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 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1)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c联络者;B、信息角色:b传播者a监督人c发言人;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

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00054管理学原理-考点

00054管理学原理-考点
4、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的区别主要在于(风险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自然状态,非确定型决策面临的是无法预知的自然状态)
5、关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所有的政策都是称述书或理解书)
6、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的是(流程部门化)
7、为了使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达到新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进行的不脱产培训是(提升培训)
B.权变理论是建立在“复杂人”的假设上的
C.权变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之间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
D.以上都正确
8、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具有如下特点(ACD )
A.回溯分析 B.单重优化
C.非零起点 D. 双重优化
9、关于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理解正确的有( AB )
A.程序性计划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10、期望值:一个人对某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估计,即:一个人对目标估计可以实现
11、例行问题:是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
12、战略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个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计划
13、员工招聘:企业吸引应聘者并从中选拔、录用企业需要人员的过程
14、组织的部门化: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B.战术性计划是实施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C.二者是依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的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来划分的
D.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
5、组织设计的任务有(1234)
A.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B.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C.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和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D.编制职务说明书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学考试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管理的含义:管理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有效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任务:⑴实现本组织的目的和使命⑵使工作富有活力并使员工有所成就⑶关心对社会的影响,承担社会责任3.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所对应的主要任务:⑴管理的计划职能 (任务: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制定计划配置方案)⑵管理的组织职能 (任务:组织设计,人员配备,组织变革,组织发展)⑶管理的领导职能 (任务:引领和指导员工,沟通协调,解决冲突,激励下属)⑷管理的控制职能 (任务:确定控制标准,衡量业绩,差异分析,纠偏措施)4.管理的特点: (科学性和艺术性及含义)科学性:反映了管理活动普遍应遵循的准则艺术性:管理必须因地制宜,讲究方式和方法,避免机械、呆板的管理。

即管理的独创性和灵活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5.管理者的角色:⑴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⑵信息情报方面的角色⑶决策方面的角色6.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⑴概念职能⑵专业技术职能⑶人际关系职能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重要性不同:人际关系职能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重要职能。

第二章管理学的产生1.巴贝奇的管理思想①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思想。

②提出一种固定工资和利润分享的制度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⑴工作定额管理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⑶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⑷标准化管理⑸实行管理职能分工⑹例外管理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被人们称为“现代组织理论之父” 。

⑴三种组织权力的类型:①传统权力,对应的组织形式是“传统的”组织。

②神授权力,对应的是“神秘化”的组织。

③法定权力,对应的是“合理化—法律化”组织。

(★最合理的)⑵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即“官僚体制”或称为“科层体制”。

第三章管理学的发展1.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⑴霍桑实验:即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为测定各种有关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表格版修正版《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表格版修正版《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周星锐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10=10)二、案例选择题(2*10=20)三、名词解释(2*5=10)四、简答题(5*5=25)五、计算题(10*1=10)六、案例分析题(5*3=15)七、论述题(10*1=10)复习要点一、管理概述1、管理的基本职能。

(P14—-15)2、管理者的定义、分类(按地位)及其职责,什么是管理错位?(P23,P28,P30)定义:管理者是在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并对此负责的人,其区别于其他角色的显著特征是管理者拥有直接下属。

分类:高层管理者(职责: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主要侧重于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 中层管理者(职责:正确理解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高层所确定的大政方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

他们的主要管理对象是基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职责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管理错位,是指管理者在组织中没有履行其应该履行的职责,或者在工作中搞错了自己的角色,做了别人应该做的事。

高:事必躬亲,中:上传下达,低:只管贯彻落实不管最终结果。

3、管理者的职权:支配权、强制权、奖赏权.(P33——34)支配权:管理者拥有的支配权局限于管理者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

工作需要强制权: 是和威胁相联系的迫使他人服从的力量.强职权只适用于管理者要求下属履行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强制权发生作用的基础是下属的惧怕。

奖赏权:奖赏权是建立在交换原则基础之上的管理者通过提供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奖酬来换取下属的遵从。

4、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P40—41)技术技能:是指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需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的各类员工或群体的能力。

