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经论文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

合集下载

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江苏、浙江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汪素 芹 杨 瑾
( 京 财 经 大 学 , 苏 南 京 2 04 ) 南 江 10 6
摘 要 : 文 通 过 国 际 市 场 占有 率 、 C 贸 易竞 争 力 指 数 ) R A( 示 性 比 较 优 势 指 数 ) C ( 示 本 T ( 、C 显 、A 显 性 竞 争 比较 优 势 指 数 ) 贸 易结 构 等 诸 多方 面 , 江 苏、 江服 务 贸 易竞 争 力进 行 比较 , 果表 明 : 苏 、 和 对 浙 结 江 浙 江 两 省 服 务 贸 易规 模 发展 很 快 , 长 速 度 在 两位 数 以 上 ; 省 服 务 竞 争 力 指 数 呈 逐 渐 上 升 态 势 , 服 增 两 但
收 稿 日期 :0 0—0 2 21 8— 0
资料 来 源 :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中 国服 务 贸 易 报 告 》 关 年 份 《 《 相
及本 研 究 计 算 得 ( 同 ) 下 。
课题 来 源 : 育 部 人文 . 课 题 “ 国外 贸 增 长方 式 转 变 的 绩效 研 究 ” 0 J 7 0 6 的 研 究 成 果 教 科 巾 (8 A 9 0 ) 作者 简 介 : 素 芹 (9 7一 ) 女 , 徽来 安 人 , 授 , 要 从 事 国 际 贸易 理 论与 政 策 研 究 。 汪 15 , 安 教 主
从 表 l 图 l中可 以看 出 , 苏服 务 贸 易 的进 、 江
出 口额 2 0 0 0年 为 1 . 9亿 美 元 , 2 0 14 到 0 8年 为
15 1 美元 , 0. 亿 占全 国 出 口的 比重 从 1 7 % 上 升 .3
到 3 4 % ; 江 服 务 贸 易 的 进 出 口额 2 0 .5 浙 0 0年 为
自资 源禀 赋 、 产业结 构 等方面 的不 同 , 服务 贸易 竞

关于江、浙两地对外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

关于江、浙两地对外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
h y i e i i tma o s t t n r p r o , h t c u T e df r n n e l c n t u o p o o t n te s u t r o e p r e 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 e a d h e i i i r e f x o t ne p s s n t wa s f r d . Ac o d n t t er i y o t e a c rig o h i
峭程度就可以略见一斑。
位 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江苏和浙江两省在 中国的历史 上久赋 “ 地利、 人和” 之说 , 它们 自然条件优越 、 区域优势明显 , 自古 以来 便是商贾文人聚焦之地 。 而今 , 中国的改革开放、 世界经济一体 化 和国际分工 的发展又为它们注入了新 的活力 , 它们再添“ 使 天时”
关于江 、 浙两地对外贸易发展的对比分析
施 莹 莹
( 门大学经济 学院 , 厦 江苏泰 州 3 10 ) 6 0 5
摘 要 : 苏和 浙江是我 国的经济贸易大省 , 江 他们 贸易增长不论在 绝对额还是相对额都取得很大成就。两省在共 同创造 中国贸易
发展“ 奇迹” 的同时, 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于内, 也 两省 内部贸易发展 不均衡 ; 于外, 它们 出口市场过 于集 中, 导致 贸易摩擦增 多。江浙在 发展 中, 也存在许 多差异 , 出了适合 自己的 贸易之路。 江苏和浙江在外贸的内部构成比例、 走 出口企业结构、 贸易方式结构这几个方 面 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具有各 自的特 色。对于江浙这样的贸易发展模 式, 可以通过加强联合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 的方式以促进一步发展。


的 18 年相 比,江苏的进 出 口总额 由原来 的 2. 亿美元增长 96 41 2 到 了 20 年 的 4 06 位数 23. 亿美元 ,这样令人难 以置信 的对 89 5 9

浙江省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省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研究随着全球纺织服装贸易进入“后配额时代”,浙江和江苏省作为我国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大省和出口大省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两省必须认清形势,积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因此对浙江省和江苏省的纺织服装业出口贸易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1.浙江省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纺织服装业一直以来都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占全省出口总量的三层,占全国纺织品出口的五分之一。

