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镇远县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镇远县旅游资源调研报告镇远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深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本次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将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民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镇远县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县境内有大小山峰数十座,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镇远古城内的千户苗寨,这里的山峰起伏、河流蜿蜒,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画卷。
另外,还有仙女洞、极乐洞、天坑等奇特的地质景观,以及丹霞地貌、瀑布群等壮丽的自然景观,使游客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其次,镇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黔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其中镇远古城作为县城的核心区域,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如城墙、古街、古民居等,为游客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国城市建筑风貌的机会。
此外,还有镇远古戏台、黄丝岩李白像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吸引了很多文化爱好者的到访。
镇远县是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民族风情独特。
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民俗等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在镇远县的一些村寨中,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这对于促进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传承非常有意义。
特色民宿是镇远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为了满足游客对不同体验的需求,许多民宿开始涌现,以独特的设计、环境和服务吸引游客的到访。
这些特色民宿往往位于古老的建筑内部或临近自然景点,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使游客们更亲近自然,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最后,镇远县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县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各类酒店、餐厅、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齐全,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接待环境。
此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当地政府还在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镇远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民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备了吸引游客的潜力。
镇远特色文化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特色文化旅游调研报告镇远县位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多元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镇远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为进一步推动镇远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镇远古镇文化镇远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古镇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
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调研数据显示,7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古镇文化。
古镇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尤其是明代古宅,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游客在古镇中可以体验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此外,古镇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木雕等,吸引了许多手工艺爱好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二、苗族文化镇远县是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是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拥有独特的服饰、歌舞、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
调研数据显示,3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苗族文化。
苗族的服饰以手工绣花为主,呈现出鲜艳多彩的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购买和收藏。
苗族的歌舞表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激发了许多游客的好奇心。
在苗族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学习苗族手工艺品制作,参与苗族歌舞表演,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内涵。
三、自然景观镇远县的自然景观独特美丽,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9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自然景观。
镇远的丹霞地貌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以其红色的奇特山峰和丰富的景观类型而闻名。
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攀岩等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此外,镇远还有许多自然风景名胜,如牛心山、百里杜鹃等,吸引了许多自然风景爱好者前来观赏。
四、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镇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占据了县内的重要部分,并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
然而,镇远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镇远县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便利度。
此外,加大对特色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镇远的独特魅力。
民族古镇旅游资源发展调查与评价--以贵州镇远为例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民族古镇旅游资源发展调查与评价--以贵州镇远为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院部名称专业班级完成时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民族古镇旅游发展调查与评价--以贵州镇远古镇为例学生姓名:院部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
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日期:二O一XX年XX月XX日摘要民族古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地,发展迅速。
从而加剧了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对民族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文章通过分析贵州省镇远古镇的旅游资源特点、发展现状、发展前景、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得出保护和开发策略。
加强对民族名镇的保护和管理,树立全民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氛围。
正确合理利用镇远旅游资源,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的眼球,让镇远旅游得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同时,使镇远旅游资源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民族古镇旅游;旅游资源;开发评价;镇远民族古镇就是在于历史久远,人文建筑保存好,能够与周边环境形成和谐共处且有与众不同特点。
