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顺序及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合集下载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C语言程序设计一、说明(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计算机类等本、专科学生开设的,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同时也是第一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 语言应用程序;同时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计算机程序语言发展史,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种基本结构,函数,数组,指针,文件。

(四)教学时数90学时,60理论,30上机(五)教学方式多媒体授课二、本文第一章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教学要点:C程序的基本结构。

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教学时数:4学时(理论3学时,上机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C程序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开发环境上机环境,进行简单C程序的编写。

考核要求:1.掌握编写C语言程序的基本步骤。

2. 掌握上机调试过程。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教学要点:数据类型。

表达式。

输入输出函数。

教学时数:12学时(理论8学时,上机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类型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型、构造类型、指针。

第二节常量与变量第三节运算符与表达式算术运算符及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及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条件运算符及表达式、赋值运算符及表达式。

第四节标准输入/输出scanf()函数、printf()函数。

第五节数学函数数学库头文件<math.h>。

第六节随机数发生器函数rand()和srand()函数,对应的头文件“stdlib.h”。

考核要求:1.理解数据结构、常量、变量的概念;2.掌握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及结合方向;3.熟练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方法;4.了解其他数学函数及随机函数的使用方法。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2)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2)

《C语⾔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1-12)《C语⾔程序设计》实验报告2013~2014学年第⼆学期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实验项⽬名称:C程序的运⾏环境和运⾏C程序的⽅法所使⽤的⼯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实验⽬的:1.了解在Visual C++ 6.0环境下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个C程序;2.通过运⾏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预习内容:教材《C语⾔程序设计教程》第1章。

三、实验内容:1.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并运⾏下⾯的程序:#includeint main( ){printf("This is a C program.\n");return 0;}2. 在Visual C++ 6.0环境下输⼊下⾯的程序(有语法错误),编译、连接、调试该程序,直⾄程序⽆语法错误,然后运⾏程序,并观察分析运⾏结果。

#includeint main( ){int a,b,suma=3;b=4;sun=a+b;print(“%d+%d=%d\n”,a,b,sum);return 0;}四、实验结果:1. 运⾏结果(或截图):This is a C program.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2. (1) 改正后的源程序:#includeint main( ){int a,b,sum;a=3;b=4;sum=a+b;printf("%d+%d=%d\n",a,b,sum);return 0;}(2) 运⾏结果(或截图):3+4=7五、思考题:1. ⼀个C程序上机的步骤有哪些?答:上级输⼊与编辑源程序—对原程序进⾏编译–与库函数链接–运⾏可执⾏的⽬标程序。

2. 组成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函数,⼀个函数包括哪⼏个部分?答:⼀个函数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函数头或函数⾸部和函数体。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实验⼆实验项⽬名称: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所使⽤的⼯具软件及环境:Visual C++ 6.0⼀、实验⽬的:1.掌握整型、实型与字符型这三种基本类型的概念;2.掌握常量及变量的使⽤⽅法;3. 掌握基本算术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法;4. 掌握++、--运算符、赋值运算符及其表达式的使⽤⽅法。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XXX大学软件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C语言程序设计学号: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
学院:
XXX大学教务处
4.switch语句。

四、实验过程及内容:(运行结果请抓图到对应题目的下方)
1. 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实验结果:
2.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实验结果:
3.先分析以下程序,写出运行结果,再上机检验。

实验结果:
4. 程序改错题。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将a、b、c三个数从小到大进行排序,即使得a≤b≤c.。

程序中有一些错误,试将其改正并上机验证。

实验结果:
5. 程序填空题。

以下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接收一个字符,如果是小写英文字母,则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大写字母;如果是大写英文字母,则将其转换为相应的小写字母;如果是其他字符,则不做转换。

填空将程序补充完整并上机验证。

实验结果:
6. 编程题。

根据以下分段函数计算y的值,x的值由键盘输入。

保留两位小数
输入格式:-2
输出格式:y=-2.00
实验代码:
实验结果:
7.输入一个正整数作为年份,编程判断该年是否为闰年。

若是输出“Yes”,否则输出“No”。


示: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实验代码:
实验结果:。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3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及分支结构实验报告