陈曦,计嘉元在《浅析浙江纺织业出口的现状和转型问题》一文中表达了对浙江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现状的看法:这几年来,浙江纺织外贸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得益于浙江纺织业本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进而形成价格上的竞争优势。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频遭绿色壁垒新贸易壁垒,缺少高质量国际知名品牌而缺乏竞争力等等。

肖海霞认为浙江省纺织品出口现状的三个特点是:(1)纺织工业生产,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2)浙江省纺织品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3)民营企业出口发展势头强劲。

葛广宇,李婷婷在《江苏纺织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中概括出了江苏省纺织品目前出口现状,主要有三点:第一,纺织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但出口市场构成仍过于单一。

第二,纺织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全面增长,但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

第三,纺织企业效益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产品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

纺织服装业作为浙江省和江苏省优势产业,两省经济拉动十分大,但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两省纺织品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也正面临着世界市场的挑战。

2.浙江省与江苏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为了对浙江省的纺织工业的竞争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俞涔在《浙江纺织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运用多元统计软件对浙江省纺织工业的有关经济指标做了因子分析,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它们的不同作用,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综合评价。

苏南、浙江、珠三角的经济社会模式比较

苏南、浙江、珠三角的经济社会模式比较

苏南、浙江、珠三角的经济社会模式比较苏南、浙江、珠三角的经济社会模式比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转型表现出了其路径依赖的特征,即以往的权力结构和制度遗产影响着转型的发展选择及其社会政治关系。

苏南的乡镇企业接受的是城市工业对它的扩散和整合,产业类别与城市同构;珠三角则融入了港资企业产业链条中的加工环节,从而形成了“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基地;浙江则以当地内部自我整合产业链各环节并将受益内部化平均分配的“块状经济”为显著特征。

一长三角地区创造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形成了两级开发的企业发展路径,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并且通过强有力的政策输入控制了土地的规划权与使用权。

国家对农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管控非常严格,即使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全国土地管理混乱时期也并没有出现土地管控的失序。

因为土地的管理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型塑了农民土地国有的观念。

同时,1986年以后,农民的家计模式主要是靠务工收入,农民与土地的利益不是直接性关系。

当征地拆迁到来时,农民在土地上几乎没有利益,所以征地拆迁较为容易,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处转移到了国家,成为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城镇化发展异常迅速。

具体而言,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指标一直掌握在乡镇政府手中,通过土地指标控制,提取工业剩余,能够将各村集体经济拉平,同时在1997年改制时期,也仅仅是以土地出租的形式收取土地管理费,并没有将土地卖给私人,同时在效仿珠三角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时,并没有将土地入股。

这些举措使得村集体是代表国家管控土地的基本单位,村干部的土地观念是“守土有责”,土地增值收益最大程度的掌握在国家手中,用于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

对于农地而言,当地的农地主要分为口粮田和责任田,责任田在1980年代末已经转给大户生产,由大户完成国家任务,农民开始脱离农业生产,剥离了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农业收益仅占家庭收入相当小的比例,这就意味着农民与土地不是直接的利益。

每人半亩的口粮田对于农民而言是负担而不是收益,当征地拆迁到来时,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

浙江_江苏两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与启示

浙江_江苏两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与启示

浙江、江苏两省对外贸易的比较与启示①义乌工商学院外语外贸分院 楼前飞摘 要:浙江、江苏是我国两个外贸进出口大省,但外贸发展路径和机制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在差异的背后,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与江苏对外贸易的比较与分析,寻找两个城市成功的共同点,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关键词:浙江省 江苏省 对外贸易 比较 启示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08(c)-222-03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有人认为,江苏外贸比浙江好过,相比于“只出不进”的浙江,长期坚持“进出口两条腿走路”的江苏外贸企业,抵抗经营风险能力更强;也有人认为,浙江人天生有着愈挫愈勇、求新求变的本性,在相关政策的配合和支持下,浙江外贸企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生存路径。

