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部开发产业布局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西部开发的产业布局战略选择

张贵(该文发表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4)

内容提要本文从产业布局角度出发,立足西部经济发展,利用现代产业布局理论,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优势,使西部经济尽快起飞,缩小与东部乃至世界经济的差距。

关键词产业政策产业布局区域经济西部开发

中国是一个经济后起国家,为尽快缩短和赶超先进国家,应适当应用产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整体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合理配置地区资源,促进空间公平,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一、现代产业布局与区域经济开发的理论借鉴

产业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现。产业布局理论主要是研究产业空间分布规律,是一个涉及多层次、多行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国民经济建设战略部署。这一理论发端于德国经济学家杜能的农业区位。韦伯把它应用到工业,而后的费特、奥林、克里斯泰勒以及廖什等人开始立足于城市地区,追求市场的扩大,注意市场区划和市场网合理结构。

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布局理论又以其崭新的姿态得到了迅速发展,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出发,研究空间经济特征,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现代产业理论虽然仍以古典和近代产业理论为基础,却有了明显差别,大致分五大学派:①成本—市场学派。他们以成本与市场的相依关系作为理论核心,认为最大利润原则是确定区位的基本条件,并系统地提出了选择工业厂址的七大指向。②行为学派。该学派最大特点是确立以人为主题的发展目标,主张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是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运输成本则降为次要因素。③社会学派。他们推行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认为政策制定、国防和军事、人口迁移、市场因素、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区位配置。④历史学派。其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以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具有很明显的时空结构特征。不同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研究是理想区域发展的关键。⑤计量学派。该学派以定量研究的可能性和准确性作为其理论核心,认为现代区位研究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数据众,人工处理已经显得无能为力,必须建立区域经济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工具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如今,这方面的应用已相当广泛而普遍了。

此外,影响较大的理论还有缪尔达尔—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他们认为劳动和资本要素都会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回流效应(涓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因此区域差异在市场力量作用下会不断增大,也就是所谓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威廉姆斯的倒“U”型曲线,他认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稳定,但当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以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城市或地区聚集形成经济中心为经济增长极或增长点,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这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佩鲁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区域布局,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计划和财政支持来主动建立增长极而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

现代产业理论在制度上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是第一位的,政府干预或无足轻重或作用有限。而作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进行的,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绝对不能低估。但国内对产业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南开大学王述英教授的“公平与效率选择理论”(王述英,1999),为我国产业布局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她主张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要实现区域总体效率与空间公平的兼容,区域经济在适度不均衡情况下可以快速发

展。所以,对地域广、人口多、经济基础薄弱的我国来说,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应以较低的不均衡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尽管现代产业布局理论存在着某些缺陷,但其指导的产业政策对发挥地区调节功能、弥补市场失灵、实现“帕莱托最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到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中,应使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衔接,作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二、西部产业布局的历史渊源及现状剖析

西部拥有全国57%的国土,23%的人口,而1999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的14.7%,这种极不相称的现象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本文仅从产业布局角度作简要分析:

1.西部产业布局的历史演变与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变迁。在旧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国经济中心偏集于东部沿海少数几个城市地区。建国后前30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国家加快了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由此奠定了西部工业化的雏形。

在这一期间,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内陆,追求空间公平的产业布局模式。从“一五”和“二五”计划开始,我国就尝试在中西部建立新的工业基地,以改变工业过度集中于东部的不合理局面。“三五”和“四五”期间,国家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又新建了一系列工业基地。直至改革开放,中西部是受益最多的,仅从产业结构来看,1952年西部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8%,到1979年这一比例下降至38.8%,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由此西部和东部的经济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沿海纺织和食品工业比重迅速下降,内陆地区的重工业成长迅速,二者已由不平等的依附关系转换为经济往来中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优先发展内陆、追求空间公平的产业布局模式中,西部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主要表现为:①工业区位政治化。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国情,确立区位不是依据现代产业布局理论,而是按照政府政策。②产业结构不合理,侧重重工业。“三线”建设和“大跃进”绝大多数搞的是重工业,轻工业下降较为严重,产业关联度低,结构效益不突出。③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国家制定重点产业,在利润的诱导下,地方追随中央制定相同的重点产业,忽视基础产业和地方优势,地区资源不能合理配置。④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工业体系。从中央到省市地区,甚至县乡也要搞自己的工业体系。各地条块分割严重,地区经济相互封锁,生产力要素不能在区际间充分自由流动。

2.西部产业布局现状分析。改革开放后,为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国家开始把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沿海地区,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慢,与东部地区间的差距也不断扩大。这段时间基本处于威廉姆斯倒“U”型的最低点。

在“七五”计划中,国家实施梯度推移战略: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中西部地区。(90年代初,又陆续开放内地省会及沿江、沿线、沿边(境)城市,形成一个立体交*的布局模式。)“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得到了进一步开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原“三线”建设项目重新确立总体发展目标,对其产业结构、布局结构以至管理体制、企业形态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进行了重大调整,凡根据市场导向与自身技术特长开发新产品的,随后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从计划体制的追求公平均衡产业布局向市场体制的侧重效率非均衡产业布局转变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①虽然西部经济有所增长,但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自8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转移以及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进入了工业经济高速增长期。相比之下,中西部工业增长速度相对缓慢,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从1985年到1995年西部比重由12.4%下降到9.9%。“九五”以来,虽然中央把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上重要日程,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只是中部略有改观,而西部1997年又下降了0.8个百分点。尤其是西北地区,自80年代以来工业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