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简述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答:细胞生物学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1665 -1830年,细胞发现,显微生物学。

1830-1930年,细胞学说,Cytology诞生。

1930-1970年,电镜技术应用,Cytology发展为cell biology。1970年~,分子细胞生物学时代。

细胞生物学论文

细胞生物学概述 摘要: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斯。诺。美。A11-走在生物医学的最前沿)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英文摘要:Cell biology is to cel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sub microscopic level, cells, molecular level (,. Connaught. Beauty. A11- in the forefront of biomedical) from the dynamic point of vie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ells, cell and organelle of the life history and various life activities of the discipline. Cell biology is one of the frontier branch of modern life science, mainly is the basic rule to study cell from different hierarchy of life activities of cells. From the life structure and 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is located between c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their mutual connection, mutual penetration. 关键字:细胞学说显微技术遗传物质 前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在我国基础学科发展规划中,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主体: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结构、功能及生活史的一门科学。现代细胞生物学从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一、细胞生物学简史 从研究内容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显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i从时间纵轴来看细胞生物学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阶段:

细胞生物学未来情况

浅谈细胞生物学未来情况 11生科111003015 康明辉 摘要: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提出“一切生物学关键问题必须在细胞中找寻”。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核心可归结为遗传和发育问题。遗传是在发育中实现的,而发育又要以遗传为基础。当前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用分子生物学及物理、化学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和发育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死亡和癌变的原因等基本生物问题,并为把遗传工程技术应用到高等生物,改变其遗传性提供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很大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关键词:细胞遗传生物学发育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核心可归结为遗传和发育问题。遗传是在发育中实现的,而发育又要以遗传为基础。当前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发展趋势是用分子生物学及物理、化学方法,深入研究真核细胞基因组的结构及其表达的调节和控制,以期从根本上揭示遗传和发育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死亡和癌变的原

因等基本生物问题,并为把遗传工程技术应用到高等生物,改变其遗传性提供理论依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取得很大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细胞结构和功能调控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目前对细胞研究在方法学上的特点是高度综合性,使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对新的结构成分、信号或调节因子的基因分离、克隆和测序,经改造和重组后,将基因(或蛋白质产物)导入细胞内,再用细胞生物学方法,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等,研究这些基因表达情况或蛋白质在活细胞或离体系统内的作用。分子遗传学方法和细胞生物学的形态定位方法紧密结合,已成为当代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学上的特点。另一方面,用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如重组技术、、同源重组和转基因动植物等,对高等生物发育的研究也取得出乎意料的惊人进展。对高等动物发育过程,从卵子发生、成熟、模式形成和形态发生等方面,在基因水平的研究正全面展开并取得巨大进展。自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出乎意料的迅速进展。2000年6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发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可称之为“人类基因草图”,这个草图实际上涵盖了人类基因组97%以上的信息。从“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天书”是怎样写的和用什么符号写的。2001年2月,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发布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基本信息”,这说明人类现在不仅知道这部“天书”是用什么

中国美容化妆的历史和变迁

中国美容化妆的历史和变迁 彭真14级营销一班25号 摘要:中国美容化妆的基础是来自中国人民对于中草药行业的不断追求,在坚船利炮下成长的新中国逐渐接受了来自国外的新型化工原料为主的化妆品,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内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逐渐成长为中国支柱型产业。 关键词:中医药美容中国化妆品历史 引言:人们对美的追求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洪荒时代。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山顶洞人”就已经戴上了用磨制过的动物牙齿串成的项链,并且用赤铁矿来粉饰自己。从先秦、汉唐,直到宋元明清,中国古代先民们留下了不少女性美容化妆的文献和遗存,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容文化[1]。 1.中国古代以中草药为基础的美容化妆发展史 1.1天然植物作为化妆品的历史简介 天然植物作为化妆品的应用,在中国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高度发展的中医药治病和护肤保健的历史,到了汉代中药美容化妆品的制作和使用已经比较普遍。 1.2中药化妆品的本草考证 中药化妆品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献上积累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对中药化妆品有所记载的著作,其中有苟草等几种美容中药的记载。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20多种具有美容功效的药物,并均列为上、中品。该专著对这些中药在美容方面的作用也叙述得较为详尽。 隋朝时期,《妆台方》作为第一部中药化妆品的专著出现了。在