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借以吸引旅游者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和意识自然因素,也可以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或者其他任何因素。
镇远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也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1)第一章镇远县基本情况简介 (2)1.1 镇远县概况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发展概况 (2)1.4 行政划分 (3)1.5 历史沿革 (3)第二章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以历史文化为品牌的城区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板块 (4)2.1.1 青龙洞古建筑群 (4)2.1.2 和平村 (5)2.1.3 周达文故居 (5)2.1.4 天后宫 (5)2.2 以舞阳河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板块 (5)2.3 以铁溪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板块 (6)2.4 以高过河为核心的漂流休闲旅游板块 (6)第三章旅游业对镇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7)3.1 经济效益 (7)3.2 社会效益 (7)3.3 生态效益 (8)第四章镇远县旅游业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4.1 缺乏整体规划,呈现“小”而“散”格局 (9)4.2 各景区价格管理乏力、高低相差较大 (9)4.3 销售渠道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9)4.4 缺乏较好的宣传促销方式 (10)4.4.1 促销方式比较单一 (10)4.4.2 节庆促销太多形式主义 (10)4.4.3 服务人员变动较大、没有特色 (10)4.5 镇远县旅游业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4.5.1 各自为阵 (11)4.5.2 建设资源投入大 (11)4.5.3 营销渠道不畅 (11)4.5.4 人员素质不高 (11)第5章促进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的营销对策 (13)5.1 从市场、顾客方面提升旅游业发展 (13)5.1.1 强化全县各镇的整体规划 (13)5.1.2 市场定位 (13)5.1.3 目标顾客的确定 (14)5.2 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营销中的提升策略 (15)5.2.1 提升旅游产品特色与现代旅游需求相得益彰 (15)5.2.2 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 (17)5.2.3 从宣传、产品说明会提升镇远县旅游知名度 (18)5.2.4 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力推进景区诚信旅游建设 (19)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论文附件 (24)一、英文原文 (24)二、英文翻译 (30)前言五年风雨历程,五年辉煌成就。
镇远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旅游调研报告摘要镇远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镇远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简介镇远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距离贵阳市约300公里。
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远成为了越来越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
2. 旅游资源镇远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城墙、古街、古建筑、古庙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镇远的万家寨,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 旅游现状近年来,镇远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等。
4. 旅游市场分析镇远的旅游市场主要以国内游为主,尤其是来自贵州省内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推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也开始涌入镇远。
5. 问题和挑战镇远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旅游产品单一等。
此外,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6. 建议为了促进镇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推进文物修复和保护;- 多样化旅游产品,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提高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加强宣传推广,扩大镇远的知名度。
7. 结论镇远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需要克服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资源保护和提升服务质量,镇远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贵州镇远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GRACEFUL BEARING区域治理贵州镇远古镇旅游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南民族大学 杨铠源摘要:本文以传统型古镇贵州省镇远古镇为例,对游客和当地居民的旅游感及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来对旅游保障与开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镇远古镇是一个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与历史遗留产物的文明古镇。
但由于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不足、环境与生态建设上出现了漏洞、旅游宣传不到位等原因,镇远古镇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从而严重影响了镇远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镇远古镇有着丰富的资源条件、较多的历史遗产,这些都是其成为旅游业发展需要的资源。
如何进行镇远古镇的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镇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答题。
最后,针对文化古镇镇远存在的现实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解决制约镇远古镇发展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旅游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古镇特色;保护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19-0293-0002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疆土上有着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且数量众多。
本文首先阐述了镇远古镇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区位条件,总结了近年来镇远古镇的旅游开发的进程与完善,列举了镇远古镇中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景点资源和镇远古镇中的居民的生活,提出了镇远古镇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最后对镇远古镇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与模式进行分析。
一、镇远古镇旅游开发现状(一)镇远县概况1.区位条件镇远古镇坐落于贵州省东部,临界与湖南省与贵州省。
镇远县城虽然只拥有老的火车站,但是距离周边的芷江机场70km,交通整体来说还算便利。
镇远县总面积1927km,总人口数达到30万,其中少数民族约占51%。
1988年曾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胜地。
2.资源条件镇远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占地3.2平方公里。
古城有着2280余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长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镇远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镇远发展旅游业的原因
镇远简介:镇远位于两省三地的交界地区,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里,辖12个乡镇和一个工业园区。
共有110个村庄12个社区和4个居委会,总口2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42%。
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镇远自秦昭王30年置县建镡城县开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现状:旅游资源丰富。
镇远是贵州省历史的先发地之一,历史留下的可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例如:青龙洞古建筑群,高过河风景区,铁溪风景区和舞阳河景区等等,不胜枚举。
镇远发展旅游业有何优势?