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与江苏对外贸易的比较与分析,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1 模式比较1.1 外贸主体江苏省是吸引外资的热土,外资企业成为了外贸的主体,2008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已超过广东省,跃居全国第一,外商投资企业自营出口达546.6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74%,私营企业自营出口比重相对较低,仅为5.12%,苏州、南通、无锡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分别占当地外贸出口的88.4%、71.2%和66.1%;对于浙江省而言,民营企业成为外贸的主体,近年来私营企业出口增长成为支持浙江外贸迅猛增长的强劲动力,2008年,民营企业出口797.8亿美元,增长28.9%,高于浙江省平均增幅8.6个百分点,分别快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增幅14.1和23.8个百分点,占浙江省出口比重达51.7%,其中私营企业出口674亿美元,仅次于广东省居第2位,比上年增长34.6%。

1.2 贸易方式江苏省主要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具有“大进大出”的特点,从2001年的11.4%至2006年的20.7%,2006年加工贸易占江苏出口总额的65.7%,一般贸易则占总额32.9%,其他贸易年增长率飞速提高,2001年为92.5%,到了2006年已高达279.8%,在全国其他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率由2001年的0.2%上升至了2006年的2.6%,但由于一般贸易基础薄弱,出口额绝对基数小,尽管增速很快,到目前为止依旧赶不上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比重不断提高,2008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占出口额比重为78.9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33%,全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1218.7亿美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一般贸易出口破千亿美元的省份。

国经论文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

国经论文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

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摘要】:“改革春风吹进门,全国人民都进城”,说的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强劲的发展形势。

而同样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和江苏两省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起步较早,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点,比如两省都有国家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比较好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相似背景。

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充分利用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共同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能力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贸易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采集近几年两省的经济数据、小组激烈讨论研究、结合所学知识等多种方式,基于比较浙江和江苏的贸易模式,看出两省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缺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浙江江苏贸易模式比较一、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浙江和江苏两省都为全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他们对全国的经济贡献如下表:占据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区位以及享有国家政策的有利支持,使得两省的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有突出的贡献。

下表为两省的出口总量的比较:江苏省与浙江省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属于长三角地区,两省地理位置比邻, 都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充分利用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共同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能力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贸易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一、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贸易模式( 一) 江苏、浙江贸易发展的相似之处—同创中国贸易增长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两省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大省, 不论是绝对金额,还是相对增长比率,都引起了举世的瞩目。

就江苏而言,2008 年, 江苏省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3922.68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542.32亿美元,出口额为2380.36亿美元,贸易顺差达883.04亿美元。

【开题报告】江、浙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江、浙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国际经济与贸易江、浙出口贸易的比较研究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贸易成为当代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江苏和浙江是我国的经济贸易大省,他们贸易增长不论在绝对额还是相对额都取得很大成就。

两省在共同创造中国贸易发展“奇迹”的同时,却存在的不同的贸易方式。

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贬值,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迅猛。

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江苏和浙江两省在中国的历史上久赋“地利、人和”之说,它们自然条件优越、区域优势明显,自古以来便是商贾文人聚焦之地。

中国的改革开放、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又为它们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它们再添“天时”的风采,一举跻身我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最高的几个经济区之列。

近些年来,他们的发展越加举世瞩目,尤其是它们对中国贸易进程的贡献更是不可忽视。

这相邻的两省拥有相似的地理概况、人文环境、历史背景,但在对外贸易的发展上却各自走出了不完全一样的道路。

孰优孰劣?也许我们不能如此武断地评判。

因为种种数字和现象表明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共同经营出了中国东部沿海近三十年的经济繁荣。

本篇文章研究江浙外贸方面存在的差异,如江苏和浙江在外贸的内部构成比例、出口企业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等,并深入对比研究其不同外贸模式背后所存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研究的基本内容前言1.江苏、浙江的出口贸易基本情况2、江苏、浙江对外出口贸易状况的对比分析2.1出口主要产品2.2出口规模2.3出口特点2.4 出口市场3、江苏、浙江出口贸易差异的原因比较分析3.1 政府政策方面3.2 区位因素方面3.3 贸易方式方面3.4 历史文化方面4、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同处于东部沿海省市的江苏和浙江,却有这不同的对外贸易方式,什么样的内在原因导致了这种结果呢,这是本篇文章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江苏、浙江区域发展对比

