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教案新部编本.doc
《菊花》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能力
03
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能否在课程学习中提出新的观点
和想法。
0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
1 2
课件内容设计
结合《菊花》的主题,制作包含菊花图片、生长 过程动画、相关诗词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以丰 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
互动环节设置
在课件中设置互动环节,如知识问答、拖放匹配 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菊 花栽培、育种、繁殖等实 践操作的能力,以及鉴赏 和应用菊花的能力。
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 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园艺事 业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应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能够全面 反映菊花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同时,教材应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阐述菊花生长过程中的浇水、施肥 、修剪等日常管理措施,以及不同 季节的养护要点。
病虫害防治措施分享
常见病害
介绍菊花常见的病害,如黑斑病 、白粉病等,以及病害的症状识
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虫害
讲解危害菊花的常见虫害,如蚜 虫、红蜘蛛等,以及虫害的识别
与防治策略。
综合防治
分享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措施,如 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定期清
社会学与菊花
探讨菊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意义,如菊花在节庆、礼仪、民俗 等方面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
关注行业动态,更新教材内容
花卉产业现状与趋势
介绍国内外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让学生了解花卉产业的挑战和机遇。
新品种与新技术
爱国情怀:幼儿园小班国家公祭日《菊花》教案

爱国情怀:幼儿园小班国家公祭日《菊花》教案在日益强调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文化自信,成为全社会、全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是培养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基础,在幼儿园阶段就应该启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引导幼儿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篇幼儿园小班国家公祭日《菊花》教案,该教案在幼儿园内开展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该教案依托于国家公祭日这一教育资源,将《菊花》这篇名篇融合其中,旨在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教育幼儿尊重历史、热爱祖国、珍爱和平,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教案,使幼儿:1.了解国家公祭日的由来、意义。
2.了解《菊花》的故事情节,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让幼儿明白菊花有多么珍贵,引起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及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5.能够初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心声。
二、教学内容1.国家公祭日的由来和意义。
2.《菊花》故事情节及其文化内涵。
3.菊花珍贵的原因,并引起幼儿对生命的尊重及环保意识。
4.爱国情感与文化自信的培养。
5.参与国旗下的课堂活动。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听、说、写三结合的活动方式。
3.教材讲授与活动结合的方式。
4.角色扮演与活动结合的方式。
5.小组探究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教师先给幼儿介绍今天的学习主题是《菊花》的故事,引导幼儿静静听故事,体味故事中的思想。
2.故事呈现在讲述故事时,教师要尽量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在故事中,管仲那两次送菊花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幼儿回答:“爱国、尊重生命、环保。
”3.故事探究在幼儿们理解了故事中的含义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让幼儿更加深入体会主人公们的思想。
如何表现爱国、尊重与环保的主题,如何重点表达主题内容,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组织幼儿表演时注意的问题。
4.参观校园美景通过参观校园内的露珠、花鸟、蝴蝶等,故师引导幼儿们发现身边的美,同时引导幼儿分享攒下的珍珠和花瓣;从中感受生命之美,体味生命的可贵,养成珍爱生命的好习惯。
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说出菊花。
2.能够懂得爱护花卉,了解花的生命活动。
3.能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激发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4.能够通过绘画创意,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菊花的品种和特点。
2.花卉的生命周期,花朵的寿命。
3.艺术绘画:如何画出美丽的菊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引入主题:老师手持一束菊花,向孩子们展示,引导学生感受花朵的美丽。
引导学生认识这个花的名称——菊花。
2.通过交互,观察、探究不同种类的菊花,多角度感受它们的美丽。
3.引导师生一起合唱《菊花台》。
2. 主体环节1.生命的过程•树木生长并长成树,花的种子种植并成长为花,花朵绽放变成果实,慢慢的熟成。
2.菊花的特点•显示多种丰富的颜色:黄色、白色、红色、紫色等。
•不同的它们的特点和外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类、归纳。
•通过制作花环、巧克力、珠子和其它装饰物的形式,开发创意表现。
3.绘画创作:•引入不同的绘画形式:水彩画、素描、手工画等。
•通过简单的步骤教导学生如何画出美丽的菊花,使其想象空间更丰富。
