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期末实验报告(得了90多分)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引言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实验是计量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因果关系。

本文将对一项计量经济学实验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以展示实验的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

2. 实验设计2.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市场供需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改变商品的市场供给量,观察商品价格如何变化,并分析供给弹性的大小。

2.2 实验假设在实验设计阶段,我们需要制定实验假设来指导实验的进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假设市场供给量的变动会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而且供给弹性的大小会决定价格的变动幅度。

2.3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实验组和对照组:我们将随机选择一些参与者,并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

实验组将面临市场供给量变动的情况,而对照组则不受干扰。

2.确定商品和市场:我们选择一个特定的商品,并确定一个特定的市场来进行实验。

这样可以使实验更加具体和可控。

3.设定实验条件:在实验组中,我们逐步调整市场供给量,并记录下不同供给量下的商品价格。

对照组则保持市场供给量不变。

4.数据收集:在每次实验条件设定完毕后,我们将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商品价格,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存储。

2.4 实验风险和伦理考虑在设计实验时,我们需要考虑实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确保实验过程符合伦理要求。

具体而言,我们需要确保参与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并在可能对参与者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停止实验。

3. 数据分析在实验进行完毕后,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以验证实验假设并得出结论。

3.1 数据整理首先,我们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整理成表格形式,方便后续分析。

由于文档要求不能包含表格,这里无法展示具体的数据。

3.2 数据分析方法我们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

描述统计分析用于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和最大值等。

计量经济学期末实验报告(得了90多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实验报告(得了90多分)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题目: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专业:经济学班级:2010271:申傲景深学号:******** ********计量经济学报告——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一、引言1.问题引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经贸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也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

进出口贸易顺差高速增长。

到2010年中国进出口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货物贸易顺差1831.0亿美元,虽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总量还是很高,外汇储备达28473.38亿美元,同时国物价水平飙升CPI指数达到536.1是1978年的5倍多。

由于进出口双顺差因素造成的通胀程度越来越重。

从历史来看,通货膨胀不仅是宏观经济领域一个永恒话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对于通货膨胀产生机制及其预测的研究吸引着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

尽管对于消费者而言,任何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只是意味着日常开支的增加,然而不同原因的通货膨胀对宏观调控者来说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前期的专家学者针对通胀问题提出了各种观点,包括:①萨缪尔森改进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和通胀的短期替代关系。

这个理论是经验理论,由实证而来。

刚开始我选这个题目就是因为,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一样,它们引用的变量不太完美,比如,潜在GDP,自然失业率,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体制下会不同,不能作为普适的经济规律。

②消费过低论,消费过低→储蓄过高→投资过度→经济过热③储蓄过多论,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引发国民储蓄过高→投资过高→由于消费不足导致净出口扩大→宏观经济失衡④投资过多论,依据投资增长率或投资率是否高于某一经验数据来判断我国投资率的高低。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训报告一、实验设计:本次实验是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理论假设的可行性。

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计量经济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回归分析等基本方法。

二、实验过程:1.数据收集:我们选择了一个包含多个变量的数据集,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旨在通过回归模型来预测因变量的取值。

2.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处理缺失值、异常值等。

3.变量选择:根据计量经济学的原理和假设,选择适合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

4.模型建立:根据选择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并假设一些条件。

5.模型估计:利用统计软件对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估计和拟合,获得回归系数和拟合度等相关参数。

6.模型诊断与检验:对建立的回归模型进行诊断和检验,检查模型的拟合度和有效性。

7.结果分析:根据模型估计和检验结果,分析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显著性等,并解读模型。

三、实验结果:经过以上的实验过程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2.自变量X1对因变量Y的影响程度较大,而自变量X2的影响相对较小;3.拟合度较高,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

四、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计量经济学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我们可以对研究对象的变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回归分析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如数据的选择和处理、模型的建立和检验等。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需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进行应用,只有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实践和应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的知识。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1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实验是计量经济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和预测能力。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我所进行的计量经济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地区居民消费支出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建立经济模型,以探究消费支出与个人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并验证是否存在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

实验设计:为了收集样本数据,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涵盖了个人收入、家庭人口、教育水平、职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我在某地区抽取了300个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还请教了一些经济学专家,以确保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我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实验结果:1. 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根据统计分析,我发现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个人收入越高,消费支出也越高。

这与经济学理论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相一致,即收入增加一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的单位。

2. 家庭人口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我发现,家庭人口对消费支出有一定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家庭人口较多的家庭,其消费支出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家庭人口较多,生活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消费支出。

