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5篇文言文试题

合集下载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初一上学期语文【古文】《世说新语》 练习题含有答案

古文·世说新语1.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下面的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点的字。

与友期.行(________)过中不至.(________)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乃.至(________)尊君在不.(________)相委.而去(________)下车引.之(________)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2)给文中画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________)过中不至,太丘舍去,(________)去后(________)乃至。

(3)用“/”画出下面句子两处停顿的地方。

元方入门不顾(4)翻译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③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④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回答问题。

①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的朋友哪些错误?②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③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理由要充分)。

2.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________”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选自《________》由南北朝时期南朝________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2)解释加点的词语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俄.而雪骤④与儿女..讲论文义(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补充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并翻译。

(4)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词来支撑这一观点。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篇一」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强人所难B.湖中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是金陵人 //是非曲直【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3】本文作者的痴表现他在,的情况下,在时分,划一条小船,去看雪。

(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回答)(4分)【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B.本文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线索,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D.作者通过追忆一次在西湖诚舟看雪的.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

答案【小题1】A。

【小题2】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小题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更定独往湖心亭(每句1分)【小题4】C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B中的绝第一个是消失,第二个是极高。

C中的焉第一个是疑问词,第二个是语气词。

D是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与非相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世说新语文言文

世说新语文言文

世说新语文言文德行第一【原文】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③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④”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⑤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168):陈蕃,字仲举。

汝南平舆(今河南平舆北)人,曾为豫章太守(今南昌地区),是东汉桓帝时期名臣,官至太尉。

汉灵帝时与外戚合谋诛杀宦官,结果事情败露被杀。

②登车揽辔:登上公车,手执缰绳,指赴任做官。

辔:驾驭牲口的缰绳。

③徐孺子(97—168):徐稚(zhì),字孺子,豫章南昌人。

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

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

④府君:汉朝对太守的称呼。

廨(xiè):官署。

⑤武王:指周武王姬发。

式商容之闾:表示敬意,引申为登门拜访。

式:通“轼”,古代车前用作扶手的横木。

商容:殷商末年的大夫,著名贤者,传为老子的老师;周武王战胜殷之后,欲封其为三公,他没有接受。

闾,指里巷。

【翻译】东汉时期的名臣陈蕃,言行举止可谓天下之典范。

当初登上公车,手持缰绳,第一次赴任当官之时,就心怀澄清天下的志向。

他去豫章做太守,一到赴任之处,就问旁人:“徐稚在哪儿?”想要去拜访这位“南州高士”。

掌管文书的主簿回应:“众人希望太守大人先到官署视察工作。

”陈蕃说:“想当年周武王刚战胜殷商,马上就去拜访贤者商容,连休息都顾不上。

我礼贤下士,有何不可?”【点评】东汉末年群雄纷争,陈蕃所处的年代,正是天下即将大乱的前夕。

朝廷内宦官为患,民不聊生,黄巾军蠢蠢欲动。

陈蕃有扫除奸佞,平定天下之心,故而与周武王类比,且对一向反感宦官乱政的名士徐稚非常尊重,昭显了其雄心壮志。

【原文】2.周子居①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③已复生矣。

”【注释】①周子居(生卒年不详):周乘,字子居,汝南安城人。

是前文所说的陈蕃的好友,此人甚是聪明能干,陈蕃曾经感慨说:“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也。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二」1、本文选自?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1~3题。

王恭从会稽①还,王大②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③,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④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无长⑥物。


——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会稽:地名。

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

③簟diàn:竹席。

④荐:草垫。

⑤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⑥长:旧读zhàng,多余,剩余。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①因语恭()
②即举所坐者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参考答案:
1.①对……说;②拿
2.事后,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3.自己没有多余的东西;俭朴清廉。

(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专题训世说新语

文言文专题训世说新语

文言文专题训练一、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

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

”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亦深有情恋,乃凄然愍之,即敕免罪。

1、于外:在外面2、申宪:依法惩办3、济:成功4、去:离开5、但:只要,只是6、屡:多次,频频7、岂:难道,怎么(反问语气)8、冀:希望9、耶:呢,吗(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10、愍:怜悯二、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