•精选优秀艺术作品,培养学生批判性艺术欣赏能力。
3. 结束环节•小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回顾掌握的知识点。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探究花卉,为班级的小花园带来自己的力量。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引导方式的设计上,更多的以互动性、多元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探究精神,同时探索学生真正的需求,让孩子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充分的成长。
但在实践中,有少部分学生对于手工制成的花环、巧克力等偏离了本课程的主题,教师需要在课后分析原因,重新思考教学过程和环节的设计,更好地引导学生。
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丰富的花卉图片,认识并掌握菊花的形态和特征。
2.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发掘幼儿对花卉的情感,并从感情的角度对花卉进行探究和认识。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一些丰富的菊花图片和花瓣形状的卡片。
2.打印并准备好本次活动的教案和其他教学材料。
3.准备相关的物品,如粘土、颜料、画笔等。
4.班级需要保持整洁卫生,为活动做好准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1.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花卉图片,让幼儿观看,了解花朵的形态特征。
2.教师可以问幼儿自己最喜欢什么花,以及为什么喜欢这种花,让幼儿先表达出自己对花的感受。
2. 学习菊花的形态和特征1.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菊花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可以问幼儿,这种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是什么。
3.教师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去找出菊花的特征。
3. 用手做一个小菊花1.教师向幼儿展示用粘土做的小菊花的样本,指导幼儿如何用粘土制作小菊花。
2.每个幼儿都可以用自己的手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有个性的小菊花。
4. 在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菊花1.教师可以放一首莫扎特的音乐,让幼儿聆听音乐,用画笔自由画出自己心中的菊花。
2.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讲解自己创作的灵感和表达。
5. 团队合作——用菊花花瓣拼图1.教师准备了一个由菊花花瓣组成的拼图,让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拼图。
2.在完成拼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拼图,体会不同的视觉感受。
6. 小结1.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幼儿进行小结和总结。
2.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达对菊花的喜爱之情,并引导幼儿献上自己的祝福。
四、教学方式1.通过图片观察、言语说故事、自由画画、合作拼图等方式,让幼儿全面地了解菊花。
2.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菊花诗歌幼儿园教案

菊花诗歌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的代表性植物,学会欣赏菊花的美丽。
2.让幼儿通过音乐、诗歌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祝福。
3.培养幼儿的美感、语言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菊花的特点和意义。
2.欣赏菊花的美丽,培养欣赏美的意识。
3.学习菊花相关的儿歌、诗歌及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引导幼儿回忆秋天,询问幼儿们最喜欢的秋天的景象是什么。
•相关的秋天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进入课题。
2. 欣赏菊花(15分钟)•打印菊花图片供幼儿们鉴赏。
•讲解菊花的特点和意义,帮助幼儿认识和欣赏菊花的美丽。
3. 学习儿歌(25分钟)•听老师唱儿歌《菊花》,学习歌词和旋律。
•逐句教唱,巩固儿歌内容。
•分小组进行合唱,带领幼儿们跟着节奏唱。
4. 学习诗歌(30分钟)•讲解诗歌《菊花》的背景及含义。
•逐句学习诗歌,帮助幼儿理解意思。
•分组朗读诗歌,表达自己对菊花的祝福和喜爱。
5. 手工制作(30分钟)•发放工具和材料并教授如何制作菊花,提供简易模板帮助幼儿制作。
•带领幼儿进行制作,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收集制作完成的作品并放在展板上,欣赏和分享。
6. 结束环节(10分钟)•让幼儿回忆学习到的内容,帮助幼儿们梳理思路。
•鼓励幼儿进行总结发言,帮助幼儿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反思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性植物,富有生命力,色彩鲜艳,营养丰富,被誉为“秋之花”。
本节课通过欣赏菊花的美丽、学习相关的儿歌、诗歌和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菊花的特点和意义,培养幼儿的美感、语言和表达能力。
整个课程有适当的导入环节、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体验性强的手工制作活动和总结性的结束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 5 古诗三首 菊花》公开课课件_15

理解 诗意
第三重境界
学习目标3:
我能朗读古诗,想象画面, 体会感情。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
百 菊 争 艳 图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饮酒》
sÙ
预习分享
陶渊明 田园诗人
预习分享
菊花,花中 四君子之一
第一重境界
学习目标一
我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
第二重境界
学习目标二
我能理解诗意,读懂古诗。
结合注释、插图 查找背景资料 联系上下诗句 结合生活实际
5 古诗三首
菊花
读 诗 猜句 一 猜
更一 觅年 姚春 黄色 魏摧 紫残 看尽 。,
开今 能日 向见 日花 ,落 花, 落明 委日 苍见 苔花 。开
。 花
映衔 雪霜 拟当 寒路 开发 。,
随宁 黄可 叶抱 舞香 秋枝 风头 。老
,
菊 花 【唐】元稹
预习分享
元稹,河南洛 阳人,倡导新乐 府运动,和白居 易并称“元白”。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qíng
---白居易《咏菊》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再见