江苏、浙江区域发展对比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一、江苏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分析 (2)(一)人口、面积 (2)(二)经济指标(GDP)差异 (3)二、江苏与浙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 (4)(一)经济基础体制和市场化进程的差异是江苏与浙江两省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 (4)(二)人口年龄结构方面比较 (7)(三)观念上的差异是形成两地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 (10)(四)政策上的差异是促使差异形成的客观因素 (10)(五)生产要素的差异对差异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11)三、总结 (12)(一)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优势互补 (12)(二)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实现共同发展 (12)(三)主动依托上海,在长三角等更大的范围内展开合作和交流,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12)参考文献 (14)江苏与浙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摘要:江苏和浙江都属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地处长江流域,属于经济发达地区。

两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类似点,但是也存在许多差异。

文章通过运用一些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量化指标如:人口密度、人均GDP、人口年龄结构、市场化指数等来对两省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其相似点和不同点,然后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对应的建议措施,并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均GDP 人口年龄结构市场化指数回归分析Abstract:The jiangsu and zhejiang belong to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located in the provinces changjiang river basin, developed economic regions. Two province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esents many similar,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use of some meas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quantitative indexes such a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per capita GDP,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marketization index of the two province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tus empirical analysis,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se differences, then analyzes factor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in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o offer refer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GDP per capita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marketization index regression analysis江苏省与浙江省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于长三角地区,两省地理位置比邻,都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与江苏省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与江苏省的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国际经济与贸易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与江苏省的比较研究1 国外研究现状1.1 贸易壁垒Alan Sykes(1995)在《国际一体化商品市场的产品标准》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产品出口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Peter Swann(1998)等人对1985-1991年间英国的出口、进口与本国制定的技术标准数量及英国和德国认可的国际标准数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英国的技术标准对其出口和进口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Sherry Stephenson(2005)在《标准、合格评定与发展中国家》中认为“采纳它们主要贸易伙伴市场上使用的标准,而不是指定他们自己的本地标准”,否则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Weilim Shunt(2006)在《WTO 标准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后西雅图议程: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中则认为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建设与技术进步上提供援助,才能够促进出口的发展。

1.2 外商直接投资Athukorala&Menon(1996)发现在过去20年中,外商直接投资在马来西亚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ary and Bradley (1997)通过对爱尔兰为例的实证研究,认为FDI对该国出口具有拉动效应。

Nigel Pain and Katharine Wakelin(1997)以OECD11国自1971-1992年相关数据资料对FDI和这些国家出口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指出FDI的流入对出口有积极影响。

Narula,R. and Wakelin,K.(1998)指出至少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受国内经济中外国公司的显著影响。

Jansen(2002)指出外商直接投资对私人投资水平和出口有着强烈的积极影响。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于我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出口方面,且多是机电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的研究。

2.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研究吴超然(2007)认为我国当前机电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是粗放型的产品结构,过于集中的出口市场,遭遇贸易壁垒,忽视非价格竞争以及缺少自主品牌。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江、浙两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然而其发展道路却完全不同,其经济发展战略被人们冠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那么,这两种发展战略有何特点,同时又存在什么问题?本文将对此作出论述。

关键词:温州模式苏南模式民营经济外商资本江苏和浙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圈中重要的两大区域,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两省的经济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浙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省特色、符合各自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两省经济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并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省份。

江浙两省经济发展现状由表1、表2、表3数据可见,无论从综合指标,还是从人均指标来看,无论是从单个省份,还是从两省合计来看,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

这两个省份发展到今天,取得如此成绩,完全靠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了适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

江浙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受自然条件和人文历史潜移默化的影响,某特定区域的每个人、每个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带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和特征。

江浙两省由于在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不同,其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战略表现为各自针对自身的文化和历史以及自然条件所采取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战略。

(一)两省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不同江苏南部自然条件要比浙江南部优越得多。

一个是平原水乡,历代粮仓,水陆交通十分发达,而且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苏南物产丰富。

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江苏人更具开放包容的心态。

横跨长江的经济区位,聚集了南北各地人才。

在这块土地上,自古就聚集了众多的人才,可谓人杰地灵,也由此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吴文化”。

吴文化,强调的是均衡、集体、等级。

在吴地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下,经过漫长的社会活动而形成的“融合古今,汇通中西”的吴文化,其精神财富是丰厚的,勤劳、智慧、心灵手巧、精于计算、务实、求稳、包容、开放以及浓厚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等。

(世界经济专业优秀论文)制度变迁中的建构理性和演进理性: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比较研究