3. 教育水平与消费支出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我发现教育水平与消费支出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消费支出相对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入,从而有更多的消费能力。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得出了一些对于经济学理论的验证和解释。

首先,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边际消费倾向的存在。

这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家庭人口和教育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也提醒我们在研究经济现象时,需要考虑到个体背景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马艺菡学号:4班级:9141070302任课教师:静文实验题目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可能有很多,比如国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零售物价指数,居民收入,消费等。

为研究国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是否有影响,二者有何关系。

要求:为研究国生产总值变动与财政收入关系,需要做具体分析。

二实验容根据1978-1997年中国国生产总值X和财政收入Y数据,运用EV软件,做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包括模型设定,模型检验,模型检验,得出回归结果。

三实验过程:(实践过程,实践所有参数与指标,理论依据说明等)简单线性回归分析,包括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验,模型应用。

(一)模型设定为研究中国国生产总值对财政收入是否有影响,根据1978-1997年中国国生产总值X和财政收入Y,如图11978-1997年中国国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单位:亿元)1996 66850.5 7407.991997 73452.5 8651.14根据以上数据作财政收入Y 和国生产总值X的散点图,如图2从散点图可以看出,财政收入Y和国生产总值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所以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为以下线性模型:(二)估计参数1、双击“Eviews”,进入主页。

输入数据:点击主菜单中的File/Open/EV Workfile—Excel—GDP.xls;2、在EV主页界面点击“Quick”菜单,点击“Estimate Equation”,出现“Equation Specification”对话框,选择OLS估计,输入““y c x”,点击“OK”。

即出现回归结果图3;参数估计结果为:Y=857.8375+0.100036iX(67.12578)(0.002172)t=(12.77955)(46.04910)2r=0.991583F=2120.520S.E.=208.5553DW=0.864 0323、在“Equation”框中,点击“Resids”,出现回归结果的图形(图4):剩余值(Residual)、实际值(actual),拟合值(fitted)4、.(三)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回归模型为:Y=857.8375+0.100036*X(其中Y为财政收入,iX为国生产总值;)所估计的参数=0.100036,说明国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财政收入平均增加0.100036亿元。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中国国债规模的实证研究一、经济理论背景对于国债规模的研究,可以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好的思想,但未能得出准确的数量结论。

相对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方法则侧重于利用国债规模的历史资料,利用各种经济模型,给出国债规模的具体数量。

有关国债规模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理论界也作了不少的研究:杨大楷等人采用相关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周军民等人使用回归计量模型;朱世武和应惟伟应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和向量自回归法;高勇强、贺远琼应用相关分析法对中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

但是,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国债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如下问题:这些研究都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些因素对中国国债的规模产生影响;分析的结果不统一,作者们所选择的指针与国债规模的相关度的分析结果不一致;这些实证研究都仅针对中国内部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本文应用计量经济法,建立回归直线模型,根据年度资料建立我国国债规模研究模型,对我国国债规模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搜集(一)国债规模主要影响因素的选择和指标选取1. GDP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一国国债规模明显地由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

一般来说。

经济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则国债规模及其潜力就越大。

2.财政收支状况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众所周知,国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弥补财政赤字。

当财政收入越多、财政支出越少时,用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压力就越小。

由于在实证分析中,赤字对国债规模的影响不显著,本文选取了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两个变量来综合考虑其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3. 预算内投资规模对国债规模影响。

国债的另一主要目的是筹资建设资金,近几年我国国债资金主要用于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的建设。

一国预算内投资规模越大,其对资金的需求越大。

当财政收入不足于财政支出时,政府的投资缺口一般要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

4.还本付息支出对国债规模的影响。

一方面,国债规模越大,还本付息支出越多,当其支出额达到无法以当年财政收入来偿还时,不得不以发新债来还旧债。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经济学理论概述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

需求是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2、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本身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二、经济学理论的验证方法在此次试验中,我运用了Eviews和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1、拟合优度检验——可决系数R2统计量回归平方和反应了总离差平方和中可由样本回归线解释的部分,它越大,参差平方和越小,表明样本回归线与样本观测值的拟合程度越高。

2、方程总体线性的显着性检验——F检验(1)方程总体线性的显着性检验,旨在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总体上是否显着成立作出判断。

(2)给定显着性水平α,查表得到临界值Fα(k,n-k-1),根据样本求出F统计量的数值后,可通过F>Fα(k,n-k-1) (或F ≤Fα(k,n-k-1))来拒绝(或接受)原假设H0,以判定原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是否显着成立。