镇远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还得到一系列的资金支持。
据2012国发2号文件,黔东南州旅游以镇远古城风景区和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作为黔东南州首要旅游城市开发且镇远旅游从来就是镇远政府一直支助的产业,最重要的是镇远的旅游长期得到青酒的鼎力支持。
镇远应如何发展旅游业?
镇远如今正全力恢复古居民、古道、古街区和古码头等古代建筑文化,以独特的古代建筑符合来展示镇远悠久的历史文化。
由此使旅游与文化得以有机结合,为镇远旅游业发展由单一的观光旅游转换为休闲度假旅游打下了基础。
综上所述,镇远对发展旅游业将势在必得!。
镇远古镇调研心得

镇远古镇调研心得电气1202 XXX U201200000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
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
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
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其间既有佛教寺庙,又有道教宫观和儒家祠庙,三教合一,蔚为壮观。
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吴王洞、石屏山、铁溪等旅游景点。
——来自百度百科与西江苗寨不同,镇远古镇不是在群山之中,它就是镇远县的一部分,虽然有一些山,不过算不上山,或许只能称作小丘,而且已经布满明清古居。
咋一看,古色古香的建筑比比皆是,但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现代化的痕迹,比如桥下的电线以及变压器仿木的水泥围栏等。
古镇是沿着舞阳河建的,依山傍水是古人最喜欢的居处。
第一眼看到的舞阳河是淡蓝色,还以为是被污染了,到近处一看才发现其实很清澈,不过是水中有不少水藻罢了。
看来政府把环境看的还是相当重要的。
街道也是水泥路,方便游客,但我更喜欢石板路,而石板路还是有保留的——古巷道。
古巷的房屋又不少正在进行危房改造,那下保存的较好的古居的围墙都十分高大,据说是为了抵御土匪,有不少古居被改造成了旅馆宾馆,而这个现象也将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问题之一。
回到街道,发现有各种门。
其实最霸气的莫过于“禹门”,传说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不过应该是翻修过的,看上去比较新。
做问卷调查时,发现当地人还是比较好客的,其中有一位78岁的老大爷与我聊得非常融洽。
他的子女以及孙子都在外面打工,虽然有些不方便,不过从他的精神面貌来看,他过得挺好的,看上去不过60出头。
老爷子很健谈,问卷只有15道题,我们聊了40分钟。
老爷子说道,他小时侯生活的古镇才是真正的古镇,不过生活条件并不好,交通也不方便,水路倒是挺发达的,毕竟这里曾今有不少古码头。
然后就是环境的改变,古镇开发为旅游景点后,环境不可避免的遭到一定的破坏,不够总的来说政府做得还是比较好。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 四) 生 态环境 的破 坏 镇 远的文 化旅 游 产业 近 年来 发 展 迅速 , 人们 对 生 态环 境保 护 的 意识 和力 度 还 有 待 提 高 。在旅 游 过 程
( 三) 旅 游 品牌 和旅游产 品开发滞 后 镇 远 的旅 游 品牌 和 旅游 产 品 处 于起 步 状态 , 新 产 品开发能 力不 足 。镇 远 的旅 游 产 品总 数 较 为 丰富 , 但
在建设 中相对分 散 , 没有 形成一个 统一 的整体 , 缺 乏有 影响力 的品牌 。对 现有 的旅游 产 品开 发 也 相对 滞 后 ,
产业, 努 力 打 造 优 秀旅 游 名 城 , 大 力 发 展 文 化 旅 游 产
业, 制 定了一 系列 相关 的政 策 、 规划 以及保 护 条 例 , 为
镇 远文 化旅游 的保 护 和 开发 提 供 了 良好 的政 策 环 境 。
并 规划 和启动 了一批基 础设施 建设 , 重点 对污 水处 理 、
接岑巩 和铜 仁地 区 的石 阡 。 … 由于受 到 山 地结 构 的 限
的历 史 。其悠 久的历 史 , 积 淀了深 厚 的历史 文化 , 形成
具有浓 郁地 方特 色 的 民族 文化 , 留下 了许 多丰 富 的文
制, 基 础设施 建设 相 对滞 后 , 制 约 了旅游 发 展 , 使 其潜
农业 旅游示 范点 、 高过河风 景 区 , 以及 保持 明清 风貌 的 古民居 、 古巷道、 古码 头 等, 省、 县 级 文 物古 迹 1 6 0
余处。 经 过长期 的实 践 和探 索 , 文化 旅 游 产 业 在镇 远 得 到 长足 的发展 。 自 2 0 0 6年镇 远县 政府确 立 了“ 文化 旅 游 兴县 ” 的战 略以来 , 全县把旅 游业作 为经济 发展 主导
对镇远古城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

基础 理论 研 讨
对 镇 远古 地旅 游 发 展 的 几 点 思 考
黔 东 南民族 职 业技 术 学院 黄 华
[ 摘 要 ] 远 是 全 国 1 9个 历 史 文化 名 城 之 一 , 独 具特 色的 建 筑 文 化 、 镇 0 其 宗教 文 化 、 业 文 化 、 商 军旅 文 化 和 民 间 传 统 文 化 , 称 为 多 被
文 化、 商业文化 、 军旅 文化和 民间传统文化 , 被称为多元文化的迷宫。 本 着对祖宗 、 对子孙 负责的态度 , 保护镇远特有 的历史风貌 , 承、 继 发扬 文 化 传统 , 维护古城 的个 性特征 , 保存 并发展古城 的文 化价值 , 发挥 古城 的功能作用 ,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镇远古镇旅游资源质高品优 古城镇远 , 白秦 昭 王 3 设 县 开 始 , 0年 至今 已 有 2 8 2 0多 年 的 萱 县 历 史, [ 10 多年作 为府 、 、 其 { 30 l 道 专署所在地 , 8 年 被国务院批准 为中 1 6 9 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两千 多年 的历史长河 中, 使镇远积淀 了悠久 厚重的历史文化 、 众多瑰 丽的文物古迹 和绚丽多姿的 民族文化。现已形 成 了五 张 国家 级 旅 游 品 牌 , 中 国 『 文化 名 城 — — 镇 远 、 家 级 风 景 即 万史 国 名胜区舞阳河 、 国家级重点 文物保 护 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 、 日本 华反 战 同盟 “ 平 村 ” 和 旧址 、 国农 业 旅 游 示 范 点 铁 溪 景 区 , 外 还 有 省 级 风 全 另 景名胜区高挂 河 , 以及保持 明清风 貌的古 民居 、 古巷道 、 古码头等省 、 县 级文物古迹 10余 处。城 内舞阳河 自两 向东呈“ ” 6 s 型蜿蜒贯通全城 , 形 成 了“ 山抱 一 , 水 分 两 城 ”古 人 认 为 : 水 “ 天 地 之 文 章 ” 九 水 一一 、 风 为 。