度、水、空气20. ( 5分)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数一数,看看上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广东省生物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解答题(含答案)

广东省生物中考总复习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解答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和。

(3)图中共画出了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素有“生态博物馆”“物种基因库”之美誉,其草木繁盛,生物种类丰富。

有伟岸的红松、美味的蘑菇(腐生)、机敏的梅花鹿、凶猛的东北虎,以及被誉为“鸟中活化石”“水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

(1)如果有毒物质进入河流生态系统,在水草→小鱼→中华秋沙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浓度最大的生物是。

(2)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水属于部分;短文中的红松属于者。

(3)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由于梅花鹿的数量显著增加,东北虎的数量将会。

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除了非生物部分和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外,还应有,缺少它们,地球上的动植物尸体将堆积如山。

(2)请据图完成食物链:→鼠→蛇。

该图中共有条食物链。

由图可知,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沿着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

4.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

1988年在库布齐沙漠启动生态恢复项目,经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如今成片的胡杨林、沙柳、梭梭树给曾经的不毛之地披上了绿衣。

除了鼠、蝗虫等原有动物,绝迹多年的狼、狐狸、山鸡、野兔、苍鹰等野生动物也重回这里安家,生物种类增长了10倍,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2013年夏天,消失千年的丹顶鹤也出现在库布齐。

中考生物会考复习专项训练2:了解生物圈(基础版,含详解)

中考生物会考复习专项训练2:了解生物圈(基础版,含详解)

专题2:了解生物圈一、单选题1.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

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A. 阴暗低温与阴暗高温B. 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C. 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D. 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2.如图为某公园的一个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B. 图中有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是“植物→虫→鸟→细菌”C. 图中若去掉细菌、真菌,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 图中的植物是生产者,细菌、真菌是分解者3.201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下列举措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A. 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生物废弃物B. 大量采伐森林资源,发展当地经济C. 推广生物防治,少用杀虫剂D. 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减少污染物的排放4.去年我省遭受超强台风“威马逊”的影响,不少大树被大风刮倒,农田被淹没,损失惨重。

以上现象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B. 环境能影响生物C. 生物能影响环境D. 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5.生物种类多,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A. 草原生态系统B. 湿地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农田生态系统6.在非洲草原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总比草食性动物的数量少得多.这是由于()A. 草原上的动物密度太大 B. 肉食性动物繁殖能力低C. 肉食性动物被人类大量捕杀D.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逐级递减7.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是()A. 食物链B. 食物网C. 食物链和食物网D. 生物圈中水循环8.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是()A. 循环往复B. 逐级递减C. 单向流向D. 双向的9.在“草→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中,若青蛙的体重增加1克,则最多消耗草多少克()A. 25克 B. 50克 C. 100克 D. 125克10.被称为“地球的肾”的生态系统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一单元_第2章_了解生物圈_单元检测试卷(有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一单元_第2章_了解生物圈_单元检测试卷(有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影响水稻的生物因素()A.水B.阳光C.温度D.害虫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一条河中的鱼3. 正确表述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包括、、4. 在研究“响尾蛇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了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踪受伤的猎物的看法。