唐朝,中药化妆品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的推广。由汉代华佗撰、唐代孙思邈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将中药化妆品的研究与记载带入了高潮。同是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仅是悦泽、白嫩皮肤和去皱纹的处方就有近20个,药用品种有120多种。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中有关中药化妆品的内容更加丰富,其中还有中医美容方面的论述。在宋元时期,《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御药院方》等医学著作中也都有中药化妆品的记录。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归纳了历代本草中用于美容的中药共168味,并在每味药下说明了详细的主治和炮制、使用方法。《本草纲目》可以说是历代本草中收载中药化妆品最多最详细的一部典藉[2]。 2.抗战期间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化妆品 2.1抗战时期崛起的广生行产业 双妹是从上海滩冲出国门的,但她的创始者却是广东南海人冯福田。冯福田年轻时在香港一家药品经营行打工,得到英籍药剂师的指点,学会了英文和配药知识。1898年创立广生行。1 903年在上海设立发行所,生产双妹系列花露水、生发油、雪花膏和爽身粉等化妆品。1930年,在上海的唐山路设广生行有限公司沪厂,第一代经理为林炜南。像那时的民族实业家一样,冯福田相当重视给自家商品做广告。有意思的是最初双妹广告上的模特却是男扮女装的。据说原因是林炜南策划广告牌后,发现找不到女模特。应该说这一说法比较可信.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在19世纪上半叶,上嗨滩的广告满布干姿百态的女明星。但都发生于19世纪20年代末以后。此前的广告上确实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的发展历史简介 中医护理同中医学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有了疾病,就有了医和护,医护是同源的。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七个时期。 萌芽时期约距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生活和生存,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积累了不少护理知识。如从西安半坡村发掘的带有门户通道房屋的遗址,说明上古人已懂得筑房可避狂风暴雨和野兽的袭击。用兽皮和树皮作衣可避寒防邪等护理。氏族公社后,随着部落间斗争,当受伤后采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裹伤口的外用护理法。定居下来后,通过对动、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认识到更多的动、植物和药物,并用于病人,《史记》中记载有神农氏尝百草的例证。 护理学基本形成时期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护理学也得到相应发展。如河南安阳殷王墓中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记载的“沐”字,很像人在盆中用水洗澡,说明当时人们已有定期沐浴的卫生习惯。周代,人们已懂得凿井和饮食护理。如《左传》记载:“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和“土薄水浅……其恶易觏”的论述,说明当时已知水土等居住条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等活动。 春秋时期,人们已了解四时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如《周礼》记载四季发病:“春时有病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咳上气”说明四季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气候失常导致疾病的流行。它提示人们要做好气象、起居等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从《周记?天官》中有:“凡民之疾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医师。”说明当时已开始分科治疗和护理,并已建立了治疗、书写死亡报告等医疗文件的记录制度。这一时期护理学基本形成的另一标志,是护理和治疗病人不再求助于巫术占卜,而是通过客观检查和观察来判断疾病的吉凶。如《周记》记载以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个音阶)、五声(呼、笑、歌、哭、呻)和五色(青、紫、蓝、白、黑)来判断疾病的吉凶。这是运用中医五音、五声和五色配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学说,通过声音和面色观察来推测五脏病变和吉凶。同时随着文化的发展,针药知识也得到发展,从而扩大了给药的途径和方法。 理论体系确立时期战国时期,七国争雄,新兴封建制度建立,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最早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学成就和护理经验,运用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的理论基础。《黄帝内经》中有关护理的内容十分丰富,它不但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正护原则,和“热因热