概念技能:是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能力。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1.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其必要性和目的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在计划表现形式中,规定处理问题的例行方法、步骤的是程序。

3.计划工作的起点是对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加以估计。

4.限定因素指的是妨碍目标实现的因素。

5.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德鲁克。

6.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又称为“斯隆模型”。

7.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8.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认为,极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采用的管理方法是集体参与。

9.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10.将决策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准是决策的依据。

11.主张把管理人员看成信息中心的管理学派是沟通中心学派。

12.运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销售预算。

13.传统的程序化决策技术中最普通和最为盛行的技术是惯例。

14.最能明白的显示出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只能活动的是计划。

15.人员配备的对象是全体人员。

16.新技术革命条件下组织竞争的重点是人才的竞争。

17.按企业规模划分,初级工业企业中领导人应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是技术能力。

18.美国管理学家卡茨认为,一个主管人员至少应具有的三个基本技能是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

19.主管人员约是能够了解下属的需求和愿望,并给与满足,就越能够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之能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原理属于激励原理。

20.管理的基本特征是: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管理的任务、职能(各层管理者的基本职能和工作是相同的)与层次。

21.目标管理的局限性是: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的不够;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目标难以确定;目标一般是短期的;不灵活的危险。

22.董事会的职能:受托管理;决策企业公司的目标;挑选总经理;核实计划与检查成果;批准预算;维持公司长期稳定;决定利润分配;检查计划与经营情况。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小结:
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示意图
环境因素
生产效率低下
精神革命
科学工作方法
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
标准化管理
计划与执行分开
差别工资制度
职能工长制
理论基础
目的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是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是泰勒确定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的基础;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践性:它所包含的知识都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理论系统性:各个章节所包含的内容相互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
科学性:
为什么说管理学 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真理性:它的许多原则都是经过实践中反复检验才抽象出来的 ,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真实反映,是一种科学知识。 发展性: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之中。,并在发展中不断充实、完善、修正,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去指导实践。 因此,管理学具备科学的特点,确实是一种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 艺术性:需要灵活运用知识,并且不断创新。
PART ONE
课程串讲
导 论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沿革 第三章原理 第四章方法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产 出
环境调查、决策、计划
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备、 组织力量的整合、组织变革
领导、激励、沟通
控制活动和控制方法
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
01
02
描述管理是什么?管理为什么重要?管理者都在做什么?他们如何高效的利用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区分管理的职能。 区分管理者的三个层级,理解处于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的责任 确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管理者有效扮演这些角色所需要的技能?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2、过程部门化:就是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3、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4、非正式组织:指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共同感情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名集体,并产生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但没有强制性。

5、激励: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那些有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6、管理: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7、计划: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8、组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

9、领导:名词性的“领导”即“领导者”的简称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委派职责等工作而去指挥或引导下属的人;动词性的“领导”指利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和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动过程。

10、沟通: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或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11差额计件工资制:就是指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个不同的工资率。

对那些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工作、质量高的工人,就按一个较高的工资率计算;对那些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则按一个较低的工资率计算。

12、例外原则: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做,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

13、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

14、分权: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次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15、目标管理:即企业领导提出的方针目标,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根据总目标确定一定时期的工作与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实现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考00054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一、什么是管理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起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目标的过程。

著名学者对管理的定义有:1、赫伯特·A·西蒙的“管理就是决策”。

2、小詹姆斯·H·唐纳德利的“由一个或更多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行动。

”3、弗里门特·E·卡斯特的“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4、托尼·布洛格特的“管理就是筹划、组织和控制一个或一组人的工作。

”5、丹尼尔·A·雷恩德“给管理下一个广义而又切实可行的定义,可以把它看成是这样的一种活动,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利用人的努力和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个目标。

”6、R·M·霍德盖茨的“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7、斯蒂芬·P洛宾斯的“管理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

”8、恰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的“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地完成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9、张尚仁的“管理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控制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活动。

”10、戴金珊的“管理是管理者为使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合符已定的目标的而采用相应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管理或管理活动存在的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活动和一致的目标。

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管理是一门科学在于它本身具备系统的知识,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能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对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反复地对这些本质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管理又是一门艺术。