舞 阳 河将城 区一分 为二 , 自明至清 , 是府 ( ) ( ) 更 州 卫 县 同城 , 县置南 岸“ 鱼 眼” 称卫城 , 府设北岸“ 鱼眼 ” 称府城 , 如此山水城浑然一体 、 天人 合一 的 独 特 的 太 极 图古 城 风 貌 , 中外 游 客 誉 为 “ 方 威 尼 斯 ” 被 东 : 镇 远是 一 座 “ 以军 兴 商 ” 的城 市 , 一 座 “ 民 ” 城 市 , 一 座 多 元 是 移 的 是 文 化 交 融 的城 市 特 殊 的地 理 位 置 使 镇 远 自古 以 来 就 以 “ 据 滇 楚 、 欲 必 占镇远 ” “ , 欲通云贵 、己 ;守镇远” l 的政治 、 军事要地 著称于世 , 素有 “ 滇楚 锁钥 、 黔东 门户 ” 之称 。 历史上 曾经屯兵 28万 , . 供奉门起 、 王翦 、 廉颇 、 李 牧 四大 “ 方 战 神 ” 四官 殿 以及 石 屏 山j 的 长 城 和 众 多 的 关 、 、 东 的 屯 堡 等就 是历 史的鉴证 : 镇远也是湘楚 巾原 西道 滇黔至缅甸 、 印度等东南亚 国家“ 方 丝绸之路 ” 重要 驿站 , 清时期衍 升为黔 东地 区政治 、 南 的 明 军 事、 商业 、 文化的 中心 , 史_ 的“ J 八大会馆” “ 、 十二戏楼 ” 至今仍有部分 保存完好 。长期以来 , 中原文化 、 方民族 文化 、 地 域外各 国文化在这里相 互渗透 、 交融 , 形成 独特的包容 性文化 , “ 有 传统文化迷宫 ” 之称 。 至今 这 里还仍 保存着 几百年前 民 古朴 、 服饰依 旧、 寨有 长号 、 寨 户户 吹唢 呐的尚寨乡土家族部落 ,三月 l” “ 二 侗族情人节 , 九月 九” “ 苗家丰收节等 民族传统节 日活动 , 吸引着众 多的中外游 客。 镇远是 中国民族重T业的 发 祥 地 , 鸿 章 、 之洞 存 “ 务 运 动 ” 李 张 洋 中创 办 的股 份 制 企 业 — — 青 溪铁 厂, 比武 汉汉 阳 钢 厂还 早三年 ,天 字 第 1 ” 锭 现 仍 存 放 在 镇 : “ 号 钢 远。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作者:钟朝锋杨倩林莹霞杜静敏莫邵怀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2期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古城文化旅游迎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
镇远古城作为西南边陲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其旅游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转型期,每一阶段中的相关旅游主体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作用。
通过对镇远古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中的旅游相关主体行为及效用进行研究,分析镇远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从而为当地旅游产业的规划蓝图提供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引言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
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14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
2015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
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古镇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探索中国古镇之美的旅程。
然而,在享受其中文化与历史魅力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从环境破坏到商业化过度等等。
本文将就目前古镇旅游所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景区管理混乱1. 无序开发导致景区管理松散。
某些地方政府为了逐利而大力推动旅游开发,但却忽视了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和相关政策法规制定。
没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会导致在旅游高峰期无法有效调配资源,形成拥堵甚至安全风险。
2. 缺乏便捷的交通网络。
很多古镇位于偏远山区或交通不便地带,缺少便捷可靠的交通工具与基础设施。
这样不仅限制了居民出行需求,也极大影响着当地旅游业发展。
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管理机构,提高管理效率。
- 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在维护旅游秩序方面加大力度。
- 积极发展交通网络,确保古镇与主要城市之间连接畅通。
三、商业化过度带来的问题1. 传统文化僵化与清新氛围消失。
随着商业投资的进驻,一些原本富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古镇逐渐变成了购物中心或人山人海的资源浪费之地。
这不仅会损害当地文化生态系统,还会使游客流连忘返的愿望落空。
2. 商品售卖同质化和价格虚高。
很多商家在租金高昂、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谋取利益而漠视产品质量和消费者需求。
结果是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低劣商品,并且价格居高不下。
对策建议:- 通过合理分区划等手段恢复古镇原有形象与氛围。
- 加强与当地居民合作,保护其传统产业并改善生活质量。
- 鼓励商家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创新并减少价格漫天要价的现象。
四、环境破坏与资源浪费1. 拥堵和垃圾问题严重。
过度开发旅游业导致了车辆拥堵和大量垃圾产生,给古镇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之间还存在明显的冲突。
2. 古建筑和文物保护不力。
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因为缺少有效保护而逐渐破损,并面临着日益增多紧迫问题。
