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

合集下载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系统实现与测试
硬件实现
根据硬件设计,制作电路板、搭建硬件平台 。
系统测试
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确保系统满足需求,性能达标。
软件实现
编写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并进行编译和链 接。
文档编写
编写嵌入式系统的使用手册、技术手册等文 档,便于用户和维护人员使用。
05 案例分析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总结词
存储器是嵌入式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考虑存储容量、读写速度和稳定 性等因素。
详细描述
在存储器设计时,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器类型,如RAM、ROM、 Flash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存储器的容量、读写速度和稳定性,以确保系统的 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电源与接地设计
总结词
电源与接地设计是嵌入式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需要考虑电源的稳定性和抗干扰 能力。
任务切换
在多任务环境中快速切换任务,确保系统实时响应和高效运行。
任务同步与通信
实现任务之间的同步和数据交换,确保多个任务协同工作。
04 开发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
确定系统功能
根据项目需求,明确嵌入式系统的功
根据系统功能,设定性能指标,如实时性、可靠性、 功耗等。
C语言
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具有高效、可 移植性强的特点。
C语言
适用于需要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嵌入式应 用,提供面向对象编程支持。
Assembly语言
针对特定硬件平台进行优化,直接控制硬件 操作,但可移植性差。
实时操作系统与任务调度
任务优先级
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分配不同的优先级,确保关键任务 优先执行。
详细描述
在电源与接地设计时,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源方案,并确保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接地的效果,以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噪声,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

简述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

简述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

简述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单片机系统是指由单片机芯片、外围电路和软件程序组成的一种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系统调试等多个阶段。

1. 硬件设计阶段硬件设计是单片机系统开发的第一步,主要包括电路设计和PCB设计两个部分。

(1) 电路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和外围器件,设计电路原理图。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功耗、时钟频率、IO口数量、通信接口等因素,并根据需求进行电源供应、时钟电路、外设接口电路等设计。

(2) PCB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进行PCB的布线设计。

通过布线设计,将电路原理图中的元器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连接,以满足信号传输、电源供应等要求。

在PCB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信号完整性、电源稳定性、阻抗匹配等问题。

2. 软件开发阶段软件开发是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编写程序和调试两个环节。

(1) 编写程序: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设计,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编写单片机的软件程序。

在编写程序过程中,需要了解单片机的指令集、寄存器配置、中断处理等相关知识,并根据需求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2) 调试:将编写好的软件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芯片中,通过调试工具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单步执行、断点调试等方式,逐步检查程序的运行情况,发现并解决程序中的错误和问题。

调试完成后,可以对系统的功能进行验证和优化。

3. 系统调试阶段系统调试是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最后一步,主要包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环节。

(1) 硬件调试:通过仪器设备和测试工具,对硬件电路进行测试和验证。

主要包括电源稳定性、信号传输、外设功能等方面的测试。

在硬件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工具对信号进行观测和分析,发现并解决硬件电路中的问题。

(2) 软件调试:在硬件调试完成后,对软件程序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

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和数据,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在软件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调试工具和仿真器对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其设计和开发主要用于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执行特定任务。

而电脑嵌入式系统则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嵌入式系统。

下面将探讨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一、引言电脑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日益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的角度讨论电脑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关键要点。

二、需求分析在进行系统设计前,首先需要对需求进行分析。

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可靠性需求,考虑用户的特定需求并明确目标。

三、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是电脑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础。

它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1.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主要涉及处理器、内存、存储器、接口等硬件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需要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硬件组件,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连接。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操作系统选择、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

合适的操作系统可以提供良好的系统支持和资源管理,驱动程序则是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效交互。

应用程序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并进行模块化设计和优化。

四、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可以分为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验证和部署维护等阶段。

1. 需求分析根据实际需求,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需求,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和接口要求。

2. 概要设计在概要设计阶段,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架构设计、模块划分和接口定义等。

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对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具体的算法、数据结构和接口设计等。

4. 编码实现在编码实现阶段,根据详细设计的结果进行程序编码和开发,实现系统的各个模块,并进行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

5. 测试验证在测试验证阶段,对系统进行各个方面的测试和验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系统满足需求并达到预期效果。

6. 部署维护在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部署和维护,包括系统的安装、配置和后续的更新和修复工作。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集成硬件和软件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控制和管理特定设备或系统的操作。

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需求分析:在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定义系统功能、性能要求、软硬件平台选择和接口需求等。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这包括确定系统模块和组件、定义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方式等。

