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公文分类 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公文分类五
13种公文分类(2009-08-19 12:29:21)转载标签:文化
公文简介
1、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文件。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公务文书),则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一种具有特定格式的文字材料。
2、公文的分类
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
公文按其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公文、急办公文、常规公文。公文内容有时限要求,需迅速传递办理的,称紧急公文。紧急文件可分为特急和急件两种,紧急公文应随到随办,时限要求越高,传递、办理的速度也就要求越快,但要“快中求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文的时效要求越来越高,即使常规公文,也应随到随办,以提高办文效率。
公文按其机密程度,可分为绝密公文、机密公文、秘密公文、普通公文。绝密、机密、秘密公文又称保密文件,是指内容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需要控制知密范围和知密对象的文件。文件的密级越高,传达、阅办、保管的要求也越严。
3、公文撰拟的过程(公文形成的环节)
(1)草撰。秘书人员根据领导意图下笔起草公文稿的过程;
(2)审核。机关部门领导或办公部门初步审核拟成文稿的过程;
(3)签发。机关领导参照审核意见,审阅定稿并签署发文意见的过程;
(4)复核。秘书部门复查核对文稿的过程(校对);
(5)缮印。文印部门缮制签发定稿的过程;
(6)用印。办公部门在拟发公文上行用机关印章的过程;
(7)登记。收发部门登记,准备分发的过程;
(8)分发。收发部门发出公文的过程。
4、公文的种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以下是通用的13 类13种公文:
(1)命令(令)(属指挥类公文)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单
位及人员。
命令(令)有严格的发布权限。按照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发政府,都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发布命令。但实际运用中,国家最高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以及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人用得较多,地方政府很少用。
命令的标题由发布单位、事由、公文名称组成。末尾说明何时开始施行。右下方写上单位名称或领导人姓名,签发日期。
(2)决定(属指挥类公文)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活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标题一般由“决定的机关名+决定的内容主旨+文种”组成。正文内容包括原由、决定事项两部分。
(3)公告(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告知的对象是国内外,宣布的事项较为重要,发布单位的级别较高,一般单位宣布一般事项不用公告。公告可张贴、登报)。
(4)通告(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公告与通告的异同:
相同:二者均可张贴、可登报。
区别:一是读者群不同,通告可面向一定的读者,不求所有人知道,而公告要求各界人士都知道;
二是内容有别,通告具有约束性、告知性,可供相关人士借鉴,而公告只是发布信息,消息性强;
三是制发者不同,通告可由各行各业主管机关发布,而公告通常只能由党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最高管理机构制定。
(5)通知(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通知是一种应用最广的公文,写通知要说明发通知的原因,交代清楚通知的具体事项。几个单位联合出叫联合通知;能些通知,事情紧迫,要迅速传达给有关单位,叫“紧急通知”。
(6)通报(知照类公文)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表扬性和批评性通报,属对问题定性的文件,写作时必须十分慎重,文字要认真推敲。
通报与通知不同:通报主要起教育作用,通知主要起布置任务、要求执行的作用。
通报与通告不同:一是适用范围不同,通报有收文机关,以文件形式送达或在报纸上发表具有全国性普遍意义的通报;而通告没有收
文机关,必须在公共场所张贴或报纸上发表。二是作用不同,通
报用于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必须在事后或事情发展过程中制发;而通告用于发布法规和告知人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常在事发之前制发。
(7)议案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议案的行文方面非常明确,写法与信函类似。标题由“议案提出部门名称+送达部门名称+议案内容主旨+文种”四部分组成。
第一行是称呼,结尾用“现提请审议”或“请审议决定”。
(8)报告(报请类公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写作时,以具体陈述为主,是陈述性公文。
(9)请示(报请类公文)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要注意一文一事,只递送一个机关,不直接递交领导本人,不能与“报告”连用。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将请示与报告混用。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种,请示需要上级批复,而报告不要;请示要在事前行文,而报告常在事中或事后;请示时间性强,报告则相对要求低一些;请示要“一文一事”,而报告可将几件事综合水蒸气。秘书要杜绝“请示报告”的笼统写法。
(10)批复(批转类公文)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的事项。
批复是针对请示行文的,具有行文的被动性、回复的针对性和效用的权威性。写作时,要注意将批复机关的意见和态度交代清楚,末尾写“此复”或“专些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