贵州镇远古镇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贵州镇远古镇旅游发展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贵州镇远古镇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近年来,镇远古镇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贵州省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随着旅游市场的竞争加剧,镇远古镇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策略,以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
一、差异化定位策略
镇远古镇应该突出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抓住稀缺资源,将古镇的文化特色最大化地呈现给游客。
可以开展一些古镇历史文化展览、演出等活动,吸引游客,同时建设古镇文化博物馆,将传统文化和当地历史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让游客沉浸在古镇文化的氛围中。
二、亲和力和参与度提高
在营销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市场份额、知名度等数据,还要提高游客的粘性,这样可以为古镇带来更多的回头客。
比如开展民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了解当地的生活方式;举办历史文化讲座,吸引游客了解更多古镇历史文化。
三、社交媒体的运用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渠道。
密切关注自身的社交媒体账号,运用相关平台的推荐和广告位,以及结合地区人口中心进行营销,把古镇文化推广到更多的潜在游客群体中,吸引更多人关注。
四、提高服务水平
无论游客的需求是什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
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些便捷的服务,比如,通过增加厕所的数量、提供免费的碳酸饮料等。
总之,贵州镇远古镇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在制订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古镇需要考虑游客的需求、文化特色和社交媒体的运用。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提高古镇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贵州镇远古镇游后感

贵州镇远古镇游后感引言古镇游成为近年来旅游热门项目之一。
中国贵州省的镇远古镇是一处历史文化悠久、风景秀丽的古镇,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在我最近的一次贵州之行中,我有幸亲身体验了镇远古镇的魅力。
本文将就我游览古镇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古镇文化的理解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古镇的历史与文化1. 古镇的背景镇远古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距离州府凯里约30公里,是该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的历史古镇之一。
古镇建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传承,镇远古镇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2. 文化遗产保护镇远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长期的重视和投入。
政府及相关机构投资修缮了许多古建筑,并通过完善的规划和管理保护了古镇的文化特色。
在游览古镇的过程中,我不禁感叹这些精美的古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
3. 文化活动与传承古镇不仅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也重视传承与活化。
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观和体验。
例如,古镇的传统节日、戏曲表演、工艺展示等都给游客带来了深刻的艺术享受。
游览古镇的体验1. 古镇的景色古镇位于山水之间,被壮丽的自然景观环绕。
游览时,我沿着古老的街巷漫步,尽情领略了古镇的独特风貌。
古镇的建筑独特、气势恢宏,巷道蜿蜒曲折。
而周围的山、水、林、田则给人一种宁静和古朴的感觉,使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
2. 古镇的风俗在古镇的街头巷尾,我看到了许多当地居民按照传统的方式生活。
有老夫妻在门前晒着稻谷,有年轻妇女坐在门口编织竹器。
仿佛时光静止,人们的生活与古镇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饮食文化体验古镇的餐饮文化也是其独特之处。
在古镇的小巷里,我品尝了当地特色的苗家菜。
这些菜肴口味独特,做工精细,味道鲜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镇还有一种特色茶叫“凤尾茶”,这种茶清香扑鼻,回味无穷,让人陶醉其中。
古镇文化的意义与作用1. 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古镇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作者:李嗣婷来源:《经营者》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探讨镇远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镇远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格局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一、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
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古迹。
近年来,旅游文化在镇远得到快速发展跟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密切相关。