3. 硬件设计:根据系统架构设计,进行硬件设计。

这包括电路设计、电路板布局、选型和采购等。

4.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架构设计和硬件设计,进行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这包括编写嵌入式软件的代码、进行软件测试和调试等。

5. 集成和测试: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测试。

这包括验证系统功能和性能、调试和修复可能的缺陷等。

6. 部署和维护:完成系统开发和测试后,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应用环境中,并进行系统维护和升级。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流程中,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它决定了整个系统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团队成员进行密切合作和协调。

在整个流程中,测试和验证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缺陷。

准确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能帮助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嵌入式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嵌入式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为特定应用领域设计的计算机系统,它通常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家电控制等领域。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和嵌入式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嵌入式系统进行探讨。

一、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是指对嵌入式系统中的电路图、原理图、PCB布局等进行设计和调试的过程。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1.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核心,它涉及到各种电子元器件的选择、电路图的设计、模拟仿真、PCB布局等。

电路设计的关键是要考虑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工作环境、所需功能等因素,确保电路可靠性和稳定性。

2. PCB设计:PCB设计(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设计)是指将电路设计的原理图转化为可生产的PCB板的布局设计。

PCB设计中需要进行线路布局、电源地贯通、干扰抑制等操作,以保证电路板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器件选型:嵌入式系统中需要选用许多电子元器件,包括微控制器、传感器、电源、连接器等。

在器件选型时需要考虑器件性能、价格、可获得性等因素,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和重要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具有扎实的电子技术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

二、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是指在嵌入式系统中实现各种功能的软件开发过程。

嵌入式软件开发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1. 系统架构设计:系统架构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关键,它涉及到系统的软硬件接口、系统功能的划分、任务的分配等。

系统架构的设计需要结合系统的硬件设计情况和要实现的应用功能,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

2. 软件编程:软件编程是嵌入式软件开发的核心,它涉及到基本的编程语言、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使用、调试和优化等。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和汇编语言,在实时操作系统选择上需要使用嵌入式系统专用的RTOS,如uCOS、FreeRTOS等。

硬件工程师的职责和要求

硬件工程师的职责和要求

硬件工程师的职责和要求硬件工程师的职责和要求硬件工程师是一种专门从事计算机硬件设计、开发和维护的职业。

他们负责设计和实施计算机的硬件组件,以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性能。

以下是硬件工程师的常见职责和要求。

职责:1. 设计和开发硬件系统:硬件工程师负责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板、芯片组、电路板、内存和硬盘等。

他们需要将软件需求转化为硬件规格,并制定系统架构和原理图进行设计。

2. 进行硬件测试和验证:硬件工程师需要进行硬件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符合规格要求和性能指标。

他们使用各种测试设备和工具,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和仿真软件等来识别和解决问题。

3. 修复和维护硬件故障:硬件工程师负责修复和维护计算机硬件故障。

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修复和更换故障硬件部件,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 参与产品研发项目:硬件工程师参与产品研发项目,与团队合作,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他们与软件工程师、电子工程师和机械工程师等共同合作,确保计算机硬件的设计能够与其他子系统相互配合。

5. 进行技术研究和评估:硬件工程师需要进行技术研究和评估,跟踪最新的硬件技术发展和趋势。

他们需要了解最新的芯片设计、电池技术、高速接口和通信协议等,以提升硬件系统的竞争力和性能。

要求:1. 学术背景:硬件工程师通常需要拥有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信息技术或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

有硬件工程的研究生学位将被视为加分项。

2. 技术技能: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多个技术技能,包括电路设计、模拟和数字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单片机等。

他们应熟悉各种硬件开发和仿真工具,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和PSPICE等。

3. 编程能力:软件技能对硬件工程师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要求。

他们需要熟悉至少一种编程语言,如C、C++或Verilog,以支持硬件设计和开发。

4. 解决问题能力: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分析和识别硬件故障,并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修复和维护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

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它将传统家居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居住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其中,硬件设计与开发是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就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组成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组成一般包括中央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多个部分。

1.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大脑,它负责对各个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

中央控制器通常采用嵌入式系统或微处理器作为核心,能够实现数据处理、通信功能和逻辑控制等任务。

中央控制器的设计需考虑其稳定性、响应速度和扩展性,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传感器传感器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感知器官,它能够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

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需根据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功能需求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其功耗、精度和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

3.执行器执行器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实现物理操作的设备,它包括各种执行电机、继电器、开关等。

执行器的设计需考虑其功率、控制方式和动作精度等因素,以确保其在不同场景下能够可靠地实现操作。

4.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用于实现设备之间和设备与中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模块除了要支持各种主流的通信协议和传输方式外,还要考虑其功耗、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等性能指标。