(世界经济专业优秀论文)制度变迁中的建构理性和演进理性: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比较研究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从历史角度讲,制度形成首先受到经济传统 和文化的极大影响,这种非正式制度约束是长期演化的结果。(2)在制度变迁过 程中,地方政府的建构理性和民间力量的演进理性对制度的发展形成博弈,如果 地方政府强势,则博弈可能失衡,导致理性偏差;如果民间力量主导,则博弈在 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均衡路径,演进理性推动制度自然发展。(3)地方政府应积极
Mode’.Thirdly,it analyzes the rationaI factors of institution formation and changes of the
two modes fbm history and realny aspects.These mtional factors indude economic
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
规定。
作者签名:三缒 导师签名:
护JJ

知识水坝@damdo世纪初的旧制度经济学派,并由科斯、 诺思、哈耶克、肖特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将理论不断创新、细化、深入。在经济学 制度分析所建立起的庞大理论体系中,对于制度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一般 可分为两种意见:人为设计的建构理性和自然演化的演进理性。前者强调理性意 识,认为制度的最优创造和安排都是群体的理性设计,集体理性可以将个体理性 发挥到极致,从而任何制度的产生和变迁都是最优理性的选择结果。后者强调制 度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事先设计的规则,但这种结果对今后的活动有示范和 约束作用,且使制度具有扩展性。
本文首先回顾了经济学制度分析理论中的建构理性和演进理性思想;继而对 “苏南模式”和“浙江模式”的特征和制度变迁路径做一归纳和梳理:然后从历 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影响两种模式制度形成与变迁的理性因素,包括构成逻辑 起点的经济传统和文化,以及推动两种模式企业制度发展的地方政府和民间力 量;而后对地方政府的建构理性和民问力量的演进理性做进一步剖析,着重讨论 它们的关系和正确运用;最后。在对两种模式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中西部地 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

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篇一:江浙经济发展战略模式比较分析标题一:江浙两省经济现状分析江浙两省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GDP总量占全国的比重逐渐增大。

江浙两省耕作的江南平原,人口密集、交通便捷、资源富集等因素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江浙两省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土地利用率低、劳动力成本过高等。

本文将对江浙两省经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讨这两个地区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

标题二:江浙两省产业结构比较江浙两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在于其产业分支较为集中。

工业、服务业占据了江浙两省的主导地位,二者分别占据了江浙两省GDP的80%和60%。

然而,江浙两省的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单一性,大都集中于轻工业、纺织业、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缺乏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具有创新性的新兴产业。

本文将通过对江浙两省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省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方面的策略。

标题三:江浙两省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江浙两省虽然在科技研发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长期以来,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两省在人才引进、基础研究、应用技术转化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江浙两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探讨两省在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能力方面的未来战略。

标题四:江浙两省人口发展问题江浙两省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密度也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

爆炸式增长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带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导致江浙两省人口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城市人口膨胀,农村人口过剩,城乡差距加大,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本文将通过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对策。

标题五:江浙两省生态环境评估江浙两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地区,大量的工业、交通等人类活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水、土壤、气体污染严重,资源消耗率较高,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浙江、江苏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浙江、江苏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浙江、江苏FDI分布差异研究屠佳华1摘要:本文比较了浙江、江苏FDI分布的差异,试图为“什么原因造成了江苏、浙江这两个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工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均相似的省份在吸引FDI方面有如此巨大的差异”这一令人困惑的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

我们认为两省国有资本存量的不同是影响两地FDI流入量不同的主要因素。

我们选取了1993~2003年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浙江江苏各8座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量检验,发现:在控制了诸如金融发展状况、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参与程度、市场开放度、基础设施、市场规模、人口教育程度、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等因素后,国有资产存量确实对FDI的分布产生显著的正影响。

关键词:发展模式 FDI区位选择国有资本存量集聚效应Abstract: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FDI attracted by East China’s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1屠佳华,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系。

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路179弄13号乙405室(200030)Email: tujiahua@These two provinces are pretty alike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climate, industrial structure,infrastructure and productivity. However,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failed to attract as much FDI as Jiangsu Provi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ason behind this tremendous difference, I used the panel data of fifteen cities in these two provinces to run the Variance Components (random effects) Estimates and to find out whether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s of SOEs are the crucial determinants in explaining this phenomenon. After controlling several other factors such as location, market scale, infrastructure and so on, the result proves my first hypothesis that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s of SOEs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attracting FDI.Key words: Development modes, FDI location, SOE performance, Agglomeration effect一.引言中国的经济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进入一个新的全面发展的时期。