”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1、论:谈论2、何以:因为什么3、任人;任用的人4、贤:认为……贤能(意动用法)5、稽首:叩头到地,古代一种跪拜礼三、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

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

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

”奋衣而去。

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1、愍:怜悯2、窃:私下、悄悄地、暗地3、吊:吊丧、吊唁4、衣:穿着5、去:离开四、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

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

”1、好:喜好、爱好2、夕:傍晚3、莫:没有4、耽:沉溺、入迷五、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预人事。

夷甫患之而不能禁。

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

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

”郭氏为之小损。

1、聚敛:搜刮财物2、厌:满足3、患:不满意4、时:当时5、惮:畏惧、害怕6、骤:多次、屡次7、小:稍微、略微8、损:收敛、克制六、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

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

世说新语 5篇文言文试题 (答案)

世说新语  5篇文言文试题 (答案)

①陈仲举礼贤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准则,标准)(2)登车揽.辔(拿,提)(3)为.豫章太守(担任) (4)主薄白.(报告,禀报)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

②投舒丧命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担任)荆州守文..(谨守成法)意表..行事(意料之外)从.(听从)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大将军平时和江州关系如何,你却要投奔他?"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江州在别人强大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别人强制他的想法抗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王应是个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见的人。

启发:为人处世要善于分析自己身处的环境、背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权衡利弊,善于抉择。

③许允丑妻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篇⼀:《世说新语》两则习题精选附答案】t>⼀、基础知识(⼀)、给加粗字注⾳。

谢太傅()雪骤()柳絮()⽆奕()(⼆)、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尊君在不:(三)、翻译下列句⼦。

1.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已去:3.与⼈期⾏,相委⽽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章都选⾃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_组织⼈编写的。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篇故事的主⼈公叫________,第⼆篇故事的主⼈公叫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这⼀句总述了谢太傅家⼈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期⽇中,过中不⾄”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的⼈是客⽽不是陈太丘b.“与⼉⼥讲论⽂义”⼀句中“⼉⼥”指的是谢太傅的⼉⼦和⼥⼉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亲的⼀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称⾃⼰的⽗亲评定,只是“⼤笑乐”,⼗分耐⼈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5. 从《咏雪》上下⽂看,“⼉⼥”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 ⽂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份有什么⽤意?7.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拟“⼤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8.你还知道哪些以⽐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期⽇中。

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尊君在不?”答⽈:“待君久不⾄,已去。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篇1:《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

其妇出戒允日:“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

”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日:“'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

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

初,允被收,举家号哭。

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

”作粟粥待。

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

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日:“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

”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

儿以咨母,母日:“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

“儿从之。

会反,以状对,卒免。

(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虎贲(ben):官名,负责侍卫君主和保卫王宫。

②举尔所知:语出《论语,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了解的人”。

③才流:指才能品级。

④才具:才能,才干。

⑤会止便止:古人按礼节慰问死者家属时当哭泣。

1.选出“儿以咨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A.以其境过清B.策之不以其道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2.对文章的内容判断不正确的是()A.第①节主要通过叙述吏部郎许允推荐乡人做官,表现他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质QB.选文主要通过记言来表现人物形象,寥寥数语,人物形象毕现。

C.当初许允被捕,全家号哭,只有其妇自若,一点都不忧虑,这是运用对比,来表现许允妇的镇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把许允妇归为“贤媛”篇,这是对其高度的赞美Q3.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①为称职与不不:②勿忧,寻还寻:③早知尔耳尔:④景王遣钟会看之遭: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会反,以状对,卒免。

世说新语 5篇文言文试题

世说新语  5篇文言文试题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阅读题2017级9班刘鸿正出题①陈仲举礼贤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2)登车揽.辔()(3)为.豫章太守( ) (4)主薄白.()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②投舒丧命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岂能作意表..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荆州守文..行事()含不从.()意表..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③许允丑妻。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有意,卿宜察之。

