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洲说屏教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说“屏”》教学设计
八年级《说“屏”》教学设计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爱好,培育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同学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厚的爱好。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1、导入: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同学作出确定的回答之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联系同学学过的课文《口技》引导同学回答出两点,美观和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化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高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精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日就一起来学习陈同洲先生的《说“屏”》。
揭开它神奇的面纱吧。
”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状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多媒体展示〕3、同学自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幽雅的乐曲,协作同学的朗读,布置同学思索以下问题:第一,弄清晰什么是屏,课文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第二,对屏的感情怎样?〔多媒体展示思索的问题〕4、师提问:“什么是屏?”同学用原文“屏者,障也”回答,并且解说。
然后请同学找出,还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同学答出屏的功用〔多媒体展示〕5、接着梳理文章,继续要求同学查找文章所介绍的关于屏的'知识。
同学发言后,老师明确:屏的分类和屏设置时的考前须知,如:造型要灵巧,色调不要伧俗,绘画要有诗意,屏的设置要留意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方面要做到得体。
总之用一个字来形容屏的结构功用---“巧”。
6、师:“给我们介绍的这种造型精致,用途广泛,历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们可以看出对它的感情如何?”同学回答后老师明确:“喜欢和憧憬。
八年级语文上册 15《说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说“屏”》
析说明文的语言
来说说“屏”
)展示屏的图片(我们
锦屏,比较华丽;石屏,比较典雅、庄重。
这叫挂屏,它已经
(屏风:室内外用来隔断视线或挡风的用具。
)
一个用具,师:“遮挡”,强调“遮挡”。
然后把它再引申一下。
山,作
自由诵读课文,说说你积累的词语。
你们看作者就是这样有层次的为我们介绍了屏,
(在我们办公室里有这么一格一格的蓝色东西隔开了各个老你觉得教室办公室的屏的设置巧妙吗?
并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中应起到的作用。
们说了几个
欣赏能力。
最后我们能够学以致用,一起根据课文内容探讨了。
说“屏”教学实录
说“屏”教学实录说“屏”教学实录模板一、导入新课(老师先出示金漆雕龙宝座的图片。
)师:同学们,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我们都被安放在朱漆方台上的金漆雕龙宝座所吸引,不知道你是否留意过安置在其背后的雕龙屏呢?屏面纹饰巧夺天工,更增加了御座的庄重肃穆。
今日,我们就跟随陈从周先生走进屏风的世界,感受我国屏风文化的博大精深。
(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老师配乐朗读,同学思索后回答。
)师:听完了朗读,哪位同学能说一说?生:课文中介绍了屏的特点、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留意的问题。
师:有没有补充的?生:还写了对屏风装饰的期盼。
师:概括的真好。
师:谁能再详细地说一说?生:在介绍屏的特点时,引用了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写出了自己对屏风的憧憬之情,并概括说屏的特点关键在一个“巧”字上。
生: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还可以缓冲视线,这些都是屏的作用。
在说明这一点时,还列举了两个事例。
生:“屏者,障也。
”这一句是在给屏下定义,然后写了屏的分类,根据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语言清晰明白。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
师:事实上屏风离我们特别的遥远,在生活中见的也很少,下面就请大家观赏一些屏风图片,可以看看,这些屏风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属于哪一类屏风。
(老师出示一些屏风图片,师生共同观赏。
)三、活动──“屏风推销会”师:屏风的世界的确让人留恋忘返,接下来我们开一个屏风推销会,让大家初次尝试做一名推销员。
(老师预备了锦屏、石屏和竹屏的图片,分发给各组。
分组预备,小组是提前分好的,全班共分6组,三组推销员,另外三组是相对应的顾客)师:屏风推销会正式开始,首先有请我们的锦屏推销员。
(上来了两位同学。
)推销员(男):我们推销的屏风叫做“锦上添花”,它选用了上等的丝绸为主要建造材料,并配有徐悲鸿的马、苏东坡的诗、郑板桥的`画等做装饰,边框是用檀香做的,丝丝如扣。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说“屏”》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说“屏”》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作用、种类及布置。
2、体会重点词句含义。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屏”的作用、种类及布置,体会词句含义进而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成就辉煌,苏州园林、故宫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古人为了追求室内的审美效果,还创造了一种叫“屏”的器具,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
二、整体感知1、明确说明对象。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简单的谈谈对屏的认识。
(由于初次参加市里的这种大赛,很是紧张上课时此环节丢了。
)3、请同学结合文章看看哪些语句体现了“屏”的“巧”。
(师生合作)明确:作用之巧、种类之巧、布置之巧( 板书)【通过“巧”字帮助学生系统的梳理文章,全面的认识“屏”】(自我感觉此环节的设置确实动了脑筋,但梳理、评价学生的结果时做的不够细致,评价学生用语有待提升。
)三、语言赏析1、学生自读,指名学生诵读文段,教师给予适当评价和指导。
2、以第一段为例,指导学生朗读中去训练他们的语言评析能力。
3、学生合作,寻找其它语段中的美点。
教师明确:词语美:典雅、含蓄、形象、简洁等诗句美: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意识到语言品味的重要性,但在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时方法不多,评析不够到位,问题的设置也不够具体。
)四、悟“情”小小的屏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一个符号。
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透过它可以诠释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
而屏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在古代家家都司空见惯的精美的器具,而今却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视线,作为一个研究中华文化的泰斗——陈从周先生对此作何感想呢?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明确:从第四段可以看出,“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说屏》教案 鲁教版