江浙沪区域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论文

江浙沪区域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论文

江浙沪区域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论文江浙沪区域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及比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江、浙、沪两省一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分析,力图揭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刻画出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趋势。

1978年以来,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所谓"一制多式"的格局,即在相同的社会基本制度前提下,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模式。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泛指江苏南部、浙江东北和东南部、上海市)就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

事实上,这些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制改革或制度变迁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中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两者内在的互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新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理论概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制度变迁通过调整制度安排的效率来影响经济增长。

恰当的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一大批经济学家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主要是正确的制度结构;在这种制度结构的条件下,并不需要过分担心进行努力的愿望、知识积累和资本积累等问题,因为所有这一切都是人的本能反应,当然,上述因素也可能为错误的制度所抑制。

因此,在缺乏有效制度的领域或地区,或者长期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的地区,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极大,改进制度所带来的效率是最高的。

一般说来,制度变迁通过如下机理来影响经济增长:(1)制度变迁改变制度安排的激励机制,改变制度安排的效率,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2)制度变迁改变贸易和专业化的范围,使组织经济活动的途径和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3)制度变迁扩大了允许人们寻求并抓住经济机会的自由程度,一旦人们抓住经济机会是可能的,经济增长就会发生;如果机会减少了,增长也将开始停滞。

应用文-浙江与江苏两省利用外资状况的比较研究

应用文-浙江与江苏两省利用外资状况的比较研究

浙江与江苏两省利用外资状况的比较研究'一、浙江与江苏利用外资现状分析(一)浙江利用外资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积极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浙江正在迎来利用外资的第三次高潮。

浙江经济在2001年实现强劲增长之后,2002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正在进入新一轮扩展期,利用外资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机遇。

2003年浙江省共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442家,投资总额272.54亿美元,外资120.50亿美元,实际外资54.4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0%、72.8%、77.5%和72.4%。

因此,可以认为,浙江利用外资正在迎来第三次发展的高潮。

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努力实现利用外资的跨越式发展。

2.外资将逐渐向制造业、服务业集聚\xa0\xa0\xa0\xa0\xa0 一是制造业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浙江利用外资的主要领域。

制造业是至今为止浙江利用外资最多的行业,也是对外开放最早、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

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世界加工中心向我国转移,浙江凭借优越的投资软硬和大批为制造业配套协作的中小企业,将吸引一大批大型外资企业落户,从而使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制造业仍将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二是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将不断加快,随着市场准入的放宽,将为外商投资提供新的空间和更广泛的选择范围。

外贸、电信、金融、、商业等领域即将分阶段对外开放,这些新领域预期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将使服务业成为今后扩大利用外资的新的增长点。

宁波和杭州两市,基础雄厚,政策宽松,将成为吸引服务业外资投入的重点地区。

3.外商投资更加倾向独资。

随着我国吸引外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外商在浙江投资成功率较高,投资额逐年增加,使得外商在投资中更加强调控股权,以独资方式进入的外商逐渐增多。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比较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比较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生长模式比力南京财经大学汪素芹白晓云内容提要:在中国改造开放和经济生长的历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出现出差别的模式。

在我国经济最活泼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停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力,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都会的国际化生长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敷。

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配合打造长三角经济生长的未来。

要害词:江浙沪;开放型经济;生长模式;比力所谓开放型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配景下,一国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将本土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融合,在世界范畴内配置资源的类型与方法。

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推动经济生长的一种重要方法。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绩了长三角上世纪80年代的生长,而江苏“开发区财产集聚”、“浙江现象”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的生长模式,并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不停深化,也奠基了长三角在21世纪初期在中国的职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

一、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产生与演化比力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选择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跨越的支点,使经济生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

三地在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底子上经过一次次嬗变,原模式所涵盖的区域以及内涵均已大大拓展,甚至产生了质的奔腾,演酿成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1、江苏开放型经济生长模式的产生与演变江苏经济生长的精髓充实体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生长上,即著名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是对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生长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团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生长的高度归纳综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经论文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浙江和江苏贸易模式的比较【摘要】:“改革春风吹进门,全国人民都进城”,说的是改革开放后全国强劲的发展形势。