镇远集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现已形成五大国家级旅游品牌,既:舞阳河风景名胜区、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铁溪农业旅游示范点、高过河风景区,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在镇远得到长足的发展。
自2006年镇远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的战略以来,全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优秀旅游名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划以及保护条例,为镇远文化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规划和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污水处理、古建筑修复、古城墙修复、河道改造和城区灯光等进行了精心的建设和打造,使镇远的景观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展现。
这些公益性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二、镇远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镇远的旅游文化产业逐步成为镇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
镇远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阻碍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交通建设相对滞后镇远目前的交通具有一定区域优势,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
古城镇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题目: 古城镇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指导老师:权哲男教授作者:赵超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2008级经济学二班古城镇远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赵超斌(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08级经济学系吉林延吉)摘要:镇远地处贵州省东部,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在快速开发古城旅游业的同时,也暴露出了有多不足,,旅游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文章在对镇远古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旅游资源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用国外的SWOT 分析方法,对镇远古城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镇远古城旅游业发展战略.关键词:旅游业;SWOT 分析;镇远;战略选择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位于贵州省东部,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区五县接壤交汇之处,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48%。
镇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
古城镇远,自秦昭王30年设县开始,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置县历史,其中1300多年作为府、道、专署所在地,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
现已形成了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另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挂河,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
城内舞阳河自西向东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独特的太极图古城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引言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
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14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
2015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
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旅游业的兴起给历史文化悠久和拥有丰富资源的镇远古城很大的启示。
那些原先就被当地保护得很好的文化建筑便形成了资源优势,为镇远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1986年,镇远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激活了镇远县旅游业,更引起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该县成立了旅游局,统一对当地旅游产业规划进行指导。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镇远古城作为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通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其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镇远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古城内保存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桥、古塔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机会,激发游客的兴趣和欲望。