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重点完全归纳

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重点完全归纳

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重点完全归纳引言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管理学原理,可以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思想。

在自考中,管理学原理也是一个必考的科目,因此学生需要全面理解并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

本文将对管理学原理自考必过的重点进行完全归纳,旨在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管理学基本概念及发展1.1 管理学的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学科,涉及到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与创新等方面。

1.2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传统管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定量管理和系统管理等阶段。

1.3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分工与协作、权威与责任、纪律与奖惩、行政程序等。

二、组织管理与决策2.1 组织的基本概念组织是指在特定的目标和任务下,通过分工、协作和协调等方式,有效利用资源并完成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关系。

2.2 组织设计与控制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的不同,确定组织结构、职权、责任和协作关系等要素的过程。

组织控制是确保组织在预定的目标和任务下进行有效运作的过程。

2.3 决策与领导决策是指在不同的选择中,经过分析和评估后,选择最佳方案的过程。

领导是指组织中的人通过影响和激励等方式,引导他人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3.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和激励等手段,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的过程。

3.2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目标和需求,通过预测、分析和评估等方式,确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

招聘是根据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通过招聘渠道和方法,吸引和选拔合适的人才。

3.3 培训与绩效管理培训是通过学习和训练等方式,提升人员的能力和技能。

绩效管理是通过评估和激励等方式,评价和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

四、领导与沟通4.1 领导与管理领导是通过影响和激励等方式,引导他人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考试题型⼀、判断题(1*10=10)⼆、单项选择题(1*15=15)三、简答题(5*4=20)四、计算画图题(10*2=20)五、案例分析题(10+15=25)六、论述题(10*1=10)复习要点⼀、管理概述1、管理的定义及其产⽣的原因。

结论1:从形式上看,管理是⼀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结论2:从内容上看,管理就是协调;结论3:管理的实质是实现⽬标的⼀种⼿段;结论4:管理的功能就是以最少的投⼊获得最⼤的产出;结论5:管理就是管⼈理事;结论6:管理是由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组成的系统过程管理产⽣的原因在于欲望的⽆限与资源有限间的⽭盾;2、管理的基本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管理者的分类(按地位)及其职责。

⾼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政⽅针。

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

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层的指⽰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作实际,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作。

注重的是⽇常管理事务。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

他们主要关⼼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4、管理者的职权:⽀配权、强制权、奖赏权。

5、管理者应具备的三种基本技能。

概念技能、⼈际技能、技术技能⼆、管理思想的演变1、西⽅管理思想的整体图像。

2、科学管理理论、⼈群关系理论分别由谁提出?称号、国籍、著作?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泰勒科学管理之⽗美国《科学管理原理》梅约⾏为科学的创始⼈美国《⼯业⽂明中⼈的问题》、《⼯业⽂明的社会问题》科学管理的核⼼是提⾼劳动⽣产率⼯⼈是“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劳动⽅法、⼯具、材料的标准化. 企业中除了存在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正式组织差别计件⼯资制新的领导能⼒在于提⾼⼯⼈满意度职能⼯长制例外原则3、⼀般管理理论、官僚组织理论分别由谁提出?称号、国籍、著作?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法约尔现代经营管理之⽗法国《⼯业管理和⼀般管理》韦伯“古典组织理论”的创始⼈《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他认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是否灵活地贯彻管理的⼀系列原则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构理论”,或称“理想的⾏政组织体系理论”,4、定量管理思想和权变管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概论管理的概念:在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职能:1、按人们正常工作的流程划分计划: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组织: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领导:寻求从企业拥有的所有资源中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引导组织达到它的目标。

控制: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2、横向划分业务管理;产品结构的选择;业务活动的条件管理;业务过程管理;业务成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物力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资源管理;时间资源管理管理工作的特点:管理是一项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工作;管理具有二重性: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管理者的技能和角色:技术技能:管理者完成某一特别技术领域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

人际关系技能:管理者与各类人员协作、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概念技能:管理者应具有的抽象思考、整合组织资源和活动的能力。

管理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际管理、信息传递、决策制定。

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者: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在不同的组织中,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在组织不同的层次中,管理者所担当的任务也是不同的。

