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常识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报高考志愿常识大全

能不能上好学校,除了理想的成绩外,正确填报志愿也很关键。最近几年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许多大学生直到进校门后才发现学校和专业并不理想,由此产生抵触或者厌学的情绪。究其原因,就是当初在填报志愿时稀里糊涂,人云亦云,连一些基本常识都没有掌握。为此,笔者近日专门走访了部分高校老师和有关专家,他们对如何解读和填报志愿卡、如何认识各类高校等常识性问题进行了介绍。

常识一:志愿是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

志愿反映了考生的志趣和爱好。考生由于接受学校教育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影响的不同,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趣。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工科。在文科和理工科当中,考生对各个专业的兴趣也相差很大。因此,考生都想填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专业。志愿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高考录取时,将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绩和志愿的先后顺序向招生学校提供档案,以供各院校审查录取。在同一分数段内考生会被录取到哪所学校,志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志愿分布是否合理也直接影响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一般来说,各招生院校都希望录取有志愿,特别是第一志愿的考生。志愿分布不合理则表现在有的学校报的人过多,有的学校报的人过少,有的院校甚至无人填报,这样不仅影响高校选拔人才的质量,而且会给档案调配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造成的高分落选考生也很多。

常识二:大学可分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

大学按照学科建设,分为综合性大学和专业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而且往往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专业大学是以某类专业为主的大学,如北京邮电大学等;此外,还有1952年院系调整后诞生的工科学校,其中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为代表。考生通过学校的招生简章、学科分类可以判断学校的类型。一般来说综合类大学中的学科多是带“学”字的专业,如物理学、数学、中国语言文学、法学等;工科的专业则往往带有“技术”、“工程”等字样,如北京科技大学的专业有“冶金技术”、“采矿”等。

常识三:如何区分理科与工科

理科是学习理论和方法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一类是理科,还包括地质、地理、计算机软件部分;工科是培养技术和工艺的,是指工程和技术,如机械、建筑、水利、汽车等。如北大、复旦等综合院校就是以理科见长的学校,清华、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则以工科见长。国家讲科学创新针对理科,技术革新则是针对工科。特别指出,一些学生分不清理科、工科的差别,而是将理工科理解成一回事,会影响到志愿的准确填报。建议那些动手能力强、对某一技术有兴趣的人可报考工科专业,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强,爱动脑探讨事情本质的人,可考虑报考理科专业。

常识四:文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文科分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类文化遗产的,其经典学科是文、史、哲;“史”包括历史、考古等;哲学是讲究方法的,美学、艺术学等都属于哲学范畴。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规律的,包括政治、管理、法律、经济等学科。

常识五:“服从分配”栏的含义是什么

据了解,由于志愿卡容纳的信息量有限,不可能设置过多的院校和专业志愿填报位置,设置“服从分配”栏,是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目前所使用的志愿卡中的“服从分配”栏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每所院校的五个专业后面有一个“愿否到其他专业”的表态栏,即要考生表明除了所报的5个专业外,是否愿上该院校的其他专业;二是每个批次录取院校后面有一个“愿否到其他院校”的表态栏,即除了前面所报的几所院校外,考生是否愿意参加该批次其他院校的录取;三是每批录取院校后面有一个“愿否接受定向”表态栏,意为前面所报的几所院校及其他院校的定向招生是否愿意。考生应在该栏目中表明自己“愿意”或“不愿意”,若不明确表态者,一律按“不服从分配”对待。一般来讲,愿意服从分配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常识六:高考录取“学校负责,招办监督”

高等学校招生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

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同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省招办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常识七:上线考生为何会落榜

上线考生落选的主要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填报志愿上的失误;另一类是身体方面的疾病所致。

填报志愿的失误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考生所填志愿的院校选择面太窄。2012年一理科考生成绩为650分,只填报了清华大学一个志愿,且不服从分配,还有一名648分的考生只报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学校,且不服从分配,这两位考生因未达到所报院校的分数线而落选。二是个别考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计过高。如有的考生根本未达到重点院校分数线,却只报了重点院校的几个志愿,有的总分达不到本科控制线,却只报了本科以上的院校。三是个别考生不懂得填报志愿的技巧,几个志愿的安排不是从高到低的梯度,而是没有梯度甚至相反地从低到高,导致落选。四是个别考生只盯住热门学校热门专业,非某一类院校某一类专业不去。五是个别考生填报志愿时不注意公布的招生计划的生源范围及对象。如有的院校只招收定向生,有的只招收侨、台考生或少数民族考生等,个别不在这些生源范围内的考生却只填报了这些院校,结果所填志愿全部无效并因此落选。

身体方面的某种疾病是导致落选的另一大主要原因。一般对录取影响大的是肢体残疾、全色盲及深度近视等疾病。如果有疾病,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又没有注意避开受限专业,那么落选的可能性就很大。但是,另一方面也应注意,不可因此而在体检时隐瞒病情,否则入校复查身体时也会被查出而退回。

常识八:填志愿应听取多方意见

专家建议,家长对自己子女的性格、气质、兴趣、特长等应该了解得较为全面,但是家长对自己子女在学校学习成绩处于什么位置,哪个科目学得更好、兴趣更高等信息一般知之甚少或不够全面,对招生的有关政策规定一般也了解不多。所以,家长在子女填报志愿的问题上,除了教育子女处理好个人志趣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外,更多地应是帮助子女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包括向班主任老师及其他任课老师征询意见,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提出自己的倾向性意见。当自己的意见与子女的意见存在分歧时,应运用充分事实和理由对子女进行说服或者请班主任老师给予协助说明,切忌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学生德智体各方面都了解得较深刻,同时,对历届学生之间的异同点、历届考生的录取情况、招生的各种政策规定等信息掌握得比较全面。所以,班主任老师应针对考生的不同情况提出切实的指导性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