二、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流程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原型制作、测试验证等多个环节。

下面将对其具体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需求分析在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开发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靠性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成本控制、集成扩展性等方面的因素,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硬件设计方案。

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的区别和联系

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的区别和联系

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的区别和联系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但两者是紧密相连的,这是因为,硬件需要软件的配合,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也就是说,软件是硬件的灵魂,没有软件,硬件就是一堆废铁。

硬件开发主要涉及电路设计、PCB设计和组装、机械设计和制造等方面,而软件开发则是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应用程序、系统软件等相关软件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两者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首先,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的设计流程不同。

硬件开发需要遵循的顺序通常是电路设计、PCB设计、制造和组装,确保硬件可以顺利运行。

而软件开发需要在硬件开发和制造完成后进行,开发人员需要确定硬件系统的架构和SOC配置,以便针对这些进行开发。

其次,两者的开发目标不同。

硬件开发的目标是制造漂亮、实用并且高性能的设备,而软件开发的目标是根据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出匹配设备的应用和系统软件。

再次,离线测试和CPU模拟是软件开发的最大优势。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虚拟机来测试程序,使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出设备的功能,并且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这使得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硬件还没有完全完成时,如期推出软件产品。

硬件开发人员无法使用具体的软件来测试其硬件系统,他们必须依赖于仿真器和电路板来测试系统硬件。

最后,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硬件开发需要设备的自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例如固件和驱动程序。

软件可以控制硬件,而硬件可以接受软件的命令,也就是说,软硬件交互形成了最终的应用。

总的来说,硬件开发和软件开发都是现代科技人才需求量不断上涨的专业领域。

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设计流程和开发目标,但是两者紧密衔接,共同构成了科技领域复杂的生态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与普通计算机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是以一种严格的、受限制的环境运行,并且需要高效、即时地处理输入输出信号。

嵌入式系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家电、智能家居、医疗、汽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内容。

一、硬件设计1.1 硬件选型设计嵌入式系统,首先需要考虑的是选型问题。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接口及传感器等硬件元器件。

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计算核心,需根据性能、功耗、接口等方面进行选择。

存储器包括ROM、RAM、Flash等,需根据系统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接口有串口、CAN、Ethernet等,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声音等,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相关传感器。

1.2 原理图设计选择好硬件元器件后,需要进行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设计是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关键环节,是从硬件角度描述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图纸。

通过原理图设计,可以直观地看出整个系统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设计原理图时,需要注意元器件之间的连通关系、参数的匹配、兼容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1.3 PCB设计原理图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PCB(Printed Circuit Board)设计,将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硬件电路板。

PCB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元器件的布局、走线和供电等问题。

在设计之前要对元器件进行构思和综合考虑,以便将所有元器件紧凑地布局在一块电路板上,实现电路板的优化设计。

二、软件开发2.1 选型与硬件设计类似,软件开发也需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工具。

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有Keil、IAR、Eclipse等。

在选择工具时,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和预算进行权衡。

2.2 驱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连接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实现软件与硬件之间的互通。

驱动程序的设计需要根据硬件的不同接口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块,并且需要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与开发随着科技的发展,嵌入式系统逐渐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智能车辆等。

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其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因此,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两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嵌入式系统。

一、硬件设计1.硬件平台的选择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硬件平台是十分重要的。

硬件平台的选择不仅需要考虑成本和性能,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等。

在硬件平台的选择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是否符合标准接口规范,比如USB、I2C等常见的接口规范。

2.电源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电源设计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电源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压值、电流大小、功耗等。

此外,还需要确保电源稳定性,并在电源保护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比如过流保护、反向保护等。

3.信号处理设计信号处理是硬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数字信号的处理,需要采用适当的FPGA、DSP等处理器来完成。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信号处理器的采样率、精度、算法、存储器等因素,并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延迟、速度等因素。

4.接口设计接口设计也是硬件设计中的一大难点。

接口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接口电路的设计、信号质量、接口电平等因素。

比如,对于USB接口,需要考虑USB控制器的选型、物理层信号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传输速率等因素。

二、软件设计1.软件开发环境软件的开发环境是软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需要采用专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比如Keil、IAR等。

在选择IDE时,需要考虑到其适应性、易用性、功能齐全性等因素。

2.软件架构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是软件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点。

软件架构的设计需要根据硬件平台和应用情况来确定,其目的在于将软件模块划分为适当的结构,并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软件架构时,需要充分考虑模块的粒度、接口、功能等因素。