《Python程序设计》实验3Python基本数据类型及分支结构实验报告

**大学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Python 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班级:实验地址:实验 3 Python姓名:日期:基本数据种类及分支构造学号:一、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和要求]1、娴熟掌握Python 三种数字种类及其应用2、娴熟判断条件表达式的真假3、娴熟掌握Python 分支构造二、实验环境:1、计算机,局域网,软件三、实验内容和要求:(直接将实验步骤及截图写在题当今面,结果一定截图)1、复数 z=-3+4j ,用 Python 程序求得对应的实部和虚部并计算z 的绝对值,并思虑输出的绝对值代表什么含义?2、请将以下数学表达式用Python 程序写出来,并运算结果247 3 41)x5代码:a=2**4b=7c=3d=4e=5x=(a+b-c*d)/eprint(x)2)x(1 32 )(16 mod 7) / 7代码:a=3**2b=1c=16d=7x=(a+b)*(c%d)/7print(x)3、编写程序,依据输入的长和宽,计算矩形的面积并输出。

要求:输入语句input 实现同步赋值。

lw=input(' 请输入矩形的长和宽,以空格分开:')length,width=map(float,lw.split())s=length*widthprint(" 矩形面积为:",s)4、编写程序 ,用户输入一个三位以上的整数(假如不是三位数则提示输入错误),输出其百位以上的数字。

比如用户输入1234,则程序输出12。

(提示:使用整除运算。

)代码:a=eval(input(' 请输入一个三位以上的整数:'))b=int(a/100)if(a<99):print(' 输入错误 ')else:print(b)------------------------------------------------------------------------------------------------------------------------------5、已知某课程的百分制分数 mark,将其变换为 5 分制 ( 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 的评定等级grade ,评定条件以下:(注意:不要存在冗余条件)优 mark 90良 80 mark 90成绩等级 = 中 70 mark 80及格 60 mark 70不及格 mark 60代码:mark=eval(input(' 请输入你的分数:'))if mark>=90:print(' 优 ')elif 90>mark>=80:print(' 良 ')elif 80>mark>=70:print(' 中 ')elif 70>mark>=60:print(' 及格 ')elif mark<60:print(' 不及格 ')6、(1)编写计算n 的阶乘的程序,n 由用户输入。

C语言程序设计 第2章 顺序结构与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2章 顺序结构与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main() { char op;float x,y;
scanf("%f%c%f",&x,&op,&y); switch (op) { case '+' : printf("=%f\n",x+y); break;
case '-' : printf("=%f\n",x-y); break; case '*' : printf("=%f\n",x*y); break; case '/' : if (y!=0.0)
200,0,0
空语句
空语句是只有分号 ;的语句。示什么操作也不做。 从语法上讲,空语句也是一条语句。 在程序设计中,若某处在语法上需要一条语句,而实际上不需要 执行任何操作时就可以使用它。 例如,在设计循环结构时,有时用到空语句。
int i,s=0; for(i=1;i<=10;s=s+i++);
main() { int a;
scanf("%d",&a); switch(a) { case 3+8:printf("a==11");break; case 90: printf("a==90");break; case 'a': printf("a==97");break; case a>100:printf("a>100");break; default:printf("default"); } }
printf("%c\n",c); }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实验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编程语言的语法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程序设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表示、逻辑判断和循环控制等。

3. 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流程,学会编写、调试和优化程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编程工具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编程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程序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提高学生面对编程挑战的自信心。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编程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编程基本技能,培养编程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例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程序、编程语言、算法等基本概念介绍。