细胞生物学问答题

医学细胞生物学问答题 1、以LDL为例,说明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答:1)、定义:细胞摄入的胆固醇是合成细胞膜所必需的,由于胆固醇不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成LDL复合物,才能转运到各组织中参与代谢。 2)、LDL颗粒分子结构: ①由胆固醇脂、游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组成的球形颗粒。 ②外膜:磷脂和游离的胆固醇分子。 ③核心:胆固醇分子被酯化成长的脂肪酸链。 ④配体:载脂蛋白apoB100 LDL颗粒通过apoB100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相结合。 3)、内吞过程: ①LDL与有被小窝处的LDL受体结合,有被小窝凹陷,缢缩形成有被小泡进入细胞。 ②有被小泡脱去外被网格蛋白形成无被小泡。 ③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内体膜上有H+泵,在内膜酸性环境下,LDL与受体解离,受体经转运囊泡又返回质膜被重复利用。 ④LDL被内体性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分解,释放出游离胆固醇,载脂蛋白被水解成氨基酸,被细胞利用。有被小窝→有被小泡→无被小泡→与内体融合→LDL与受体解离→LDL和载脂蛋白被利用 4)、调节: ①当细胞需要利用胆固醇时,这些细胞就制造LDL受体蛋白,并插入细胞膜上,进行受体内吞,摄入胆固醇。 ②如果细胞内游离胆固醇积累过多,细胞就会停止合成胆固醇,并且停止合成LDL受体。 5)、意义: ①胆固醇可提供细胞膜大部分的所需。 ②此过程中断,胆固醇在血液中聚集,沉降于血管壁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2、简述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关系。 答:(1)组成:脂类、蛋白质、糖类 (2)脂类主要有三种:磷脂、胆固醇、糖脂 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 胆固醇:提高脂双层膜的力学稳定性、调节脂双层膜的流动性和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糖脂:均位于膜的非胞质面单层,糖基暴露于细胞表面,可能是某些大分子的受体,与细胞识别及信号转导有关。 膜脂的功能: ①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去除膜脂,则使膜解体; ②是膜蛋白的溶剂,一些蛋白通过疏水端同膜脂作用,使蛋白镶嵌在膜上以执行特殊的功能; ③维持膜蛋白(酶)构象、表现活性提供环境,膜脂本身不参与反应; ④膜上有很多酶的活性依赖于膜脂的存在。有些膜蛋白只有在特异的磷脂头部基团存在时才有功能。(3)膜蛋白有三种:内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脂锚定蛋白 1)、内在膜蛋白:它贯穿膜脂双层,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层分子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内在蛋白不溶于水。 2)、外在膜蛋白:分布在膜的内外表面,主要在内表面,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它弱键与能够暂时与膜或内在膜蛋白结合的蛋白质,易分离。 3)、脂锚定蛋白:质膜外侧的蛋白质通过糖链连接到磷脂酰肌醇上,形成“蛋白质—糖—磷脂”复合物,或质膜胞质侧的蛋白质通过脂肪酸链共价结合在脂双层上。

中国美容化妆品发展简史

中国美容化妆品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灿烂文化,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传统中医药不但在防病治病上有卓越的疗效,而且在美容保健方面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一、萌芽时期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发明了造酒业,酒除了作为饮料与防病治病之品,同时还发现,人在饮酒后红光满面,于是当时就把酒作为使人变美的媚药。另外,考古学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出现了美容化妆的痕迹。据典籍记载,早在商周时期,甲骨文中即出现了“沐”字。《说文解字》注释说:“沐,洗面也。”在距今1000多年前,就有了“香汤沐浴”、“月粉妆梳”的描述。在殷纣时期,我国人民就开始用燕地红兰花捣汁凝成胭脂(当时叫燕友);周文王时,妇女已广泛使用锌粉擦脸。长沙出土的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春秋时所著),收录了除疣灭瘢之类的美容方。 先秦时期对美的探索更是观点各异,如孔子主张“文质彬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为美,美与善统一;孟子则提出“充实之谓美”。他们都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苟子认为“安卧而血气惰,劳勤而容貌不枯”,提出了要使容颜不枯,必须树立勤劳的健美观。由于社会的发展,美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断发展。如在秦汉时期的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共列药物365种,其中记载具有美容作用的药物就有几十种,如“冬瓜子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