17.说屏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查字典,看注释,掌握重点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清文中古诗的含义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古诗词的含义。
2.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感受浓浓的诗意,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教学把握说明对象及特难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流程:一、导入: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
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
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学生听读并思考:a.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b.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c. 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明确:a.屏的含义:屏者,障也,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b.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屏风的作用:室外(在院子或天井中)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一言以蔽之,屏风的功用与设置全在一个“巧”字。
c. 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说屏》教案设计
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 对《说屏》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改进
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屏风的特
点和用途。
加强互动教学
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 情况,是否有需要改进的 地方。
资源与支持需求
了解家长对学校和教师提 供的学习资源、辅导和支 持的需求和建议。
06
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对屏风的了解程度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屏 风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的掌握情况 。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方法三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等互动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表达能力。
04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屏风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对《说屏》一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入浅
详细描述:在讲解课文时,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 学生理解屏风的起源、发展、种类、特点和应用等方面 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02 重点二
理解现代科技对传统屏风的影响和冲击,探讨传 统与现代的融合与创新。
03 重点三
探究屏风在室内空间布局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审美能力。
解决方法
方法一
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示、视频 播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 屏风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说“屏”》教学设计1-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
《说“屏”》教学设计1-教学教案-初二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2、3、4[教具课件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
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
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
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
”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说屏》教案
《说屏》教案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屏”的功能。
2.精读课文,学习说明事物的写法。
(重点)3.品味语言,理解作者对屏风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咱们今天学习一篇说明性的小品文----《说屏》。
二、出示目标:出示目标(见学习目标),并作适当解读。
三、预习检测:1.作家作品: 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
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
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2·读准字音屏风(píng)纳凉(nà)流莹(yíng)惟幕(wéi)伧俗(cāng)因地制宜(yì)造型(xíng)缓冲(huǎn)四、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屏”的功能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什么是屏?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指导一:查资料、读课文,在题目和课文中找答案.检测一: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屏风,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具体讲的是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
屏风的特点是:“似隔非隔,在空间上起着神秘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
2、屏风的知识有:早在商周时就有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装饰都已经相当精美。
在室外和室内安置屏风的作用(实用性、艺术性);从建筑材料和装饰的华丽程度的角度划分屏风的种类;屏风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五、目标二:精读课文,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指导二:说明文的语言和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是以准确为主,有时也有生动说明,但那是在准确前提下的生动。
所以九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就可以分为两类:1. 分类别、举事例、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2. 打比方、摹状貌第一类属于准确说明的方法,第二类属于生动说明的方法。
说“屏”说课稿教案
《说“屏”》说课稿今天我所说的篇目是陈从周先生的《说“屏”》,它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五篇。