2. 编程环境搭建:安装编程软件,了解编程环境,学会使用开发工具。

3. 语法基础: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等。

4. 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if语句)、循环结构(for、while语句)。

5. 函数与模块: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模块的导入和使用。

6. 数组与列表:数组的概念、使用,列表的创建、操作。

7. 文件操作:文件的打开、读取、写入和关闭。

8. 编程规范与调试:代码风格、命名规则,调试技巧和错误处理。

9. 综合实例分析:分析实际编程案例,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编程环境搭建。

第3-4周:语法基础,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

实验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3.1实验要求与目的1.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正确应用2.条件表达式的正确应用3. 掌握if语句,if-else语句,if语句的嵌套的编程方法4. 掌握switch的编程方法及执行特点5.掌握相关的算法(大小写字母的转换,判断数的奇偶,整数的整除,分段函数的求解,成绩的转换等)6.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2实验指导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计算机在执行过程时,根据条件选择所要执行的语句,称为选择结构,也称为分支结构。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其种条件的约束产生分支,可能是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等。

因此可选择相应的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实现单分支结构常采用,if语句;实现双分支结构常采用:if-else语句;实现多分支结构常采用:if-else嵌套语句或switch语句。

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除了选择适当的语句外,另一关键问题是条件的正确表示。

条件可以用表达式来描述,如关系表达式、逻辑表达式等。

【3.1】录入下列程序,输入给定的测试数据,观察其程序执行结果。

程序文件名为:ex3_1.c。

输入测试数据:23 56程序运行结果:max=56#include<stdio.h>void main(){int a,b,max;scanf("%d%d",&a,&b); /*从键盘输入两整数*/max=a;if(max<b)max=b;printf("max=%d\n",max); /*输出最大数*/}该程序的执行过程,从键盘输入两个整数赋予a,b,把a的值先赋予变量max,采用if 语句判别max和b的大小,若max小于b,则把b的值赋予max,然后执行printf语句输出max的值;若max大于b,不执行if后的语句,而执行printf语句输出max的值;max中的值总是大数。

C语言实验学生版(最新版)

C语言实验学生版(最新版)

实验一:简单的C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了解C语言程序的编译环境和编写过程。

2、掌握C语言程序在Visual C++ 6.0环境下的调试过程。

3、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特点。

4、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

三、实验内容:1、计算两个数x和y的和。

(教材P5【例1-2】)2、从键盘输入华氏温度h,输出摄氏温度c(摄氏温度=5/9*(华氏温度-32))。

(实验教材P18)3、给定圆环,输入内圆环半径r1、外圆环半径r2,求出圆环的面积。

(实验教材P27)4、从键盘上输入两个整数x、y,实现两个数的交换,并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和两个数的平均值。

(实验教材P21)5、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实验教材P27)#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j++);i=8; j=10;printf(“%d,%d\n”,++i,i);i=8; j=10;printf(“%d,%d\n”,i++,i);}四、实验程序代码:五、实验运行结果(截图):实验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一、实验方式:一人一机二、实验目的:1、掌握标识符、常量、变量的定义及使用。

2、掌握C语言的常用运算符及表达式。

3、掌握单分支if语句的使用方法。

4、掌握双分支if-else语句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1、从键盘输入一个3位整数,请输出该数的逆序数。

(实验教材P27)2、输入3个字符型数据,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后,求它们的平均值并输出。

(实验教材P27)3、判断箱子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

(实验教材P33)4、有一函数: x (x<1)y= 2x-1 (1≤x<10)3x-11 (x≥10) 编写程序,输入x值,输出y值。

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滇人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第12册

《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教学设计方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通过编写判断平年或闰年的程序,学生将学习if、if-else语句的使用,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含义及运算结果,掌握字符串的索引操作。

这一内容不仅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为学生后续学习循环结构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分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编写和理解条件语句的能力,加深对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理解。

3.增强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程序调试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if、if-else语句的语法和使用方法,理解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含义。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编写正确的条件判断语句,处理复杂的逻辑关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那么当程序需要根据不同条件执行不同操作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使用分支结构。

教师:非常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实际问题: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二)新课讲解1.分支结构基本概念教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分支结构。

想象一下,你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岔路口,这时候你需要根据路标或者自己的判断来决定走哪条路。

同样,在程序中,当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分支结构。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流程图,展示分支结构的基本形式)教师:大家看,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分支结构图。