硬件设计与开发知识点

硬件设计与开发知识点

硬件设计与开发知识点硬件设计与开发是指通过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等物理实体来创建电子产品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硬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PCB布局等。

一、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硬件开发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将电子元器件组合成一个功能完整的电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设计要点:1. 了解所需功能:确定电路所需实现的功能,包括信号处理、功率放大、数据转换等。

2. 选择合适的元器件: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集成电路、电阻、电容等。

3. 绘制电路原理图:采用专业的电路设计软件,绘制出电路的原理图,包括元器件的连接方式和信号流向等。

4. 进行仿真验证:通过电路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验证,检查电路的工作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5. 优化电路设计:根据仿真结果对电路进行优化,提高电路的性能、降低功耗等。

二、元器件选型元器件选型是硬件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元器件选型可以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以下是一些元器件选型的要点:1. 了解元器件属性:了解各种常见元器件的特性,包括耐压、容量、电感、频率响应等。

2. 参考数据手册:查阅元器件的数据手册,了解其详细参数信息,如工作电压、温度范围、封装形式等。

3. 对比不同品牌:比较不同品牌的元器件,在性能、可靠性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 注意供应商信誉:选择有口碑和信誉良好的元器件供应商,以确保元器件的质量和供货可靠性。

三、PCB布局PCB布局是将电子元器件和电路板进行合理布置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PCB布局的要点:1. 定义电路板尺寸:确定电路板的大小和形状,考虑电路的功能需求以及集成度和组件数量等因素。

2. 分配电源和地平面:合理布局电源线和地线,减小电路中的串扰和噪声。

3. 定义信号传输路径:规划信号的传输路径,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分离模拟和数字信号: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布局进行分离,以免相互干扰。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

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在嵌入式系统中,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硬件设计主要涉及嵌入式系统的电路设计和布局,而软件开发则是为硬件设计的嵌入式系统编写软件代码。

本文将讨论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具体内容。

首先,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设计是构建嵌入式系统的基础。

硬件设计的目的是设计电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以满足系统的需求。

嵌入式系统通常被用于特定的应用领域,如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

每个应用领域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硬件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定制。

同时,硬件设计还需要考虑功耗、成本、尺寸和可靠性等因素。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也是至关重要的。

软件开发是为硬件设计的嵌入式系统编写软件代码,使其能够完成具体的任务。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通常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驱动程序的开发。

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它管理系统的资源和协调各个任务的运行。

驱动程序则负责控制硬件设备的操作,如读取传感器数据、控制执行器等。

软件开发需要考虑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是相互依赖的。

硬件设计提供了嵌入式系统的物理基础,而软件开发则使硬件能够实现特定的功能。

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常常需要密切合作。

硬件设计的规范和接口定义会影响软件开发的实施,而软件开发的需求和测试结果也会反馈给硬件设计人员,以便对硬件进行优化和修改。

在硬件设计方面,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首先是电路的可靠性。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如高温、高湿度和强电磁干扰等。

因此,硬件设计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元件和材料,以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功耗的优化。

嵌入式系统通常要求在有限的电源条件下工作,因此功耗的控制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最后是尺寸和成本的考虑。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尽可能小巧、轻便,并且价格合理。

在软件开发方面,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计算机硬件设计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设计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设计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设计与开发——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硬盘、内存等等。

在计算机硬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制造和测试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硬件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和各个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在计算机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期,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确定和收集用户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并编写详细的需求文档。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要求等。

概念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设计师将进入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阶段是指通过研究和分析需求文档,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初步的设计。

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文档中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确定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内部组成部分以及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详细设计阶段在概念设计阶段完成后,设计师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详细设计阶段是指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硬件系统的设计,并进行各个组件的具体设计。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根据概念设计阶段得到的结果,进行各个组件的功能设计、接口设计和电路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对硬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制造阶段在详细设计阶段完成后,设计师将进入硬件系统的制造阶段。

制造阶段是指将设计好的电路板、芯片等组装成最终的硬件产品。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需要与制造工程师合作,选择适当的制造工艺和材料,并进行组装、焊接等工序。

制造阶段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需要进行严密的测试和检验,以确保硬件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阶段在硬件系统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阶段。

测试阶段是指对制造好的硬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规格。

在测试阶段,设计师和测试工程师将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系统硬件研发岗位职责

系统硬件研发岗位职责

系统硬件研发岗位职责岗位概述系统硬件研发岗位是一个专注于开发和改进计算机系统硬件的职位。

系统硬件研发人员负责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系统硬件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他们需要熟悉计算机硬件架构、电路设计和系统测试等知识,并与团队合作确保硬件的质量和性能。