这应属于实验探究中()的步骤。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收集相关信息D.分析实验现象5. 人类及所有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生物圈B.岩石圈C.水圈D.大气圈6. 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7. 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份()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8.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A.仙人掌的叶变化成叶刺,大大降低水分的蒸腾B.鱼的身体左右侧扁,呈梭形C.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B.调查过程中应尽量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不喜欢的不记或少记C.为了采到合适的标本,到偏僻的地方冒一下险也是可以的D.调查时看到自己满意的东西就应该采集回来10.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下列哪种生态系统出现的景象()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1. 孵化温度能决定扬子鳄生“男”还是生“女”,这一事例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12.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鸟类的迁徙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竹节虫的形态像竹节D.旗形树13. 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荒漠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4. 下列是生物影响环境的()A.沙漠里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B.毒蛇一般具有鲜艳的斑纹C.七星瓢虫捕食蚜虫D.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可以减少泥沙流量15.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A.光B.温度C.湿度D.周围的环境16. 在大自然,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大旱引起植物死亡C.鱼儿离不开水D.鸟类迁徙1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哪种非生物因素?()A.季节B.水分C.阳光D.空气18. 俗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把它写成正确且完整的食物链是…()A.蝉螳螂黄雀B.蝉黄雀C.树木蝉螳螂黄雀D.树木蝉螳螂黄雀19. 养花时,我们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光下,天冷了还要把花搬到屋内,而且一个花盆一般只栽种一株植物.其中体现出的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依次为()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分.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②⑥C.⑥①③②⑤④D.⑥①②③④⑤20.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计划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对蛙卵孵化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中需要改进的是()A.取蛙卵枚,平均分成等份B.将它们分别放入只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纯净水C.将各烧杯中的水的温度分别控制在、、和D.将各烧杯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记录日内各烧杯中卵的孵化数2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正取的是()A.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的C.草原生态系统的能源最终来自于生产者草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2. 下列实例中反应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A.初冬,大雁南飞B.荒漠,植物稀少C.春天,燕子归来D.田野,蜜蜂采蜜23. 人类及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A.有机物B.植物体C.光能D.无机物24. 下列属寄生关系的是()A.猎豹与羚羊B.菟丝子与大豆植物C.豆科植物与根瘤菌D.白蚁与肠内的鞭毛虫25. 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树林中所有的树B.一个花园C.一块农田中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26. 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生物圈的范围约是海平面上、下各千米之间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动物、植物、细菌病毒和真菌组成的D.形形色色的生物和维持生命的空气、阳光、水等条件组成生物圈27. 下列实验不需要计算平均值的是()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B.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二、填空题28. 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30.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________法两种.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的行为时,对动物要尽可能不施加任何________.31. 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1)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次,计算次统计数的________值.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_______.(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32.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________.33. 地球上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总称为________,它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4. 被喻为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的圈层是岩石圈________.(判断对错)35.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中,活动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1)用干湿计分早中晚测三次(裸地、草地、灌丛)湿度时,小亮每次在一处测一次,小红每次在一处测三次,算出平均值后,作为这次测量的数据.在记录数据时,谁的做法科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3)比较数据,能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4)通过此探究可以证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2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答案】D【解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3.【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实验的方法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第1单元第2章 了解生物圈【word版】含答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单元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生物圈 D.海洋生态系统2. 下列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3. “山上多栽树,如同修水库,雨多它能吞,无雨它能吐”。

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B.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C.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D.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4. 某生态系统地处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结构能较长时间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5. 生物种类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6. 沼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给人的感觉非常神秘,它是典型的()A.森林生态系统B.池塘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7. 对下图的解释说明正确的是( )A.图中最少包含8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包含4种生物C.蛇和鹰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D.蛇的多少只受鼠、青蛙和鹰的影响,与其他生物无关8.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A.猫吃老鼠B.羊吃草C.青蛙吃害虫D.蛇吃老鼠9. 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0.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下列有关环保的说法正确的是()A.环境能够为人类提供充足的资源B.人多力量大,人口越多对环境改造越有利C.人口过快增长是生态失衡的重要因素D.人类的活动不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11. 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 )A.兴安岭B.一块菜地C.一个牧场 D.一块沼泽地12. 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上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13. 森林生态系统与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关系( )A.河流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C.农田态系统 D.以上三项全是14.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草B.蘑菇C.羊D.蚂蚁15. 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C D E生物体 A B680.390.05 70.51有机汞浓度(ppm)16. 下图是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植物吸水速率与蒸腾速率关系时绘制的曲线图,图中两曲线表示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吸水速率与蒸腾作用速率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章 了解生物圈 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2章 了解生物圈 测试题(解析版)