它有一个起点,然后根据条件判断有两个或多个可能的执行路径。

在Python中,我们使用if、if-else语句来实现这种结构。

(教师在PPT上展示if、if-else语句的基本语法)教师:比如,如果我们想要判断一个数是否大于10,就可以这样写:python复制代码num = 15if num > 10:print("这个数大于10")如果num的值大于10,那么就会执行print语句,输出“这个数大于10”。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使学生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程序设计语言与程序设计工具软件的使用等方面受到严格、系统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建立起程序设计的概念,通过学习用C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初步掌握程序设计方法,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二、主要任务1、了解C语言的概述;2. 学会合理选用数据类型、常用运算符、控制输入输出函数及表达式等;3. 熟练掌握VC运行环境及C语言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及循环结构;4. 掌握如何正确的使用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以及如何用数组实现简单的应用程序,比如求最大值、排序及插入数据等;5. 掌握变量的地址和指针变量的区别,熟练掌握通过指针访问数组和通过指针访问字符串;6. 学会使用C语言的函数定义、调用及分类的相关知识;7.学会使用预处理命令进行程序设计;8. 掌握结构体变量的使用方法及结构体数组的使用方法;9. 掌握共用体类型及枚举类型数据的特点;10.掌握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11. 了解文件的处理过程及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本领。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使学生完成独自编写小程序的任务,达到全国二级考试要求,能应用C语言解决一般编程问题的目的。

1、知识目标(1)了解C语言的概述;(2)学会合理选用数据类型、常用运算符、控制输入输出函数及表达式等;(3)熟练掌握VC运行环境及C语言的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三大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及循环结构;(4)掌握如何正确的使用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以及如何用数组实现简单的应用程序,比如求最大值、排序及插入数据等;(5)掌握变量的地址和指针变量的区别,熟练掌握通过指针访问数组和通过指针访问字符串;(6)学会使用C语言的函数定义、调用及分类的相关知识;(7)学会使用预处理命令进行程序设计;(8)掌握结构体变量的使用方法及结构体数组的使用方法;(9)掌握共用体类型及枚举类型数据的特点;(10)掌握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11)了解文件的处理过程及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本领。

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践教程习题和实验解答(第2章)2

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践教程习题和实验解答(第2章)2

C语言程序设计学习指导与实践教程——第2章习题和实验解答2.1 C语言概述1.【习题解答】1结构化程序有三大基本结构:顺序、分支和循环.2..算法可以理解为有基本运算及规定的运算顺序所构成的完整的解题步骤。

或者看成按照要求设计好的有限的确切的计算序列,并且这样的步骤和序列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有穷性: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骤而不能是无限的。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个步骤应当是确定的,而不能应当是含糊的,有零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有效性:算法中每一个步骤应当能有效地执行,并得到确定的结果。

对于程序设计人员,必须会设计算法,并根据算法写出程序。

可以用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和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3.C语言的主要特点有:语言简洁、紧凑,使用方便、灵活。

ANSI C一共只有32个关键字;控制语句丰富,程序书写自由,主要用小写字母表示,压缩了一切不必要的成分;运算符丰富,共有34种;数据结构类型丰富;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语法限制不太严格,程序设计自由度大;C语言允许直接访问物理地址,能进行位(bit)操作,能实现汇编语言的大部分功能,可以直接对硬件进行操作。

因此有人把它称为中级语言;生成目标代码质量高,程序执行效率高;与汇编语言相比,用C语言写的程序可移植性好。

4.用传统流程图表达如下: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外部设备。

6.计算机网络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有线介质包括光纤、同轴电缆和双绞线;无线介质包括红外信号、微波等。

2.2 数据类型与表达式1.【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D2.B3.A4.B5.A6.B7.D8.D9.C二、填空题1.整型、实型、字符型、枚举类型2.3.5000003.逗号运算符4.三,自右向左5.1,06.32767三、编程题1.已知球的半径为1.5cm,计算球的体积。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分支程序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编写分支程序,加深对分支结构的理解,并掌握使用分支语句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

2. 实验背景分支结构是计算机程序中的一种重要控制结构,它根据条件的真假来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分支结构通常使用if语句、switch语句等来实现。