三年级语文下册《菊花》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菊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菊花的外观特点和生长性。
2. 掌握描述菊花的词语和句子。
3. 学会欣赏和评价菊花的美。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菊花》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导入活动:用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对菊花的兴趣,并导入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2. 研究词语:教授和讲解与菊花相关的词语,如“黄花”、“白花”、“花蕾”等。
3. 阅读和理解: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菊花》,并进行问题解答和讨论,加深对菊花的了解。
4. 写作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菊花的美,提高写作能力。
5. 欣赏和评价:进行菊花的欣赏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和评价菊花的美。
教学步骤1. 导入:使用菊花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研究的积极性。
2. 词语研究:通过图片和示范,教授与菊花相关的词语,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
3.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菊花》,解答问题,加深对菊花的认知。
4. 写作练:以《菊花》为题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描写菊花美的短文。
5. 欣赏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菊花的欣赏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感受和评价菊花的美。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检查学生在词语研究和写作练中的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评估学生在欣赏活动中的表现和对菊花美的理解。
教学资源1. 菊花的图片和实物。
2. 课本《菊花》。
3. 相关词语的图片或卡片。
展示和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阅读《菊花》课文,学习了与菊花相关的词语,并进行了写作和欣赏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更加了解了菊花的外观特点和生长习性,提高了对菊花美的感受和评价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和欣赏自然界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 5 古诗三首 菊花》公开课课件_2

菊花
我爱花,尤其喜欢菊花。 春姑娘悄悄地离开了人间,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它让枫 树叶子变红了,让菊花绽开了灿烂的笑脸。 我家门前就有一坛菊花,每当我从学校回来,菊花那沁人肺腑的花香 便深深地吸引我,那浓郁的花香真令人陶醉啊! 菊花有深红的也有金黄的,花瓣儿围着那粉黄粉黄的花蕊,十分迷人。 中间那些红菊挨挨挤挤,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相互簇拥,好象是拥在一 起说悄悄话呢!周围的那些黄菊,仿佛为整坛菊花穿上了黄裙。远远看去, 像众星拱月,像孔雀开屏,又像红色的玛瑙洒在碧玉盘中,还像一个红色 的大圆盘边上镶着一条美丽的金黄色的花边,可真好看。红色的菊花娇小 玲珑,花瓣重重叠叠,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金黄的菊花一片片狭长的 花瓣一顺儿往里弯,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炫耀自己的美丽。 在阳光下,菊花光彩夺目,像小星星似的,一闪一闪的。蜜蜂也来凑 热闹了,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跳舞,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的花仙子,它 们一起欢乐的舞蹈,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一阵风吹来,花儿翩然起舞, 像一个个小铃铛,这时,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菊花欢乐的演奏声。 啊,好一株郁郁葱葱的菊花,它把自己的芳香和美丽献给了人们,给 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气息。
参观
欣赏
习作
返回主页
绿牡丹
凤凰振羽
红赤星
红衣锦绣
金龙腾云
二 乔
墨荷花
天女的美
文 君 听 琴
金背大红
《菊花》
唐.元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冷傲高洁、早植晚发、傲霜怒放、凌寒 不凋菊,花和冷梅傲高兰洁竹、一早植起晚被发人、傲们霜誉为四君子。
怒放、凌寒不凋,和梅兰竹一起 被人们誉为四君子。
初中学生菊花教案

初中学生菊花教案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菊花的美丽和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诗歌主题。
2. 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菊花图片,让学生欣赏菊花的美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菊花的认识。
2. 导入新课:介绍秋天的花卉,引出《菊花》这首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学生自学生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表达技巧。
2.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四、教师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元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表达技巧。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2. 学生互相批改,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总结拓展(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拓展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朗读和感悟诗歌方面有所提高,但在诗歌意境的体会方面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同时,加强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于菊花的教案初中

教案:初中语文《菊花》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菊花》。