3、变量的显着性检验——t检验4、异方差性的检验——怀特检验怀特检验不需要排序,对任何形式的异方差都适用。

5、序列相关性的检验——图示法和回归检验法6、多重共线性的检验——逐步回归法以Y为被解释变量,逐个引入解释变量,构成回归模型,进行模型估计。

三、验证步骤1、确定变量(1)被解释变量“货币流通量”在模型中用“Y”表示。

(2)解释变量①“货币贷款额”在模型中用“X”表示;1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模型中用“2X ”表示;③把由于各种原因未考虑到和无法度量的因素归入随机误差项,在模型中用“μ”。

计量期末实验报告

计量期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数据收集与整理本次实验选取了我国某地区近十年的GDP、投资、消费、人口等数据作为研究对象。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经过整理后,将数据导入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中。

2. 模型设定与估计(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首先,建立GDP对投资、消费、人口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观察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模型如下:GDP = β0 + β1 投资 + β2 消费+ β3 人口+ ε其中,β0为截距项,β1、β2、β3为各变量的系数,ε为误差项。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各变量对GDP的综合影响。

模型如下:GDP = β0 + β1 投资+ β2 消费+ β3 人口+ β4 时间+ ε其中,β4为时间变量的系数。

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1)残差分析对模型进行残差分析,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

若残差无明显规律,则说明模型拟合较好。

(2)系数显著性检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判断各变量对GDP的影响是否显著。

(3)模型稳定性检验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确保模型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具有稳定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残差分析经过残差分析,发现残差无明显规律,说明模型拟合较好。

2. 系数显著性检验根据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投资、消费、人口和时间对GDP的影响均显著。

3. 模型稳定性检验经过模型稳定性检验,发现模型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具有稳定性。

四、实验结论1. 投资对GDP具有正向影响,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2. 消费对GDP具有正向影响,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3. 人口对GDP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4. 时间对GDP具有正向影响,说明经济增长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加快。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1.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精品】《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精品】《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精品】《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认识计量经济学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统计软件STATA进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利用国外一项有关家庭经济收支的调查资料,分析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研究对收入的影响因素。

三、实验方法
(1)调查资料:国外家庭收支资料是由100个家庭的收支情况数据组成,其中包括这100个家庭的收入、消费、家庭编号、家庭购买力等。

(2)计量模型:在该实验中,建立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3)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利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以估计该家庭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影响收入的因素。

四、实验结果
(1)估计结果:家庭收入与消费的估计结果如下:
模型结果:Y=0.697+2.154X
线性拟合结果:R2=0.811,p=0.000
(2)影响收入的因素:利用STATA软件回归分析发现,家庭购买力、家庭编号等因素影响家庭收入。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计量经济学是一种有效的用来研究家庭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方法。

(2)家庭收入与消费显著正相关,即家庭收入越高,消费也越高。

(3)家庭购买力以及家庭编号等因素对家庭收入有显著影响。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引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并对经济理论进行实证分析。

实验是计量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经济理论的有效性,提供实证依据,为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个基于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实验,以探讨某一特定经济现象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消费者购买决策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而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不同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可能受到个体的经济状况、心理因素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了解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机制对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以及政府进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市场环境,探究消费者对价格的反应机制,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影响。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100名具有不同经济背景和消费习惯的消费者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价格变动实验,第二阶段是心理因素调查。

第一阶段:价格变动实验在价格变动实验中,我们将随机选取50名消费者,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购买预算。

然后,我们将分别设定两个不同的价格水平,并观察消费者对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购买行为。

通过对购买行为的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第二阶段:心理因素调查在心理因素调查中,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所有参与实验的消费者提供一份针对价格敏感度的问卷。

问卷中包含了有关个体经济状况、消费心理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分析不同因素对价格敏感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价格敏感度的机制。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存在差异,有些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非常敏感,而另一些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迟缓。

2. 个体经济状况是影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用SPSS做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2、掌握运用SPSS做多元线性回归的估计;3、用残差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异常值和强影响值4、看懂SPSS估计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5、掌握逐步回归操作;6、掌握如何估计标准化回归方程7、根据输出结果书写方程、进行模型检验、解释系数意义和预测;二.实验步骤:1、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提出因变量和自变量,搜集数据。