饥,久服轻身耐老”;“白芷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白僵蚕能灭黑鼾,令人面色好”。此外,该书还记述生姜、葱白、大枣及芝麻等20多种食物的美容作用。上述的一些药物与食物现已被国内外药理研究证实确有美容作用。尤其是书中所提到的面脂,是当时的一种美容新剂型。 二、发展时期 秦汉时期,在许多的医书中已涉及了美容的内容,尤其是美容方药及美容方法逐渐增多,初步奠定了美容的理论基础。其标志之一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该书全面地总结了先秦时期的美容经验,从美容方法到美容理论都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如首先明确提出了经络与美容的关系,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行于面,而走空窍。”这说明了面部色泽与经络中气血有关。其次论述了脏腑功能健旺,气血津液正常,是人体美容的基础。还反复说明,人体的阴阳失调,脏腑虚损,情志刺激,生活环境、饮食宜及劳逸不当等,都可影响人体的美容。在《内经》中还论述了有损于美容的许多皮肤病,如痤、面衰、颜黑、面尘、眉堕、毛折、皮皱、唇揭及爪枯等。 值得提出的是,在汉代,涂脂抹粉已经流行。除普遍使用化妆品外,已有了“妆点”、“粉妆”及“妆饰”等化妆专用名词。擅长化妆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制作化妆品的人已经出现,使用美容化妆品已不仅仅是为了打扮,同时也是弥补生理缺陷的需要。在《华佗神医秘传》里载有美容外用复方10首,治面上黑色、粉刺及瘢痕等;剂型有粉、膏等。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成

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护理发展简史——形 成 中医护理学的初步形成阶段(战国──东汉时期)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理论作基础的,虽然我们认为护可能早于医,因为,原始人生了病,开始并没有医药,只有他的亲人照料他、看护他。后来有了医疗活动,但有关护理方面的知识均散在于各医家的著作中,没有护理专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基础 《皇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实为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和汇编。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 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基本学说有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治则学说等。同时也论述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知识。 《神农本草经》与用药护理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和《内经》一样,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大约是秦汉以来

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全书共分三卷,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本书概括地讲述了君、臣、佐、使的药物学理论,另外还有药物的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理论,对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有具体的指导意义,对临床护理观察药效和毒性反应也有指导价值。 《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 《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 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辨证施护开了先河。本书强调服药护理、饮食护理对疾病的作用,并创建一些护理技术。 华佗-医疗体育的奠基人 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的名医,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以外科著称。首创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其在古代气功导引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猿、熊、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一套保健体操,名叫“五禽戏”,使头、身、腰、四肢等各个关节都得到活动。认为“人体欲