(2)理解诗歌《菊花》的主题和意境,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了解菊花的象征意义,知道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讨论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歌《菊花》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3. 菊花的象征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层意境的理解。
2. 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的阐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菊花》的课件和讲解资料。
2. 学生准备诗歌《菊花》的文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菊花的主题。
(2)简单介绍菊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环境。
(3)引导学生思考菊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诗歌朗读和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菊花》。
(2)学生跟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4)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3. 诗歌解析:(1)教师讲解诗歌《菊花》的主题和意境。
(2)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学生讨论诗中的深层含义。
4. 菊花象征意义探讨:(1)教师介绍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对菊花象征意义的理解。
(3)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菊花在现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菊花》。
2. 写一篇关于菊花的小作文,可以是描述菊花的美丽,也可以是探讨菊花的象征意义。
3. 调查菊花在现代社会中的用途,如:观赏、药用、食用等,下节课分享。
语文S(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二单元 5 古诗三首 菊花》公开课课件_1

菊花
(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1、“秋丛”是什么意思? 2、“似陶家”是什么意思? 3、“日渐斜”是什么意思?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1、“秋丛”是什么意思? (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是什么意思? 3、“日渐斜”是什么意思?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诗意:一丛丛的菊花绕着房屋开放,好像是到了陶 渊明的家。我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至 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开。
从这两句诗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诗人深爱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从诗中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诗人深爱菊花? (秋丛绕舍 、 遍绕、 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菊
( 陈毅元帅 )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 风霜其奈何?
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1、“秋丛”是什么意思? (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是什么意思?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3、“日渐斜”是什么意思?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1、“秋丛”是什么意思? (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是什么意思?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 3、“日渐斜”是什么意思? (太阳渐渐偏西。)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意:百花之中不是我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 之后,就再没有别的花可以欣赏了。
这两句诗说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从与众不同的角度 赞美菊花,表达了他特殊的爱菊之情。
教案《菊花》及反思范本五份

教案《菊花》及反思范本五份教案《菊花》及反思 1活动目的:1、知道菊花在秋天开放,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2、比较菊花的外形特征。
3、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对菊花的感受。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菊花的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6、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1、菊花的图片、菊花实物及菊花茶、小杯子若干。
2、准备幼儿分组活动的材料。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
让幼儿说说秋天什么花开,引入菊花的课题。
二、幼儿通过分组观察比较,感受菊花的美与香。
1、提供各种菊花的图片,让幼儿比较菊花的颜色、花瓣形状等外形特征。
2、提供菊花茶,让幼儿通过闻一闻、尝一尝,感受菊花的香味。
3、提供实物—菊花,让幼儿感受菊花的美。
三、集中、交流、讨论:1、请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观察的感受,说说菊花美在哪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菊花的美,并引导幼儿用好听的句子说出来。
四、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图片小结。
五、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菊花:1、插花:提供各种实物的菊花、花泥,让幼儿进行创意插花。
2、画菊花:提供油画棒、白板纸、棉签和颜料,让幼儿自由画菊花。
3、制作菊花:提供各种彩色纸、剪刀、固体胶、铅笔等,让幼儿学*制作菊花。
4、菊花粘贴画:提供各色毛线、双面胶、剪刀,让幼儿用毛线粘贴成菊花。
六、作品欣赏。
把幼儿制作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