古城内的鼓楼、神坛、壁画、龙柱等古迹也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必游之地。
同时,贵州布依族和苗族两大民族的特色文化,如服饰、饮食、民俗、音乐等也为镇远古城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特色和差异化。
其次,镇远古城旅游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政府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引导,加强了古城的保护和改造,修缮了城墙、修建了步行街、完善了配套设施、引入了旅游服务机构等,进一步提升了旅游体验和旅游品质。
政府对旅游产业的规范管理和有计划的发展也为古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镇远古城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周边地区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节日、自然景观等资源如茶叶、柚子、土特产、风景等景点,也成为了镇远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市场的拓展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镇远古城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首先,必须保护文化遗产,强化文化内涵,才能够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政府要顺应市场需求,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规范。
最后,把旅游产业同当地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制作、传统节日、自然景观等其他资源紧密结合,形成线路、带动就地脱贫的模式,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845 旅游管理论文
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
验和启示
引言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
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
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xx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
20xx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
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旅游业的兴起给历史文化悠久和拥有丰富资源的镇远古城很大的启示。
那些原先就被当地保护得很好的文化建筑便形成了资源优势,为镇远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1986年,镇远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激活了镇远县旅游业,更引起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该县成立了旅游局,统一对当地旅游产业规划进行指导。
对当地旅游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加强文化遗迹的保护,重新认识旅游产业,通过多方
努力,达成了旅游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意识,镇远的旅游产业开始产生并逐渐发展。
2 镇远旅游产业的成长期
在2005年,镇远被同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周庄、平遥等古城远远的抛在了后面,连2001年才被评为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凤凰也是后来居上。
如何在困境中重整旗鼓,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镇远当局作出了诸多的努力。
2.1 科学规划,进行战略定位
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自身的旅游资源一点也不逊色,旅游发展却如此缓慢,于是镇远县开始邀请专家、学者、策划大师对该县进行品牌包装来寻求新出口。
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对镇远的形象定位,镇远既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又有旖旎的自然风光,还有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何用一个准确的定位概括全县的旅游共性,当时的确是一个很让人费解的问题,经过重重讨论,最终在“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城镇带县”的基础上,提出“文化旅游兴县”战略。
为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大力发展镇远文化旅游产业,2006年3月,镇远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
“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以上,旅游产业占全县GDP的比重超过20%以上,到20xx年,接待游客达到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亿元。
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得到价值最大化。
2.2 加大财政投入,保护资源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是文化资源需要不断的保护与改进开发措施,财政的投入能够保障当地民俗、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科学利用。
2003年到2006年,镇远累计投入资金3704万元完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共投入景区景点建设及文物保护修复资金1200万元,实施了青龙洞、炎帝宫、四官殿、邹公祠和部分古民居的修缮工作。