2、绘制散点图和样本相关阵,观察自变量和因变量间的大致关系。

3、如果为线性关系,则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估计方程。

4、运用残差分析检验是否存在异常值点和强影响值点。

5、通过t检验进行逐步回归。

6、根据spss输出结果写出方程,对方程进行检验(拟合优度检验、F检验和t检验)。

7、输出标准化回归结果,写出标准化回归方程。

8、如果通过检验,解释方程并应用(预测)。

三.实验要求:研究货运总量y与工业总产值x1,农业总产值x2,居民非商品支出x3,之间的关系。

详细数据见表:(1)计算出y,x1,x2,x3的相关系数矩阵。

(2)求y关于x1,x2,x3的三元线性回归方程(3)做残差分析看是否存在异常值。

(4)对所求方程拟合优度检验。

(5)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

(6)对每一个回归系数做显著性检验。

(7)如果有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将其剔除,重新建立回归方程,在做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8)求标准化回归方程。

(9)求当x1=75,x2=42,x3=3.1时y。

并给出置性水平为99%的近似预测区间。

(10)结合回归方程对问题进行一些基本分析。

四.绘制散点图或样本相关阵相关性货运总量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居民非商品支出货运总量Pearson 相关性1.556 .731*.724*显著性(双侧).095.016 .018 N10 10 10 10 工业总产值Pearson 相关性.556 1.155 .444 显著性(双侧) .095 .650.171 N10 11 11 11 农业总产值Pearson 相关性.731*.155 1.562 显著性(双侧) .016 .650 .072N10 11 11 11 居民非商品支出 Pearson 相关性.724* .444 .562 1显著性(双侧).018 .171 .072 N10111111*. 在 0.05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中国海洋大学《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黄金价格影响因素解析指导教师:殷克东姓名:王焜学号:14120021030年级专业:14金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实验步骤——自己操作】一、实验数据:黄金价格、美元指数、通胀率、原油价格、US利率、GDP、标准普尔指数的数据如下:二、实验步骤:(1)建立回归模型1.建立EViews8.0实验文件2.输入Y、X的数据在EViews软件的命令窗口键入DATA命令,命令格式为::输入:data Y X1 X2 X3 X4 X5 X6 X73.建立回归模型:建立Y C X1 X2 X3 X4 X5 X6 X7的回归,其中Y代表黄金价格X1代表美元指数X2代表通胀率X3代表原油价格X4代表短期US利率X5代表长期US利率X6代表GDP X7代表标准普尔指数4.回归结果如下:5、对模型的初步分析a.对模型拟合度分析:从报告单可以看出,R-squared为0.89,模型拟合度在89%左右。

b.对变量的显著性分析:在t检验中,截距项参数、RS的参数并不显著。

可能为0。

但要判断是否为0,还要对残差和变量进行检验。

c.对模型显著性分析F检验中,F统计量值为21.39,大于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说明模型显著。

对多个解释变量的模型,若OLS法估价的R2与F值较大,但t检验值较小,则说明各解释变量对Y的联合线性作用显著,但各解释变量间存在共线性而使得它们对Y的独立作用不能分辨,故t检验不显著。

d、对模型的残差项进行分析异方差检验:怀特检验由图知Obs*R-squared统计量为9.75,概率值大于0.05,说明不存在异方差自相关检验P(Obs*R-squared)为1.75,大于0.05的显著水平,所以不存在自相关。

e、对变量进行分析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知:1.GDP与RL、RS和SP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可以看出GDP与利率存在线性负相关,与股票市场存在线性正相关。

计量经济学实训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目的1. 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熟悉计量经济学软件的操作;3. 能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数据来源本实验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地区的统计数据,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水平(C)、投资水平(I)和进出口总额(M)等变量。

2. 实验步骤(1)数据预处理首先,将原始数据导入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包括去除缺失值、异常值等。

(2)建立模型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本实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地区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和进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

(3)模型估计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

(4)模型检验对估计得到的模型进行检验,包括残差分析、F检验、t检验等。

(5)模型预测根据估计得到的模型,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1)模型估计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Y = 10000 + 0.5X1 + 0.3X2 + 0.2X3其中,Y为地区生产总值,X1为居民消费水平,X2为投资水平,X3为进出口总额。

(2)模型检验结果通过残差分析、F检验和t检验,发现模型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可以接受。

(3)模型预测结果根据估计得到的模型,对地区生产总值进行预测。

预测结果如下:当居民消费水平为5000元、投资水平为3000元、进出口总额为2000元时,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1000元。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了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学生学会了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模型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预测;3.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计量经济学期末报告