活动反思:一次教学设计,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
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
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
初中菊花美术教案

初中菊花美术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菊花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文化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菊花作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菊花的形态特征和文化意义。
2. 运用基本美术元素创作菊花作品。
教学难点:1. 菊花的形态特征的把握。
2. 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菊花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菊花的相关图片、视频和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菊花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形态特征。
2. 学生分享对菊花的认识和感受。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菊花的形态特征,如花瓣、花蕊、叶子等。
2. 教师讲解菊花的文化意义,如象征坚贞、纯洁、高尚等。
3.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菊花作品。
三、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
2.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菊花的形态特征和文化意义。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菊花,记录下来并创作作品。
2. 学生可以参加菊花展览或者比赛,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菊花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形态特征,让学生了解菊花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美术元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部编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菊花》

生活更加完美……所以,没有谁不喜欢它。可是,你最喜欢什么花呢?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菊花。
论外表,菊花并不出众,它没有牡丹那么高贵,没有玫瑰那么亮丽,更没有
百合那娇贵的身姿。菊花只是一片片黄色的花瓣,但就这普普通通的外表,却给
我不一样寻常的感觉,论香气,它没有兰花清逸飘香,没有荷花的那股清香,也
15
• 好结尾: • 1.我们从菊花身上学到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我喜欢
菊花! • 2.我吟诵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
中”。是啊!这不正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执 著追求的情怀吗? • 3.在记忆碎片中,唯有菊花是最闪耀的;唯有它是 最坚强的;唯有它是最值得欣赏的。 • 4.菊花,我爱你绚丽的色彩和迷人的姿态,更从心 底赞叹你不畏寒冷,顽强不屈的品质! • 5.我喜欢菊花,因为“此花开尽更无花”,它为秋 天增添了一些色彩。
菊花别名
❖ 黄花、延寿客、 金蕊、金秋菊 。
❖
菊之诗
菊花色彩绚丽,品种繁多,姿态高雅,能傲霜怒放,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颂咏。
菊花 元稹【唐】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花 朱淑真【宋】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显化开。它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钻出土地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它期待的世间。
习作例文
它们都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潜滋暗长。一轮轮地升起,一次次地落下,经历了数 次日月升降,它们终于长成了亭亭玉立的花仙子,一朵朵,一位位都是那那样貌美, 生机盎然。它就是野菊花!
它温暖人心,隐逸人士。它是陶渊明的最爱。它那金黄的着色,像极了妈妈给 我织的那件毛衣,毛茸茸的,暖暖的母爱瞬间流入心田。它是花中的隐士,不贪图 名利,淡泊宝贵,初心依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也曾以菊的品质 来赞扬了陶渊明。野菊花,它是温暖的,温暖人的心;它是美丽的,点缀秋天;它 是隐逸之士,赞扬着陶渊明。它就是野菊花!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看菊花》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②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公、放、听”是后鼻音;“点”是三拼音节;“也”是整体认读音节。
③自由描红。
2、检查读课文情况。
①读课文: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②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3、再次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题和课文内容,你有哪些问题想和老师、同学一起教学媒体
小黑板、词卡、白纸、水彩笔
教 师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第一课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一)创景导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许多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热烈地欢迎客人们的到来。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它什么?
2、出示:一家出门去的画面。瞧,星期天早晨,芳芳一家也出门了,他们去干什么呢?
(2)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读好这三个词,让人感觉菊花一朵又一朵聚在一起,简直成了菊花的世界。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菊花不怕寒冷。)读好这句话。
(3)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句子带拼音。)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人们不忍离去的心情?
3、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图,介绍公园里的菊花,好吗?