一、说教材1、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内容: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发达,中国的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独具特色,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八年级下第三单元反映的是建筑园林、名胜古迹。
共安排了五篇课文,其题材丰富多样,主题集中,《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桥之美》《说“屏”》则是带有一定说明性的小品文。
(2)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现代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练习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祖国文化的感情;2、《说“屏“》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屏”是指“屏风”,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本文简单介绍了“屏风”的功能与种类,但这不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文介绍屏风的目的在于提出期望:今天我们应更好的使用屏风。
(2)教材的处理:这篇课文特点鲜明,作为教学内容来看,不能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教学中应强调的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概括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体会小品文语言的优美,因此,在教材处理内容取舍方面,我兼顾了两个方面:一是重点练习学生快速阅读,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提高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二是适当复习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不少学生可能没有见到过屏风实物,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图片,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后,本文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不必过多讲解本课内容,要调动学生的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艺术审美能力等。
3、教学目标根据大纲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相关知识;理解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目标: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上册15说“屏”教学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给下列加点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美丽的春光。
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韶光)伧俗)3.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指闺中女郎。
“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
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依照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可以把文章大致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B.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
其中小说的情节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D.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散文,文章在平实朴素的表述中,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2.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 B.聚室而.谋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D.呼尔而.与之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经25年审核,2年等待,首个世界上获批的供食用转基因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终于被端上餐桌。
(将“首个”移至“获批”前)B.在西班牙东南部省阿尔梅利亚的海滩上有一只搁浅的小海豚被人们发现,然而却因为游客好奇争相和它合影,导致了它的死亡的原因。
(删去“的原因”)C.广州白云机场“海天走廊”16日正式启用,成为不少国内外感知广州的“第一站”。
(在“国内外”后面加上“旅客”)D.《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企业不但世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而且数量在增加,展现着大国的经济实力。
(将“展现”改为“显示”)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部编版初中语文《说“屏”》教学设计
《说“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屏风的作用、种类、设置等有关知识;2.理解本文引用古诗词等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体味屏的诗意、文化味等;3.体会作者对“屏”的赞赏之情,对中国古代手工艺的传承与弘扬的殷切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引用古诗词等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体味屏的诗意、文化味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屏”的赞赏之情,对中国古代手工艺的传承与弘扬殷切期盼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同学们,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张图片(屏幕播放课前采集的“屏风”图)……刚才我们欣赏的都是有关“屏风”的图片,日常生活中,在酒店、宾馆或办公场所等常常看到。
虽然我们见过“屏风”,但实际上对它了解甚少。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从周爷爷的《说“屏”》,认识“屏”,读懂“屏”。
二、识“屏”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关介绍“屏”的概括性句子。
问1:文中那一句话最能集中概括“屏”的特点?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在一个“巧”字上。
2.识“屏”问2:本文的题目是“说‘屏’”,那么作者在文中给我们介绍了“屏”的哪些常识呢?(1)介绍屏风的作用(节2):室外屏起分隔作用;屏风的书画,是一种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仍然是流动的。
室内屏的作用:与帷幕作用相同“可以缓冲一下视线”(2)屏风的种类(节3):按其所在空间:分室外屏和室内屏;按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类,分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和竹屏。
(3)屏风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节4)屏风的大小需因地制宜,造型、色彩以及上面的绘画都不能马虎。
设置要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三、懂“屏”1.齐读“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键在一个‘巧’字上。
”问3:前面的讨论学习让我们对“屏”的功能等常识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那么,“屏”美感又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部编版初中语文《说“屏”》教学设计3