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细胞生物学心得体会 舒斌水产301402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联系着生物科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尤其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学科联系密切.从1665年英国人胡克发现第一个植物细胞后,历经170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创立了被认为是19世纪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对细胞学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19世纪的最后25年的时间里,人们相继发现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细胞生命现象,同时还发现了染色体和多种细胞器,这段时间是细胞学的经典时期.1876年,O.Hertwig等发现了动物细胞的受精现象,于是实验细胞学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广泛应用实验手段与分析方法来研究细胞学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于是 ,大大 年代随着分子 高. 1 种类型, ,(IP3PKG 2 ,具一级 3 , ,MPF 的活性达到最高峰.CDK通过对其底物丝氨酸和苏氨酸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进行调节.细胞周期中有3个关键的控制点;G1关卡、G2关卡、中期关卡.促后期复合物(APC)介导细胞周期蛋白降解使细胞退出有丝分裂. 哺乳动物细胞受多种CDK和多种Cyclin的调控,裂殖酵母只有一种CDK和一种Cyclin,芽殖酵母有一个CDK和多种Cyclin. 另外,对生物膜流动性的机理和功能上也有进一步的了解,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跨膜运输的蛋白质种类,并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对细胞骨架体系的组成和装配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认识了分子发动机的概念.学习了核酶一节后,认识到并非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核酶的作用与蛋白酶的作用机制也有一定的差别.对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程序性细胞死亡、癌细胞的发生机理及控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浅谈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岳增海 著名科学家E.B.Wilson早在1952年就说过,“一切生命的关键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悠悠300余年,关于细胞的研究硕果累累;近50年来更进入了分子水平,老树又绽新花。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或将要走进我们的生活:植物细胞在培养瓶中悄然长成幼苗;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诞生了克隆动物;不同生物细胞间DNA的转移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及其产品;病危的生命期盼着干细胞移植的救助…… 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开启了细胞的世界,至此拉开了对细胞探索的序幕。谈起细胞生物学,不得不提的是建立于19世纪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建立可谓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细胞学说》的两位建立者——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经过长时间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分别从结构、功能和分裂三个方面对细胞进行了探究,并从中提炼出了三个要点,构成了《细胞学说》的主体。《细胞学说》的建立,不仅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基础,更为后人对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仅限从显微镜下的观察对于细胞的研究远远不够,在细胞学说创立的100年间,人们对细胞的研究基本停留在简单观察和形态描述的水平,细胞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多多少少还像一团胶状物,里面杂乱地散布着一些含混不清的东西。此时出现了一名科学家——美国的细胞生物学科学家克劳德,他决心把细胞内部的组分分离开,探索细胞内组分的结构和功能。当时分离细胞器所遇到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许多人对他冷嘲热讽,认为把好好的细胞弄碎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克劳德坚信,要深入了解细胞的秘密,就必须将细胞内的组分分离出来。经过艰苦的努力,他终于摸索出采用不同的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这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转速离心法”。 如果说《细胞学说》是通往细胞生物学的一扇门,那么我认为克劳德的“转速离心法”便是这扇门的钥匙。这种方法的发现,使人类对细胞内部的进一步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分子生物学概念、方法与技术的引入,细胞生物学在近三十年取得了重大突破性的进展,随着对细胞内更深入的探究,人类发现了细胞中一个新的世界。细胞中每个组分如此精巧,一个个小小的细胞器,在细胞中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霍中和院士在《细胞生物学》中写到:“我确信哪怕最简单的一个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只能电脑更精巧。”人类也曾经试图组装出一个细胞。1990年,科学家发现人体生殖道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1995年,美国科学见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对这种支原体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它仅有480个基因。如果在480个基因中辨认出对细胞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基因”,那么就有希望人工合成这些基因——一段不很长的DNA分子。