掌握分支结构的使用对于编写复杂的程序非常重要。

3.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要求编写一个分支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成绩判断其对应的等级,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4. 实验步骤步骤一:定义变量和输入首先,定义一个变量score来存储用户输入的成绩。

然后,通过输入函数从用户处获取成绩,并将其赋值给score变量。

步骤二:编写分支程序根据成绩的不同范围,使用if语句来判断其对应的等级,并输出相应的提示信息。

以下是一个示例代码:if score >= 90:print("你的成绩为A级,非常优秀!")elif score >= 80:print("你的成绩为B级,很不错!")elif score >= 70:print("你的成绩为C级,还可以!")elif score >= 60:print("你的成绩为D级,勉勉强强!")else:print("你的成绩为E级,需要努力!")步骤三:输出结果根据用户输入的成绩,程序将会根据判断条件输出相应的等级和提示信息。

5. 实验结果假设用户输入的成绩为85,根据上述分支程序,程序将会输出以下结果:"你的成绩为B级,很不错!"6.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分支结构来编写程序。

分支结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执行不同的代码块。

合理使用分支结构可以使程序更加灵活和智能。

在实际编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不同的分支程序,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1)

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 (1)

实验一系统操作及程序调试举例1.实验目的学习并掌握实验系统的基本操作,为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2.实验设备DICE-8086B实验系统一台3.实验准备工作系统一经连好,检查无误后,就可以通电运行。

系统提供两种启动方式,即:系统自动完成后,显示器上会显示“>”提示符,等待键入操作命令。

4.实验内容及步骤(1)系统操作练习(一)要求:从3500内存单元开始建立0~15共16个数据。

程序流程图如下:实验步骤①输入与修改:在“﹥”提示符下键入A2000,此时显示器上将会显示程序的段地址CS和偏移地址IP(=2000H),接着就可以在光标处输入程序。

注:在输入过程中,若发现本行有错误,则可以按“ ”键删除并重新输入;若回车后系统提示“ERROR!”,则要在原地址指针处重新正确输入。

输入程序后可通过反汇编查看程序。

(U操作)②程序运行:在DICE-8086B实验系统上,程序的运行方式有单步、连续和断点运行几种方式。

可参考(T操作,G操作,GB操作等)③内存单元的修改与显示:用(D操作)可显示内存单元的内容,用(E操作)可修改内存单元的内容。

(分别参考前)。

④运行程序观察从3500H单元开始连续存放的16个数据为多少?任意修改AX的值,再运行程序,显示运行结果是否正确?流程图及参考程序如下:地址机器码助记符注释2000 BF 3500 MOV DI,3500 ;设数据区首址2003 B9 0010 MOV CX,0010 ;字节数送CX2006 B8 0000 MOV AX,00002009 9E SAHF200A 88 05 MOV B[DI],AL ;写入一字节200C 47 INC DI ;修改地址指针200D 40 INC AX ;修改数据200E 27 DAA ;十进制调整200F E2 F9 LOOP 200A ;未填完转移2011 CD 00 INT(2)系统操作练习(二)要求:将内存3500单元开始的0~15共16个数传递到3600单元开始的数据区中。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设计性实验)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设计性实验)

实验三分⽀结构程序设计(设计性实验)安徽⼯程⼤学Python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班级物流192 姓名许雷雷学号3190505215成绩⽇期 2020.4.8 指导⽼师修宇实验三分⽀结构程序设计(设计性实验)【实验⽬的】(1)学会正确使⽤⽐较运算符与⽐较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2)熟练⽤if语句设计选择结构程序;【实验条件】PC机或者远程编程环境【实验内容】1、完成三个编程题。

(1)设计⼀个货币转换程序问题描述:参考温度转换实例编制⼀个货币转换程序假定美元/⼈民币汇率为:6.7744 : 1输⼊输出格式例1: 输⼊⼀个美元货币值:$32.3当输⼊美元时,返回“美元转换为⼈民币后是:¥32元”例2: 输⼊⼀个⼈民币货币值:¥10.1 ,当输⼊⼈民币时,返回“⼈民币转换为美元后是:$32美元如下图(2)求解数学表达式的值问题描述从键盘输⼊x的值,根据公式计算并输出x和y的值直接输出y的值,保留⼩数点后两位,不需要额外信息.如下图(3)新版个⼈所得税计算问题描述:请编写⼀个程序,根据⽤户输⼊计算个⼈所得税。