《说“屏”》教学设计1.通过品词析句把握屏最主要的特征以及体现之处;2.体会作者的浓厚情感和诗意语言;3.在品析词句过程中学习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与准确。
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PPT出示建兰中学大厅的屏,请同学介绍。
其实我们在文章里就有学到过屏,“口技人坐屏障中”,屏,即障也。
不过现代生活中屏不多见了。
我们杭州籍的作家,陈从周,他写了一篇文章《说“屏”》,这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来说说屏吧。
二、诗意屏风1.打开书本,这些字音大家要注意,这样每个词读两遍。
屏风,纳凉、销魂、帷幕、忒、韶光、伧俗、休憩2.学生自行朗读文章。
3.言文合一来说屏。
(1)作者说“屏”说给谁听?为什么要说给他们听?小问题辅助:引导到最后一句。
“超越前人的创作”又是什么样的创作?换言之就是说,现代的屏没有实现功能与美感的巧妙结合,文中哪里体现?请画出来,一起读一读。
(2)所以根据作者所说,屏之所以为屏,其实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什么?请你画出这句话。
一起来读一下。
(3)那么古人是如何做到屏的功能与美感巧妙结合的呢?请找一找,开展小组讨论。
A、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
(这句抓住“置”词,与“放”替换,可好?置组词会怎么组?设置、布置、放置,哪个好?学生一比较就知道设置好,体现美感。
“既……又……而且……”句式有一种流畅的美感,用词文雅,“流通的”,“流动空间”,空间怎可流动流通,想象都是美的。
)B、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为什么屏要分种类?为了与环境周边更协。
同时也可以引出为什么“屏也有大小之分”,也是因地制宜,大小由于,也就说也是出于“功能与美感结合之巧”的需要。
)C、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帷幕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古诗词中与帷幕有关的几乎没有,因为它只有功能而缺少美感)D、《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同洲说屏教学教案设计Chen TongZhou's teaching plan design
陈同洲说屏教学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
(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联系同学学过的课文《口技》引导学生回答出两点,美观和起遮挡视线的作用)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同洲先生的《说屏》。
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
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多媒体展示)
3、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幽雅的乐曲,配合学生的朗读,布置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弄清楚什么是屏,课文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第二,作者对屏的感情怎样?(多媒体展示思考的问题)
4、师提问:什么是屏?学生用原文屏者,障也回答,并且解说。
然后请学生找出,作者还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学生答出屏的功用(多媒体展示)
5、接着梳理文章,继续要求学生寻找文章所介绍的关于屏的知识。
学生发言后,老师明确:屏的分类和屏设置时的注意事项,如:造型要轻巧,色彩不要伧俗,绘画要有诗意,屏的设置要注意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方面要做到得体。
总之作者用一个字来形容屏的结构功用---巧。
6、师:作者给我们介绍的这种造型精巧,用途广泛,历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感情如何?
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喜爱和向往。
,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这种喜爱和向往之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学生首先会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老师继续引导:只有这个地方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吗?要求学生找出直接能书法出这种感情的句子。
7、学生继续深入体会,找出文章中流露出感情的语句。
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这些句子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屏
那种喜爱和向往之情,那作者还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8、体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一句引用在
文中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全诗)这是杜牧《秋夕》中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冷,轻,小等字,体会诗歌中幽婉凄清的意境,师问: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会引用这样的一句诗歌呢?学
生回答后老师明确,作者开篇的引用给我们营造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流露出自己对屏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9、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其它作引用的地方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引用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戏文,既增添了想象空间,又使文章更加流光异彩。
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希望那些建筑
师和家具师能够还屏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结尾引用诗句来表达这个愿望有什么好处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提倡屏的文化
内涵,是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文采。
充满了诗情画意,也更好表达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10、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
刚刚我们体会到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引用,那作者巧妙的运用,展现出文章语言有什么特色呢?
明确: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文采,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情,大量诗词的引用是行文中荡漾着诗情画意。
11、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多少文人骚客的悠悠的情思,下面是一些大家有关屏风的诗词,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
(多媒体展示,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的说明理由)。
其实古老的中国像这样的有教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漫漫演变成物一种器物文化,你能再给我们说出一些吗?学生各抒己见,例如中国的茶具,
12、总结:
刚才大家都说的很精彩,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
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