第2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地区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草原B.一片草原所有的动物C.一个湖泊D.一片森林2.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4.越南某县境内有毒蛇咬人,于是人们全都起来捕捉这些蛇,直至把蛇全部消灭。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蛇消灭后老鼠猖獗起来,造成大片农田减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蛇是天然的猎手,它能吃掉老鼠,使庄稼生长很好B.蛇和鼠都属于消费者C.庄稼、鼠、蛇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D.人们不采取措施的话,鼠的数量会一直增加下去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6.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A.各级相等B.逐级减少C.逐级增加D.反复循环运动7.蚯蚓穴居于土壤,以植物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在土壤中活动时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出物又可增加土壤肥力,这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即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8.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A.大树底下好乘凉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0.对“植物→鼠→蛇→山鹰”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11.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因食物关系对别的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地点或区域,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草原 B.一片草原上所有的动物 C.一个湖泊 D.一片森林2.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B.甲、乙、丙都是消费者C.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D.若甲的数量增加,则丁的数量将减少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甲烷4.越南某县境内有毒蛇咬人,于是人们全都起来捕捉这些蛇,直至把蛇全部消灭.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蛇消灭后老鼠猖獗起来,造成大片农田减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蛇是天然的猎手,它能吃掉老鼠,使庄稼生长很好B.蛇和鼠都属于消费者C.庄稼、鼠、蛇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D.人们不采取措施的话,鼠的数量会一直增加下去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

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生态瓶就是一个微型生态系统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鱼→细菌C.若河水被污染,一段时间后小鱼体内污染物含量最多D.该生态瓶中的能量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6.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特点是()A.各级相等 B.逐级减少 C.逐级增加 D.反复循环运动7.蚯蚓穴居于土壤,以植物枯叶朽根和其它有机物为食,在土壤中活动时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出物又可增加土壤肥力,这是()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即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8.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9.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0.对“植物→鼠→蛇→山鹰”这个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是生产者 B.鼠是第一营养级C.蛇是次级消费者 D.保护蛇可以抑制鼠11.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会因食物关系对别的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卷02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卷02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02一、单选题1.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土壤含氧量C.水D.温度2.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3.我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4.下列属于食物链的是()A.草→蝗虫→食虫鸟→细菌B.柳树→蝉→螳螂→黄雀C.老鼠→蛇→鹰D.黄鼠狼→蛇→田鼠→水稻5.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B.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C.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D.骆驼的尿液非常少6.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B.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D.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7.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A.左右两侧黄粉虫的数量可以不同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D.左右两侧可以湿度不同8.玉米田中有杂草,有玉米螟等害虫,还有以害虫为食的天敌,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B.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C.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D.玉米田中物种少,自我调节能力强9.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校园内的榕树B.池塘中的泥鳅C.巴中的母亲河巴河D.小河中的虾10.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

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它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鷹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11.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下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体 A B C D E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0.51 580.39A.A→E→C→B→DB.D→B→C→E→AC. D.12.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13.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C.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千米的范围内D.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等基本条件14.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里的“青山”主要是指良好的()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1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淡水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二、判断题16.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才能促进物质循环。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汇总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汇总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章节汇总练习题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到24℃以下时,蝉就停止鸣叫。

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A.温度B.阳光C.空气D.水2.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润禾苗壮”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存在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分布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5.广东温暖潮湿,生物种类和数量比新疆要多。

影响这一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和水C.植物D.土壤和空气6.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

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进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7.企鹅能生活在南极,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8.某兴趣小组选取了校园内三个不同的地点,在早、中、晚三个时间点进行了空气湿度的测量,并绘制成下图。

其中,裸地、草地、灌木丛所对应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9.用针灸疗法对100名感冒患者进行治疗,有42名患者的鼻塞、流涕症状明显缓解。

关于该实验能否证明针灸对感冒有治疗效果,下列选项判断正确的是( )A.能,样本数量足够多B.能,实验观察指标具体明确C.不能,未设置对照组D.不能,症状缓解者数量太少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竞争关系B.寄生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11.麦田里的稗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与小麦争夺水、肥,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卷(有答案)了解生物圈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卷(有答案)了解生物圈