揭题:在田字格里板书“看菊花”
想一想:怎样记“看”字。
(二)初读、疏通课文,感知提问
1、自由读课文。
(1)用圆圈把生字圈起来,借助拼音认真读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情况(出示生字、词)
gōng kāi fàng bù xǔ
公 开 放 不 许
diǎn yě tīng
点 也 听
2、认读词语: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菊花》教案
课型:绘画课
课时:1课时
执教者:庞守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能抓住菊花的特征与色彩,较准确地描绘秋天的菊花。
2、学习绘画的形式描绘菊花,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一些菊花文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菊花的特征,画出菊花的全貌,提高学生绘画的技能和技巧。
难点:掌握线描的准确性和用色的技巧。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我姓庞,是马集镇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有些学生看见我这样胖,都叫我胖老师,不知道你们愿意叫庞老师,还是胖老师。
在上课前,我想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用这只笔在这张白纸上刷一恻,看看这张白纸为变成什么?(变成了菊花)
对是菊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三课。
《菊花》(板书解题:菊花)
三、讲授新课
1、启发谈话
我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十分久远,这从西周《礼记·月令》中“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句便可得知。
栽菊早,经过了几千年的栽培和自然的进化,菊花的舌状花千姿百态,花色丰富多彩,特别是培育出如:绿牡丹、绿云、墨荷、风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异彩纷呈一些名花,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体会菊花的神韵风采。
(课件出示)
看了这么漂亮的菊花,我想大家心里都有很多的感想想说。
下面我请大家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说)
由于菊花具有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色泽艳丽、花形多变特点,曾留下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
如晋代诗人陶渊明赞美菊花:“怀以贞秀枝,卓为霜下杰。
”他辞官回归故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以菊为友,其乐陶陶。
我知道,在课前,我很多同学都已准备了有关菊花的诗歌,那我请几位同学来朗读。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百花丛中,你们知道菊花什么时候开花吗?(指名回答)
(——它是深秋时独自开放)不只是在飒飒西风起舞的
秋天,菊花才展露芳颜。
但在秋叶飘零的秋天,菊花装扮的世界却格外迷人。
它菊品既繁,名目亦多,色彩也很丰富。
下面仔细观察菊花的色彩,你都知道菊花有什么颜色。
(课件出示)(学生说出菊花的色彩:白、红、黄、紫、绿等)菊花色泽艳丽、可它的花形多变请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菊花的阿丽多姿的造型。
(课件出示)
深秋之日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为什么菊花还会开花呢?
因为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故它能在深秋独放,而正是它的这种特性,能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屈原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高贵品质;以“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表明了、永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品格。
从唐代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的两首咏菊诗中看看他是如何赞美菊花。
其一:“飒飒西风满院裁,香寒蕊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借菊花不在春天开放,嗟叹生不逢时,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抒发要干一番大事的雄心壮志。
其二:“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
阵阵香气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则充满革命的豪情,表达了他对起义军的胜利前景的自信。
你们看,一朵小小的菊花竞然使人们产生这么多的遐想,实属不易,下面,我想请一位同还上台来表演那种洁身自好、傲霜独立、品德高尚的品味来。
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
“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
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今天我们就用菊花这种傲然的精神来学画菊花吧!
2、读画
今天我们学习了菊花的型、色彩、以及菊花的神,现在,我是多么希望同学用自己手中的笔画出一幅美丽的菊花来。
大家可以用老师这种方法:先画菊花,然后用水彩添前景,前景颜色可要深一些,突出菊花的色彩的漂亮。
或者直接在黑色的卡纸画出菊花。
菊花的颜色可以艳丽一些。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课件演示学生作品)
五、小结
展示画好的作业
六、课外延伸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
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
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
也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如“嫦娥奔月”每一个名
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
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尚有一种依据色、瓣、朵综合而成“韵”而命名的,如“醉舞杨妃”,取其色粉红,瓣肥厚,极似历史故事中的杨贵妃带醉曼舞。
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画用一名字或词把它表达出来。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有良好的保健价值,如今有些菊花采摘下来可制成保健茶——菊花茶、菊花酒、菊花粥,同时现在还制作出根据菊花的特性,制作出了一些药食兼优食谱来。
随着人们对菊的热爱,把菊花装饰在日常生活中如:(课件出示)(梅花邮票、梅雕刻、梅花国画等)
今天,大家学习了《菊花》这一课,不管是从绘画技巧,还是有关菊花的文化的学习,都有一定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下课以后,再进一步了解菊花的其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