岗位职责1. 硬件设计与开发系统硬件研发人员需要根据产品规格和需求进行硬件设计与开发。

他们需要了解计算机架构、主板设计、集成电路等原理,并应用这些知识设计和开发出高效可靠的硬件。

他们还需要与软件团队合作,确保硬件与软件的无缝配合。

2. 电路设计与分析系统硬件研发人员需要进行电路设计与分析,确保硬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他们需要运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进行电路仿真和分析,优化硬件电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计算能力。

3. 硬件测试与验证系统硬件研发人员负责硬件的测试与验证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并进行性能测试、功耗测试、端口测试等。

他们还要分析测试结果,发现和修复硬件存在的问题,确保硬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硬件改进与优化系统硬件研发人员需要根据用户反馈和市场需求对现有硬件进行改进和优化。

他们需要研究新的硬件技术和趋势,提出改进方案,并在团队内进行讨论和评估。

他们还需要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引入最新的硬件组件和技术。

5. 文档编写与团队协作系统硬件研发人员需要编写硬件设计文档、测试报告和用户手册等。

他们还要与软件团队、产品经理、项目经理等进行紧密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6. 技术研究与学习系统硬件研发人员需要关注行业发展和技术动态,参加技术交流和培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还要研究和探索新的硬件技术,将其应用到项目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职位要求- 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电子工程或相关专业背景;- 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架构、电路设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等知识;- 熟悉EDA工具,具备电路设计和分析经验;- 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快速定位和解决硬件问题;-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责任心,能够持续学习和关注行业发展。

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概述

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概述

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概述硬件工程师是一种专门从事硬件设计和开发工作的职业。

他们负责设计、制造和维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物理设备,如电路板、处理器、存储器等。

硬件工程师在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计与开发硬件工程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进行硬件设计与开发。

他们通过使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其他工具,设计和绘制电路板、芯片和其他硬件组件的原型。

他们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

硬件工程师还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如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等,共同开发整个计算机系统。

他们需要理解软件和硬件之间的交互关系,确保硬件设计与软件的要求相匹配。

2. 硬件测试与验证硬件工程师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进行硬件测试与验证。

他们需要设计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使用测试设备和工具对硬件进行各种测试,以确保硬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硬件工程师还需要分析和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

他们可能会使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设备来监测和调试电路,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修复。

3. 硬件制造与生产硬件工程师还负责硬件的制造与生产。

他们需要与供应商和制造商合作,确保硬件的生产过程符合设计规范和标准。

在硬件制造过程中,硬件工程师需要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挑战。

他们可能需要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4. 硬件维护与支持一旦硬件产品投入市场,硬件工程师还需要负责硬件的维护与支持工作。

他们需要解决用户报告的问题和故障,并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硬件工程师还需要跟踪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了解新的硬件技术和产品。

他们可能需要进行持续的学习和培训,以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总结硬件工程师的工作职责涵盖了硬件设计与开发、硬件测试与验证、硬件制造与生产以及硬件维护与支持等方面。

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硬件工程师核心工作内容

硬件工程师核心工作内容

硬件工程师核心工作内容硬件工程师是指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专业人员。

他们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确保计算机硬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

以下是硬件工程师的核心工作内容。

1. 硬件设计与开发硬件工程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行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他们需要根据需求和规范,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硬件架构。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处理器、芯片组、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并根据需求进行电路设计和原型制作。

在设计过程中,硬件工程师需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功耗等因素,同时也要与软件工程师密切合作,确保软硬件的协同工作。

2. 原型测试与验证硬件工程师需要对设计的硬件原型进行测试与验证,以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的稳定性。

他们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对硬件系统进行功能测试、电气特性测试、温度测试等。

通过测试与验证,硬件工程师可以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以确保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硬件性能优化硬件工程师需要不断优化硬件系统的性能。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硬件架构、优化电路设计、改进散热系统等手段来提升硬件系统的性能。

他们还可以通过硬件加速、并行计算等技术手段来提高系统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

硬件性能优化是硬件工程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4. 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硬件工程师需要负责硬件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修工作。

当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时,他们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进行故障定位和修复。

他们需要熟悉各类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硬件故障问题。

此外,硬件工程师还需要定期进行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5. 技术研究与创新硬件工程师需要不断跟踪最新的硬件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技术研究与创新。

他们需要关注新的芯片、处理器、存储技术等硬件领域的创新,了解新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硬件工程师还可以通过参与学术研究、技术交流等方式,推动硬件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总结起来,硬件工程师的核心工作内容包括硬件设计与开发、原型测试与验证、硬件性能优化、硬件故障排除与维修以及技术研究与创新。