计划计划、目标、目标管理的定义:组织通过对未来的工作及资源进行设计和谋划,最终达到组织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组织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努力争取达到的理想状态或预期成果。

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计划的作用:1.指明方向,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筹划与预先安排,有助于明确整个组织今后的努力方向。

2.减小不确定性,计划包括定义组织目标,明确组织的使命与宗旨。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英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而: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岀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管理及其性质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徳):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 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BPR、标杆超越法•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左;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00054管理学原理-考点

00054管理学原理-考点

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泰罗科学管理理论)2、管理的本质是(是活动或过程)3、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

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首先是人际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概念技能)4、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的区别主要在于(风险型决策面临的是多种可能自然状态,非确定型决策面临的是无法预知的自然状态)5、关于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所有的政策都是称述书或理解书)6、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的是(流程部门化)7、为了使员工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从而达到新的工作目标要求所进行的不脱产培训是(提升培训)8、组织文化中,最直观也是最易感知的部分是(物质层)9、生命周期理论中的低任务——低关系的领导方式是(授权型领导)10、控制工作中,评估和分析偏差时,首先要(判别偏差的严重程度)11、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韦伯)12、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13、有关活动尚未进行,从而环境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是(初始决策)14、关于计划工作的普遍性和秩序性理解错误的是(高层管理人员制订战略计划时依据的是基层管理人员制订的工作计划)15、计划内容中的“WHO”指(.计划的执行者)16、某公司属下分公司的会计科长一方面要向分公司经理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又要遵守由总公司财务经理制定和设计的会计规章、会计报表。