生物中考复习专题卷(有答案)了解生物圈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 2分)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①实施计划②表达和交流③ 制定计划④ 提出问题⑤得出结论⑥作出假设A. ②③①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⑤⑥C. ⑤⑥③①④D. ④⑥③①⑤②2. (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因此它不会遭到破坏B.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松树是一个生态系统D. 被称成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3. ( 2分) 对于生长在农田里的青蛙来说,影响它的环境因素是()A. 农田里的植物、昆虫、蛇等B. 阳光、空气、水、土壤等C. 上述A和B的总和D. 上述A和B的总和再加上其他的青蛙4. ( 2分) 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 春天,桃花、梨花竞相开放B. 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C. 秋天,杨树、柳树纷纷落叶D. 冬天,青蛙、晰蝎进人冬眠5. ( 2分)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农田生态系统B. 森林生态系统C. 草原生态系统D. 池塘生态系统6. ( 2分) “蝗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捕食关系,但不构成食物链,根本原因是( )A. 无生产者B. 无分解者C. 无能量流动动D. 无物质循环7. ( 2分) 下列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形成的食物链是()①虫②鹰③棉花④棉蚜⑤麻雀⑥食蚜蝇A. B. C. D.8. ( 2分) 在没有人为干涉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野兔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狼数量变化的曲线是()A. B. C. D.9. ( 2分)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作出假设”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作出假设要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B. 作出假设是在全部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C. 作出的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D. 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需要实验验证才能证明10. ( 2分) 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B. 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不同C. 所有变量都相同D. 所有变量都不同11. ( 2分) 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温度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进行比较的是()A. 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B. 草地的早的温度、中湿度、晚温度C. 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D. 裸地的中、晚温度和灌丛的中、晚温度( )12. ( 2分) 4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A.甲组有光,乙组有水B.甲组有光,乙组无光C.甲组干燥,乙组湿润D.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13. ( 2分) 下列词语不能体现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 人间四月,草长莺飞B. 密树繁叶,遗天蔽日C. 种豆南山,草盛苗稀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4. ( 2分)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A. 油菜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有关B. 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 石门坊的黄栌树叶在秋天因温度降低而变红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5. ( 2分) 花开花落,似水流年.自然界的植物五彩缤纷,而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那么,生物生活环境是指()A. 生物生存的空间B. 影响生物生存的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 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因素D. 以上A,B,C都是16. ( 2分)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形,肉质茎能贮存水分,是对哪种环境的适应( )A.寒冷B.干旱C.高温D.大风17. ( 2分) 某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数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甲、乙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18. ( 2分)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C.生物圈是指陆地以上和海洋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D.生物圈能为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基本条件2.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3.地球上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其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4.下表中生态系统类型与其功能不相符的一组是()5.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是()A.阳光普照所有的生态系统B.河流的污染会影响海洋生物C.鸟类的迁徙跨越了多个生态系统D.农药能灭杀农田的害虫6.下列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有关系的是()A. 河流生态系统B. 海洋生态系统C. 农田生态系统D. 以上三项全是7.下列关于生物圈的概念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是具有一定和功能的统一整体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的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形成的特殊圈层,是生物的总和8.“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如果用“生物圈”的概念来衡量()A.符合生物圈的范围B.部分符合生物圈的范围C.不符合生物圈的范围D.无法确定是否符合生物圈的范围9.下列各项中,是描述各生态系统中生物间联系的是()A.鱼类的洄游和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B.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C.河流生态系统流动时,沿途灌溉农田生态系统D.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会经过所有的生态系统10.对湖泊出现的“水华”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湖水温度升高是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B.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湖泊,容易引发藻类过度繁殖C.藻类植物过度繁殖,会破坏原有的湖泊生态系统D.藻类植物过度繁殖可导致鱼、虾死亡二、非选择题11.“水丰草美蕈菇鲜,银鹤凌霄浪里翻”黑龙江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而且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如扎龙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等等.每年四月,大量候鸟成群结队来此繁衍生息,以鱼为食,鱼以虾为食,而虾则以植物为食,给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勃勃生机.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_____”之称,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