单板机的设计与系统开发

单板机的设计与系统开发

单板机的设计与系统开发单板机是指将整个计算机系统,包括CPU、内存、输入/输出外设等集成在一个板子上的计算机系统。

单板机的设计与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灵活性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单板机的设计过程和系统开发流程。

一、单板机的设计单板机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1、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单板机设计的核心。

在硬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CPU选择:CPU是单板机的核心,影响系统的性能和功耗。

因此,需要选择一款性能与功耗平衡较好的CPU。

(2)内存与存储器选择:内存和存储器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选择容量大、速度快、低功耗的内存和存储器。

(3)输入/输出接口选择:输入/输出接口是单板机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需要选择适合系统需求的输入/输出接口。

(4)电源设计:电源是系统的基础设施,影响系统的功耗和稳定性。

因此,需要选择一款稳定性好、功耗低的电源。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单板机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操作系统选择:操作系统是单板机软件的基石,需要选择适合系统需求的操作系统。

(2)驱动开发:需要根据硬件设计的结果进行驱动开发,保证系统与外部设备兼容。

(3)应用软件开发:需要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开发应用软件,保证单板机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二、单板机的系统开发流程单板机的系统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确单板机的具体应用需求。

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1)单板机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应用?(2)需要采用哪种硬件平台?(3)需要使用哪种操作系统?(4)需要进行哪些输入/输出操作?(5)需要满足哪些性能需求?(6)需要考虑哪些系统安全问题?2、系统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做出以下决策:(1)硬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硬件设计。

(2)软件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软件设计。

(3)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岗位职责

系统硬件设计岗位职责

系统硬件设计岗位职责
系统硬件设计师是一种IT技术岗位,主要负责计算机系统硬件
的设计、开发以及维护。

下面是该岗位的具体职责:
1. 开发计算机硬件方案:系统硬件设计师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
需求,了解项目的整体架构,制定计算机硬件的开发方案,并在项
目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

2. 设计和开发硬件和系统固件:负责研发计算机硬件,包括处
理器、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等,并按照需求开发系统固件和驱
动程序,如BIOS等。

3. 硬件性能测试和调试:对完成的计算机系统硬件进行性能测
试和调试,确保硬件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4. 按照规定进行技术文档撰写:对于系统硬件的设计方案、技
术规范和测试报告等,需要按照规定进行相关的技术文档的撰写,
以便于团队内部的沟通和协作。

5. 硬件维护和升级: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硬件的运行状况进行定
期维护和升级,确保计算机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

6. 日常管理和沟通:需要与其它团队成员和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改进,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总之,系统硬件设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硬件、电子、通
信等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需
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岗位职责
计算机硬件工程师是一种主要负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和维护的职业。

以下是计算机硬件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1.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负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工作,包
括硬件选型、设备配置、系统架构设计等,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和技
术需求,制定相应的方案。

2. 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根据设计方案,负责计算机硬件系统
的开发工作,包括原型开发、实现系统组装、安装和调试等,能够
编写系统控制程序,改进工程内容等。

3. 计算机硬件系统测试:负责测试设备的表现和功能,确定是
否符合设计规范,并提出改进建议。

能够独立完成硬件测试,规范
开发过程,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4. 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负责监控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表现和运
行状况,对硬件问题进行定位和维护工作。

能够熟练掌握硬件故障
排除和维修等技能,及时解决硬件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5. 团队管理:具备团队管理能力,了解团队成员的技能和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指导和培训团队成员,协助完成工作。

总之,计算机硬件工程师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实践经验,能
够独立解决问题,发挥团队领导才能,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为企
业的发展和成功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分为加速度信号采集电路、无线传输电路、ARM系统电路三部分。

2.1 硬件电路总体结构根据系统的目标和基本技术指标,并结合MEMS加速度传感器的特点,选用Freescal 公司的MMA7261QT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加速度信号的采集。

采用STC12C5410AD单片机作为信号采集部分的MCU,其内部自带的8路10位高速A/D转换器,很好得保证了传感器端输出端模拟信号的A/D转换精度。

无线传输部分采用 2.4GHz无线收发一体芯片nRF2401,它与STC单片机采用模拟SPI方式通信。

加速度信号处理模块的ARM微处理器采用三星公司的S3C44B0X,对无线模块接收到的加速度数据作相应的处理,可得到速度、位移等信息。

系统结构图如图2.1所示:2.2 加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本设计采用Freeseale公司的MEMS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1QT测量人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信号,并用宏晶科技的微控制器STC12C5410AD作为核心控制器,控制其内置的模数转换器对加速度信号进行采样,被转换为数字信号后,由nRF2401无线模块将数据传输至ARM系统。