1. ⽤户输⼊是个⼈薪⾦扣险所得。

(1)约定⽤户输⼊为以⼈民币元为单位的零或者正数。

不要增加额外的提⽰信息。

(2)如果⽤户输⼊了负数,提⽰“请输⼊正数!”。

其他错误输⼊可以不予处理。

2. 计算应缴纳的税⾦(保留⼩数点后⼀位)。

我国的个⼈所得税采⽤“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法,简化公式如下:缴税 = (个⼈薪⾦扣险所得 – 个税免征额)* 税率其中,个税免征额为5000元,税率根据应纳税额数量⽽不同,如下表所⽰:如下图思考题尝试⽤IDLE 运⾏你的程序,如果⽤户输⼊不符合输⼊格式时,程序会运⾏出现什么情况?1.货币转换:提⽰输⼊错误,请输⼊带有符号的货币值。

2.数学公式求解:提⽰输⼊格式错误。

3.新版个⼈所得税计算:提⽰输⼊⽆意义。

你认为如何从哪⼏⽅⾯修改程序让计算机与⼈的交互更加友好语⾔格式。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0501ZB适用专业:计算机、电子、电气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学时:60 课程学分:4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计算机、嵌入式、电子以及电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其它相关专业研究计算机控制以及嵌入式、物联网技术等的一门基础和工具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模块化、结构化编程的基本思想,学会使用C语言编制简单的应用程序,解决一般性应用问题,并有一定的上机操作及调试程序能力。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为计算机信息基础,后续课程为android、软件工程、单片机、嵌入式开发技术。

通过掌握C语言的各种语法、数组、函数、位运算等知识,为后续课程奠定语言基础。

二、课程目标1. 能力目标(1)能用C语言进行结构化的程序设计;(2)能用C语言解决一维数据的存储;(3)能用C语言解决库函数及自定义函数的调用;(4)能用C语言解决二进制数据的位运算。

2. 知识目标(1)理解模块化、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2)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格式、程序设计结构等基本内容;(3)掌握C语言的数组、函数、位运算等基本内容;(4)熟悉C语言的环境和常规调试方法。

3.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复用性设计、模块化思维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具有规范化的代码编写和文档书写习惯;(4)加强职业道德意识;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教学设计1.整体教学设计以结构化程序设计为框架,首先,以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为核心,突出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及技能,其次,采用项目牵引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和学习数组、函数和位运算等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应用C语言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通过分组讨论、知识问答、单元测试等教学活动,课外,通过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并且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包括PPT、动画、在线课程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知识讲授法、引导启发法、案例教学等方法,每章配有实验课,让学生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编程水平。

【实验指导书】实验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指导书】实验3: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实验三:分支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2. 熟练掌握用嵌套的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3. 熟练掌握switch语句中break语句的作用;4. 掌握简单的调试程序方法,包括:单步调试和运行到光标。

二、实验要求:1.编写程序,计算分支函数。

要求:输入为任意实数,输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输入输出示例:Enter x:227.00提示:实现x n可以标准库函数pow(x,n),此数学函数已在头文件math.h中说明。

2.编写程序。

根据一个年份,判断是否是闰年。

要求:输入为一个整数,表示一个年份;输出:如果是闰年,输出"Y es",否则输出"No"。

输出单独占一行。

输入输出示例:Enter year:2012Yes3. 编写程序。

给你三个正整数,判断用这三个整数做边长是否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要求:输入为三个正整数,中间有一个空格隔开;输出:如果能构成三角形,输出"Yes",否则输出"No"。

提示: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输入输出示例:3 4 5Yes4.输入五级制成绩(A~E),输出相应的百分制(0~100)区间。