而同样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和江苏两省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起步较早,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有很多相同点,比如两省都有国家对外开放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比较好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相似背景。

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充分利用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共同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能力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贸易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本文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采集近几年两省的经济数据、小组激烈讨论研究、结合所学知识等多种方式,基于比较浙江和江苏的贸易模式,看出两省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缺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浙江 江苏 贸易模式 比较一、 引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浙江和江苏两省都为全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他们对全国的经济贡献如下表: 00.020.040.060.080.10.12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江苏占全国比例浙江占全国比例占据处于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区位以及享有国家政策的有利支持,使得两省的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增长有突出的贡献。

下表为两省的出口总量的比较:江苏省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出口(万美元)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出口(万美元)2004 15,003.60 8749423 11,648.70 58146382005 18,305.66 12296671 13,437.85 76803532006 21,645.08 16040962 15,742.51 100894272007 25,746.15 20360978 18,780.44 128272932008 30,312.61 23802940 21,486.92 154267002009 34,061.88 19919919 22,990.35 13301032江苏省与浙江省同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属于长三角地区,两省地理位置比邻, 都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充分利用发展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共同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在综合考虑对外贸易的发展动力、能力和市场需求基础上,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区域经济特点和不同的贸易模式和产业结构,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一、江苏和浙江两省的贸易模式( 一) 江苏、浙江贸易发展的相似之处—同创中国贸易增长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两省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大省, 不论是绝对金额,还是相对增长比率,都引起了举世的瞩目。

就江苏而言,2008 年, 江苏省海关统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3922.68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542.32亿美元,出口额为2380.36亿美元,贸易顺差达883.04亿美元。

江苏的进出口总额与上一年同比增长12.18%,进口额增长为5.68%,出口而增长比率为16.84%。

虽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就进出口巨大的差额和增长速率的对比,可以得出江苏的出口相对于进口显示出了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

而与22年前的1986 年相比,江苏的进出口总额由原来的24.12亿美元增长到了2008年的4位数2380.36亿美元,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对比足见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贸易的飞速发展。

就数据分析,2008年,浙江的进出口总额为2111.0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为568.42亿美元,出口额为1542.67亿美元,贸易顺差达974.25亿美元。

浙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与上一年同比增长了19.37%,进口额增长了16.99%,出口额增长了20.26%。

进出口总额更是1986年数值的163.3倍。

江苏进出口贸易总额22.09%的增速、浙江24.79%的增速来看,这两省在贸易方面的成就的确引人注目。

(二)各有特色的江、浙贸易发展以上论述了江浙贸易发展进程中的不约而同,但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人文环境和经济政策也使它们在贸易方面走出了适合自己的特色之路。

江浙的贸易理念和发展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一致的,主要表现在:1、外贸内部构成比例不同尽管江苏对外贸易额几乎是浙江的两倍, 但它的贸易顺差额却比浙江少了91.21 亿美元。

据统计, 浙江的贸易顺差据全国首位, 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73.07%。

与江苏相比, 造成浙江如此巨额的顺差有以下原因:首先, 浙江目前制造业产能过剩, 商贸流通业急速发展。

经过多年技术、人力、资金的积累和发展, 浙江的制造业已经脱离初级阶段, 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强大的制造能力不仅可以促使浙江扩张进口替代工业, 减少从别国的进口; 同时, 我国当今普遍的内需不足的问题也使得有制造能力的厂商将眼光看向国外, 不断将本国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输往国外。

同时, 浙江发达的商贸流通业也使它成为了出口商品的集散中心, 加大了出口规模。

而且浙江拥有杭州、宁波、温州三个著名的开放港口城市, 相对于江苏更多的将货物转自上海运出, 浙江的出口数量与金额会相对较多。

其次, 浙江缺少加工贸易龙头企业。

由于产业结构的限制, 浙江以“轻、小、集、加”为标准发展省内的产业。

相对江苏, 它并没有加工贸易的龙头企业, 更多的采用民营式分散化经营。

这使它没有江苏加工贸易那种大进大出的特点, 进口额自然相对更少。

这也是浙江贸易顺差现象重于江苏的一个原因。

2、两省贸易商品结构的不同两省贸易商品结构上,服装、纺织品、鞋类、塑料制品等传统产品比重下降,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迅速扩大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看, 江苏省和浙江省已经完成了以初级产品、粗加工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正逐步从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转变, 出口商品档次不断提高, 基本形成以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为主, 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比较优势的出口商品体系。