2.2.1 MEMS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1QT简介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是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基础上的21世纪前沿技术,是指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技术。

近年来,由于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基于MEMS的加速度传感器也应运而生,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们有着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功耗低、可靠性高等特点,而且因为其加工工艺一定程度上与传统的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易于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批量生产,因而从问世起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且在汽车、医药、导航和控制、生化分析、工业检测等方面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应用。

本设计中采用的是飞思卡尔(Freescal)公司的MEMS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1QT。

MMA7261QT 低成本微型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了信号调理、单极低通滤波器和温度补偿技术,并且提供4 个量程可选,用户可在4 个灵敏度中的选择。

该器件带有低通滤波并已做零g补偿并且还提供休眠模式,因而是电池充电的手持设备产品的理想之选[24]。

MMA7261QT 具有高敏感度、低噪声、高清晰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其应用包括高级步程计,可测量步行中人的脚步运动、距离和速度,允许根据多种不同应用和功能选择敏感度。

本设计中采用MMA7261QT测量人体运动时三维的加速度信号。

◆MMA7261QT特性如下:◆可选灵敏度(2.5g/3.3g/6.7/10g);◆低功耗:500μA;◆休眠模式:3μA;◆低压运行:2.2V-3.6V;◆6mm×6mm×1.45mm的无引线四方扁平(QFN)封装;◆快速开启:1ms;◆高灵敏度(2.5g);◆低通滤波器具备内部信号调理;◆设计稳定、防震能力强;MMA7261QT的功能如图2.2所示。

X、Y、Z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G-Cel传感单元感知,经过容压变换器、增益放大、滤波器和温度补偿后以电压信号输出。

MMA7261QT的三个相互垂直的传感方向如图2.3所示。

其引脚配置如表2.1所示:2.2.2 加速度传感器与MCU接口电路在加速度信号的采集中,首先使用MMA7261QT获得三维加速度信号,然后传送给STC12C5410AD进行处理。

STC12C5410AD是宏晶科技的STC12系列单片机,其特征如下:◆采用RISC型CPU内核,兼容普通8051指令集;◆片内含有10KB Flash程序存储器,2KB Flash数据存储器,512B RAM数据存储器;同时内部还有看门狗(WDT);◆片内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8通道l0位ADC以及4通道PWM;◆具有可编程的8级中断源4种优先级;◆具有在系统编程(ISP)和在应用编程(IAP);◆片内资源丰富、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由于MMA7261QT和STC12C5410AD都具有很高的集成度,因而使得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

在MMA7261QT与STC12C5410AD的接口中,首先要解决噪声问题。

因为MMA7261QT 内部采用了开关电容滤波器,有时钟噪声产生,所以需要在MMA7261QT的XOUT、YOUT 和ZOUT三个输出端分别接RC滤波器。

电路设计原理如图2.4所示。

MMA7261QT输出的加速度信号是模拟信号,必须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因此,必需要MMA7261QT的输出电压和微控制器STC12C5410AD内置的模数转换器输入电压范围的问题。

MMA7261QT的X轴、Y 轴以及Z轴的输出电压均在STC12C5410AD的I/O口电压允许范围之内,满足其输入要求,因此MMA7261QT的三轴输出经过滤波处理后可以直接与STC12C5410A相连接。

由于MMA7261QT固有的内部采样频率为11kHz,设计电路时其外部电源供电开关频率及STC12C5410AD的A/D采样频率都应不与之干扰,以防产生混叠误差。

为了更准确的获取步态加速度信号,在硬件电路实现时,还应保证MMA7261QT与STC12C5410AD的物理连接距离最短,以减少寄生电阻、寄生电容的产生,防止加速度信号的衰减和噪声的干扰。

2.3 ARM系统电路2.3.1 S3C44B0X 简介本设计选用16/32位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微处理器S3C44BOX作为信号处理部分的主控制器,它是一款由Samsung公司为手持设备和一般类型应用设计的低功耗、高度集成的基于ARM7TDMI核的微处理器。

S3C44B0X提供了丰富的内置部件,包括:8KB cache,内部SRAM,LCD控制器,带自动握手的2通道UART4通道DMA,系统管理器(片内逻辑,FP/EDO/SDRAM控制器),带有PWM功能的5通道定制器,I/O端口,RTC,8通道10位ADC,IIC-BUS接口,同步SIO接口和PLL倍频器。