”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一、解释加点字词。

()允无复入理.()奇丑..有意()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故当..二、翻译文言文。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1)

《世说新语》比较阅读文言文 (1)

一.比较阅读文言文《童趣》和《咏雪》:【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项为之强()徐喷以烟()为之怡然称快()鞭数十()驱之别院( )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公欣然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雪寒日内集能张目对日 B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撒盐空中差可拟C、昂首观之作青云白鹤观D、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3.翻译句子(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4.甲乙两文都包含生活情趣,甲文通过, 及鞭打虾蟆三件事写出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而乙文通过“”和“”来比拟“大雪纷纷”,写出了谢太傅一家“讲论文义“时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5.甲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乙文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比拟“大雪纷纷”,妙趣横生,结合两篇短文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呢?[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阅读篇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

《世说新语》阅读篇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的题。

【甲】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戴安道就范宣学①,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②,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名人。

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贤于材人远矣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宜劳思于此劳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矣”的实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世说新语 读练考

世说新语 读练考

世说新语读练考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内容涉及政治、文学、思想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其中一篇《周处》的读后感: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年少时的周处,横行霸道,成了当地一大祸害。

后来他幡然醒悟,改过自新,成为了忠臣孝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才能走向成功。

《世说新语》文言文扩展阅读附答案

《世说新语》文言文扩展阅读附答案

课内测试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5.期.日中_______________ ;6.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7.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 8.公欣然..曰_______________;9.太丘舍去.._______________; 10远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11.下车引.之_______________; 1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_______;13.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 14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 15.友人惭._______________;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其多种含义。

1.(1)元方时.年七岁。

(2)故时.有物外之趣2.(1)寒雪日.内集(2)能张目对日.3.(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见不贤者而内.自省也4.(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课文重点句翻译。

1.白雪纷纷何所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撒盐空中差可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即公大兄女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初中语文七年级:6《世说新语》拓展练习(原卷)

初中语文七年级:6《世说新语》拓展练习(原卷)

专题06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世说新语》拓展练习【例题精练】一、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骤: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3)尝.月下戏尝:________(4)人语.之语:________2.请用“/”为【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断两处)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简析谢道韫和徐孺子回答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襄十日粮,逐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②,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

”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

”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逐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

卫③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

【注释】①原:原国。

②下:攻克。

③卫:卫国。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尊君在不.( ) (2)下车引.之( )(3)罢兵而去.( ) (4)原人闻.曰(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相委而.去至原十日而.原不下B.与.人期行遂与.大夫期十日C.下车引之.夫原之.食竭力尽矣D.去后乃.至乃.降公7.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

世说新语试卷

世说新语试卷

世说新语练习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正确答案)解析:试题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俄而雪骤(zhòu)B.未若柳絮因风起(xù)C.即公大兄无奕女(yì)D.白雪纷纷何所似(shì)(正确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D.白雪纷纷何所似(sì)。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正确答案)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

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正确答案)D.元方入/门不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2017级9班刘鸿正出题
①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 ) (2)登车揽辔( )
(3)为豫章太守( ) (4)主薄白( )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 ) 荆州守文( ) 意表行事( ) 含不从( )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
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
③许允丑妻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一、解释加点字词。

奇丑( ) 允无复入理( ) 故当有意( )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 ) 二、翻译文言文。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三、你认为许允是个怎样的人?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 孰:熟。

⑥从:纵。

一、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屏人论事()
A.当门的小墙B •忍住C •退避D •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B •与“阴”相对C •外露的D •通“佯”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C •小大之狱D •宋何罪之有
三、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四、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

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因流涕抱儿以归。

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
恨不使朝士⑥见!”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

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

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

④总
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

⑤信:传信的人。

⑥朝士:朝廷官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2)再遣信令还()
(3)而太傅留之.()
(4)谢公语同坐曰()
、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三、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用原文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