由于江苏省工业基础较好,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积极, 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选择参与国际分工, 出口商品的结构层次要高于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选择参与国际分工浙江省。

江苏省出口商品中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和高技术含量产品的比重明显增加,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

1998 年机电产品出口61.98 亿美元,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 亿美元, 分别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39.62%、11.35%。

2006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113.8 亿美元和700.57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9.4%和43.6%。

电子及通信产品、纺织品服装、家用电器、船舶等已成为主导出口产品。

浙江省出口结构中传统产业产品的比重已经由2003年的50.07%下降到2006 年的35.7%,手机、船舶、生物医药等新兴出口产品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浙江制造”新的“形象代表”。

2006 年,浙江省机电和高新产品出口已占据浙江省出口的半壁江山,机电产品出口达423.9 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为101.7 亿美元,出口比重分别由2000 年30.7%和3.4%提高到42.01%和10.08%。

3、出口企业结构不同。

江、浙两省都创造出了贸易增长的奇迹, 但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中坚力量却截然不同。

江苏大规模外资的注入是它外贸发展独特推动力, 而浙江贸易的发展则更多的依靠民营企业的力量。

对于江苏, 其外贸是以外资企业为主导。

1995 年江苏的外资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30%。

而2006 年, 江苏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为1227 亿美元, 占全省出口比重达到76.49%。

这样大幅增加的比例充分显示了外资企业在江苏贸易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相对而言,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比重很小, 发展力量不足。

浙江的情况则相反, 民营企业推动全省贸易出口是浙江经济发展独有的特色。

90 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逐渐开放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权, 这就给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表5 所示, 可见民营企业在浙江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光明前景。

由表5 的数据现象, 我们可以得出江浙两省出口企业结构的不同。

但这两种不同的企业形式都对促进两省贸易出口起到正面的作用。

两省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来经营贸易, 它们这样选择有其自身的原因。

4、贸易方式结构不同就贸易的方式来看, 江、浙也存在一些差别。

江苏外贸中以加工贸易为主, 而一般贸易发展比较缓慢。

而浙江恰好相反, 它的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国首位。

下表的比对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在这张表中, 以中国的贸易方式结构比例为基准, 江苏的加工贸易出口在总出口额中占的比重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近几年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浙江的加工贸易对出口的贡献则极小,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30 多个百分点, 但它一般贸易的出口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2003 年, 我国调整了出口退税的政策,这对一般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冲击。

所以不论是江苏还是浙江, 自2003 年以后, 一般贸易的比重都有所下滑, 加工贸易出现了小额的涨幅。

但这并没有改变总体贸易结构的特征。

二、两省贸易模式不同的原因分析综合以上两省发展的基本轨迹、自然资源、历史条件,便很清晰的了解两省的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导致的贸易模式差异化的原因。

(一) 贸易商品结构差异的成因——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实践同样作为国家GDP 贡献的两个大省,所选择的发展产业和对外贸易产品却截然不同。

浙江省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所发展的贸易产业主要靠廉价劳动力拉起来的传统产业。

2008年浙江出口产品比重48%10%5%15%15%3%4%机电类高新技术农副产品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图1以2008年为例,浙江省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类和服装等产品,分别占到48%、15%和15%。

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大力发展的资本劳动力要素优势的结果。

此发展趋势就注定浙江省在贸易模式由劳动力要素决定。

然而同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江苏省,由于中央对于江苏的一些政策倾斜和自生资源的多重性。

所导致外商投资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在江苏得到高度集中和发展,从而在选择发展贸易产业上,江苏省更加注重重工业、高新技术的发展。

江苏省2008年出口产品比重36%34%16%7%5%1%1%机电类高新技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家具及其零件图2以2008年为例,从上图不难看出江苏省在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类和机电类占到36%和34%,两者占据了总出口产品的70%。

同样,从生产要素层面来看,江苏得天独厚的资本密集必然导致大力发展此类工业和高新技术类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