中国化妆品的演化简史

中国化妆品的演化简史 根据2007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化妆品是指以涂抹、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的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趾甲、唇齿等,以达到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保持良好状态为目的的化学工业品或精细化工产品(注:此段摘录于百度百科)。 最初期: 化妆品的存在最初是为了弥补女人的不足,早在新石器中期,随着酿酒的出现,女性服用后面色潮红,宛如桃色,光彩照人,那时便成为最早的能够让人变美的“药物”。 到了公元前11世纪的商朝前期,就有“烧铅作粉”的涂面美容方法,因为铅粉有着较强的吸附性能,而且美白效果很好,不容易编制,也就成为了当时上层富有家小姐的主要化妆方式。然而铅粉里面含铅量太高了,长期使用可导致慢性中毒,造成永久性伤害,所以当时的女人简直是用生命在化妆。 改善期: 后来的民间女子则更多的使用米粉,就是把米粒碾碎然后加入香料,经济实惠还稍微有些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用水银制作的“水银腻”,用粉扑沾染然后涂抹在脸上,粉扑一般使用丝绸等质地较软布料制作的。有了粉自然会有胭脂,古代也称为口脂、唇脂,商朝的时候人们就用原料是“红蓝”的一种花朵,制作成膏体状或者混合成粉类,可以用来涂嘴唇,也可以用水花开涂在脸上当腮红。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提到:“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其中的黛指的就是画眉,“黛”是一种青色的矿物,把它放在石砚上磨成粉状,然后加水调和就可以画了。在古代描眉一直被称用来描绘丈夫对妻子的怜爱之情,不过这些也是不合格的产品。 高潮期: 说到这个我们不得不感谢神医李时珍大神了,在明代时期“东方医学巨典”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就记载了270多种美容药物,其中涉及了增白驻颜、祛痘抗皱、滋润皮肤、防止脱发等各个美容领域,简直是妇女之友呀。后来另一位外科巨匠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则总结了以粉刺、雀斑、痤疮、酒渣鼻、狐臭等病理,并详细介绍了药物的组成和制作,这些成果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药理加功效实实在在的打动了当时富家千金,也开始博得大官之家的一桶又一桶金银,引领一时风潮,后来广泛效仿,加之生产了的增大,市场的调节,副作用低、功效齐全的化妆品便正正式式的进入的百姓之家(雅懿琪:精彩为百姓!)。兴盛期: 为了满足更多人特殊肌肤的要求,护肤品中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越来越多,所以,导致很多护肤产品实属天然实际并不一定天然。很多使用天然成分,矿物成分的由于产品的成分较多,给肌肤造成了没必要的损伤,甚至过敏,使得各种监督部门的加入,各种条款各种责罚,这个给化妆品行业敲响了警钟,追寻零负担即将成为现阶段护肤发展史中最实质性的变革。零负担产品开始诞生!一批零负担产品,将主导减少没必要的化学成分,增加纯净护肤成分为主题,给用过频繁化妆品的女性朋友带了全新的变革,“零负担”产品的主要特点在于,产品激烈减少了很多无用成分,护肤成分,例如玻尿酸、胶原蛋白等均为活性使用,直接肌肤吸收,产品性能极其温和,哪怕再脆弱的肌肤只要使用妥当,一般也没有问题,因此,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化妆不破坏皮肤(玻尿酸产品我们也有售哦,嘻嘻)。 而现在随着销售的主流终端渠道的改变。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以网购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销售风起云涌,网购化妆品的数量也在呈快速发展的趋势,改变和更新着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70后、80后尤其是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以后,网购的速度还会

细胞生物学

张学文简历 张学文,男,理学博士,196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现任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 学历及工作简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毕业获学 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湖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分子遗传学研究 方向,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1991年4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4月—199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任助教、讲师; 1995年9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生化与分子生 物学方向。1999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生物技术系副教授。 1997年7月—1998年8月: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植 物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9月—2003年7月:挪威王国卑尔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 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8月获教授任职资格。为湖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领衔导师。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 博士生“基因工程专题” 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工程原理”、“生物技术概论”。 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

近五年研究工作简介: 1998—2000,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2000—2003,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中试研究”。2000—2002,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分离克隆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cDNA”。2001—200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因项目“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的研究”。2002—2005,主持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基金项目“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突变研究”2003—2005,主持湖南省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发酵生产α-半乳糖苷酶”。近五年主要论文著作目录 1.张学文,罗慧敏拟南芥homeobox基因A21的研究.《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 发展》1999.1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交流. 2.张学文,罗泽民拟南芥同源转换盒基因A21反义RNA基因重组体构建及转化.湖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1,27(1):79-83. 3.张学文 ArabidopsishomeoboxgeneA21isactiveindividingcells.10th InternationalCongres sonGenes,GeneFamiliesandIsozyme.1999.10Beijing. 4.张学文生物技术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年会优秀论文 奖,2001.9.长沙. 5.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23-528. 6.唐香山,张学文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2004,4. 7.唐香山,张学文,章怀云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生物工程杂志.2004,4. 8.唐香山,张学文酵母表达载体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2004,6. 9.陈开健,章怀云,张学文等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2.28(2):149-151.