计量经济学期末报告

计量经济学期末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XX学院XX专业小组成员:(姓名及学号)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一.研究的目的要求1.研究的背景居民储蓄额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中来源最稳定、数额最大的影响因素,它的高低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投资和居民生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国内居民储蓄意愿强劲、储蓄额居高不下,形成了储蓄的超常增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储蓄率世界之冠;(2)储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3)城乡之间差别大;(4)不同收入阶层分布不均匀;(5)不同地区分布极不平均。

我国储蓄的超常增长一方面能为银行提供了充足的信贷资金,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还能为国家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面对世界的日益发展,高储蓄额还能帮助我国进一步改革。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还国存在金融机构对资本的运用效益不高、居民投资渠不多、投资效益不稳定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现在储蓄存款过剩、消费不足和资本形成不足同时并存的局面。

2013年6月余额宝正式上线,在此后的一年中该产品的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出现爆炸式的增长。

截止2014年3月余额宝资金规模已经达到5413亿元,截止2014年4月,居民人民币存款减少万亿元。

余额宝作为一条“鲶鱼”和随后出现的众多“宝宝”们一起加速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未来我国储蓄额有着重大影响。

为了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如今的发展状况、更好地把握我国储蓄余额未来的走向,所以对我国储蓄余额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影响因素的分析为了研究影响中国储蓄余额高低的主要原因,分析居民储蓄余额增长规律,预测中国储蓄余额的增长趋势,需要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几个变量。

(1)收入水平。

根据经济理论可以认为,收入水平是影响储蓄的最主要因素。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_4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_4

《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报告1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B谢谢谢谢姓名XXX 日期2012.9.28一、实验目的1.学会Eviews工作文件的建立、数据输入、数据的编辑和描述;2.掌握用Eviews软件求解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3.掌握用Eviews软件输出结果对模型进行统计检验;4.掌握用Eviews软件进行经济预测。

二、实验内容:根据1978年到2007年的中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GDP的数据,通过模型设定,估计参数,模型检测,回归预测等步骤,分析中国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对于探寻居民消费增长的规律性。

三、实验数据四:实验步骤:1:模型设定。

由上表分析居民人均消费水平(y)和人均GDP(x)的关系,制作散点图。

从中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y)和人均GDP(x)大体呈现为线性关系。

2:估计参数:利用软件eviews作简单线性分析的步骤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建立文件夹,首先双击eviews图标,进入主页。

在其菜单栏中点击File|new|workfile,并选择数据频率为1978和2007.输入数据:在eviews命令框中直接输入“data x y”回车出现“Group”窗口数据编辑框,在对应的“y”,“x”下输入数据。

估计参数。

在eviews命令框中直接键入“LS Y C X”,按回车,即出现回归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17/12 Time:8:37Sample: 1978 2007Included observations: 30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224.3149 55.64114 4.031457 0.0004X 0.386430 0.007743 49.90815 0.0000R-squared 0.988884 Mean dependent var 2175.067Adjusted R-squared 0.988487 S.D. dependent var 2021.413S.E. of regression 216.897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66107Sum squared resid 1317251. Schwarz criterion 13.75448Log likelihood -202.9161 Hannan-Quinn criter. 13.69095F-statistic 2490.823 Durbin-Watson stat 0.115812Prob(F-statistic) 0.000000若要显示回归结果的图形,在“Equation”框中,点击“Resids”,即出现剩余项、实际值、拟合值的图形:3:模型检测:包括经济意义检测和拟合有度、统计检验。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个计量经济学实验来探讨价格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设定了两组价格水平,并观察了对应的商品需求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价格与需求关系的结论。

实验过程中,我们邀请了50位参与者来参与实验。

实验的流程如下:首先,我们向参与者展示了一段视频介绍了商品的特点和使用价值。

然后,我们给每位参与者一份价格调查问卷,询问他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情况以及他们愿意出多少钱购买该商品。

根据参与者的回答,我们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高价组,另一组是低价组。

高价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商品价格为100元,而低价组的参与者被告知商品价格为50元。

接下来,我们记录了每组参与者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价格与商品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

具体而言,对于高价组的参与者,他们的购买数量明显低于低价组的参与者。

这说明高价对于商品需求有着抑制的效果,而低价则相对而言更吸引人。

这个结果与经济学理论中的需求理论相吻合,即价格上升会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会导致需求增加。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我们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

此外,我们还通过计算得到了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弹性系数是一种衡量价格变动对需求变动影响程度的指标。