试问,会计科长的直接主管应该是(分公司经理)17、教室教学、影片教学以及模拟演练等属于(离职培训)18、领导的本质是(权力的运用)19、产生激励的起点是(未得到满足的需要)20、收入预算的主要内容是(销售预算)21、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2、提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职能的管理学家是(法约尔)23、在以下几项管理业务中,哪一项该由企业总经理亲自处理和拍板,(对一家主要竞争对手突然大幅削价作出反应)24、下列不属于按职能空间来对计划进行分类的是(长期计划)25、滚动计划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大大加大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的应变能力)26、分权的主要意义在于:(可以让下级来参与上级的决策,从而提高下级的工作积极性)27、职业介绍机构中,被称为“猎头公司”的是(管理顾问公司)28、主要依赖于其个人专长权和影响权影响下属的领导者属于(民主式领导者)29、双因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30、用于增加品种,完善产品性能或改进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支出属于(资金支出预算)31、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例外原则)32、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自我实现人)3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34、关于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理解错误的(指导性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糊不清)35、组织纵向结构设计的结果是(组织的层级化)36.下列哪类组织最适宜采用矩阵式组织结构?(电视剧制作中心)37、被称为“软文化”的是(精神文化)38、被称为“事务型”领导者的是(维持型领导者)39、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40、预算的实质是(用统一的货币单位为企业各部门的各项活动编制计划)41、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实行了(差别计件工资制)42、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社会人)43、林德布罗姆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决策理论是(渐进主义)44、决定组织的性质,决定此组织区别于彼组织的标志的是(目的或使命)45、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的是(地域部门化)46、对组织职位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职位是职务的外在标志) 47、组织文化的核心和主体是(精神层)48、管理方格中,表示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士气的领导者类型是(团队型管理)49、控制的最根本目的在于(确保行为按计划发展)50、下列属于事前控制的是(财务预算)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者所扮演的人际角色包括( ABC )A.代表人角色B.领导人角色C.联络人角色D.监督者角色2、管理的有效资源包括(ABCD )A.有效的人力、物力和财力B.有效的机会、时间和信息C.有效的组织D.以上都是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以把决策分为( BCD )A.业务决策B.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不确定型决策4、关于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理解正确的是( ABCD )A.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的形成和创造过程B.战术性计划是实施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C.二者是依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的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来划分的D.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战术性计划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5、组织设计的任务有(1234 )A.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B.规划和设计组织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C.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和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D.编制职务说明书6、管理者所扮演的信息角色包括( BCD )A.联络者角色B.监督者角色C.传播者角色D.发言人角色7、由于现代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封闭式的管理在实际中越来越性不通,因此,权变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日益得到了重视,在下面的4种对权变理论的看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ABCD )A.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理论与方法B.权变理论是建立在“复杂人”的假设上的C.权变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被领导者之间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过程D.以上都正确8、与初始决策相比,追踪决策具有如下特点(ACD )A.回溯分析B.单重优化C.非零起点D. 双重优化9、关于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理解正确的有( AB )A.程序性计划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B.非程序性计划是用来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的C.如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规模的扩大等都应该使用程序性计划D.如定货、材料的出入库等都可以使用非程序性计划10、组织的结构特性有()A.复杂性B.层级性C.规范性 D.集权性11、马克斯韦伯认为,古往今来,组织赖以建立的权威有( ACD )A.传统权威B.现代权威C.超凡权威D.合理——合法的权威12、下列对决策的理解正确的是(ACD )A.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B.决策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C.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D.决策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13、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主要有( ABD )A.古典决策理论B.行为决策理论C.零和决策理论D.当代决策理论14、关于程序和规则理解正确的有(ABCD )A.规则指导行动但不说明时间顺序B.程序可以看做是一系列的规则C.一条规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程序的组成部分D.就性质而言,规则和程序都旨在约束思想15、下列属于规范内容的是(ABCD )A.规章制度B.工作程序C.组织文化 D.行为准则16、泰罗在工作中发现,当时劳动生产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 BCD )A.劳动工具落后B.工作分配不合理C.劳动方法不正确D. 生产组织与管理不科学17、根据决策的重要性,可以把决策分为( AC )A.战略决策B.初始决策C.战术决策D.业务决策18、集体决策的方法包括( AC)A.头脑风暴法B.名义小组技术C.德尔菲技术 D.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19、为了达到组织设计的理想效果,组织设计者需要完成的工作有( ABC )A.职能与职务的分析与设计B.部门设计C.层级设计D.以上均不是20、实践中,计划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 ACD )A.目标管理B.量本利分析法C.滚动方式计划D.网络计划技术21、下列结论中,通过霍桑实验可以得出的有( ABD )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在组织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组织C.工人的积极性仅受报酬的驱动D.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从而激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22、相对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的优点有( ABC )A.能更大范围的汇总信息B.能拟订更多的备选方案 C.能得到更多的认同 D.能更好的沟通23、管理者在比较和选择经营方案的过程中,应做到( ABCD )A.统筹兼顾B.重视反对意见C.有魄力地做出决断 D.以上都是24、组织设计的目的包括( ABCD )A.通过创构柔性灵活的组织,动态地反映外在环境变化的要求B.在组织演化成长过程中,有效积聚新的组织资源要素C.协调好组织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任务之间的关系D.使员工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权力和责任25、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 AC )A.统一指挥原则B.控制幅度原则 C.权责对等原则D.柔性经济原则三、名词解释1、决策:是决策者经过各种考虑和比较之后,对应当做怎么和应当怎么做所作的决定。

大一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大一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学考试重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4.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人际技能(对各种层次管理都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 •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泰罗。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

3•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4.泰罗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6.法约尔认为要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7.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

管理学原理(初级)考核知识点本文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管理学原理(初级)》2023年白瑷峥版和管理学原理(初级)(课程代码13126)自学考试大纲编写。

作者分析历年真题整理出了考核知识点并标记了重点,供大家参考。

1.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1.管理概述★★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的一系列活动过程。

(1)管理是对组织的管理,组织是管理的载体(2)管理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是一个追求有效的动态过程(4)管理的实质是协调1.2.管理的职能★★(1)计划是对组织未来活动进行的预先筹划和安排。

(2)组织是为了完成计划而对分工协作关系所做的整体安排。

(3)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过程。

(4)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监督检查工作。

1.3.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管理是组织不可缺少的要素,有组织就需要管理,管理与组织如影相随。

管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活动。

(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总之,无论从宏观的国家角度分析,或是从微观的组织角度阐述,还是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工作、生活、学习方面考虑,管理都有其重要作用,忽视管理就不可能有效率和效果。