细胞生物学问答题

注:此乃初稿,还是有蛮多错误的..不想电脑上修改了,太麻烦。仅供简单参考。 细胞生物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试述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1)主要研究内容:①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 ②生物膜与细胞器 ③细胞骨架体系 ④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⑤细胞分化及其调控 ⑥细胞衰老与凋亡 ⑦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⑧细胞工程 (2)研究热点:细胞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衰老 2.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 1838—18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①细胞都是有机体,一切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④生物的疾病是由细胞的机能丧失造成的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1.例举几种特殊的光学显微镜技术,哪些可以用于观察研究活细胞?# 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可以)、荧光显微镜技术(可以)、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技术(可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可以)、暗视野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可以)、紫外光显微镜 2.细胞组分的分离与分析有哪些基本的实验技术?# (1)分离方法:差速离心、密度梯度离心、速度沉降、等密度沉降,利用流式细胞仪(2)分析方法:定性:组织化学、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免疫电镜技术 定量:分光光度计发、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

第四章细胞质膜 1简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①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 ②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 ③蛋白质或嵌在双脂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双脂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 2.叙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①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②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 ③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 ④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⑤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⑥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3.叙述检验细胞膜流动性的几种技术。# ①细胞融合技术:不同生物的表面抗原不同,利用不同抗体进行不同颜色荧光标记-细胞融合-荧光逐渐均匀分布于融合的细胞表面 ②光脱色恢复技术:荧光标记膜蛋白或膜脂-激光照射-荧光淬灭变暗-亮度逐渐增加恢复 ③成斑或成帽现象:荧光抗体标记细胞-分布均匀-抗体诱导蛋白聚集-成簇(成斑现象)或聚集到细胞一端(成帽现象)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1.比较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与其生物学意义。 (1)特点: 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载体介导的协助扩散,运输方向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顺浓度梯度。运输的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耗能。 主动运输是由载体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2)生物学意义: 被动运输在不需要能量的情况下,借助浓度梯度,保证了物质的运输。 主动运输可以产生并维持膜两侧不同物质的特定的浓度,对某些带电荷的离子来说,就形成了膜两侧的电位差,在神经、肌肉等可兴奋的细胞中,主动运输是化学信号和电信号引起的兴奋传递的重要方式。 主动运输还能通过胞吞和胞吐的作用完成大分子的运输。 2.说明Na+-K+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生物学意义。 (1)工作原理: ①在膜内侧,3个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自身被磷酸化。 ②酶自身构象发生改变,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 ③向细胞外释放3个Na+并泵进2个K+,K+使酶去磷酸化 ④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 ⑤向胞内释放K+ ,并重新与Na+ 结合。 每次循环小号1个A TP,输出3个Na+,输入2个K+ 。 (2)生理学意义:①维持低Na+高K+的细胞内环境;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地点:六楼会议室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完美版)笔记