计算结果显示,高价组的价格弹性系数为-1.5,而低价组的价格弹性系数为-2.5。

这表明当价格上涨1%,高价组的需求量会下降1.5%,而低价组的需求量会下降2.5%。

可以看出,价格对于低价组的参与者来说,其影响更加敏感。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价格对商品需求有着显著影响,高价会抑制需求,而低价则会促进需求。

这个实验结果对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以及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实验规模相对较小,只有50位参与者。

其次,实验环境与真实市场环境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今后可以进一步开展更大规模的实验,并且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市场环境。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stata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stata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stata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导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

在实证研究中,计量经济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可以帮助经济学家验证理论假设、评估政策效果以及预测经济变量。

本报告将介绍我在使用stata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设计在实验设计阶段,我首先明确了研究问题和目标。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探究教育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并评估教育对收入的回报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选择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包括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体,并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包括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年龄、性别和收入等变量。

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阶段,我首先导入了数据,并进行了数据清洗和整理。

我使用了stata中的命令来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值,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初步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变量之间的关联。

数据分析在数据分析阶段,我使用了stata中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教育对收入的影响。

首先,我运用了OLS(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来估计教育对收入的线性关系。

结果显示,教育水平与收入呈正相关,即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研究假设相符。

然后,我进一步拓展了模型,引入了其他控制变量,例如工作经验、年龄和性别。

通过引入这些变量,我希望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教育对收入的回报率。

结果显示,教育对收入的影响仍然显著,且回报率较高。

同时,工作经验和年龄也对收入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进一步分析在进一步分析阶段,我对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和异方差性检验。

通过运用stata中的命令,我发现模型的稳健性和异方差性都得到了验证,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结论通过本次计量经济学实验,我得出了教育对个体收入的正向影响和高回报率的结论。

这一结论与现实生活中的观察结果相符,也与以往的研究成果一致。

同时,我还发现工作经验和年龄也对收入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4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4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4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4在计量经济学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可以对经济理论进行验证和检验。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市场均衡和福利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结果对供给曲线的弹性进行估计。

实验设计如下:我们设定了三个不同形状的市场供给曲线,分别是完全弹性供给曲线、完全非弹性供给曲线和中间弹性供给曲线。

实验中,参与者扮演买家和卖家的角色,根据不同的价格和数量,买家和卖家可以自由决定是否进行交易。

实验的目标是观察不同供给曲线下市场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并计算市场福利。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市场供给曲线的形状对市场均衡和福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完全弹性供给曲线下,市场均衡价格较低,交易量较大,市场福利最大化。

这是因为供给曲线完全弹性意味着卖家对价格的变动非常敏感,他们会根据市场价格灵活调整供给量,从而满足买家的需求。

相反,完全非弹性供给曲线下,市场均衡价格较高,交易量较小,市场福利较低。

这是因为供给曲线完全非弹性意味着卖家对价格的变动不敏感,他们无法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供给量,从而导致市场均衡价格上升。

在中间弹性供给曲线下,市场均衡价格和交易量介于完全弹性和完全非弹性之间,市场福利也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供给曲线中间弹性意味着卖家对价格的变动有一定的敏感度,但不像完全弹性供给曲线那样敏感,也不像完全非弹性供给曲线那样不敏感。

因此,在中间弹性供给曲线下,市场能够更好地平衡供求关系,实现较高的福利。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对供给曲线的弹性进行估计。

根据实验中不同供给曲线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和交易量,我们可以计算出供给曲线的弹性系数。

弹性系数越高,说明供给曲线对价格的变动越敏感,反之则越不敏感。

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供给曲线的平均弹性系数,并进一步研究供给曲线的变动对市场均衡和福利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市场供给曲线对市场均衡和福利的影响,以及对供给曲线的弹性进行估计,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
一,数据
某年中国部分省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X)与消费性支出(Y)统计数据
二,理论模
型的设计
解释变量:可
支配收入X
被解释变量:
消费性支出Y
软件操作:
(1)X与Y散
点图
从散点图
可以粗略的看出,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性支出也在增加,大致呈线性关系。

因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对模型做OLS估计
OLS估计结果为
三,模型检验
从回归估计结果看,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为,表明家庭人均年可消费性支出变化的%可由支配性收入的变化来解释。

t检验: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
1
β不显着为0,表明可支配收入增加1个单位,消费性支出平均增加单位。

1,预测
现已知2018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预测消费支出预测值为
0272.36350.75512000015374.3635
Y=+⨯=
E(X)=,Var(X)=
则在95%的置信度下,E(
Y)的预测区间为(,)
2,异方差性检验
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不一定相同甚至差异很大。