要求用switch语句。

五级制对应的百分制成绩区间为:A(90~100)、B(80~89)、C(70~79)、D((60~69))、E(0~59)。

输入输出示例:Input Grade:BB对应的百分制成绩区间是80~895.编写程序,输入月薪salary,输出应交的个人所得税tax(保留2位小数)。

按照2011年开始实行的新的个人所得税法,计算公式为:tax=rate*(salary - 3500)- deduction当salary ≤3500时,rate = 0、deduction = 0;当3500 <salary ≤5000时,rate = 3%、deduction = 0;当5000 <salary ≤8000时,rate = 10%、deduction = 105;当8000 <salary ≤12500时,rate = 20%、deduction = 555;当12500 <salary ≤38500时,rate = 25%、deduction = 1005;当38500 <salary ≤58500时,rate = 30%、deduction = 2755;当58500 <salary ≤83500时,rate = 35%、deduction = 5505;当83500 <salary时,rate = 45%、deduction = 135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顺序及分支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运算符、表达式,掌握标准输入输出函数的适用方法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2. 掌握if语句的格式与应用,if语句的嵌套格式与应用,条件运算符的作用,Switch
语句的格式与应用,Break语句的格式与应用。

二、预习内容
1.C语言的常用的运算符及其使用特点。

2. 常用的关系运算符及应用特点。

3.逻辑运算符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4.各种运算符的混合运算及不同运算符的优先级别。

5.条件分支语句的格式及应用。

6.Switch多分支选择语句的格式及应用。

三、实验内容
(一)阅读下列程序,并写出程序结果。

1. 输入两个实数a,b,然后交换它们的值,最后输出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float a,b,temp;
printf("请输入a和b的值:");
scanf("%f,%f",&a,&b);
printf("交换后, a=%f, b=%f\n",a,b);
}
2.
完成下面的程序,在空白处填入a,b,c,取a,b,c中最大者赋给max。

A.if(a>b && a>c) B. if (a>b)
max=________ if(a>c)
else max=______
if(b>c) else
max=________ max=______
else else
max=________ if(b>c)
max=________
else
max=_________
3. 若整数x分别等于95、87、100、43、66、79,则以下程序段运行后屏幕显示是什
么?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x;
printf(“please input the x value:”);
scanf(“%d”,&x);
switch(x/10)
{
case 6:
case 7:
printf("Pass\n");
break;
case 8:
printf("Good\n");
break;
case 9:
case 10:
printf("VeryGood\n");
break;
default:
printf("Fail\n");
}
}
x等于95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x等于87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x等于100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x等于43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x等于66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x等于79时,程序段运行后屏幕上显示___
(二)编制下列程序(在每道题的后面先写上程序,再粘贴运行结果截图)
1. 判断输入的数是否是13的倍数.
2.以下程序输入三个整数值给a,b,c,程序把b中的值给a,把c中的值给b,把a中的值给c,然后输出a,b,c的值
3.输入一个整数,判断该数的奇偶性。

自已写出程序代码。

(输出相应的标志even-偶数 odd-奇数,请记住这两个单词)
【分析提示】
一个数除2若余数为0,则这个数一定是偶数,否则是奇数。

C语言中的求余运算符为“%”,若输入的数为偶数则输出“even”,若输入的数为奇数则输出“odd”。

4.给出一个百分制成绩,要求输出成绩等级A、B、C、D、E。

90分以上为A,81-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60分以下为E。

①事先编好程序,要求分别用if语句和switch语句实现。

运行程序,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②再运行一次程序,输入分数为负值(如-70),这显然是输入时出错,不应给出等级。

修改程序,使之能正确处理任何数据。

当输入数据大于100或小于0时,通知用户“输入数据错”,程序结束。

(选作)5.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分析提示】
(1)当a=0,b=0时,方程无解
(2)当a=0,b!=0时,方程只有一个实根
(3)当a!=0时,若b2-4ac>=0时有两个实根,当b2-4ac<0时,有两个复数根四、思考题
1.写出C语言中所有运算符混合运算的优先级别。

2. 试分析比较条件表达式与if语句的使用特点。

3.Switch语句结构中加不加break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加break语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