初一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了解生物圈试题答案及解析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答案】生物圈【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在生物圈中,生产者主要是指()A.人类B.动物C.绿色植物D.微生物【答案】C【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人和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的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取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分解体内的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故选:C点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的颜色,代表大气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

故A正确,BCD错误。

【考点】生物圈的范围4. 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A.超出了生物圈B.在大气圈C.在岩石圈D.在水圈【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生活在生物圈中.分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人类等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如借助飞机在大气圈,借助船舶、潜艇在水圈活动.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范围超出了生物圈.故选:A【考点】生物圈的范围.5.人类的“立足点”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的表面B.大气圈C.水圈D.在生物圈的任何地方【答案】A【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全国各地中考 生物真题精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含答案解析)

全国各地中考 生物真题精选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1.〈,泉州〉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
2.〈,孝感〉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活动中,适合设置对照的一个组合是()
A.有水和无光B.高温和弱光
C.干燥和潮湿D.强光和无氧
3.〈,厦门〉小宝问妈妈:“为什么蚂蚁总是排成一队向前爬?”妈妈说:“可能是前面的蚂蚁留下了信号。

”妈妈的回答在探究方法中属于()
A.观察B.实验
C.提出问题D.作出假设
4.〈,济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的是()
A.竞争B.合作C.共生D.捕食
5.〈,成都〉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兔子B.蘑菇C.蝗虫D.水稻
6.〈,德州〉图1-2-1表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单位:千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1-2-1
A.甲的个体数量一定多于乙的个体数量
B.甲固定的太阳能等于乙、丙的能量之和
C.乙具有的能量越多,则丙获得的能量越少
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7.〈,宿迁〉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沙漠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针叶林生态系统
8.〈,烟台〉春天来了,烟台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罗山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它们属于
()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及点拨
1.D点拨:葱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颜色不同,是叶绿素有无导致的,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故选D。

2.C 3.D 4.D 5.D 6.D7.C8.A。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测试题一、单选题1.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B.图中生物再加上分解者可以构成生态系统C.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乙体内该物质的含量最高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2.某同学根据下图书写了四条食物链。

其中正确的是()A.鹰→蛇→鼠→草 B.草→鼠→蛇→鹰 C.草→蛇→鼠→鹰 D.土壤→草→鼠→鹰3.生物与环境是相适应的,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哪类动物一般不适于陆地生存()A.长有羽毛的动物B.用鳃呼吸的动物C.四肢发达的动物D.长有外骨骼的动物4.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A.消费者B.生产者C.分解者D.捕食者5.“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A.大鱼→小鱼→虾B.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C.虾→小鱼→大鱼D.水藻→虾→小鱼→大鱼6.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B.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C.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组成D.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组成B.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C.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8.如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那么甲、乙两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A.捕食、合作B.捕食、竞争C.合作、捕食D.竞争、合作9.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第3个环节的生物是()A.肉食性动物B.绿色植物C.微生物D.植食性动物10.下列能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因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的是()A.昆虫→青蛙→蛇B.草→昆虫→青蛙→蛇C.草→兔→狼→细菌D.阳光→草→兔→狼11.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综合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二章综合测试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生物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