如经济越落后储蓄率越高,可能出现异方差性问题。

G-Q检验
对样本进行处理,X按从大到小排序,去掉中间4个,分为两组数据,
128
n n
==分别回归
于是的F统计量:
在5%的想着想水平下,0.050.05(6,6) 4.28,(6,6)F F F =>,即拒绝无异方差性假设,说明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题目: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专业:经济学班级:2010271:申傲景深学号:******** ********计量经济学报告——解析中国通货膨胀问题一、引言1.问题引入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经贸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进出口贸易额大幅度增加,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也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增长。

进出口贸易顺差高速增长。

到2010年中国进出口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货物贸易顺差1831.0亿美元,虽较前两年有所下降但总量还是很高,外汇储备达28473.38亿美元,同时国物价水平飙升CPI指数达到536.1是1978年的5倍多。

由于进出口双顺差因素造成的通胀程度越来越重。

从历史来看,通货膨胀不仅是宏观经济领域一个永恒话题,而且也是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通货膨胀是一种疾病,一种危险的有时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会摧毁整个社会。

长期以来,对于通货膨胀产生机制及其预测的研究吸引着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

尽管对于消费者而言,任何原因引起的通货膨胀只是意味着日常开支的增加,然而不同原因的通货膨胀对宏观调控者来说则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前期的专家学者针对通胀问题提出了各种观点,包括:①萨缪尔森改进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失业和通胀的短期替代关系。

这个理论是经验理论,由实证而来。

刚开始我选这个题目就是因为,菲利普斯曲线和奥肯定律一样,它们引用的变量不太完美,比如,潜在GDP,自然失业率,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体制下会不同,不能作为普适的经济规律。

②消费过低论,消费过低→储蓄过高→投资过度→经济过热③储蓄过多论,企业和政府的高储蓄引发国民储蓄过高→投资过高→由于消费不足导致净出口扩大→宏观经济失衡④投资过多论,依据投资增长率或投资率是否高于某一经验数据来判断我国投资率的高低。

⑤外部冲击论,把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源归因于外部经济的冲击,主通过汇率调整、资本输出等对外政策来恢复宏观经济均衡。

⑥投资不足论,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不足,即没有形成高储蓄下高投资。

由于投资不足形成的投资-储蓄缺口最终反映到出口方面,从而形成顺差压力增大、国际收支失衡。

⑦需求拉动型通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过量的货币追逐少量的商品。

⑧成本推动型通胀,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⑨结构失衡型通胀,各部门发展程度不一,都向工资率最高的部门看齐引起成本推动型通胀。

2.相关文献1、戴书松《论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影响通货膨胀的条件》2、百度百科baike.baidu./view/436773.htm3、立红《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风险及应对策略》4、丹玉《国际收支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5、梽芳《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问题研究》6、文博《中国经常项目不平衡研究》7、梁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理论研究综述》[J],《北方经济》,2008年第8期。

8、伍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法》[J],《经济研究》,2009年第三期。

9、平:《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货币控制》[J],《经济研究》,1994年第五期10、霖,靳云汇:《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协整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5年第三期11、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M](1979年英文版),商务印书馆,1982年。

12、邓宏:《利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8年12月。

13、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近期研究及其缺陷》[J],《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十期。

14、王兆旭:《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4期。

15、王海龙、宋建江、胡国:《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失衡与资产价格波动》[J],《金融研究》,2007年第4期。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理论性描述针对以上提出个各种理论选择相对应的指标首先由于部分指标数据缺失只好舍弃,最后剩下13个指标。

分别是被解释变量,消费价格指数(CPI);解释变量:货币供给M2同比增速(M2),GDP同比增速(GDP),消费支出同比增速(CUM,consum),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增速(SSTORE,save or store),财政支出同比增速(FIS,Fiscal spending),税收同比增速(TAX),货物净出口增速(NX),人民币对美元直接标价汇率同比增速(ER,exchange rate),外汇储备同比增速(ESTORE,exchange store),平均工资增速(WAGE),房地产增加值同比增速(REI,real estate investment),固定资产投资增速(FAI,fixed asset investment)。

用这些指标对通胀率进行回归,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求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初步判断中国通胀更符合以上的哪一种理论。