所以,管理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组织成功的重要力量,管理无处不在。

1.4.管理的特征★管理活动不同于作业活动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1.5.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①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例如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者总经理及其它高级经理人员。

②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

(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

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

(4)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a代表人b 领导者c联络者;B、信息角色:a监督人b传播者c发言人;C、决策角色:a企业家b冲突管理者c资源分配者d谈判者(5)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

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2)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

(3)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4)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b、标准化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d、差别计件工资制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精神。

(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

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

(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

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

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

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

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P22)3. 应用:能运用道德观与社会责任观分析问题。

管理的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2.管理的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

按管理层次划分:1.高层管理人员2.中层管理人员3.基层管理人员按管理领域和专业划分:1.综合管理人员2.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学有以下特点:1.一般性2.综合性3.历史性4.实践性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行动作出全面筹划和部署的一系列活动。

计划的基本特征是: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实践性5.效率性计划工作的任务就是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为什么要做(why),何时做(when),何地做(where),何人做(who),以及如何做(how),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W1H.所谓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具体内容: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2.决策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

3.决策要做分析评价。

4.决策要进行优选。

5.决策要进行实施的。

决策的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和核心。

2.决策是管理者的首要工作和基本职能。

3.决策在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战略决策又称宏观决策或全局决策,战术决策也称作微观决策或局部决策。

网络图的编绘规则1.两个事项(结点)之间,只能出现一个作业。

2.表示作业的箭线之间,不能直接接触。

3.网络图中不能出现循环闭合路线。

4.每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始事项和一个最终事项。

5.设置虚作业只表示作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6.尽量采用平行作业和交叉作业。

所谓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系统集合,它有一个特定的目的,由一群人所组成,有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组织的特点:1.组织要有既定目标2.组织要进行分工与合作3.组织要有权债制度。

组织工作是指根据一个组织的目标,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和工作加以分类和归并,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配备相应人员,分工授权并进行协调的过程。

所谓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框架,是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1.统一指挥原则2.有效管理幅度原则3.权责对等原则4.柔性经济原则5.精干高效原则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

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4.矩阵制组织结构。

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所谓授权就是指上级给予下级一定的权利和责任,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有相当的自主权而行动。

人员配备的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6.人事动态平衡原则7.照顾差异原则组织变革的类型:1.战略性变革2.结构性变革3.流程主导性变革4.以人为中心的变革从定义上区别领导与领导者:领导是指挥、带领、引导、鼓励和影响组织成员或群体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者是指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利实现领导活动过程的人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激励人充分发挥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亚布拉罕*马斯洛创立了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有效的激励方案既能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也可以惩罚有害的行为。

管理学之中的控制,是由管理者对当前的实际工作是否符合计划或标准进行的测定、衡量和评价,并促使工作既定目标实现的过程或实现更高既定目标的过程。

市场营销控制是对市场营销因素与活动进行组合的控制。

4P指:产品、价格、地点、促销。

控制工作的类型:1.前馈控制2.现场控制3.反馈控制控制工作的要求:1.适应性的要求2.及时性要求3.灵活性的要求4.经济性的要求预算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灵活性。

预算控制系统具有准确性。

预算控制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客观、及时、精确。

通过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来降低成本的控制就叫成本控制。

创新又城革新或改革。

概念包括:1.采用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管理创新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注重性原则4.反向思维原则5.综合交叉原则管理创新的过程:1.寻找机会阶段2.创意形成阶段3.创意筛选阶段4.创意验证实施阶段。

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不同点在于: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查、分类、存贮和传输等,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多么特殊的要求。

而知识管理与此大不相同,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保持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理念就是创新,而且是持续的创新。

学习型组织的特征:1.学习型精简2.扁平化3.有弹性4.不断创新5.善于学习6.自主管理7.领导者的新角色简答题一、何谓目标管理?它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内容有哪些?所谓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制定、控制和评价管理目标,对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特点:1.目标的整体性2.目标的激励性3.重视最终成果4.应变性基本内容:1.定总目标和方针。

2.据总目标和方针,自上而下地依次制定单位内部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

3.委任权限,制定措施,执行目标,并检查目标执行情况,保证目标最终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