2009年镇远县以古城文化旅游为核心,投入4000多万元,加大了对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和古城区及沿河风貌的整治力度,实施了河滨步道的改造、杨柳湾河滨道的绿化、府卫两城临河立面的改造以及青龙洞、古城街区河滨灯饰亮化工程,为有效地保护古城。
镇远县还提出跳出古城建新城,腾出空间修古城,实施“腾笼换鸟”,逐步将古城区的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出古城区,完整保持古城历史风貌,保护文化遗产。
2.3 改善环境,完善旅游产业链
旅游开发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也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
在此期间,镇远大力扶持和引进一批旅游产业开发企业,开发具有当地特色和纪念意义的苗侗刺绣、银饰品、陈年道菜、霉豆腐、天印贡茶、民族工艺品等旅游商品。
位于镇远县青溪的贵州青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借助青酒之名气、洞藏之特色大力开发了青酒系列旅游商品,完成青酒“洞藏”系列旅游商品的开发并投放。
通过不断完善镇远旅游产业链,镇远古城在发展过程中扩大产业范围甚至延伸形成区域旅游产业,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经济,给居民带来最直观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水平的变化。
3 旅游业的成熟期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镇远旅游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镇远当局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把握更加得心应手,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更加成熟。
3.1 加强宣传、创新宣传方式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当地在对运用当地资源和现有的环境对镇远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方面花费了极大的力气。
为加大镇远旅游宣传营销力度,镇远县引进专
业旅游营销公司百龙公司委托营销,利用其全新的理念和运作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推介镇远,不断提高镇远的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分别在贵阳、长沙等一级客源市场召开了旅游宣传促销座谈会。
还借助“报京三月三”、“端阳龙舟节”和“尚寨八月八”等节庆活动对外宣传推介镇远旅游资源。
镇远县利用水上资源优势在城区内把旅游和龙舟竞技相结合,如今龙舟挑战赛已成为镇远古城的特色旅游活动,不仅增加了游客之间的互动,游客还能充分感受镇远的龙舟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
通过拍摄旅游形象宣传片以及微电影《我在镇远等你》、《心居何处?自在镇远》,“旅游信使”镇远走秀、新媒体推介历史名城这些宣传方式,在旅游卫视、优酷、搜狐等媒体上播出,加强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的合作,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发展新模式,启动镇远旅游六大要素网上预订、支付等网络平台建设,提升镇远旅游宣传力度和旅游市场吸引力。
3.2 升级景区,改善旅游质量
近年,镇远当地先后完成古城区道路改造、羊尚旅游公路改造等项目,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升级高过河景区、启动实施石屏山旅游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引进高端旅游企业,打造镇远古城精品旅游集散
中心。
20xx年11月,镇远获批为国家4A级景区。
还有“加强旅游市场运营监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的指导方针。
制定《镇远县旅行社管理办法》,督促落实国家旅行社接团合同范本;结合“整脏治乱”、“旅游市场检查周”等专项行动,定期开展旅游市场巡查、旅游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三黑”、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旅游市场的有序运行。
随着每年游客数量的增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已跟现在的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有利于镇远古城发展的意见或看法会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4 启示与思考
镇远县能够在近二十年来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旅游产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而镇远古城旅游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相关主体对本身的资源运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镇远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然成为了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典范,同时许多相关的发展方式方法也可成为其他类似发展中的古城作为参考。
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区域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人文素养、居民文化等等都会影响到旅游者的相关体验。
旅游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需要一种可持续、可循环的模式方可长久,然而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矛盾也需要引起其他古城的重视。
只有促进资
源与经济产生良性互动,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完善文化保护措施,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统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