变量引入原因:消费价格指数(CPI)较GDP折算指数和PPI更能反映大部分国民生活的价格水平货币供给M2同比增速(M2),直接影响货币存量GDP同比增速(GDP),实际GDP增速超过潜在GDP时会存在通胀消费支出同比增速(CUM),验证消费过低论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增速(SSTORE),验证储蓄过多论财政支出同比增速(FIS),直接或间接影响国民可支配收入税收同比增速(TAX),直接或间接影响国民可支配收入货物净出口增速(NX),绝对量的商品输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同比增速(ER),汇率变动影响本国货币购买力外汇储备同比增速(ESTORE),外汇储备反映对外输出的未被国民利用的价值平均工资增速(WAGE),成本推动型通胀房地产增加值同比增速(REI),房地产对价格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FAI)。

投资对价格的影响,验证投资过多论和投资过少论三、数据及处理的说明1.数据的来源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部分缺失的数据来源于百度文库。

2.对数据所作的加工处理先将数据换算成1978年为基期的实际数据,再将数据指数化(包括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四、计量经济模型与估计方法1.模型介绍CPI=C(1)*WAGE+C(2)*ER+C(3)*GDP+UiCPI指的是cpi环比增长率,WAGE指的是平均实际工资环比增长率,ER为人民币对美元直接标价汇率环比增长率,GDP指的是实际GDP环比增长比率。

2.推断方法详见过程由于CPI指数是无量纲量,没有单位,并且表示一个增长速度。

所以将其他一些查到的本来不是指数的指标换算成1978年为基期的同比增速。

这些变量肯定存在替代性,数据输入后首先进行了相关性检验经检查数据在粘贴时选择了粘贴公式而不是数值导致SSTORE和CUM两列数据完全相同。

以下为修改后的相关图:CPI(%)货币供给M2同比增长率(%)不变价GDP指数(%)消费支出同比增长指数(%)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同比增长(%)实际财政支出同比增长(%)实际税收同比增长(%)货物进出口顺差同比增长(%)汇率(人民币对美元直接标价)同比增长(%)外汇储备同比增长(%)平均实际工资同比指数(%)房地产增加值同比指数(%)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CPI(%) 1.0000货币供给M2同比增0.7763 1.0000不变价GDP指数(0.87150.9798 1.0000消费支出同比增长0.89490.96610.9976 1.0000人民币储蓄存款额0.80110.99800.98770.9764 1.0000实际财政支出同比0.76460.99640.98020.96780.9959 1.0000实际税收同比增长0.78190.99160.98620.97600.99250.9959 1.0000货物进出口顺差同0.67370.87590.88250.86290.88040.88130.8995 1.0000汇率(人民币对美0.92070.50310.64320.68610.53500.49170.52050.3999 1.0000外汇储备同比增长0.65280.97720.92630.90190.96580.97170.96530.89190.3463 1.0000平均实际工资同比0.79430.99160.98980.98040.99480.99630.99790.89520.53620.9582 1.0000房地产增加值同比0.88680.96940.99730.99680.97740.96910.97800.88480.67110.91390.9818 1.0000实际固定资产投资0.72560.99390.95970.94220.98660.98840.98370.87660.44470.99160.97990.9491 1.0000上图较前一图有部分单元格相关系数改变,总体上多重共线性比较严重。

对每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大前提),ADF单位根检验。

CPI水平值下单位根检验接受H0存在单位根CPI一阶差分下单位根检验拒绝H0不存在单位根重复以上过程,经过单位根检验(ADF)发现,所有的变量都是非平稳的。

其中:消费价格指数(CPI)为一阶单整I(1)货币供给M2同比增速(M2),为五阶单整I(5)GDP同比增速(GDP),为二阶单整I(2)消费支出同比增速(CUM,consum),为二阶单整I(2)人民币储蓄存款额增速(SSTORE,save or store),为四阶单整I(4)财政支出同比增速(FIS,Fiscal spending),为三阶单整I (3)税收同比增速(TAX),为二阶单整I(2)货物净出口增速(NX)为一阶单整I(1)人民币对美元直接标价汇率同比增速(ER,exchange rate),为一阶单整I(1)外汇储备同比增速(ESTORE,exchange store),为二阶单整I(2)平均工资增速(WAGE),为二阶单整I(2)房地产增加值同比增速(REI,real estate investment),为二阶单整I(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FAI,fixed asset investment)为二阶单整I(2)鉴于这种情况,只好变换指数类型了,就将上面的同比增长速度换算成了环比增长率,再对各个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到下面的图,可见消费支出增速与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速完全共线性仍然存在,但其他变量间的共线性有较大幅度的减弱。

环比增长率相关性检验再次进行平稳性检验得:拒绝H0:存在单位根。

此时的CPI为白噪声即零阶单整I(0),为平稳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