下列彼此间表现相互有利的一组是()A.人与艾滋病病毒 B.水稻和杂草C.大豆与菟丝子 D.蜜蜂与槐花2.鱼儿水中游,鸟儿天上飞,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这体现了()A.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B.与食性相适应的现象C.与体型相适应的现象 D.以上三项都正确3.下列各项中属于共生现象的是()①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②黑粉菌导致玉米形成黑粉瘤③某些藻类与真菌形成地衣④细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供植物光合作用⑤牛胃内的瘤胃细菌,可以帮助牛分解和利用纤维素⑥红色毛癣菌导致人患足癣和手癣A.④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A.油菜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有关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石门坊的黄栌树叶在秋天因温度降低而变红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6.“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A.1只 B.10只 C.100只 D.多少只都行7.下列生物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狼与羊B.蜂巢中的两只蜜蜂 C.狗与其身上的跳蚤 D.松树与水杉8.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玉米地里的土壤 B.降雨量 C.玉米螟虫 D.光照强度9.下列现象中,反映生物对光照强度变化适应的是()A.蛾类在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大雁往南方飞D.菟丝子的叶片退化10.对生活在草原上的野兔而言,环境就是()A.草原上的植物、狼等 B.阳光、水、温度、土壤C.草原上的细菌、真菌等 D.以上都是11.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据此判断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草属于生产者,其他都属于消费者B.蚱蜢、螳螂、蜥蜴属于消费者C.通常情况下,蜥蜴的数量最少D.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所有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C.水田中的水稻D.一个池塘13.关于生态系统槪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B.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相同和不同生物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C.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14.澳大利亚曾发生牛粪太多破坏草场现象,后来从中国引进一种动物﹣﹣蜣螂,有效地解决了牧场上大量牲畜粪便堆积问题.请问,蜣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15.如图为贺州园博园全景图,可见图中有人工河、小树林、草地、城池等.另外,河中有鱼儿嬉戏,林中有鸟儿鸣唱…据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A.生物圈 B.生态系统 C.食物网 D.食物链16.如图中能较好反映生态平衡时某生物数量变化情况的是()A. B.C. D.17.在食物链草→鼠→鹰中,如果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就会大量增加,则草的数量会()A.增加B.减少C.变化不大D.不确定18.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蘑菇 B.河蚌 C.水草 D.鼠妇19.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菜地上的所有生物及其环境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植物C.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无机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20.图中的食物网是由()条食物链构成的A.4条B.6条C.7条D.9条21.下列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水圈 B.大气层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23.生物圈是指()A.地球上的全部动物B.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C.地球上的全部植物D.地球的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24.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废弃物带离南极,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废弃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A.人迹罕至,没有消费者B.缺乏必要的治污设施C.微生物(分解者)很少D.废物利用或研究需要25.下列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淡水湖及其中的全部生物B.毛竹林中的全部竹子C.动物园中全部生物D.农田中全部的白菜和菜青虫26.自然界中的任何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B.具有较复杂的营养结构C.生产者的数量多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27.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是消费者B.甲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D.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28.在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A.锡林郭勒草原B.亚马逊热带雨林C.亚寒带的针叶林D.极地苔原带29.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30.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生物圈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中主要描写了生物圈中的因素是A.水B.季节C.生物D.人类2.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D.若某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3.萝卜、葱、蒜等植物地上部分呈绿色,而地下部分呈白色,这是因为( )A.叶绿体只存在于地上部分中B.地上部分能见到光,形成叶绿素C.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营养丰富D.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的呼吸旺盛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于地震、火山爆发属于自然现象,因此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B.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因素既有绿色植物,也有各种动物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D.开荒造田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6.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竹节虫拟态B.陆生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于C.企鹅皮下具有厚厚的脂肪D.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7.鱼的背部颜色深,而腹部颜色浅。

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B.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的主要标志是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绝对稳定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D.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10.下列叙述能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能生活在干旱缺水的荒漠中B.很多植物种子具有休眠特性C.海豹有很厚的皮下脂肪D.森林能保持水土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C.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生物圈13.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物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14.通过生物学的学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人是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