S3C44B0X使用ARM7TDMI内核,采用0.25μmCMOS工艺制造,它的低功耗和全静态设计特别适用于对低成本和功耗敏感的应用。

S3C44B0X还采用一种新的总线结构,即SAMBALL(三星ARM CPU嵌入式微处理器总线结构)。

其工作频率66MHz,包括Thumb代码压缩器,片上ICE调试支持和一个32位硬件乘法器。

S3C44B0X通过全面、通用的片上外围接口,大大减少了系统中除处理器以外的元器件配置,从而使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

S3C44B0X具有非常丰富的片上资源,非常适合嵌入式产品的开发。

其各种片上功能如下:◆采用ARM7TDMI内核,I/O电压3.3V,内核电压2.5V;◆内置存储器控制器;◆LCD控制器(高至256色DSTN),并有1通道LCD专用DMA;◆2通道通用DMA或2通道外设DMA,并有外部请求信号的引脚;◆1通道多主IIC总线控制器及1通道US总线控制器;◆5通道PWM定时器及1通道内部定时器;◆内置锁相环(PLL),系统主频最高达66MHz;◆4种工作模式,可以实现电源管理以降低系统功耗;◆8KB的系统高速缓存(CACHE),极大地提高了系统运行速度;◆支持8个MEMORY BANK256MB,内置SDRAM控制器,可直接外接SDRAM达64MB;◆71个通用I/O口;◆实时时钟(RTC)和看门狗电路(WATCHDOG);◆功耗控制:具有普通、慢速、空闲和停止模式;◆8通道10位ADC;其内部结构如图2.5所示:2.3.2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主要完成系统的上电复位和系统在运行时的按键复位功能。

所以在功能上复位电路分为两类:一种即电源复位,即外部的复位电路在系统上电后自动复位; 另一种是在复位电路设计按键开关,通过按键开关触发复位电平,从而控制处理器的复位。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复位电路是容易受噪声干扰的敏感部位,当复位串入干扰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错误复位,但会引起CPU内部的某些寄存器和接口电路错误复位。

因此,复位电路的条件是既要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复位,又要考虑复位电路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本系统的复位电路如图2.6所示。

该复位电路工作原理为:当系统上电时,通过电阻R10向电容E5充电,当E5电压未达到高电平的门限电压时,nRESET端输出为低电平,系统处于复位状态;当E5两端的电压达到高电平的门限电压时,RESET输出为高电平,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当按键K1被按下时,E5两端的电荷被泄放掉,nRESET端输出为低电平,系统进入复位状态,再重复以上的充电过程,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二极管D2能在电源掉电时使电容E5迅速放电,在电源恢复正常时实现可靠复位。

避免了由于电源瞬间掉电而电容不能迅速放电而引起的不可靠复位,导致程序运行失控,造成“程序乱飞”和“死循环气。

两级或门电路用于按钮去抖动和波形整形,通过调整E5和R10的参数,可调整复位状态的时间。

2.3.3 SDRAM及FLASH电路1.SDRAM电路SDRAM具有单位空间存储容量大和价格便宜的优点,已广泛应用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SDRAM没有掉电保持数据的特性,不能长久保存数据。

但其存取速度大大高于Flash存储器,且具有可翻写的属性。

因此,SDRAM在系统中主要用作程序的运行空间、数据及堆栈区。

◆SDRAM的选择当系统启动时,CPU首先从复位地址0x0处读取启动代码。

在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后,程序代码一般应调入SDRAM中运行,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同时,系统及用户堆栈、运行数据也都放在SDRAM中。

若要在系统中使用SDRAM,就要求微处理器具有刷新控制逻辑,否则就必须在系统中另外加入刷新控制逻辑电路。

S3C44BOX及其他一些ARM芯片在片内具有独立的SDRAM刷新控制逻辑,可方便地与SDRAM接口。

◆SDRAM接口设计由于S3C44BOX内部没有提供RAM储空间,需要扩展。

在本系统中选用了HY57V641620,它的存储组织方式为4Bank×16×1M,工作电压为3.3V,常见封装为54脚TSOP,支持自动刷新(Auto-Refresh) 和自刷新(Self-Refresh),16位数据宽度。

其接口原理如图2.7所示:S3C44B0X内部的存储器控制部件提供了专门与SDRAM器件接口的控制信号线,因此,对SDRAM的读和写都不需要特殊编程操作。

只需要很据选所择的存储器件的特性,在系统初始化时对S3C44B0X的相关寄存器进行设置即可。

HY57V641620的数据接口为DQ15-DQ0,为16位,所以地址线也要偏移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