细胞生物学教案 .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 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教学重点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一节细胞生物学研究内容与现状 一、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 1.细胞学(Cytology):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运用近代物理学和化学的技术成就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 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及基因表达基因表达与调控是目前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相结合的最活跃领域。 2.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膜及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问题(“膜学”)。 3. 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胞质骨架、核骨架的装配调节问题和对细胞行使多种功能的重要.性。 4. 细胞增殖及调控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机理是研究癌变发生和逆转的重要途径(“再教育细胞”)。 5. 细胞分化及调控一个受精卵如何发育为完整个体的问题。(细胞全能性) 6 .细胞衰老、凋亡及寿命问题。 7.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 8. 细胞工程改造利用细胞的技术。生物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技术之一,而细胞工程又是生物技术的一大领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培育新品种,单克隆抗体等),所谓21世纪是生物学时代,将主要体现在细胞工程方面。 三、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 1. 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 2. 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 3 .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 4 .细胞结构体系的装配。 第二节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细胞生物学研究简史1.细胞学创立时期 19世纪以及更前的时期(1665—1875),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生物科学时期; 2. 细胞学经典时期20世纪前半世纪(1875—1900),主要是实验细胞学时期; 3. 实验细胞学时期(1900—1953); 4. 分子细胞学时期(1953至今)。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和分子水平的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的规律的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的发现与细胞学说的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的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的结构特点。 1). 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 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5.简述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的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 轴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的主链由位于外侧的间隔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双螺旋螺距为。 6.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以独特的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的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的顺序决定,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的折叠方式a-螺旋和β-片层。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和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的四级结构。 7.生物膜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的尾部的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的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的脂肪链尾。 9.膜蛋白的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的主要特性是什么?膜脂和膜蛋白的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的主要特性: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和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和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的长短,脂肪酸链短的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的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的流动性起稳定质膜的作用,在相 变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的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细胞生物学重点总结题库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1.主动运输:借助于镶嵌在细胞膜上专一性很强的载体蛋白,通过消耗细胞代谢的能量,将物质从低浓 度向高浓度的运输方式 2.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代谢能,而将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经细胞膜转运到浓度低的一侧 3.常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中解旋的细纤维丝,结构疏松,用碱性染料染色时不易着色,在电镜下呈浅 亮区 4.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边缘结构紧密,呈凝聚状态、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很深的团块状结构,常包装 成20-30nm的纤维丝,多分布于核的边缘,也有一部分与核仁结合,参与构成核仁染色质 5.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内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质分子, 但其自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6.膜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至细胞质或核内,调节靶细胞 功能的过程 7.呼吸链:指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及释放电子或质子的脂蛋白复合体,他们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形成相互 关联、有序排列的功能结构体系,并偶联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反应,称之为呼吸链或者电子传递链 8.内膜系统: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膜相结构的总称。是真核细胞特 有的膜性结构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氢酶体、核膜和分泌泡等 9.细胞决定:在细胞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确定了细胞的发展方向,这时细 胞内已经发生了改变,确定了未来的发育命运。这种现象称作细胞决定 10.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亦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11.干细胞:指具有无限或较长期的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产生至少一种“专业”细胞的原始细胞 12.核骨架:指间期细胞核出去各种有形成分后剩余的由纤维状蛋白质构成的精密网状体。为细胞内组份 提供了一个结构支架。 简答题 1.是以多级螺旋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 答:首先,一个组蛋白核心和200bp左右的DNA构成了一个核小体。核小体结构为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其次,在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核小体结构螺旋缠绕,窄的一面向外,6个核小体绕成一个螺旋,形成螺线管 然后,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为第三结构 最后,超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盘绕和折叠,形成染色单体,即染色体第四结构 2.是以放射环结构模型为例,阐明染色质从一级结构到四级结构的组装。 答:①非组蛋白构成的染色体骨架和有骨架伸出的无数的DNA侧环 ②30nm的染色线折叠成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 ③由螺旋管形成DNA复制环,每18个复制环呈放射状平面排列,结合在核机制上形成微带。微带是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单位,大约106个微带沿纵轴构建成子染色体 3.简述并作图表示G蛋白受体介导的磷脂酰基醇信号通路 答:细胞外信号分子→G蛋白受体→GPRr(G蛋白)→ ╱IP3→胞内钙离子↑→钙离子结合蛋白→细胞反应 ╲DG→激活PKC→蛋白磷酸化∕促进钠离子∕氢离子交换使细胞内PH↑→促进细胞增值和分化 4.以cAMP信号途径(糖原分解)为例,阐述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答:当糖原与细胞膜上的糖原受体C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激活GS。通过GS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CG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