”这一理念将牢牢铭刻在我们心中,并践行在我们的行动中。

以下对此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B.生物圈是人类的繁荣家园,也是所有生物生存的栖息地C.人类社会应该高速发展,但不能以减少耕地为代价D.围海造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能改善环境15.“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温度D.土壤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土壤里、池水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C.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D.地球上的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的17.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A.水圈大部B.大气圈底部C.月球表面D.岩石圈表面18.下列各项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中所有的羊群B.草原中所有的草C.草原中所有的动物D.整个草原19.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水稻→老鼠→蛇B.阳光→水稻→老鼠C.蛇→老鼠→水稻D.老鼠→蛇→鹰二、综合题20.某市的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有苍鹰、金雕、狼、花面狐等野生鸟兽168种,水杉、紫锻、赤松、山杜鹃(映山红)等植物600余种。

每5月杜鹃花开时,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

(1)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达到92%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释放O2、固定C02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绿色植物对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周边环境气候温和、空气优良,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

同学们调查发现,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

大山雀与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共生/寄生/捕食/竞争)。

(4)森林公园里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

这是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

21.下图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阁中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____把他们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被植物利用进行_____作用制造____,再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_____,能够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_____作用。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⑥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_____参与物_质循环;在自然界中,它还能够与动植物建立共生关系,例如地衣是______和_________的共生。

22.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与环境之间。

图中①②表示生物体的某些生理活动,“”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代表动植物等通过________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过程②需要在细胞的叶绿体中将________转变成储存了能量的________。

(2)A既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组成——________。

(3)由图可知,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___对生物圈中的碳二氧平衡起重要作用。

(4)落叶能被A慢慢分解,但如果树叶被动物取食,有机物则会在动物体内更快被分解。

由此可见,动物可以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图是真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物质:(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依据图写出一条包含兔子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乙在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方面即可)24.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松鼠是杂食性动物,一般以果实、昆虫、鸟卵等为食。

天然林中食物网复杂,使得松鼠食物来源丰富,而鼬科动物、猛禽及蛇等常常攻击捕食松鼠。

图5为森林生态系統中与松鼠有关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

资料二:1990年,浙江省浦江县将天然林改造为经济树种柳杉林。

改造后,原生态系统的物种逐渐退化,动植物种类单一,松鼠天敌因迁移而减少。

最终松鼠泛滥,人工林的树皮被大面积啃食。

(1)天然林给松鼠提供________,同时松鼠的生存又受________的制约,这使得天然林中松鼠的数量和比例能维持在稳定的范围之内,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2)根据上图,人工改造天然林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先大量下降的是________;苍鹰离开,直接原因是________的数量减少。

(3)由资料二可知,该地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狐被大肆偷猎后,这个生态系统将会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如图要完善一个生态系统,在图中还必须添加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

26.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野外生物考查时发现:蝗虫在夏天草木繁盛时体色是绿色的,而到了秋天则变为黄褐色,蝗虫的这种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他们回到学校后对此进行了模拟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在一间铺有绿色地毯的房间里,放入同种且大小相似的绿色昆虫、褐色昆虫各20只,然后将一只母鸡放入房间内.②半小时后,撤出母鸡,分别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数目,③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2个后代,且体色与幸存者相同,第二天按此补充投放两种颜色的昆虫,放回母鸡④半小时后,再撤出母鸡,再次计算两种颜色昆虫的幸存数目重复③、④步实验至第三代,获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你认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实验中的“绿色地毯”相当于___________;而绿色和褐色则代表这种昆虫的不同体色的________类型(3)第三代中________色昆虫幸存者多;第三代和第一代相比,_________色昆虫幸存者减少.(4)该实验为什么做完第一代,还要做第二代、第三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该实验的结果可推知,昆虫的保护色就是与周围环境相似的色彩.保护色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是对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十分有利.2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写出其中含有“食草昆虫”的一条最短的食物链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中没有标出的生物部分是____。

(3)如果大量捕杀蛇,短时间内鼠的数量会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青蛙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

(5)如果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生态系统就会遭到严重破坏。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的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8.在生物圈中,动物和人都需要不断从食物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下面绘制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一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